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量詞“擔”和“挑”的產生及其演變

      2019-11-30 14:12王興書喻錦
      文教資料 2019年25期
      關鍵詞:恒言用例量詞

      王興書 喻錦

      摘? ? 要: 關于量詞“擔”和“挑”的產生,基于北京大學中國語言學研究中心CCL語料庫檢索發(fā)現(xiàn):宋代時已經有“擔”做量詞的用例,元代時保持發(fā)展,明代時用做量詞十分成熟,清代時用做量詞數量雖少,但仍占優(yōu)勢?!疤簟弊隽吭~的例子明代才有,但數量不多,清代用例雖然有所增加,但優(yōu)勢不明顯。出現(xiàn)這種情況的一個原因是量詞“擔”和“挑”的發(fā)展與之對應的動詞的發(fā)展相關。

      關鍵詞: 量詞? ? “擔”? ? “挑”? ? 發(fā)展演變

      張玉代(2008)、任連、明李彬(2012)認為上古“擔”就已經有擔荷義,陳稚瑤、夢項冰(2014)認為“挑”字到宋以后才開始出現(xiàn)擔荷義。上述的幾位學者,他們研究的是“擔”和“挑”做動詞的情況。受到他們研究的啟發(fā),我們在生活中特別是在一些西南地區(qū)的方言中,發(fā)現(xiàn)有“擔”和“挑”有用做量詞的情況。想必這種用法,在歷史文獻中應該有一些痕跡。沿著這個思路,運用北京大學中國語言學研究中心CCL語料庫對歷代文獻進行考察。

      一、量詞“擔”和“挑”歷代文獻考察

      檢索范圍限于CCL語料庫(規(guī)模:7億字;時間:公元前11世紀-當代)里先秦時代到清朝文獻中所包含的有關“擔”字和“挑”字的句子,然后分析它們在句中所屬的詞類。發(fā)現(xiàn)最早宋文獻有“擔”做量詞的用例,最早明文獻有“挑”做量詞的用例。具體情況,如下文統(tǒng)計。

      (一)宋時期的量詞“擔”

      檢索的宋代文獻中,發(fā)現(xiàn)“擔”除了做動詞表擔荷義外,還有做量詞的用例。其具體用例情況是:《冊府元龜》4例,《太平廣記》2例,《夢溪筆談》1例,《朱子語類》2例,《五燈會元》5例??梢钥吹剿未皳弊隽吭~的用例并不是很多,這是“擔”仍做動詞的緣故。這時期,“擔”一般用來稱量銀器、米、水、土等,如:

      (1)太和元年三月右軍中尉梁守謙表請致仕獻馬五十匹玉帶五十條銀器五擔敕并不受。(《冊府元龜·卷一百六十八》)

      (2)卿縣民某甲,負我米千余擔,無券書。(《太平廣記·卷三百三十二》)

      (3)孫曰:“一日呵得一擔水,才直三錢,買此何用?”(《夢溪筆談·人事一》)

      (4)如一海水,或取得一杓,或取得一擔,或取得一碗,都是這海水。(《朱子語類·卷一》)

      (5)凡有新到,未許參禮,先令運土三擔。(《五燈會元·卷第六》)

      (二)元時期的量詞“擔”

      在元代的文獻中,通過檢索發(fā)現(xiàn)只有兩部文獻有“擔”做量詞的用例,且例子不多。具體情況是:《樸通事》7例,《元散曲》1例。其一般用來稱量錢、水、愁等,如:

      (6)平則門離這廣豐倉二十里地,五十個銅錢一擔時,卻不虧著我?(《樸通事·上》)

      (7)且打將兩擔水來,把那麻刀一打里和的勻著。(《樸通事·下》)

      (8)常挑著一擔愁,準不了三分利,這本錢見他時才算得。(《元曲·清江引·相思》)

      (三)明時期的量詞“擔”和“挑”

      我們檢索的明代文獻中,“擔”做量詞用例的具體情況是:《包公案》15例,《三寶太監(jiān)西洋記》47例,《水滸全傳》37例,《醒世恒言》13例,《封神演義》11例。從用例情況來看,明代“擔”做量詞的例子迅速增長。具體是用來稱量谷類、柴草、酒、米等,如:

      (9)蔣欽收了,即喚來保開倉發(fā)谷二十擔付二位客人去。(《包公案·第二十則》)

      (10)你休開這大口,說這大話,只說是偶然間從此經過,借幾擔糧食,求幾擔柴草,我這里便把三五擔來賞你。(《三寶太監(jiān)西洋記·第二十二回》)

      (11)叫道人去城中買了幾般果子,沽了兩三擔酒,殺翻一口豬,一腔羊。(《水滸傳·花和尚倒拔垂楊柳》)

      (12)賣完了貨,卻聽得那邊米價一兩三擔,斗斛又大。(《醒世恒言·卷三十五》)

      (13)武吉挑著一擔柴往南門來,市井道窄,將柴換肩,不知塌了一頭,番轉尖,把門軍王相夾耳門一下,即刻打死。(《封神演義·第二十三回》)

      這時期開始發(fā)現(xiàn)“挑”做量詞的用例,且數量不多。具體情況是:《包公案》1例,《水滸傳》1例,《醒世恒言》1例,《二刻拍案驚奇》3例。“挑”一般用來稱量布匹、錢財、米等,如:

      (14)我聞東京開封府極好賣布,你可將些本錢就在杭州販買幾挑,前往開封府,不消一年半載,自可還家。(《包公案·第七十四則》)

      (15)面皮青毒逞雄豪,白送金珠十一挑。(《水滸傳·青面獸雙奪寶珠寺》)

      (16)阿寄這載米,又值在巧里,每一挑長了二錢,又賺十多兩銀子。(《醒世恒言·卷三十五》)

      (17)見說養(yǎng)了兒子,道是自己骨血,瞞著家里,悄悄將兩挑米、幾貫錢先送去與他吃用。(《二刻拍案驚奇·卷十》)

      (四)清時期的量詞“擔”和“挑”

      在清代文獻中,“擔”做量詞的用例情況是:《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10例,《儒林外史》23例,《鏡花緣》12例。較之于明代“擔”做量詞用例數量減少,一般用來稱量土、行李、書本等物,如:

      (18)便是我這回附他的船,也是為了幾十擔土。(《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第二十六回》)

      (19)你剛才出門,隨即一乘轎子,一擔行李,一個堂客來到。(《儒林外史·第二十四回》)

      (20)這樣說,日后回家,俺要多買幾擔書擺在桌上做陳設了。(《鏡花緣·第十九回》)

      這一時期“挑”做量詞用情況是:《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1例,《海國春秋》5例,《康熙俠義傳》4例。其一般用來稱量糞、兵器、水等物,如:

      (21)他告訴挑水的,再挑一挑來。(《彭公案·第一百二十二回》)

      (22)有一個鄉(xiāng)下人,挑了一挑糞,走過一家衣莊門口,不知怎樣,把糞桶打翻了。(《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第三十八回》)

      (23)今送上鯊皮五十挑,斷筋草三挑,箭簇二十二挑,槍頭三挑,銀藤二十二挑,以添資用,求為報仇雪恥。(《海國春秋》)

      (24)王爺渴極了,見那邊有一人挑著一挑水,他從后面也不言語,端起后邊水桶,前頭的就灑了。(《康熙俠義傳·第三回》)

      二、歷代量詞“擔”和“挑”發(fā)展辨析

      將文中所有檢索到的“擔”字和“挑”字在歷代文獻中做量詞用的情況進行統(tǒng)計,可以發(fā)現(xiàn):一方面是“擔”字在宋代就已經用做量詞,元代用例不多,明代用例飆升,清代用例明顯減少。另一方面明代有“挑”做量詞的用例,且數量不多,到清代用例稍有增長,但依然不多。之所以出現(xiàn)這樣的情況,其中一個原因是與它們對應動詞的消長息息相關。根據張玉代(2008),任連、明李彬(2012),陳稚瑤、夢項冰(2014)統(tǒng)計的宋至清數據(動詞“擔”在宋代有103例,元代有25例,明代有59例,清代有26例。動詞“挑”宋代有16例,元代有38例,明代有188例,清代有76例)看,動詞“擔”和“挑”在宋代至清代期間的用例呈現(xiàn)此消彼長的局面。我們認為量詞“擔”和“挑”在宋代至清代用例數量的消長與此相關,具體情況如下:

      從先秦至宋代“擔”字一直用做動詞,“挑”字到宋代才有做動詞的例子出現(xiàn)。我們認為這個時間范圍數量上相對有優(yōu)勢的動詞“擔”開始用來稱量事物,所以“擔”做量詞為數不多,“挑”字主要做動詞;元代,動詞“擔”數量迅速減少,動詞“挑”數量相對增加,這是兩者相互競爭,屬于此消彼長的競爭階段。這個時間段,量詞“擔”依然處于相對優(yōu)勢的地位,“挑”做量詞用的情況沒有出現(xiàn);明代,動詞“挑”相對于動詞“擔”在數量上獲得了優(yōu)勢,開始出現(xiàn)少量用來稱量事物,用作量詞。這時期,量詞“擔”依然占優(yōu)勢。量詞“擔”的數量不可能突然減少,量詞“挑”的數量突然增多;清代,相對來說動詞“擔”和“挑”數量都有所減少。這是因為這時期“擔”字主要是作為量詞來使用,“挑”字主要是作為動詞使用,所以量詞“擔”比量詞“挑”多。檢索發(fā)現(xiàn)的“挑了+X+擔”的組合結構可以說明這種情況,例如:

      (25)朱重叫從人挑了一擔香燭,三擔清油。(《醒世恒言·卷三》)

      (26)只見遠遠的一個夯漢,挑了一擔食盒來。(《儒林外史·第一回》)

      (27)后面跟了一個閑漢,挑了一擔東西。(《儒林外史·第二八回》)

      (28)和尚走到外面,見那道人果然挑了一擔白米。(《續(xù)濟公傳·第一百九十五回》)

      從上述所引的例子看,有“挑了+X+擔”組合結構的句子之中,“挑”主要表示動做,是動詞?!皳敝饕脕矸Q量事物,做量詞。

      三、結語

      漢語的一個詞兼有兩種或兩種以上的詞類是常有的事情?!皳焙汀疤簟弊畛醵际菑淖鰟釉~為人們所使用,后來發(fā)展成做動詞和量詞疊置使用。從歷史發(fā)展的軌跡看:量詞“擔”形成于宋、元時代,成熟于明代,到清代時有所減少;量詞“挑”形成于明代,緩慢發(fā)展于清代。究其原因,其中一個是作為量詞的“擔”和“挑”的發(fā)展與它們對應的動詞的發(fā)展息息相關。具體情況表現(xiàn)為動詞“擔”到宋代發(fā)展已經十分成熟,開始用來稱量事物,充當量詞。動詞“挑”經過宋代和元代兩個時代的緩慢發(fā)展,到明代發(fā)展成熟,開始用來稱量事物做量詞。由于語言三要素中語法演變的緩慢性,量詞“擔”在明清時代仍占有相對的優(yōu)勢,而量詞“挑”則處于劣勢。

      參考文獻:

      [1]詹衛(wèi)東,郭銳,諶貽榮.北京大學中國語言學研究中心CCL語料庫[EB/OL].http://ccl.pku.edu.cn:8080/ccl_corpus,2002.

      [2]張玉代.“肩負”類動詞歷時更替淺析[J].安慶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4):118-120.

      [3]任連,明李彬.“負、何/荷、擔、挑”的歷時演變與更替[J].漢語學報,2012(3):24-31.

      [4]陳稚瑤,夢項冰.漢語方言里的“挑”[J].現(xiàn)代語言學,2014(2):115-130.

      猜你喜歡
      恒言用例量詞
      清代養(yǎng)生家曹庭棟和他的養(yǎng)生著作《老老恒言》
      OYSTER OMELET
      UML用例間包含關系與泛化關系的比較與分析
      UML用例模型中依賴關系的比較與分析
      集合、充要條件、量詞
      量詞大集合
      聯(lián)鎖軟件詳細設計的測試需求分析和用例編寫
      從出土文獻用例看王氏父子校讀古書的得失
      兰溪市| 三门峡市| 睢宁县| 怀柔区| 孝昌县| 保亭| 浦县| 申扎县| 定边县| 开封县| 砀山县| 泾阳县| 霍州市| 丹寨县| 宝鸡市| 五常市| 宜阳县| 西华县| 偃师市| 乡城县| 石柱| 金山区| 铜川市| 张家港市| 香格里拉县| 南涧| 建宁县| 宜昌市| 蛟河市| 贵溪市| 景泰县| 新乡市| 龙里县| 理塘县| 广州市| 云和县| 宜城市| 库车县| 丰都县| 宜宾县| 荔浦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