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寶應縣魯垛鎮(zhèn)中心小學 周寧珊
閱讀能力是構建學生語文綜合素養(yǎng)的基石,因而,閱讀教學在語文教育中的重要性也是不言而喻的。而傳統(tǒng)的閱讀教學模式單一,學生的學習過程千篇一律,學生對于閱讀內容沒有主動探索的意愿和深層次的理解,興趣低下,效率也不高。信息技術的應用為閱讀教學注入了活力,也為廣大語文教師提供了靈感,信息技術擁有聲、文、圖一體的特征,在有效激發(fā)學生興趣的同時幫助學生深層次理解文本內涵,提高學生閱讀能力。
語文與其他學科有著本質的不同,其對于學生閱讀能力的要求更高。而學習興趣是促使學生學習的最大動力,小學生的情感單純,具有趨利避害的本能,對于厭惡的事物本能地排斥、無法接受,而對于喜愛的事物愿意主動接觸和探索,讓學生喜愛閱讀,學習效果自然事半功倍。因此,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激發(fā)其求知欲。而激發(fā)學生興趣的最佳手段是多樣的教學活動,信息技術具有聲、文、圖一體的特點,設計利用多媒體展示圖片、音頻、視頻等的教學活動,能夠刺激學生在短時間內迅速集中注意力,提高閱讀效率。因此,教師在進行教學準備時,要深入鉆研教學內容,積極使用圖片、音頻、視頻等輔助教學,如可以在網(wǎng)上搜集朗讀音頻,聲情并茂地朗讀能夠打動學生,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
例如,在學習部編版教材三年級下冊第24課《火燒云》時,教師要先對閱讀內容進行分析,由于三年級小學生對信息的提取和歸納能力較差,教師可以先找到教學關鍵點,并制作火燒云的定格圖片,隨著閱讀的深入依次向學生展示,讓學生在圖文并茂的環(huán)境中對文本理解更深。同時,學生通過圖片來感受火燒云的壯麗場景能夠收到比文字更好的效果,能讓其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對大自然的美景產生向往之情,如此自然能夠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和學習欲望。在進行課件設計時,教師要結合學生的心理特點和課文特點,探索可行的切入點,以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為目標進行設計。
音樂具有很強的情緒渲染力和感染力,它不同于文字,可以反復閱讀,音樂帶給人的情感沖擊往往是短暫而又震撼的。因為音樂帶來的靈感稍縱即逝,所以學生在聽到音樂時常常會十分集中自己的注意力,教學效率有所提高。例如,在學習《狼牙山五壯士》《小英雄雨來》這類情感沖擊很強的課文時,可以在閱讀到高潮部分或其他渲染力強的部分時使用配樂,能夠有效地將學生帶入情境中,對課文的情感理解更為深刻。
例如,在學習部編版教材三年級下冊第3課《荷花》時,課文的遣詞用句都頗具特色,有著獨特的韻味和優(yōu)美的意境。而對于三年級學生而言,讀通順課文是最基本的要求,品味其中的意境卻很有難度,教師可以利用配樂輔助教學,引發(fā)學生的情感共鳴,從而達到領會意境的目的。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循序漸進地安排教學,控制教學難度。如,教師可以先為學生配樂范讀,通過教師的語氣和肢體動作等,結合音樂能夠引發(fā)學生情感共鳴,更快地感受到意境優(yōu)美,之后再讓學生自行朗讀、理解課文,而后為學生播放荷花的紀錄片,讓學生直觀地感受到荷花生長的景象,與此同時,教師可以進行配樂解說,加深學生的理解。最后,在學生已經理解課文的基礎上,可以讓學生進行配樂朗讀,深化他們的記憶。多項教學實踐證明,用配樂輔助教學能夠更輕易地將學生帶入情境,更容易感受課文的思想內涵。同時,在使用配樂進行教學時,教師能夠自如地控制音樂,能比較輕易地找到課堂節(jié)奏,更有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從而提高教學的效率。
網(wǎng)絡是現(xiàn)代信息技術發(fā)展的產物,如果將其中的教學資源進行整合利用,將會是當前教學的一大助力。例如,閱讀教學最不可缺少的就是閱讀文本,而網(wǎng)絡中囊括了大量的信息,其中的閱讀素材數(shù)不勝數(shù),如果能妥善應用,將會為閱讀教學提供豐富的教學資源。在學生的閱讀興趣被充分激發(fā)之后,會有強烈的想要閱讀的欲望,而這時候他們所讀的文本會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時影響閱讀興趣的發(fā)展,因此,教師關注此時學生閱讀的文本,并在教學時抓住機會,為學生推薦可讀性較強的文章。那么,教師應該為學生推薦什么樣的文章呢?首先要明確一個大前提,學生閱讀的文章應該是對他們有益處的,且難度在可接受的范圍內,此時就可以篩選出文章世界觀為社會認同的書籍,再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選擇難度合適的,如此,學生在閱讀時不僅能發(fā)展自我閱讀能力,更能通過這些文章生出感悟,從而構建出較為正確的三觀。
例如,在學習部編版教材三年級下冊第五單元《九寨溝的海子》時,學生要通過課文領會九寨溝的美麗景色,教師可以適時地向學生推薦閱讀材料《迷人的張家界》《海濱小城》等,學生通過閱讀這些主題相似的文章,可以很快地理解文章結構的命脈。同時,通過這些文章,可以培養(yǎng)學生對大自然的向往、熱愛、敬畏之情,激發(fā)學生的自豪之情,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情懷,而這才是教師推薦閱讀文本的真正目的——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三觀。
閱讀能力是學生語文綜合素養(yǎng)的重要構成部分,閱讀教學也是語文教學的重要板塊。隨著時代的發(fā)展,信息技術開始活躍在各教育教學的舞臺上,在閱讀教學中應用信息技術能夠對教學內容、模式、方法進行創(chuàng)新,使其更具新穎性、變化性和刺激性,也能讓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剖析閱讀內容,提高學生的興趣和積極性,在潛移默化中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