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麗梅
[摘 ? ? ? ? ? 要] ?隨著互聯(lián)網的進步和發(fā)展,信息化技術的應用范圍正在逐漸擴大。國家教育事業(yè)的優(yōu)化和完善體現(xiàn)在學科項目中應用了信息化技術。中職院校教育方式產生了一定變化,并向現(xiàn)代化方向發(fā)展,合理運用了信息化技術。新興的教學方式中應用比較廣泛的是微課形式。由于微課教學的優(yōu)勢特點明顯,因此在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中具有良好的教學效果。簡要闡述微課教學形式的含義和特點,針對其在中職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中的運用展開分析和研究,并提出合理解決應用問題的有效措施,以下的觀點僅供參考和借鑒。
[關 ? ?鍵 ? 詞] ?微課;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優(yōu)勢
[中圖分類號] ?G712 ? ? ? ? ? ? ? ? ? [文獻標志碼] ?A ? ? ? ? ? ? ? ?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9)25-0268-02
21世紀是信息網絡快速發(fā)展的一個時代,在不同的領域和行業(yè)中已經實現(xiàn)了信息化應用的普及。作為國家培養(yǎng)人才的重要發(fā)展領域,教育信息化是發(fā)展的必然趨勢,因此高等院校和職業(yè)院校在日常教育活動中已經大量引入信息化元素,信息建設對整體教育工作具有潛移默化的影響。目前信息化技術朝著智能方向發(fā)展,在這樣的基礎條件下誕生了新的教學方式,也就是微課。微課最主要的特點就是自主學習性強、限制范圍較小,同時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符合現(xiàn)代化課堂教學發(fā)展的要求,迅速成為新的課堂教學模式。中職院校中學生對學習這門課程有濃厚的興趣,同時也對學生的計算機操作能力產生一定影響。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課程的理論化知識比較多,因此學生記憶和運用存在一定的困難。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中,教師通過講述理論知識和進行案例分析幫助學習記憶知識,但學習效果不明顯,長此以往,學生逐漸喪失了這門課程的學習興趣;和傳統(tǒng)的教學形式相比,微課不僅耗時短,同時能夠抓住教學重點,根據(jù)學習狀況來分配學習的內容和階段,因此有效彌補了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在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中應用發(fā)揮了一定的作用,保證了學生的學習效果和質量。
一、微課的含義和特征優(yōu)勢
(一)微課的含義
微課指的是在符合學校教育實踐課程要求的基礎上,以視頻的形式記錄教師的教學過程或者圍繞教學重點展開的教學過程,課堂教學視頻是微課的主體、也是核心。除此之外,微課中也涵蓋了輔助性的教學資源,和教學視頻形成呼應關系,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學習內容,形成了比較系統(tǒng)完善的微課系統(tǒng)。
(二)微課的優(yōu)勢特點
1.突出主題和具體內容。微課程本身具有明確的教學重點和教學目標。雖然微課程時間短,但其主題清晰突出,可以更準確、更具體地傳達教學內容,同時經過反復挑選,能夠更好地幫助教師完成課堂教學任務,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更加高效地開展課堂教學。
2.教師主動創(chuàng)造性強,增加學習趣味性。微課具有一定的自主創(chuàng)造力,主動權在任課教師手中,可以任意發(fā)揮他們的教學水平,展開聯(lián)想,進行趣味創(chuàng)作,因此不會受到傳統(tǒng)教學觀念的影響和限制,只需要完成基本的教學目標即可。通過微課的形式在短時間內進行教學,既抓住了學生認真學習時間段,也利用有趣的創(chuàng)作,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強化學生的自主學習和參與意識。
3.教學時間短。這是微課最突出的一個特點。社會的進步和發(fā)展加快了人們的生活節(jié)奏,微課能夠很好地適應社會潮流,成為一種流行的教學形式。一般情況下,課例片段的時長通常為5~8分鐘,長的為10分鐘,這正好符合學生的學習規(guī)律,讓學生更有效率地學習;同時由于微課時間短、資源容量小,能夠讓學習者在空閑時間,如上下學間隙、課外活動時間等利用這種教學模式進行學習,積少成多,具有顯著的教學成果。
二、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現(xiàn)狀
(一)學生掌握知識水平不同
城市和農村在經濟、政策等方面都存在一定差別,因此教學資源分配不均勻,農村和城市使用的教學資源設備也不同。農村學生接觸到計算機的途徑比較少,因此不了解計算機相關理論知識,同時在操作方面比較陌生。學生學習基礎的差異導致接受計算機基礎知識的程度不同,因此教師課堂教學存在一定的困難。
(二)教學方式單一
目前,學校針對教學方式創(chuàng)新沒有明確措施,同時教師開發(fā)和應用微課教學的能力不足,因此仍然使用傳統(tǒng)的課堂錄像模式進行教學,方式單一、內容枯燥,學生逐漸喪失學習的興趣和欲望,陷入重復教學的循環(huán)模式,產生十分不利的影響。
(三)缺乏明確的學習目標
部分學生包括專業(yè)設定過于隨意,沒有明確規(guī)劃未來的發(fā)展方向,沒有充分了解專業(yè)的教學內容。同時存在一些學生由于不符合高中入學規(guī)定成績,同時想要一定文憑,因此選擇了中職院校。這部分學生缺乏明確的學習目標,教學效果不突出。
三、教學中應用微課的重要意義
(一)符合不同水平學生的學習需求
由于中職院校學生的素質文化水平存在差異,因此傳統(tǒng)形式的教學已經不符合逐漸變化的學習需求。原有教學模式是根據(jù)大部分學生的認知能力和水平進行教學,會造成不同學生學習狀況不同。掌握知識較快的學生會認為課堂難度低,不能滿足自身的學習需求,而掌握知識較慢的學生存在跟不上課堂教學進度的情況,因此教師很難實現(xiàn)教學平衡。為了有針對性地進行課堂教學,可以運用微課形式按照學生自身學習情選擇教材,合理利用課堂教學時間,提升計算機應用能力。
(二)提供課堂教學“情景化”教學資料
利用計算機軟件能夠將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課程的重點知識進行提煉解析,制作成微課形式,同時微課中涵蓋了動畫、圖像、音頻等內容,使學生學習更具趣味性,能夠直觀感受生澀難懂的計算機理論知識。而且微課的視頻長度適中,不會使學生厭煩,在短時間內能夠高度集中注意力進行相關理論知識的學習,也保障了學習的效率和質量。
(三)課堂教學更加靈活多變
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形式單一、內容枯燥,不能起到良好的教學效果。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中運用微課教學形式彌補了傳統(tǒng)教學存在的缺陷和不足,具有提升教學效果的作用。利用計算機設備,學生能夠根據(jù)自身學習狀況進行微課的選擇,比較自由、輕松,也激發(fā)了學習興趣。
四、中職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中微課的具體應用
(一)實際操作演示
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應用微課的過程中,教師應該逐一分解教材的重點和難點,利用計算機軟件制作微課視頻,并展示動畫、圖像和視頻內容,使學生能夠更直觀地感受這門課程的操作形式。由于微課是教師根據(jù)課堂教學制作形成的,教師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可以針對較為重要和難懂的計算機應用基礎實際操作技巧進行講解,帶領學生更好地進行課程學習。
(二)提供課后復習資料
由于課堂教學時間短暫,教師在傳授知識的過程中會挑選課程中的重點內容進行講解,因此學生理論知識學習較好,但缺乏實踐操作能力。從學習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的角度來說,課程學習偏向于實踐操作,理論知識內容占據(jù)課本知識的一小部分。為了更好地學習和理解這門課程,提高自身的實踐操作能力,學生應該花費大量時間在操作和實踐方面。學生水平層次不同,掌握計算機理論知識以及操作方法的程度也不同,對后續(xù)課程教學產生了一定影響。微課最重要的就是查缺補漏,學生根據(jù)自身課堂教學的掌握情況能夠進行一些知識的補充和學習,使學生在預習和復習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上的選擇更加多樣化。
(三)設計和制作微課鍛煉學生的自我表達
通過觀看微課視頻能夠學習計算機基礎知識。除此之外,中職院校的教師也可以組織學生自己動手設計和制作微課教材,為學生提供微課制作的教學方向和相應的技術手段。完成微課的設計和制作工作后,學生可以通過多媒體展示自己的制作成果,教師給予一定的建議。通過親手制作微課的形式,在運用計算機應用基礎知識進行操作的過程中,學生能夠充分理解、掌握教學知識重點,并形成一定的記憶。這種課堂教學模式十分生動形象,更具趣味性,因此學生在享受制作的過程中也能掌握相應知識,具有十分重要的教育意義。信息技術的發(fā)展增加了人們接受信息的渠道,展現(xiàn)了多樣化的知識,隨之誕生了微博、微信、微電影。作為一種新興的學習方式,微課由于顯著的優(yōu)勢和特點被各大教育平臺認可,成為職業(yè)院校教學的基本模式。時代的變化和發(fā)展要求我們每一個人對計算機應用知識都能進行一定程度的了解,在實踐教學中進行合理運用。中職院校中,學生鐘愛計算機專業(yè),作為專業(yè)的基本課程,計算機應用基礎產生了十分重要的影響。微課提供給中職院校的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更加生動形象、趣味性強的教學模式,針對不同計算機水平的學生去分層講解知識,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因此學生在理解和掌握計算機操作技能上具有更大的自信心,提升了能力,也涌現(xiàn)了更多優(yōu)秀的計算機專業(yè)性人才。
五、結語
由上文可知,社會已經逐漸步入了信息化時代,計算機應用技能成為社會生活中必須掌握的技能。新的教學模式,微課的出現(xiàn)使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變得更加簡單,減輕了教師的教學壓力,同時也提供給學生一個全新的教學環(huán)境,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增強了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微課耗時短,同時知識點連接比較完整,隨著教學實踐的進步發(fā)展、不斷優(yōu)化和完善,因此符合中職學生發(fā)展的實際需求,也提升了學習效率和整體教育水平。
參考文獻:
[1]朱小平.中職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改革概況[J].職教論壇,2015(3).
[2]金燕.探討中職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J].科教導刊,2015(5).
[3]耿秀云.淺議中職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的教學改革[J].品牌,2015(2).
[4]王義.淺談微課對中職計算機應用基礎課堂教學的影響[J].科學咨詢,2015(37).
[5]羅佳令.微課在中職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中的應用探究[J].廣東教育(職教),2014(7).
[6]袁玉華.微課在中職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中的應用探究[J].電子世界,2016(18).
[7]王軍.微課在中職“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教職通訊,2014(36).
編輯 趙瑞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