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華敏 李榮賢 (廣西民族師范學院體育學院)
近年來,隨著我國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向大眾化發(fā)展,各高校招生規(guī)模不斷擴大,學生的體育基礎參差不齊,在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中要照顧到每一個學生真的很難,如何提高體育教學質量,促進大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是全社會共同關心的話題。2010年7月29日國家發(fā)布《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10-2020年)》明確指出:以人為本,因材施教,關心與促進每個學生的全面發(fā)展。這綱要的提出為高校體育教學的改革與發(fā)展提供了風向標。隨后實現(xiàn)因材施教的分層教學思路在高校體育課里進行比較廣泛和深入的研究,成果豐碩。仔細查閱文獻,發(fā)現(xiàn)當前高校體育課分層教學一般都是把身體素質和專項技術好的學生分到同一個級班即高級班,把身體素質和專項技術基礎差的學生分到初級班,這種分層教學就是明顯的顯性分層教學。相關研究表明,顯性分層教學雖然有利于因材施教,促進學生興趣和個性發(fā)展、促使學生形成終身體育意識等優(yōu)勢,但其三六九等的分層容易造成群體差異,挫傷差生的學習信心,不利于學生間互助合作。為此,有學者提出“班內隱性分層教學”,以彌補顯性分層的不足。這種分層就是在自然班的基礎上,教師根據學生基礎、興趣愛好,在課堂上暗中將學生進行異質編組,同時對教學目標和教學評價也實施分層,以滿足不同層次,不同基礎學生的學習需求。目前已有學者對隱性分層教學做過相關理論研究,但應用于體育教學實踐的并不多。因此,本文嘗試在高校健美操選項課中運用隱性分層進行教學,以驗證其教學效果,為將來在體育教學中進一步推廣提供參考。
實驗目的:對比傳統(tǒng)教學法和班內隱性分層教學法在高校健美操選項課教學的應用效果。
實驗對象:從筆者所執(zhí)教的廣西民族師范學院大一新生6個健美操選項班中抽取出2 個文科班共78 名女學生作為實驗對象。
實驗變量:自變量為隱性分層教學法(實驗班39 人)和傳統(tǒng)教學法(對照班38 人);因變量為實驗結束時測量學生的健美操考試成績和《大學生健美操學習興趣調查表》數(shù)據。
實驗控制:外在因素控制,兩班學生的教學內容為第三套大眾健美操1 級成套動作、教學場地設備為同一間教室、學時均為12 周共24 學時、考核內容及標準相同、授課教師均為同一人,教學進度保持同步。內在因素控制,實驗前的第一次課對兩班學生進行簡單的交流,了解到兩班學生對健美操的認知程度、學習動機、喜好的熱衷度及學習經歷不存在差異,實驗可以進行。實驗步驟:
第一,學生分層分組。實驗班采用班內隱性分層教學法,實驗班在經過第一、第二次課的學習觀察后,暗中將肢體協(xié)調性好的、節(jié)奏感較強、動作到位有力的優(yōu)等生列為A 層;將肢體不協(xié)調,對音樂領悟低、動作軟綿綿的差等生列為C 層;其他中等生列為 B 層;A:B:C 三層人數(shù)比例為 1:3:1。然后把 39 名學生分成6 組,每組成員6-7 人,設組長一名,負責溝通、協(xié)調和組織工作,隊員自由組合。均含有A、B、C 三個層次的學生,使同組學生能夠取長補短,以先進帶動后進。事先不告訴學生這樣安排的目的。對照班采用傳統(tǒng)教學方法進行。
第二,教學目標分層。分好層次后,教師根據學生基礎,暗中制訂出對三個層次學生提出較高要求、一般要求和最低要求的教學目標。對A 層學生,主要以體育運動技能的提高為目標,要求動作到位有力度,節(jié)奏感強,表現(xiàn)力好,更上一層樓,并能幫助與帶動本組差生共同學習。對B 層學生,要求掌握健美操大綱基本知識與技能,指出其不足及努力的方向,鼓勵她們向A 層同學看齊。對C 層學生,要求基本掌握健美操技能,對學生點滴進步及時肯定,幫助他們克服自卑,樹立自信,培養(yǎng)學習興趣。
第三,教學輔導分層。對學生進行課堂教學輔導時要注意公平地對待每一個層次的學生,但要有所側重。比如在教學中巡邏輔導時中高等生來問問題就輔導答疑;對于動作不協(xié)調、總記不住動作路線、節(jié)奏感差的學生要主動去耐心輔導,時刻對他們給予更多關注。
為了減少內在因素對實驗造成的影響,實驗前我們在第一次課對兩個班學生的健美操基礎與學習興趣及學習動機進行調查,如“你們知道健美操是什么樣的運動嗎?”,“你們中學時上過健美操課嗎?”,“你們觀看過健美操比賽嗎?”。結果幾乎所有學生的回答是“沒有”。由此可看出學生對健美操的了解還是知之甚少,這為健美操教學采用新的方法創(chuàng)造了有利的條件。在問到“你們喜歡健美操嗎?”、“你們?yōu)槭裁催x健美操課?”。超過一半的學生表示:“沒選上自己喜歡的項目,看見健美操課沒滿人就只能來這里了?!边@是由于我校公共體育選項課從大一新生開始進行,選項課是根據老師特長來開,而且每班都限定人數(shù),選不上自己喜歡的項目只能到自己不怎么喜歡的項目上課修學分,大學兩年體育課每學期都可以重選一次。每個時間段安排兩個健美操班,每次選課分班時主動選健美操項目的學生寥寥無幾,大多數(shù)都是選不上自己喜歡的項目,為拿學分不得已才來的。另外,為了實驗的準確性,筆者還把主動選健美操課的學生分給另一位老師上,自己上從其他項目轉來的學生,這就削除了學生之間健美操學習興趣及動機差異給實驗結果帶來的影響。由上可知,實驗班與對照班學生對健美操的認知程度、動機、喜好的熱衷度及學習經歷都處在相同的層面,實驗可以如期進行。
經過12 周緊張有序的教學實驗后, 我們對兩個班學生的健美操成套動作進行考核,并采用統(tǒng)計軟件SPSS 20.0 對考核數(shù)據進行分析,結果發(fā)現(xiàn),實驗班的健美操考核成績平均分為84.73±3.84,對照班平均分為77.74±5.53,經檢驗p=0.039<0.05 差異具有顯著性意義。表明在健美操選項課教學中采用隱性分層教學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成績。分析其主要原因:一是隱性分層教學遵循“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注重因材施教,根據學生現(xiàn)有基礎實行差異化教學,使實驗班在教學中,師生、生生之間能夠更好地溝通,拉近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而且通過組員間的互幫互學、共同努力、共同進步,最終使每位成員都能獲得良好的成績;二是在整個隱性分層教學實驗中,沒有明顯的層級差別,消除了差生的自卑感,讓差生感受到了尊重與公平,端正了學習態(tài)度,不斷累積,努力提高,學生感受成功的喜悅,體驗了學習健美操的快樂。
興趣是學習最好的老師。學生如果對健美操學習感興趣,就會自覺積極主動地學習健美操技術動作,從而提高健美操學習效果。12 周的教學實驗結束后,對兩個班學生進行學習興趣測試,SPSS 20.0 統(tǒng)計結果顯示:實驗班學生的學習興趣平均分為4.27±0.77,對照班平均分3.30±0.76,經檢驗p=0.048<0.05 差異具有顯著性意義,說明隱性分層教學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進而激發(fā)學生學習的動機,增強學生學習自信心。雖然兩個班在實驗前學習興趣無差異,但實驗班在進行隱性分層教學后學習興趣比對照班差異具有顯著性。主要是因為差生在老師和同學們的耐心幫助下進步很快,慢慢地增強了自信心,學習興趣逐步提高。在學期結束的總結課上,實驗班的學生表示學習健美操收獲很大,自訴主要表現(xiàn)在:“會聽音樂并能跟上節(jié)拍”,“肢體協(xié)調性有很大改善”,“每節(jié)課都能出汗達到鍛煉的目的很好”,“學健美操很有成就感”,“學習健美操提高了自己的自信心和表現(xiàn)力”。課后還有不少學生問老師下一個學期健美操課上什么內容,表示自己還想繼續(xù)學習健美操。
通過在高校健美操選項課中應用隱性分層教學實驗,進一步證實了隱性分層教學班比傳統(tǒng)教學班學生的健美操考試得分高,差異具有顯著性,且試驗后實驗班學習興趣指標得分均高于對照班的得分,具有顯著性差異。表明在高校健美操選項課中運用隱性分層教學能有效提高不同層次學生的體育成績,調動學生健美操學習的興趣,增強學習動機,能夠更加有效地提高健美操選項課教學效率。
高校健美操選項課中實施隱性分層教學雖然有許多好處,但隱性分層教學不是簡單的分組教學,需要老師有扎實的體育基礎知識及專業(yè)技能,還要兼?zhèn)渖鐣W、教育學等方面的知識,才能根據學生的基礎及能力進行分層;還要具備豐富教學經驗和教學方法,更要教師具有奉獻精神,因為分層教學需要老師精心的設置課程目標及教學評價,無論是課內還是課外對學生的關注度、投入度都較傳統(tǒng)教學顯著增加。因此,任課教師使用該模式進行教學時應做好充分的心理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