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不同藥劑組合對小麥條銹病和蚜蟲的防治效果研究

      2019-12-06 05:12:46尹志剛李宇峰
      陜西農(nóng)業(yè)科學 2019年10期
      關鍵詞:三唑酮條銹病乳劑

      尹志剛,李 剛,李宇峰

      (信陽市農(nóng)業(yè)科學院,河南 信陽 464000)

      小麥生產(chǎn)中的主要病蟲害包括小麥條銹病、白粉病、赤霉病和蚜蟲等。由小麥條銹病菌(Pucciniastriiformisf. sp. tritici)引起的小麥條銹病對小麥生產(chǎn)具有毀滅性危害,病害流行年份可導致小麥減產(chǎn)40%以上,甚至絕收。小麥條銹病防治一般在小麥拔節(jié)期明顯見病或孕穗至抽穗期病葉率達到5%時進行統(tǒng)防統(tǒng)治,噴施腈菌唑、三唑酮、丙環(huán)唑、烯唑醇等高效殺菌劑[1~3]。河南省大部分都屬黃淮麥區(qū),黃淮麥區(qū)品種審定條銹病“一票否決”及粉銹寧的普遍使用等原因,其相對重要性較以前有所下降,但信陽屬長江中下游麥區(qū),特別是近年來隨著優(yōu)質(zhì)弱筋品種揚麥15的推廣,條銹病仍是當?shù)匦←溕a(chǎn)常發(fā)性重要病害[4~6]。小麥蚜蟲是小麥生產(chǎn)上最主要蟲害,以穗期危害最重。麥蚜除了直接刺吸小麥汁液為害,還能傳播多種麥類病毒病,造成病害流行,以及分泌蜜露引發(fā)煤煙病,影響光合作用,造成小麥植株長勢減弱、千粒重下降、萎蔫,甚至全株死亡,嚴重影響小麥的品質(zhì)和產(chǎn)量,嚴重威脅小麥生產(chǎn)[7]。試驗以小麥條銹病和蚜蟲為防治對象,研究了不同藥劑組合在田間條件下對條銹病和蚜蟲的防治效果,為弱筋小麥產(chǎn)業(yè)發(fā)展提供科學依據(jù)。

      1 材料與方法

      1.1 藥劑及用量

      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劑225 g·hm-2(德國拜耳作物科學公司);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 500 g·hm-2(安徽華星化工股份有限公司);43%戊唑醇懸浮劑(德國拜耳作物科學公司)180 mL·hm-2;15% 三唑酮可濕性粉劑1 500 g·hm-2(四川國光農(nóng)化股份有限公司); 70% 吡蟲啉水分散粒劑 90 g·hm-2(德國拜耳作物科學公司);17%唑醚·氟環(huán)唑懸乳劑(巴斯夫植物保護有限公司)750 mL·hm-2; 45%戊唑醇·咪鮮胺水乳劑(江蘇龍燈化學有限公司)1 500 mL·hm-2;10%烯啶蟲胺水劑(天津華農(nóng)生物化學有限公司)180 g·hm-2;25%噻蟲嗪懸浮劑(安徽豐樂農(nóng)化有限責任公司)225 g·hm-2。

      1.2 試驗地情況

      試驗在2016-2017年在信陽市農(nóng)業(yè)科學院小麥試驗田進行,所選試驗田為旱地,上茬作物紅麻,地勢平坦,黏壤土,土壤肥力均勻一致,底肥畝施40 kg N-P-K(15-15-15)復合肥,加8 kg尿素,返青期追施5 kg尿素。種植品種為豫信11,中感條銹病,小麥生長期一般大田管理,生育期間無濕害、漬害發(fā)生,年前化學除草,不防治病蟲害。施藥時各處理小麥長勢均勻一致,整塊田條銹病中度發(fā)生,蚜蟲較重,未發(fā)現(xiàn)白粉病、葉銹病,赤霉病輕微發(fā)生,各處理條銹病發(fā)生情況較為一致。

      1.3 試驗設計

      試驗設7個處理,每處理小區(qū)面積為20 m2,設三次重復,隨機區(qū)組排列,一組在小麥抽穗期后采用背負式噴霧器進行均勻噴霧一遍。另一組處理在小麥抽穗后和齊穗期各噴施一遍藥。處理1肟菌·戊唑醇+噻蟲嗪;處理2多菌靈+戊唑醇+吡蟲啉;處理3多菌靈+三唑酮+烯啶蟲胺;處理4唑醚·氟環(huán)唑+噻蟲嗪;處理5戊唑醇+吡蟲啉;處理6咪鮮胺·戊唑醇+烯啶蟲胺;處理7不施藥噴清水

      1.4 調(diào)查方法

      病蟲情調(diào)查在施藥后14 d進行,各處理勻采取隨機五點取樣法,每點取50株并用固定標記,條銹病隨機選取上部葉片,蚜蟲調(diào)查50株蚜量,分別調(diào)查條銹病發(fā)病情況和蚜蟲數(shù)量,計算病情指數(shù)和百株蚜量。

      1.5 小麥產(chǎn)量調(diào)查

      施藥后,觀察小麥的生長狀況,觀察有無藥害癥狀。小麥收獲期,每小區(qū)選取2個有代表性的1 m雙行進行考種,調(diào)查穗粒數(shù),脫粒后烘干至恒重后稱重,計算千粒重。分小區(qū)實收測產(chǎn),并折合單位面積產(chǎn)量。

      2 結(jié)果與分析

      2.1 不同藥劑組合及施藥次數(shù)對小麥條銹病及蚜蟲的防治效果

      從表1可知,各藥劑組合對小麥條銹病和蚜蟲都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在小麥抽穗后施一遍藥,14 d后17%唑醚·氟環(huán)唑懸乳劑750 mL·hm-2對小麥條銹病的防效最好,病指防效達91.45%,防治效果明顯高于其他處理,其次是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劑225 g·hm-2、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 500 g·hm-2)+15%三唑酮可濕性粉劑(1 500g·hm-2)和戊唑醇·咪鮮胺水乳劑(1 500 mL·hm-2)對小麥條銹病防治效果達分別為81.25%、84.13%和81.35%,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 500 g·hm-2)+43%戊唑醇懸浮劑(180 g·hm-2)和43%戊唑醇懸浮劑(180 g·hm-2)對小麥條銹病的防效分別為77.09%和77.13%防效稍差。各處理對小麥蚜蟲也都表現(xiàn)一定的防治效果,25%噻蟲嗪懸浮劑225 g·hm-2和70% 吡蟲啉水分散粒劑 90 g·hm-2對小麥蚜蟲的防治效果達都90%以上,10%烯啶蟲胺水劑180·hm-2對小麥蚜蟲防效為80%左右,效果稍差。

      表1 不同處理對小麥條銹病及蚜蟲的防治效果

      在小麥抽穗后和齊穗期噴施兩遍藥的處理,各藥劑組合對小麥條銹病的防治效果都達90%以上,各處理效果差異不明顯。施兩遍藥10%烯啶蟲胺水劑180 g·hm-2對蚜蟲的防治效果較25%噻蟲嗪懸浮劑225 g·hm-2和70% 吡蟲啉水分散粒劑 90 g·hm-2防治效果差。

      2.2 不同藥劑組合及施藥次數(shù)對小麥穗粒數(shù)、千粒重及產(chǎn)量的影響

      施藥后,各處理小區(qū)小麥無明顯藥害,考種和小區(qū)實收測產(chǎn)后表明,各藥劑組合對小麥均有一定的增產(chǎn)作用,但增產(chǎn)幅度有所不同(表2)。在小麥抽穗后施一遍藥,各處理的穗粒數(shù)普遍較未施藥對照高0.8粒~2.7粒;千粒重較未施藥對照高1.2~3.2 g;單位面積產(chǎn)量較未施藥對照增產(chǎn)11~54.9 kg,增幅為4.11%~20.52%。其中17%唑醚·氟環(huán)唑懸乳劑750 mL·hm-2處理的千粒重增加最多;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 500 g·hm-2)+15%三唑酮可濕性粉劑(1 500 g·hm-2)處理和戊唑醇·咪鮮胺水乳劑(1 500 mL·hm-2)處理的穗粒數(shù)增加較多;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 500 g·hm-2)+15%三唑酮可濕性粉劑(1 500 g·hm-2)+10%烯啶蟲胺水劑180 g·hm-2處理和17%唑醚·氟環(huán)唑懸乳劑+噻蟲嗪225 mL·hm-2處理分別比未施藥對照增產(chǎn)20.52%和19.81%,增產(chǎn)幅度居前二位。

      在抽穗期和齊穗期各噴施一遍藥后,各處理產(chǎn)量均較未施藥對照有明顯的增產(chǎn)效果。各處理穗粒數(shù)較未施藥對照提升0.6?!?.4粒;千粒重較未施藥對照提升1.2~3.1 g;單位面積產(chǎn)量較未施藥對照增產(chǎn)50.3~64.7 kg,增幅為18.47%~23.76%。

      表2 不同處理對小麥穗粒數(shù)、千粒重和產(chǎn)量的影響

      3 結(jié)論與討論

      綜合分析本試驗中不同藥劑組合對小麥條銹病防效及產(chǎn)量的影響可知,在小麥抽穗期用17%唑醚·氟環(huán)唑懸乳劑750 mL·hm-2噴施一遍,對小麥條銹病防治效果好,小麥增產(chǎn)效果明顯,研究結(jié)果與葉青松等的研究結(jié)果一致[8]。在小麥抽穗期和齊穗期各噴施一遍藥,各處理普遍較未施藥對照增產(chǎn),但各處理間差異不明顯。據(jù)報道防治條銹病, 一般采用三唑類、烯唑類為主的高效低毒內(nèi)吸殺菌劑, 每公頃用15%三唑酮粉劑1 200~1 500 g, 或12.5%戊唑醇懸浮劑600 m L噴霧防治, 防效可達90%以上。本研究結(jié)果在小麥抽穗期噴施一次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 500 g·hm-2)+15%三唑酮可濕性粉劑(1 500 g·hm-2)對小麥條銹病的防效為84.13%,與馬占鴻等的研究基本一致[9~11]。43%戊唑醇懸浮劑180 mL·hm-2小麥條銹病防效為77.13%,可能是180 mL·hm-2用量較少的原因。特別是戊唑醇噴施兩遍對小麥條銹病的防治效果要明顯好于噴施一遍,可能是藥量的累加從而提高了防治效果。噴施一遍藥25%噻蟲嗪懸浮劑225 g·hm-2和70% 吡蟲啉水分散粒劑 90 g·hm-2較10%烯啶蟲胺水劑180 g·hm-2對蚜蟲的防治效果好,10%烯啶蟲胺水劑180 g·hm-2噴施兩遍藥對蚜蟲的防效也未能達到100%,建議防治小麥蚜蟲時最好選用效果好、持效期長的25%噻蟲嗪懸浮劑或70% 吡蟲啉水分散粒劑[12]。

      試驗中17%唑醚·氟環(huán)唑懸乳劑750 mL·hm-2對小麥條銹病具有較好的防治效果,可做為三唑酮、烯唑醇等常規(guī)藥劑的替代藥劑進行推廣應用,至于17%唑醚·氟環(huán)唑懸乳劑對小麥赤霉病效果如何還有待進一步研究。25%噻蟲嗪懸浮劑225 g·hm-2和70% 吡蟲啉水分散粒劑 90 g·hm-2對小麥蚜蟲具有較好的防治效果,可做為防治小麥蚜蟲的有效藥劑推廣應用。研究結(jié)果還表明,正常年份用對藥劑組合和劑量,在條銹病和蚜蟲達到防治指標時,施藥一次對小麥條銹病和蚜蟲就能達到較好防治效果,可有效避免重復施藥造成的防治成本的增加。

      猜你喜歡
      三唑酮條銹病乳劑
      農(nóng)產(chǎn)品加工副產(chǎn)物對水體三唑酮的去除作用
      三唑酮降解菌SM3的降解特性及其應用研究
      小麥條銹病田間為害損失的初步分析
      湖北植保(2022年4期)2022-08-23 10:51:52
      陜西安康:農(nóng)技專家開展小麥條銹病普防工作
      利用室內(nèi)微宇宙系統(tǒng)研究三唑酮對淡水浮游動物群落的影響
      小麥條銹病持續(xù)控制的策略
      215份小麥材料抗條銹病基因分子檢測初報
      張渠集中處理站破乳劑篩選與評價
      破乳劑對化學驅(qū)采出液的作用規(guī)律
      三唑酮對斑馬魚和稀有鮈鯽不同生長階段的急性毒性比較
      察雅县| 什邡市| 隆昌县| 柏乡县| 富阳市| 平湖市| 新田县| 林周县| 富蕴县| 改则县| 环江| 石林| 广西| 吐鲁番市| 白河县| 沿河| 阳江市| 昭苏县| 伊吾县| 礼泉县| 盐源县| 醴陵市| 乌兰县| 邻水| 巨野县| 乳山市| 许昌市| 高州市| 河池市| 临桂县| 广安市| 德化县| 策勒县| 佛山市| 来凤县| 安远县| 神木县| 农安县| 奉节县| 桦甸市| 徐汇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