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咨新世紀會計師事務所有限公司河北分所
從會計師事務所角度來說,其作為我國市場經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對社會資產科學分配及經濟發(fā)展有著重要意義。在當前市場經濟全面改革背景下,會計師事務所得到了社會的關注和認可,同時并成為社會投資重要考核依據。針對會計師事務所,要想更好的滿足市場發(fā)展需求,除了要具備良好規(guī)模的組織結構,還要提升審計水平和質量,才能讓其在資本市場中穩(wěn)定發(fā)展。
合伙制作為會計師事務所組織形式中的一部分,可以從兩個方面進行分類:第一個是普通合伙制組織形式;第二個是特殊普通合作制組織形式。不管哪種組織形式,都可以稱之為合伙制會計師事務所。在資本市場中,占據主體位置的則是有限責任制組織形式。而針對于合伙制組織形式來說,即便自身含有一定的規(guī)模性,但是從會計師事務所擔具的職責及風險上,有限責任制組織形式和合伙制組織形式進行比較,更具一定優(yōu)勢。
有限責任制會計師事務所也就是根據股份來劃分的一種組織形式,在會計師事務所建立過程中,涉及的發(fā)起人數量繁多,同時各個股份發(fā)起人所擔具的職責及風險都會受到一定限制,通常根據持股量來明確。有限責任制組織形式作為當前我國資本市場中主要形式之一,在市場中占據的份額比較高,但是因為職責風險受到約限,有限責任制組織形式下的會計師事務所工作人員風險意識普遍不高,所以,給會計師事務所審計工作效率和質量的提高帶來阻礙[1]。
特殊普通合伙制會計師事務所作為一種特殊化的組織形式,通常把普通合伙制組織形式與有限責任制組織形式優(yōu)勢加以匯總之后形成的。在特殊普通合伙制組織形式的作用下,各個合伙人都會對會計師事務所擔具一定的職責及風險,但是在此過程中,對自身職責及風險擔具將不受限制。換句話說,會計師為了能夠實現全面發(fā)展,都要會給予審計質量充分注重,并樹立良好的職責及風險意識,以此讓會計師事務所審計質量得到大幅度提升。
個人獨資會計師事務所由于自身規(guī)模相對較小等特點,給后續(xù)管理工作開展提供了便利條件。從整體角度來說,能夠更好的落實小規(guī)模會計事務及審計工作,事務所擔具的風險相對較少。但是在此過程中,一旦受到外力因素的影響,將會使得在注冊會計師的過程中面臨一定風險,在這種情況下,必將使得審計工作中斷,給審計質量帶來直接影響。
普通合伙制組織形式具備的優(yōu)勢在于,能夠促進審計質量提升。通常,合伙人對會計師事務所所擔具的職責和風險為無限的,這給注冊會計師在審計工作時的獨立性和職業(yè)上提出了一定標準。在合伙制無限連帶職責的作用下,使得會計師事務所具備更多動力來構建完善的審計質量管理機制。和有限職責制進行比較,合伙制能夠秉持“志同道合”工作標準,提升會計師事務所向心力。合伙制無限連帶責任中即便展現出來專業(yè)人員對職業(yè)操守等方面的素養(yǎng),但是隨著時代的快速發(fā)展,隨著會計師事務所規(guī)模的不斷擴充,合伙人將無法對會計師事務所整體情況進行監(jiān)管,擔具的無限連帶責任也不復存在[2]。在這種情況下,必將會影響審計工作人員的整體水平和實力,從而導致審計質量差強人意。
要想將自身職責進行充分發(fā)揮,諸多會計師事務所都會采用有限責任制組織形式。有限責任制組織形式下的會計師事務所,為了獲取更好的客戶資源,通常會摒棄原始工作職責,在承接業(yè)務的過程中,故意壓價。并且,因為現有的法律體系沒有對會計師事務所效益分配進行約制,同時也沒有對風險基金及發(fā)展基金應用進行監(jiān)管,注冊會計師出于自身利益的思考,為了獲取更多效益,通常會立即分配事務所效益。針對注冊會計師而言,審計失敗帶來的影響要低于因為會計準則被收買所獲取的效益。因此時常會發(fā)生在執(zhí)業(yè)過程中隨意忽略審計流程等狀況,從而使得審計質量不斷下降,造成審計項目失敗。
在當前社會經濟快速發(fā)展的背景下,法律體系存在缺失,監(jiān)管力度有待提升,是使得我國注冊會計師法律職責意識不強的主要因素,一旦法律職責意識不強,必將會影響會計師事務所審計工作質量及效果。如果缺少相關法律體系的引導,過于依賴環(huán)境建設,即便會計師事務所轉變成合伙制,也無法獲取理想的審計結果。因此,要想引導會計師事務所合伙制的快速構建,就要對合伙制背景情況加以核查,根據現有的法律體系,加強法律環(huán)境建設,制定統(tǒng)一的法律規(guī)范標準,對合伙制會計師事務所相關職責進行確定,建設投訴體系,加強媒介宣傳,讓注冊會計師樹立良好的法律職責意識,認真嚴謹落實審計工作,從基礎上防止不必要問題出現,實現審計質量提升[3]。
從當前情況來說,我國審計服務收費標準相對不夠。即便相關部門設定了統(tǒng)一收費標準,但是在實際過程中,部分會計師事務所均根據企業(yè)總資產情況來收費,或者根據營業(yè)收入來核算收費。更有甚者和客戶商討之后確定收費標準,在這種情況下,使得明確的收費標準要小于標準收費要求,在給審計執(zhí)業(yè)獨立性帶來影響的同時,導致審計業(yè)務收入不能和其擔具的風險職責相匹配。鑒于這種狀況,相關部門通過對審計收分風險因素的評估,建立和被審計客戶行業(yè)需求及規(guī)模相迎合的風險體系,并在行業(yè)內部設定統(tǒng)一審計收費標準,在標準中展現出審計業(yè)務風險構成成分,讓風險系數相對較大的審計業(yè)務可以獲取更多的收益,以此讓注冊會計師及事務所擔具的風險承擔能力不斷增強。
從會計師事務所自身角度來說,存在一定特殊性,需要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做好內部控制管理工作。在發(fā)展過程中,評估運營風險、財務風險、管理風險等,科學設定風險管理對策。結合風險等級,強化風險管理理念,并在內部落實好各項管理工作,結合審計要求,加大審計力度,從基礎上防止風險出現,保證審計結果[4]。隨著行業(yè)的快速發(fā)展,會計師事務所各個方面逐漸完善和成熟,并且獲取了穩(wěn)定的市場份額,在此情況下,會計師事務所可以適當的保留部分利益,采用盈余的方式化解合伙人之間矛盾,減少利益沖突??傮w來說,會計師事務所需要結合實際情況,建立及完善各種風險防范對策。
總而言之,會計師事務所組織形式、規(guī)模和審計質量之間有著直接關聯。由于會計師事務所組織形式及規(guī)模的差異,從而獲取的審計結果也會有所不同。在這種情況下,會計師事務所應該合理選擇組織形式,并提高會計師事務所信譽度,增強組織會計師職責意識,提升會計師事務所審計質量,推動會計師事務所的穩(wěn)定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