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書秀
(陜西省商洛市鎮(zhèn)安縣永樂街道辦結子九年一貫制學校 陜西 鎮(zhèn)安 711500)
小組合作學習,就是把學生多人分成一組來完成學習任務,在小組中學生們可以根據(jù)自身的學習情況進行學習任務分工,各自承擔一定的學習任務,小組成員互相幫助共同完成學習任務的一種模式?,F(xiàn)在是知識化、信息化和學習化合為一體的時代,科學技術快速發(fā)展,競爭也是日益激烈,個人的力量顯得越來越單薄,因此,在當今社會想要取得成功合作意識成為關鍵因素。小組合作的模式現(xiàn)在在小學數(shù)學課堂的教學中普及度越來越高。通過小組合作學習的開展,有利學生的合作意識及創(chuàng)新思維的培養(yǎng),從而有效的提高課堂效率。
小組合作有利于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數(shù)學學科相比較其他學科而言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嚴密的邏輯性和廣泛的應用性,因此對學生而言學好數(shù)學學科格外的重要。興趣是學生學好數(shù)學的首要條件,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是老師的首要任務。在課堂上,老師根據(jù)學生的各方面情況把學生分成多個小組,給小組分配學習任務,讓小組成員共同合作完成。老師幫助學生們明確學習目標和要求,學生根據(jù)老師的引導和小組討論學習,在這個過程中老師要仔細地觀察學生小組合作的進展,發(fā)現(xiàn)問題要及時調整學生的思維,并鼓勵他們大膽地說出自己的想法。在課堂的最后老師要根據(jù)每個小組的學習情況進一步補充。這樣課堂氛圍就會讓學生覺得放松,讓學生養(yǎng)成自主探究的良好習慣。而且,這樣的課堂也會讓那些內向的學生打開心扉參與到討論中去,畢竟對于內向的學生來說和同學交流要比和老師交流要輕松得多。當學生都能參與到課堂時,學生們學習的氣氛就會互相感染,從而使學生對課堂產生興趣,提高他們對學習的積極性。
小組合作想要保證每個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能夠全面的調動起來,小組成員之間就必須要明確的建立合作關系。每個小組成員必須按照分配到的學習任務承擔相對應的角色與責任,并且在學生互相愿意的情況下可以進行任務的互換,為學生提供平等的學習機會,使學生能夠得到不同的鍛煉和提高,這樣小組的共同學習目標才能更好地實現(xiàn)。為此教師要加強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的素質訓練。
托爾斯泰曾說過:“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fā)學習的興趣”。在教學過程中,老師引導學生善于發(fā)現(xiàn)和提出問題,主動地對問題進行探索,課堂上要保證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進行,從而使小組合作學習產生實際意義。老師在課堂上要努力為學生們創(chuàng)設民主、和諧、平等的教學情境,只有在這樣的情境中,學生才能更加放松,自由聯(lián)想,暢所欲言。要讓學生有不怕理解錯,就怕沒見解;不怕問題提得不好,就怕沒問題的觀念。課堂上老師對學生所犯錯誤一定要及時糾正,要引導學生對所發(fā)現(xiàn)問題展開討論。課堂上老師還要做好有效的調控,使學習的氛圍始終處于輕松的氣氛中,只有這樣才能有效的調動學生思維的積極性,學生配合老師共同努力營造出有疑問、有驚訝、有爭論、有競爭、和諧的、生氣勃勃的數(shù)學課堂氛圍,這樣才會讓教學效果事半功倍。小組合作學習中老師一定要注意每一個學生的學習情況需要,要為學習程度不同的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良好的課堂討論平臺;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放松,敢于探究求異的愉快的課堂氛圍,充分的調動學生的參與熱情,采用多種科學有效的形式鼓勵學生尤其是學困生讓他們能夠積極地參與活動,發(fā)揮小組合作學習的最大功能。這樣輕松地學習環(huán)境會讓學生對課堂所學知識更為深刻,從而提高課堂學習效率。
小組合作把學生有旁觀者變成了參與者。小組合作讓那些已經掌握課堂知識的學生把知識在傳授給其他學生。作為傳授知識的學生,為了讓其他學生更清楚透徹地了解知識,那他就必須對所學的內容先分析透徹理解透徹做,為教導其他學生做好充足的準備。然而其他學生肯定也想在課堂上能夠有出色的表現(xiàn),為此在課余時間他們肯定要做充分的預習工作。當學生的積極性提高了,學習能力肯定也就提高了。小組合作不僅可以在課堂進行,同時也可以延伸到課外。例如,在課堂結束后,老師可以給每個小組布置課外作業(yè),讓小組成員各自查閱資料在互相探討,使老師留的課外作業(yè)高質量完成,并且還培養(yǎng)了學生自學能力。
在小學數(shù)學課堂利用小組合作的模式進行教學,不僅可以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和合作的意識,還可以提高學生們學習的興趣,從而有效提高教學的有效性。小組合作學習開展,也需要老師們不斷的學習和探索,不斷的把小組合作模式進行優(yōu)化,使小組合作的模式更加科學合理,更加有效的帶動學生學習成績的提升。小組合作的學習模式可以對小學數(shù)學高效課堂產生有效的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