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祺軒
那片楓林在依山傍水煙柳如畫的鄉(xiāng)村,它既是我兒時的天堂,也是我無言的老師。
難得的一個假日,我乘車來到外婆家。踏著樹木掩映的青石板,我蹦跳著推開久違的大門。姥姥在小院兒里忙碌著,見到我,眼睛瞇成了一條縫:“囡囡,你可回來了,楓林里有很多蘑菇,你不是最喜歡吃新鮮的山野蘑菇嗎,我們?nèi)ナ包c蘑菇,今天晚上給你做蘑菇餅吧?!蔽倚老驳卮饝?。
我和外婆一起走進楓林,正值秋季,映入眼簾的是大片的酒紅色,層層疊疊的紅葉為大地鋪上了一條酒紅色的大毯子。踏在上面發(fā)出“沙沙”的聲音。夕陽為楓林鍍上了一層金色。我輕輕拾起一片楓葉,撫摸著它的紋路,憐惜地說:“姥姥,你看這些楓葉這么美,卻難逃被人們踐踏的命運?!蔽也挥傻脟@息一聲。姥姥慈祥地看著我說:“傻孩子,楓葉到了秋天就完成了它們的使命,從大樹上飄落下來和泥土融為一體,又會給大樹提供養(yǎng)料,讓大樹變得更加粗壯。”“姥姥,您說的真好,確實是那樣?。 蔽议_心地笑起來。姥姥沒有說話,只是慈愛地看著我。
我明白了落葉對大樹的意義。我不由得想到了已經(jīng)年邁的外婆。外婆一生為家庭付出,為子女操勞。我童年的大部分時光,是在外婆身邊度過的,想起兒時的點點滴滴,我不由得與眼前的楓葉聯(lián)系起來,楓葉對大樹的奉獻不正如外婆對子女對我的愛一樣嗎?“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彪y道這不正是外婆的寫照嗎?她的愛如楓葉一般平凡而又深沉,無私而又厚重!
我要感謝那片楓樹林,它使我懂得了奉獻的真正內(nèi)涵,同時,也給我上了一堂有意義的課,歷久而彌新。
【點評】文章借物喻人,“楓葉對大樹的奉獻”就像外婆對子女的愛。文章既寫出了楓林的美麗,又寫出了楓林中人物情感的美麗,情景交融。文章結尾部分,由眼前的景物,聯(lián)想到外婆,抒發(fā)自己的情感,渾然一體,水到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