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仁松
長期以來,作文一直是學生語文學習的“攔路虎",而如何教學生作文也成了教師最頭痛的問題。只要抓住以下幾個要素,作文要想出彩也不難。
一、語言,豐美作文的內(nèi)容
作文要想引人入勝,首先語言必須生動傳神,刻畫人物入木三分,敘述事物活靈活現(xiàn),描摹情境讓人猶如身臨其境。如何讓語言變得生動,避免平鋪直敘的枯燥呢?
(一)巧用修辭,增色添彩
恰當運用比喻、擬人、排比、夸張、引用等修辭手法,可以讓語言變得生動形象,給文章增色添彩。如:“魔鬼頭像堡壘,手像鐵叉,腿像桅桿,口像山洞,牙齒像白石塊,鼻孔像喇叭,眼睛像燈籠,樣子非常兇惡?!边@句話運用比喻和排比的修辭手法,把魔鬼的兇惡形象刻畫得栩栩如生。
又如“吹面不寒楊柳風,不錯的,像母親的手撫摸著你”。這句既引用了南宋僧人志南《絕句》中的句子,寫出了春風的溫暖,又運用比喻把春風比作母親的手,寫出了春風的溫柔,充滿詩情畫意又生動形象地表達了作者對春的熱愛和贊美。教師在平時的語文教學中,應多進行“小練筆”,可讓學生抓住課文中的精彩句段進行模仿,讓學生用常用的修辭手法造句,長此以往定能讓語言變得生動傳神。
(二)妙用成語,簡潔凝練
成語的主要特點是形式簡潔、含義豐富,在文章中巧妙運用成語可以達到言簡意賅的效果。如“寬容是一種精神,是‘得饒人處且饒人的豁達大度;寬容是一種境界,是一種以德報怨的高尚風格”,這句中運用了兩個成語“豁達大度”和“以德報怨”,精準地概括了寬容的內(nèi)涵。學生如能在平時積累一定的成語詞匯,并恰當?shù)剡\用到寫作中,定能使作文簡潔凝練,更添文采。
(三)錘煉字詞,畫龍點睛
作文的語言要生動,但不是盲目的生動,它要運用得貼切、恰當,經(jīng)得起推敲。王安石《泊船瓜洲》詩中的第三句“春風又綠江南岸”多年來被稱為認真錘煉語言的名例。他為什么不用“到、過、入、滿”等字卻選擇了“綠”字呢?原來“綠”字寫出了春天的活力,既有色彩,又有情態(tài),凸顯出景物的具體形象和變化過程,描繪出了詩一般的意境,給讀者以廣泛的聯(lián)想和想象。而“到”“過”等字寫出的只是春風本身的狀態(tài),比較刻板,不夠生動。錘煉字詞,需要深刻了解所描述的事物,同時對運用的字詞有熟悉的認知。在同一類字詞中能選擇出最恰當?shù)哪且粋€,這就要求作者在詞義詞性詞的范圍和色彩方面有精準的把握,用得好,一個字可以畫龍點睛,反之,一個字也可能毀掉全篇。
二、積累,豐厚作文的底蘊
作文要想出彩,必須有豐厚的積累,厚積而后薄發(fā)。要想下筆如有神助,首先必須讀萬卷書。這個“讀”不是簡單的瀏覽,而是理解、背誦、積累,從而將知識內(nèi)化為自己的東西。我們的語文教學,就應該加強背誦,背好詞佳句,背優(yōu)美篇章,背國學經(jīng)典。背得多了,寫起作文自然能得心應手。學習習作《探索月球奧秘》時,許多學生對月興嘆,不知從何下筆。而那幾個愛讀書、背書的學生卻是“斫卻月中桂,清光應更多”“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等名句不斷,嫦娥奔月、吳剛伐桂、朱元璋抗元起義等故事層出不窮,月相、月食、人類登月等科學資料也是信手拈來。
三、情感,豐盈作文的靈魂
情感是文章的生命,有了情感,文字也就有了靈魂。一篇文章,語言再華麗,情節(jié)再吸引人,缺乏情感,充其量只是一個盛裝的花瓶美人,走不進人的內(nèi)心?!拔铱匆娝髦诓夹∶?,穿著黑布大馬褂,深青布棉袍,蹣跚地走到鐵道邊,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難??墒撬┻^鐵道,要爬上那邊月臺,就不容易了?!敝骷抑熳郧暹@段關(guān)于父親背影的描寫,語言樸實無華,讀來感人至深,令人潸然淚下。教習作《感受自然》時,筆者引導學生不能像以前那樣為寫景而寫景,而要像朱自清的《春》,試著把自己的感情滲透在對大自然描寫的每一字句中,這樣寫出來的文章才能“景中有情,情中有景”。學生在面對每一篇作文時都能用心用情去寫,自然就能出彩。
四、創(chuàng)意,豐蔚作文的特色
最后強調(diào)一點,作文要想出彩還必須有創(chuàng)意。有創(chuàng)意的表達不等于標新立異、嘩眾取寵。例如同樣是寫母愛,筆者記得有個學生開篇驚人:“我最討厭的人就是我媽媽?!边@樣的開頭比千篇一律的“我最愛的人就是我媽媽”更能吸引讀者。他真的討厭媽媽嗎?原來小作者運用了先抑后揚的寫法。從不同角度不同廣度去描寫,可以給人不同的感受。一千個人眼里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每個人眼中都有一片獨特的風景,寫出來了就是創(chuàng)意,就能出彩。反之,抄襲和模仿只會被取代而永遠不能獨樹一幟。
總之,好作文離不開生活經(jīng)驗的日積月累,好詞佳句的精心構(gòu)思,字里行間的滿含深情,也離不開充滿創(chuàng)意的表達。只要我們用心用情,就一定能讓我們的作文出彩。
(作者單位:江西省瑞昌市第六小學)
責任編輯:王鋒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