朱 菲
(廣東省深圳市龍崗區(qū)平安里學校 廣東 深圳 518172)
小學語文教學的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辨識文字能力、閱讀能力、興趣和寫作能力等。其中,閱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起著重要作用,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彌補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中的諸多不足,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最終提高教學質量。結合自己的教學工作經(jīng)驗和小組閱讀教學經(jīng)驗,闡述了幾種可行的小組閱讀教學策略,希望對語文教學工作有所幫助。
在開展群文閱讀之前,小學語文教師必須選擇小組閱讀的內容。教師不僅要提前了解閱讀文章的布局和思想內涵,還要根據(jù)文章的特點對文章進行補充,這需要語文教師具有高水平的語言素養(yǎng)。在合理篩選群文閱讀內容之后,教師要對內容進行群文編組,而群文編組的方式有很多,其中常見的有:第一,按照教材內容進行群文編組,如人教版每一冊后面都有八篇選讀課文,而且這些課文都與前面的課文有一定聯(lián)系。第二,將課外閱讀文本與語文教材文本連接,比如在人教版五年級下冊中有一篇文章是《景陽岡》,選自名著《水滸傳》,對于這樣的經(jīng)典名著品讀,小學生理解起來可能比較困難。這時教師可以采取的策略是將課本文章和課外閱讀材料結合起來,先引導學生對課本中的重點詞句進行理解,然后將武松打虎相關的劇本、書評影評、小說等引入到課堂上幫助學生理解。第三,課外群文編組,這點難度較大,要求教師選擇一組長度適宜、有特定主題的文章。既可以按照作家來進行組合,讓學生感受該作家的寫作風格和思想主題,也可以按照某一題材來組合,對不同文章的表現(xiàn)特色進行比較,還可以是某一體裁的組合,引導學生學習推論、聯(lián)結等閱讀策略。
在群文閱讀中,許多教師為學生提供了一些所謂“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閱讀能力”的文章,使學生可以獨立選擇閱讀順序。但從實際效果看,這樣的閱讀往往會影響到預期的閱讀效果,原因是人類的認知遵循從簡單到復雜的過程,而小學生沒有進行漸進式閱讀的意識,往往采取隨意的態(tài)度閱讀,并且因為文章難度各不相同,學生不可避免地會跳過理解,從而影響閱讀效果。基于此,小學語文教師在群文閱讀的過程中,應該合理安排閱讀順序,以避免隨意閱讀帶來的理解困難。如在學習了《富饒的西沙群島》之后,教師可以將《桂林山水》和《美麗的小興安嶺》作為群文閱讀載體,然后利用問題引導,幫助學生形成先一后二的順序,以提高閱讀的針對性。
群文閱讀需要科學的閱讀方法。小學語文教師在引導學生群文閱讀文本時,應注重方法指導,不斷提高學生的閱讀素養(yǎng)。閱讀和寫作的結合是一種有效的深度閱讀方式。因此,在小組閱讀中,教師應自覺使用主題來引導學生記錄和評論文章的內容。例如,當遇到好詞時,教師可以讓學生使用特殊的筆記被記錄下來積累成書面材料;此外,教師還可以為學生安排相應的寫作任務,用閱讀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例如在學習了《翠鳥》一文之后,教師向學生提出了問題:文章用了哪些詞語描寫了翠鳥的美麗小巧?文章中用哪三個比喻句來描寫翠鳥的羽毛?你喜歡小鳥嗎?請依照文章的描寫方式,用生動的語言描繪一種你喜歡的鳥類。通過這樣的寫作安排,學生的讀寫能力得到了雙向的提升。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后,教師應引導學生自主思考和學習,提高學生的自我表達能力和獨立思考能力。教師可以在教學過程中設計多個環(huán)節(jié),以增加學生的感受。首先,教師可以安排學生進行合理的分組。小組閱讀結束后,給學生一定的時間讓他們討論,討論的內容主要是文章的感悟,然后小組可以推薦一兩名學生進行表達,學生在表達的過程中,要注意語言通順,通過這種教學方法,提高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其次,任課教師可以選擇適當?shù)臅r間,讓學生在課堂上朗讀自己挑選的優(yōu)美文章,通過這種方式,讓學生一起賞析文章,優(yōu)化閱讀的效果。最后,在閱讀結束之后,教師可以為學生設置一定的問題,讓學生思考文章的優(yōu)點在什么地方,作者為什么要這樣寫等,通過這種思考的過程,能夠讓學生體會作者當時的思想,能夠讓學生站在作者的角度來思考問題,這對于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會有明顯作用。
總之,在小學語文課堂中有效利用群文閱讀,大大提高了閱讀教學的效率,是一種值得深入研究和推廣的閱讀教學方法。當然,這種教學方法的實施也存在一定的缺陷,如教學時間有限,閱讀內容選擇困難,對學生閱讀能力要求高,對學生閱讀熱情不足等。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要在實際教學實踐的基礎上,深入探索優(yōu)化小組閱讀教學的方法,不斷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使他們樂于閱讀和享受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