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珺
古人云:“開卷有益?!边@句話成為許多老師、父母教育孩子的“口頭禪”,用意很明顯,鼓勵孩子多讀書,從中汲取知識的營養(yǎng)。
確實,閱讀使人進步,一個人要想提高修養(yǎng),增加學問,有所作為,閱讀必不可少,古今許多成功人士的成長經(jīng)歷都可證明這一點。比如鑿壁偷光的匡衡,囊螢苦讀的車胤,懸梁刺股的蘇秦,食粥苦讀的范仲淹,莫不如此。因此,為人老師者,為人父母者,用古人名言激勵孩子多讀書,這一出發(fā)點固然沒錯。問題是,開卷真的都有益嗎?我看未必。有時候,開卷不僅無益,甚至還有害,而且是害人不淺。
這絕非危言聳聽,比如有些書籍,嚴重違背歷史知識和科學常識,有些書甚至打“擦邊球”,宣傳暴力、迷信和色情,你想想,如果這些書進了未成年人的書包,鑒別力和抵抗力都不強的孩子,打開后會是什么結果?還能“開卷有益”嗎?還能從中汲取知識的營養(yǎng)嗎?還能獲得正能量嗎?這樣的害人之書,也許只要接觸一本,或者一次,說不定就會毀了一個孩子的前程。
事實上,此類書在我們的圖書市場上,特別是在一些街頭攤販那兒,并不鮮見。如果聽任這種“開卷有害”的現(xiàn)象肆意蔓延而不加以重視,后果將十分可怕。
開卷未必都有益。看來,我們今后在告訴孩子們開卷有益的同時,也應告訴孩子開卷謹防有害。不僅如此,家長在幫孩子購書時要擦亮眼睛,老師平時要注重對學生讀書行為進行引導;另外,出版部門也要嚴把質(zhì)量關,從源頭上把不利于青少年閱讀的作品全部封殺掉;執(zhí)法部門要加強對圖書市場的監(jiān)管和檢查;只有這樣多管齊下,才能確保孩子們在書香中健康成長。
【簡評】
這篇駁論文先承認老師、父母用“開卷有益”教育孩子有著積極的一面;接著,筆鋒一轉(zhuǎn),對“開卷有益”進行質(zhì)疑,指出開卷有時也有害;隨后舉例來論述自己的判斷;最后亮出自己的觀點,發(fā)出倡議,結束全文。此文直接批駁錯誤觀點,有理有據(jù),令人信服,讓人警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