鄢世萍
(江西洪州職業(yè)學院,江西 豐城 331100)
現代競爭法是對客觀事物一般、本質上的特征反應,也就是對事物共同特征的抽象和概括。競爭法包括反不正當競爭法與反壟斷法,不正當的競爭與壟斷行為都是市場經濟發(fā)展中不應該出現的行為,給當時的市場帶來危害。而競爭法的出現就是為了防止這些行為,規(guī)范市場的競爭行為,培養(yǎng)一個具有良好競爭氛圍的市場。也就是說,維護正常競爭秩序與規(guī)范市場的競爭行為是競爭法的本質特征與基本任務。民商法則是為了調整平等主體之間的關系,保護私人的利益,實質上就是一種私法。而競爭法的出現改變了經濟上的私人利益為主,使其更在于保障促進商家之間的公平競爭。同時競爭法也是國家對競爭主體進行的干預與規(guī)制,以此達到市場和平共進發(fā)展的目的,所以競爭法具有很強的公法性。
何為民商法?民商法是民法與商法的總稱,二者具有民商合一、民商分立兩種關系,民商合一就是指民法中包有商法,也就是說,民法是商法的母法,例如中國就實行了民法合一的體制,還有瑞士、意大利等國家[1]。第二種民商分立,有的商學家認為商法是一種特別法應該從民法中跳脫出來,在德國,德國的商法就是在民法的基礎上進行變更補充與排除,民法與商法是兩個獨立的部門,不僅有民法,也有商法。民法與商法兩者共同調整商品的經濟,二者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在古羅馬時期,進行交易的商人需要一種制度規(guī)范與維護商品交易,漸漸產生習慣,后來發(fā)展成為法規(guī)。但是隨著資本主義的產生,經濟漸漸向壟斷主義過渡,隨著大型企業(yè)的經濟發(fā)展,壟斷組織也越來越猖狂,中小型企業(yè)的生存環(huán)境變得越來越差,導致企業(yè)之間不斷競爭。固然競爭可以帶來活力,但是不正當的競爭會導致市場秩序紊亂,也阻礙了市場經濟的發(fā)展與進步,進而影響了社會穩(wěn)定。若這種不正當競爭與壟斷行為不加制止會導致國家經濟大廈頃刻崩塌,社會矛盾激化,進而導致國家毀于一旦,這就是促使競爭法出現的原因[2]。傳統(tǒng)的法律制度失靈也是導致競爭法出臺的原因,民商法的作用在于補救,對危害群眾利益的行為作為保障,但是對壟斷企業(yè)很難奏效,對不正當行為也很難奏效。這類問題不是傳統(tǒng)法律法規(guī)可以解決的,相反傳統(tǒng)的法律甚至可以成為壟斷企業(yè)的幫兇,歷史上具有很大影響力的卡特爾與托拉斯在不違反民商法的情況下漸漸將自身企業(yè)發(fā)展成為壟斷企業(yè)。正是為此,競爭法律出臺。
第一點,調查范圍的不同。在民商法中,民商法調查的主要是市場主體之間的交易關系與部分競爭關系,但是競爭法卻將競爭關系作為自己的調查對象。關于調查對象,競爭法比民商法高了一個層次,二者對象具有重合之處,但又具有高低之分。第二點,在價值、原則、方法等部分要素的共通。例如,在價值方面,民商法與競爭法都追求效率與公平;在方法方面,是特殊的法律部門特殊原則的集中體現,這一點民商法與競爭法都是共同的[3]。第三點,發(fā)展的趨勢是共通的,在如今社會法律環(huán)境中,學習與借鑒法律文化是民商法與競爭法都需要的。但是由于民商法與競爭法個體的不同,發(fā)展法律的不同個性,借此完善各個法律法規(guī),而且民商法與競爭法都是重要的法律法規(guī),也都被社會大環(huán)境的法律影響,發(fā)展趨勢是共通的。第四點,民商法與競爭法兩者法律法規(guī)功能互補。民商法為基礎法律,所處層級沒有競爭法層級高,所以需要競爭法解決一些更大的問題,而對于一些較小的問題則有民商法解決,這樣說來二者是互補的。另外,民商法是為了補救,而競爭法是為了預防,以此共同維持社會經濟體系。
第一點,對法律的主體假設不同。從古代到現在,民商法的假設主題一直是人民群眾,群眾的特性也就是均質與獨立經紀人,在民商法中人民是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人,但是在競爭法中的主體則是具有差別性質的社會人士,每個人需要承擔自身的社會責任與社會義務,共同維持社會的穩(wěn)定與安定,既然是有差別的人,則需要競爭法保護社會人士,以此促進社會公平[4]。第二點,對于市場整體假設的不同。在民商法中,對于整體市場就只是簡單地相加,因為在民商法中,個體的利益最大化也會使集體的利益最大化,但在競爭法中,主要就是個體的相互結合互補進而引導社會集體的利益最大化。第三,法律屬性的不同。民商法屬于私法,是以私人為主,僅以個體的意愿為主,私人為主體,而在競爭法中是既有公法也有私法的公私兼有的法律。競爭法是將社會作為主體,維護社會自由公平為主的法律法規(guī),是以維護社會公共利益為主旨。第四點,民商法競爭法的構成體系不同。民商法包括物權法、知識產權法等,而競爭法主要包括反不正當競爭法與反壟斷法。
傳統(tǒng)的民商法的失靈導致競爭法的出臺,不正當競爭與壟斷組織為競爭法的出臺提供了緣由,但是二者的聯(lián)系是不可否認的。競爭法來源于民商法,卻又高于民商法,民商法與競爭法無論是在體系上還是在主體、性質上都具有很大的差異,但是二者又具有互補性,共同維持社會經濟的發(fā)展,有利于社會經濟體的良性發(fā)展與國家的長久富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