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亞翠
摘? ? 要: 思想分析本質是一種蘇格拉底式深度對話過程,通過對話使對話者對自己的認知和信念重審?;谒枷敕治龅妮o導員談心談話過程,是輔導員與學生的對話過程,通過對話試圖消除學生的困惑。與心理學技巧的談心談話截然不同,預設定學生的心理是健康的,輔導員無須關心學生的情緒,關心的是學生產生困惑的話題本身。通過蘇格拉底式深度談話,輔導員幫助學生消除認知信念中的矛盾,實現(xiàn)認知信念的一致性,化解學生的心理問題。
關鍵詞: 思想分析? ? 輔導員? ? 方法論
引言
《普通高等學校輔導員隊伍建設規(guī)定》(2017年)明確歸納了高校輔導員的工作職責。輔導員為了做好思想理論建設和價值引領、黨團和班級建設、學生日常事務管理等工作,會采用制度建設、主題班會、談心談話等方法,談心談話是其中最基本的方法之一。這里,思想價值觀的引領是輔導員工作的首要職責。學生的價值觀本質上是認知問題,也就是說學生對外界事物形成的感受。因此,輔導員對學生思想價值觀的引領,在該意義上說,首要職責是對學生認知能力的培育和修正。如此而言,談心談話是輔導員對學生基本情況的獲悉過程,也是輔導員了解和獲取學生基本價值觀的最有效和直接的方式。
一、思想分析的本質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西方哲學逐漸出現(xiàn)了新的發(fā)展模式,在研究哲學理論的同時,出現(xiàn)了哲學踐行研究趨向。哲學踐行是哲學應用研究領域的一種嘗試。那么,哲學踐行的一般方法論究竟是什么呢?法國哲學踐行家奧斯卡·博列尼菲爾(Oscar Brenifier)認為:“在哲學踐行中使用蘇格拉底式對話法,一種追問的方法?!盵1]國內學者潘天群教授認為:“從事哲學踐行的哲學家運用蘇格拉底式的對話法?!盵2]荷蘭哲學家彼得·哈特勞認為:“哲學踐行運動中最重要的部分:蘇格拉底方法?!盵3]美國哲學踐行協(xié)會主席、哲學咨詢領域的領軍人物婁·馬力諾夫認為:“蘇格拉底借助對話的方式,運用推理,提高公民的警覺性。”[4]由此,奧斯卡、哈特勞、馬力諾夫就哲學踐行的一般方法論達成了基本共識:“蘇格拉底式對話”。
思想分析是由南京大學潘天群教授在國內最早提出的,也是由其對該理念進行論證和發(fā)展的,他認為“思想分析是一種哲學踐行的新范式,一種思想治療的方法”[5]。思想分析本質是一種蘇格拉底式深度對話過程,通過對話使對話者重審自己的認知和信念。然而思想分析有狹義和廣義兩種定義,所謂廣義是指通過蘇格拉底式深度對話厘清思想和堅定信念;所謂狹義是指通過蘇格拉底式深度對話解除對話者思想中的惑。因此,在輔導員談心談話工作中運用思想分析技術,是一種哲學路徑的嘗試,也是尋求更有效方法論的探索。
二、案例分析
思想分析技術能運用到輔導員談心談話工作中,理由是:青年學生處于心智成長期,自我意識、信念認知處于起伏變化階段,對自我的認知不完全明晰,同時逐漸開始接觸多元的社會文化價值觀,由此產生認知信念矛盾的概率高于其他群體。在這種情況下,輔導員通過與學生面對面的深度談心談話,試圖幫助學生發(fā)現(xiàn)自身存在的認知信念的不一致性,消除學生認知信念的沖突部分,從而解除沖突帶來的心理問題。
案例一:學生考試作弊是輔導員工作中經常處理的問題。盡管在日常班級管理中,誠信主題班會、校紀校規(guī)等教育活動日常開展,但仍然有學生作弊。比如學生考試作弊后,以下輔導員和學生的談心談話中,試圖運用廣義定義的思想分析技術。
輔導員:這門課考試,你作弊了。
學生:是的。
輔導員:為什么考試作弊呢?
學生:最近,忙著幾個證書考試的復習,太忙了,再加上這門課考試內容太多了,沒有來得及看完,所以就……
輔導員:你考試帶小抄的內容一定對考試有幫助嗎?
學生:不一定。
輔導員:那你覺得你承擔的考試作弊的后果的風險大嗎?
學生:應該很大。
輔導員:那一個不確定的幫助與很大風險的后果相對比,你覺得對你個人而言哪種更損害你的個人發(fā)展。
學生:應該是大風險的后果更損害我的個人發(fā)展。
輔導員:損害你個人發(fā)展的事情是對的還是錯的呢?
學生:錯的。
從以上案例輔導員與學生的談心談話了解到,一些作弊學生都會表述自己沒有太多時間看書,企圖通過考試作弊彌補沒有復習完的不足,所以一時糊涂作弊。當輔導員在談心談話中把“考試作弊是一種錯誤的行為”告訴學生時,學生不一定因為輔導員的告知而改變主觀信念。一些學生之所以考試作弊,是因為認為考試作弊不是錯誤行為。輔導員如果試圖說服學生放棄考試作弊的行為,那么不如直接告訴學生“考試作弊是錯誤的”。在這里,就輔導員而言,通過談心談話過程中的深度對話,讓學生反思自己的信念,通過表達自己的立場和觀點,讓學生清晰自己的思想和信念邏輯。將考試帶小抄的幫助與考試作弊承擔的后果相對比,學生自己分析得到后果大于幫助,對個人發(fā)展是有損害的,因此,認為考試作弊是一種錯誤的行為。
案例二:學生宿舍矛盾問題是輔導員工作中常處理的問題,學生因為宿舍矛盾困擾產生消極情緒和痛苦及失眠、焦慮等狀況,難以正常學習。輔導員在和學生談心談話中,試圖運用廣義定義的思想分析技術。
輔導員:你為什么最近失眠和焦慮?
學生:我宿舍的其他三位同學排擠我,不與我說話,經常孤立我。被孤立的感覺很難受。我試圖與他們溝通,但是他們不想與我溝通,我也無法改變宿舍現(xiàn)在的關系。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生活和學習我很壓抑和痛苦。
輔導員:你們大一的時候,宿舍關系就不好嗎?
學生:大一宿舍關系還可以,后來大一下學期開始宿舍關系不太好了。
輔導員:在宿舍關系不錯時,你感覺過失眠、焦慮和痛苦嗎?
學生:沒有,那個時候宿舍四個同學經常一起去食堂吃飯、圖書館看書,宿舍四個同學相處得很融洽。
輔導員:你感覺是否有可能宿舍四位同學關系得到修復呢?
學生:應該沒有,因為她們三個人現(xiàn)在關系很好,比以前更好,跟我沒有太大的關系。她們三個一起去食堂吃飯,不喊我;去一起逛街,從來不喊我。在宿舍里,也不跟我說話,她們三個人之間說話。最關鍵的問題是她們不愿意跟我溝通。
輔導員:為什么你覺得宿舍其他三個同學跟你關系不好,你會失眠、焦慮和痛苦呢?
學生:我也不知道,大概是因為我覺得宿舍關系不好,看到她們三個相處得好,我會心理不平衡。
輔導員:大一時,你們四位同學關系都很好,大一下學期,你和宿舍其他三個同學關系突然不好。宿舍其他三位同學關系目前很好,她們之間不曾有過任何矛盾嗎?
學生:也曾經有過小矛盾。
輔導員:你覺得宿舍其他三位同學之間會可能產生矛盾嗎?
學生:有可能會,因為他們的價值觀和生活習慣都有很大的差異。
從以上案例中了解到,學生產生失眠、焦慮等狀況的原因是認知的矛盾:事實是宿舍同學排擠她、孤立她,宿舍同學之間關系不好;她認為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應該和睦融洽的。從輔導員與學生的對話中可以了解到,宿舍矛盾問題是被學生接受的事實,從學生描述的話語中得知,“三個人一起吃飯,不喊她”“在宿舍里,也不跟我說話,她們三個人之間說話”。由此,輔導員在談話中試圖改變認知矛盾的另外一方面: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應該和睦融洽。當輔導員問“宿舍關系不好,為什么會失眠、焦慮、痛苦”,學生回答是“看到宿舍里其他三個人關系很好,心理會不平衡”。在此基礎上,輔導員接著問:“三位關系好的同學就從來沒有過矛盾嗎?”學生說:“曾經有過?!币虼耍瑢W生認知矛盾的另一方面在輔導員與學生談話中被學生自身辯駁了,并不是人與人的關系應該和睦融洽。
三、蘇格拉底式對話術的方法論
蘇格拉底是一位典型的哲學踐行家,他的哲學研究方式不同于同時期其他哲學家,他的哲學精髓主要體現(xiàn)在對話實踐活動中。因此,蘇格拉底式對話術的本質是通過提問、引導等對話方式,“幫助”對話方說出蘊藏在自己意識中的思想或信念,讓其審視和厘清思想的合理性。然而,思想分析實際上是一種蘇格拉底式深度對話過程,通過對話使對話者重審自己的認知和信念。人們對一事物的認知是在原有自身認知的基礎上而形成的認識,當這種認知與客觀事實發(fā)生沖突時,就產生認知矛盾,這種認知矛盾就是困惑。比如案例二中是人與人關系認知上的矛盾分析。由此,輔導員與學生的對話是一個典型的哲學踐行,通過不斷向對方提問,引導對話方學生思考,并給出真實的答案。在這一過程中,輔導員并沒有對學生進行勸說或新理念灌輸,而是在提問中學生完成了自我論證和駁辯。在這里,輔導員的作用是幫助學生消除思想信念中認知矛盾的那部分內容。
輔導員在談心談話工作中運用思想分析技巧,作為輔導員和學生兩個行為主體的前提是,一方面,學生沒有生理趨向的心理問題,可以進行對話或者言語溝通。另一方面,輔導員在談心談話中不作對錯的價值引導。某種意義上說,輔導員是思想分析師,是幫助學生分析思想上的惑,在分析過程中,輔導員只是問題的分析者,不能做主觀的價值推銷。通過邏輯分析式提問,可以與學生討論價值觀,幫助學生思考和消化惑。也就是說,幫助學生認識到自己認知信念中的矛盾性或邏輯錯誤,學生通過自我反思消除這部分矛盾性,從而消除自身的痛苦。至此,輔導員談心談話的模式是值得注意的,其中一對一模式和群體模式都是常見的方式,輔導員可以根據(jù)話題決定談心談話的模式。
結語
談心談話工作是高校輔導員工作中的重要內容之一,也是完成輔導員九大工作職責的重要途徑之一。本文主要探析在輔導員談心談話工作中將思想分析技巧運用到其中,試圖歸納談心談話工作的一般方法論。當然,在輔導員日常工作中處理的事物非常多,本文只是作一般性方法論的歸納。具體地說,在處理學生學業(yè)困難情況、宿舍矛盾情況、網絡輿情情況等時,輔導員談心談話時的技巧是不同的。
在日常輔導員談心談話工作中,運用最多的是心理學方法論,包括其他很多技巧和方法。然而,哲學踐行思想分析與心理學技巧的談心談話是截然不同的,輔導員在基于心理學技巧的談心談話中首先考慮學生情緒的排解;恰恰相反,基于思想分析技巧的談心談話中,預設定學生的心理是健康的,輔導員無須關心學生的情緒,關心的是話題本身。由此,輔導員在談心談話工作中運用哲學踐行的思想分析技巧,對幫助青年學生解惑有一定的作用,特別對幫助新時代大學生自我消解困惑有事半功倍的作用。
參考文獻:
[1][法]奧斯卡·博列尼菲爾,著.龔艷,譯.哲學踐行:從理論走向實踐的哲學運動[J].南京大學學報,2013(03):140.
[2]潘天群.哲學踐行的分析哲學路徑[J].江蘇行政學院學報,2013(03):13.
[3][荷蘭]彼得·哈特勞,著.楊征源,譯.哲學踐行:西方哲學中的一種新的范式[J].安徽大學學報,2013(05):30.
[4][美]婁·馬力諾夫,著.王榮虎,譯.哲學踐行及其在東亞的再現(xiàn)[J].安徽大學學報,2016(05):13.
[5]潘天群.思想分析的理論預設[J].安徽大學學報,2014(03):10.
基金項目:南京師范大學中北學院2018年科研項目“哲學踐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哲學路徑選擇”(2018yky 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