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提檔升級:課程基地高峰建設的路徑之一

      2019-12-13 07:23胡曉軍
      江蘇教育研究 2019年31期

      【項目簡介】

      江蘇省錫山高級中學自2011年起,先后建設了6個課程基地,數量居全省第一,其中3個在視導評比中獲得優(yōu)秀。目前,學校的課程基地實現了全學科覆蓋,創(chuàng)設了支持學習方式變革的專業(yè)學習場景,深刻改變了學校品質與樣態(tài)。2018年,高峰建設項目的啟動給課程基地品質的提升提供了新的契機。學校啟動了“匡園深學高品質課程基地群”的課程基地高峰建設項目,把學校建成一個學習真正發(fā)生的地方,建成學習型組織、民主型組織,將帶動這所百年學府由傳統(tǒng)學校向具有現代品性的高中轉變。

      《省教育廳辦公室關于做好2018年中小學課程建設項目申報工作的通知》文件中提到,“各地遴選1所在建設課程基地方面積極性高、成效突出的學校申報。申報學校原則上要有2個以上課程基地且視導均為優(yōu)秀?!边@指明了建設課程基地高峰的必備資質:“成效突出”是指課程基地建設實現了學習方式的轉型,確實領跑了學習的革命;有2個以上優(yōu)秀的課程基地,這是要學校課程基地建設經驗豐富,不但要多,更要好。這也意味著“課程基地高峰”是要生長于“課程基地高原”之上的,有多個課程基地才能稱為“高原”,在“高原”之上啟動新一輪建設才能造就“高峰”。

      一、江蘇省錫山高級中學課程基地建設“高原”狀態(tài)

      當前,學術界依據不同的標準,分解出許多課程概念。不同的課程理解,隱含著學校不同的哲學假設和價值取向,也直接影響著課程建設的方向選擇。在“課程基地”的概念中,我們把“課程”界定為顯性課程(非隱性課程)、實際課程(非課程體系之外的空無課程)、學校課程(非校外課程),著力在新版高中課程方案規(guī)定的13個科目上花氣力,在主干學科的主干內容中下功夫。我們對“基地”的理解,是滿足課程實施要求的專業(yè)化場館,支持多樣化學習發(fā)生的精致化環(huán)境。因此,基地要因課程的充實而避免空殼閑置,課程需借基地的環(huán)境來提升實施質量[1]。

      基于這樣的認識,學校的課程基地建設起步于2011年,從建設首個“人文課程基地”開始,邊建設邊思考,陸續(xù)建起了“想象·創(chuàng)造”課程基地、巔峰體育課程基地、“云學習”課程基地、胡氏三杰自然科學實驗中心、校園情境綜合實踐課程基地等共計6個課程基地,形成了對課程基地建設的獨特思考和見解。2017年,學校課程基地建設的教學成果“巔峰體育:普通高中學生‘每天鍛煉一小時百分百行動”和“‘大設計觀視域下‘想象·創(chuàng)造課程群的開發(fā)與實施”均獲得江蘇省教學成果一等獎。

      學校努力使所有課程內容在基地中教學,使所有學生進入基地中學習。目前,語文、英語、歷史等學科30%的課程內容,已經可以在人文課程基地里開展,專用的課室服務于專門的內容;物理、化學、生物、信息技術等學科必修課程內容,在“胡氏三杰自然科學實驗中心”開展學習,實驗室就是學習的專業(yè)場所;體育、信息技術、通用技術和藝術等學科100%的教學任務,在“巔峰體育”和“想象·創(chuàng)造”課程基地里實施,實行走班教學。

      二、江蘇省錫山高級中學建設課程基地高峰的思考

      我校肇始于1907年,在2017年舉行了“百有十年”校慶,并進入了新的發(fā)展期。在新的高中課程方案實施、新課程標準頒布、新高考方案出臺的歷史條件下,學校發(fā)展進入了發(fā)揚百年積淀的優(yōu)秀教育傳統(tǒng)、凝心聚力、奮力建設具有現代品性高中的新時代。鑒于學校已經實現課程基地全學科覆蓋和校園的全域覆蓋,課程基地已經成為“高原”樣態(tài),課程基地高峰建設的方向確立為對原有的6個課程基地提檔升級,“隆原成峰”,通過對每個課程基地的優(yōu)化,為省課程基地建設提供辦學智慧與實踐范式。

      我校認為課程基地高峰建設項目是要建設一所現代學校?,F代學校不只是外在條件達到現代化標準,也不只是教學環(huán)境滿足信息化時代的移動學習需求,而是內涵精神具有現代品性,核心價值追求是強調為“人的全面發(fā)展”提供個性化的教育服務。學校通過課程基地高峰項目建設,實現由傳統(tǒng)學校向現代學校的轉變。因此定題為“由原至峰:百年學府的一場現代突起”。

      首先要建設學習型組織。要為師生創(chuàng)設豐富的學習環(huán)境,讓學習成為師生個體生命的需求。不單純局限于認知,不把受教育者變成知識的容器,而是培養(yǎng)出能跟隨時代發(fā)展變化,持續(xù)更新自己知識和技能的人。其次要建設民主型學校。大力推進教學民主、課程民主與治理民主?!敖虒W民主”是倡導對話教學,課堂教學中努力創(chuàng)設和諧、自由、充滿生命活力的民主氛圍,讓教學活動成為師生精神對話的過程?!罢n程民主”要把單一的課程變?yōu)槎鄻踊恼n程,讓教育俯下身來為學生的生命成長服務?!爸卫砻裰鳌睆娬{由教師、學生以及學校所有關系人共同參與學校治理[2]。

      三、江蘇省錫山高級中學課程基地高峰建設實施路徑

      《省教育廳辦公室關于做好2018年中小學課程建設項目申報工作的通知》中指出,“開展課程基地高峰建設,以此帶動普通高中思想高峰、課程高峰、裝備高峰、人才高峰、學校高峰的深度建設。”為此,學校的課程基地高峰建設圍繞文件的核心精神,進行了一系列探索實踐。下面以“想象·創(chuàng)造”課程基地為例,呈現學校課程基地高峰建設的實施路徑。

      (一)鍛造思想高峰

      “想象·創(chuàng)造”課程基地在前期的建設過程中,已形成“項目孵化”的教學組織形式,學生在真實的環(huán)境中開展學習活動。在2018年啟動課程基地高峰建設之后,將體悟教學的思想引入課程基地,學生經體而悟,豐富了學習體驗,在課程基地里生長著新的教學思想,構建著課程基地的教育思想體系。

      體悟教學的思想和實踐在學校源遠流長。唐江澎校長自1997年開始體悟教學的研究,并在人文課程基地建設中,經過了歷時7年的實踐提煉和理論建構,逐步發(fā)展到了可以向其他學科領域推廣和發(fā)展的全新階段。

      例如,“想象·創(chuàng)造”課程基地的學科包括了信息技術課程,計算思維是信息技術課程的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了幫助學生形成計算思維,我們探索了以體悟教學來培養(yǎng)學生的計算思維的技術路徑,即通過豐富的技術實踐活動,如設計、操作、親歷應用計算機解決真實問題的過程,其過程包括觀察、預設、實踐、反思等4個學習環(huán)節(jié)。

      1.觀察:發(fā)現真實世界的真實問題

      信息技術課程標準認為,具備計算思維的學生,能夠采用計算機可以處理的方式界定問題、抽象特征、建立模型。在體悟教學中,需要組織學生觀察生活,尋找真實的問題,在明確問題之后,將其轉化成可以使用計算機手段解決的概念模型。例如,有一組學生在醞釀項目的時候遇到了一個情況,有一次打的,下車開門時,有一輛電動車幾乎就是擦著車門過去了,嚇了一大跳。這個經歷給他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于是決定研發(fā)“智能車門預警避險系統(tǒng)”的項目。該組學生在明確問題之后,提煉出兩個技術要點:車內人員未注意到后方接近的非機動車,貿然開門;開門時非機動車速度快,距離近,來不及剎車,并據此建立了問題模型。

      2.預設:能編制用計算機解決的方案

      具備計算思維的學生,能夠應用合理的算法形成解決問題的方案。在體悟教學中,學生需編制解決問題的技術方案,能夠預設問題的解決過程,這是工程思維的一種體現,也是計算思維形成的一個表現。

      上例中的學生設計的解決方案是:當且僅當非機動車離車尾的距離小于等于15m,且速度大于等于8m/s時,評判為危險,將系統(tǒng)狀態(tài)設為“危險”,系統(tǒng)發(fā)警示信號,鎖止車門并延時4秒。若在這4秒內再無危險源出現,則“危險”狀態(tài)解除;若在此4秒內又發(fā)現新危險源,則使用延時滾動系統(tǒng)將“危險”狀態(tài)解除時間不斷延遲,直至最后一個危險源過后4秒解除,以保證旁邊有車隊經過時人員的安全。

      3.實踐:能應用技術語言解決問題

      信息技術課標中,對核心素養(yǎng)“計算思維”水平2的描述為:學生應能利用適當的開發(fā)平臺整合各模塊功能,實現整體解決方案。在體悟教學中,學生要能夠合理使用包括程序設計、3D設計等在內的一系列技術工具制作完成一件符合預設的物化作品,即使因學生的水平差異,部分學生最終未能完成作品,也應有半成品呈現。

      上例中的學生,他們選用物聯網傳感器、倒車雷達、顯示屏、汽車模型、車鎖裝置等設備,使用C語言等工具,歷時2個多月的設計與制作,最終完成了產品的研制,并在江蘇省普通高中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綱要培訓活動中向500多名教師介紹研究過程。

      4.反思:能用合理的方法梳理學習歷程

      具備計算思維能力的學生,能夠總結計算機解決問題的過程與方法,并遷移到與之相關的其他問題解決中?!跋胂蟆?chuàng)造”課程基地的體悟教學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是教師要指導學生總結學習歷程,一般用論文、PPT、視頻等為載體,以創(chuàng)客路演、班級匯報、學校展示等為形式,總結經驗與教訓、凝練成果與收獲,在此過程中內化計算思維,掌握思想方法?!跋胂蟆?chuàng)造”課程基地覆蓋了信息技術、通用技術、藝術、綜合實踐活動等學科,各學科正在開展體悟教學經驗推廣的教學研究,凝練成為課程基地的新的教學思想。

      (二)構建課程高峰

      缺乏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是當下高中生的普遍問題,其根源之一是缺少培養(yǎng)學生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的具體路徑,“想象·創(chuàng)造”課程基地的建設旨在解決該問題。為此,在“大設計觀”的視域下,開發(fā)了“想象·創(chuàng)造”課程群?!按笤O計觀”不同于傳統(tǒng)設計對技術和技能的關注,強調的是以人為本,突出關注人的設計能力、審美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的培養(yǎng)。在此觀念下,深度融合藝術、信息技術、研究性學習等課程,整合國家課程和校本課程,開發(fā)了包括3個課程門類30余門課程的“想象·創(chuàng)造”課程群。同時,還借鑒了社會和經濟領域的經驗,探索“項目孵化”“虛擬創(chuàng)業(yè)”“崗位體驗”等學習方式,成立了流通真實貨幣的學生銀行和校園風投,建立了誠信超市等配套機制。在課程高峰建設中,“想象·創(chuàng)造”基地提出了高品質、深度學習、勞動體驗等課程建設關鍵詞,對原有課程進行迭代升級,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創(chuàng)設條件,服務于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勞動。

      1.創(chuàng)新高品質課程的供給機制

      落實海外課程本土化。學校與新南威爾士大學建筑學院、人文與藝術學院合作,將該高校的課程進行加工,研發(fā)了適合我校學生的“設計科”,在通過國內的專業(yè)審核后,移植到我校,由具有卓越專業(yè)背景的外教扎根學校,全英文授課,實現海外高品質課程的本土化。

      與高校、科研院所、高科技企業(yè)和政府機關合作。學校與江南大學設計學院合作研發(fā)“工業(yè)設計”課程,全程由院長領銜的、5名教授組成的專家團隊,每周2節(jié)課,向選修該課程的學生授課。還邀請機器人企業(yè)的工程技術人員、無人機企業(yè)飛控專家固定每周來校教授相關課程。

      實施“雛鷹反哺”計劃。學校邀請從課程基地里走出來的、特別優(yōu)秀的學生,在升入高校后定期返回學校指導在校高中生。例如由獲得“科技創(chuàng)新培源獎”的謝超同學升入大學后每周返校開設的“電子制作”課程,由在校生鄧浩晨同學開設的“船模設計與制作”課程,等等。

      購買課程服務。學校采購社會高品質課程的服務,彌補教育上的結構性的不足。如“英語戲劇表演”課程聘請職業(yè)演員授課。

      為了保障上述4類創(chuàng)新課程供給機制的課程質量,這些課程綱要都要先由課程基地教師組成的團隊進行審核,并提出修改建議,開課過程中均派出本校教師進行跟課學習,定期組織學生進行滿意率調查。

      2.融合勞動教育與科技創(chuàng)造

      將傳統(tǒng)農耕勞動與新興技術手段物聯網結新開發(fā)“物聯網農場”課程。新時代的勞動形式更加多樣化,既有傳統(tǒng)的生產勞動也有新興的非生產勞動,然而,一切真正創(chuàng)造價值的活動都是以身體力行為基本特征的勞動[3]。在“物聯網農場”課程里,既有汗流浹背的體力勞動,又有深度學習的技術實踐。無錫被譽為“物聯網之城”,該課程利用地區(qū)的產業(yè)優(yōu)勢,建設“物聯網蔬菜大棚”,開展科技農耕實踐。在這里,學生要從事傳統(tǒng)的農耕勞動,要在農場里翻土、整地、除草,還要播種、育苗,也需要間苗、中耕、除草、培土、壓蔓、整枝、追肥,最后是采摘、收獲,做深度的農耕實踐,參與傳統(tǒng)農業(yè)生產的全過程。嫁接物聯網技術,學生還要為農場鋪設自動灌溉的水管網,安裝溫度、濕度、風速、照度、二氧化碳濃度傳感器,安裝攝像頭、電子屏,在土壤里安裝溫度、濕度傳感器,這些都由學生設計,被安裝在合適的位置。借助這些技術裝備,可以遠程實時獲得環(huán)境數據和植物生長的信息。學生還要編寫程序,實現自動控制,可依據傳感器的數據,智能地實現灌溉、通風、收展遮陽頂棚、補充光照。學生既能體驗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又能感受用技術提升勞動生產效率的成就感,學習成長為新時代所需要的,有知識、有技能的勞動者。

      此外,還對一些原有的課程進行改進,如“傳統(tǒng)木工藝”課程的學生不但要撰寫傳統(tǒng)木工藝的小論文,還需要制作具有實用性的作品,如板凳、窗欞等。如“電子制作”課程的學生為學校的公告欄設計并安裝了LED燈光照片系統(tǒng)。

      創(chuàng)新課程供給機制,提升課程品質,探索與勞動教育的結合,豐富了“想象·創(chuàng)造”課程群,進一步保障了每個學生每周至少4課時的相關課程學習,實現了“人人必修,選項學習”“融技術與藝術、讓想象落地”。

      (三)建設裝備高峰

      營造學習環(huán)境,凸顯專業(yè)特色、形成充分展現科學思想、學科思維、方法手段和文化品位的學科教學環(huán)境,是課程基地建設的第一任務[4]?!跋胂蟆?chuàng)造”課程基地于2015年建設了工業(yè)設計教室、電影工坊、創(chuàng)客空間、服裝設計中心、創(chuàng)造工坊等10多種不同類型的功能教室。在具體的課程教學實踐中,發(fā)現了原有學習環(huán)境的一些有待改進的地方。同時,科學技術的迅猛發(fā)展,也對這些功能教室的裝備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2018年,學校啟動了完善、改進“想象·創(chuàng)造”課程基地裝備標準工作。要求各功能教室的使用教師和學生,在經由教學實踐之后,提出各個功能教室的環(huán)境改造與設施、設備配置標準的2.0版,以期為更多學校提供全方位學習空間解決方案。我們按照“先開課程,后建教室”的思路,遵循“開發(fā)課程—課程實踐—需求分析—借鑒經驗—自主研發(fā)”的思路,師生共同研發(fā)基地的21種功能教室建設標準。

      (四)培育人才高峰

      “想象·創(chuàng)造”課程基地已經建成了由22名教師構成的專職教師隊伍,承擔了課程開發(fā)、基地管理、學生活動的工作。課程基地建設將服務每一位學生的發(fā)展擺在首位,而教師發(fā)展是學生發(fā)展的前提,是課程基地建設的關鍵[5]。課程基地是人才發(fā)展的重要平臺,高峰課程基地建設重點工作是人才高峰建設。我們認識到,在課程基地建設過程中,教師的高度決定了課程基地的高度,課程基地高峰需要一支專業(yè)技術精良、教學經驗豐富的師資隊伍。

      1.攜手社會,引智育人

      學校不在一線城市,吸引一流畢業(yè)生入職的區(qū)位競爭力不足,為了建設人才高峰,需要創(chuàng)新模式,吸引有共同育人價值的高端人才加盟,形成育人共同體。課程基地與高校、科研院所、高科技企業(yè)建立合作關系,讓專家、教授、學者等高素質精英人才指導學生進行科學探究、發(fā)明創(chuàng)造。目前“工程學科創(chuàng)新”課程邀請到了南京大學生物工程學院教授、無錫環(huán)境監(jiān)測中心博士、華中科技大學無錫研究院博士等多名專家指導學生創(chuàng)新項目,“微生物應用”課程邀請到了江南大學生物工程學院教授參與指導。課程基地還邀請了英雄模范人物引領省錫中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職業(yè)觀。學校邀請了參與國家重大國防科技工程的將軍、教授擔任客座教師,用淵博的學識教育學生,用光榮的事跡感染學生,用高貴的精神影響學生。引智共育,實現了不求所有,但求共育的目標。學校拓展合作渠道,創(chuàng)新合作方式,探索以最優(yōu)秀的人培養(yǎng)更優(yōu)秀的人的育人模式,形成社會精英、行業(yè)英模參與育人共同體的機制。課程基地教師在參與育人共同體的過程中,有機會向優(yōu)秀的人才學習,堅定了理想信念、增長了扎實學識。

      2.重回高校,提高素養(yǎng)

      在“想象·創(chuàng)造”課程基地的建設實踐中,我們明顯地感覺到:卓越的教師會創(chuàng)造卓越的教育;卓越的教師必須是高品質的學科專家;在具體細分學術領域有學術水平的教師,更容易指導學生走向卓越?;谶@樣的認識,“想象·創(chuàng)造”課程基地努力為教師提高本體性知識創(chuàng)造機會?;剡x送“微電影”課程的開發(fā)教師赴北京電影學院進修,2019年再派送其去韓國學習。安排“工業(yè)設計”課程教師赴韓國浦項工業(yè)進修1個月,接受系統(tǒng)的專業(yè)培訓,與企業(yè)專業(yè)人員一起工作,提升專業(yè)技能。選送課程基地5位老師赴澳大利亞Kings Wood學校跟崗學習,與該校教師共同工作1個月。2019年選送2位教師赴中國科學院大學開展“中學教師再回大學”活動。

      學校的另外5個課程基地和“想象·創(chuàng)造”課程基地一樣,在新的課程基地高峰建設中通過建設思想高峰、課程高峰、裝備高峰、人才高峰,最終形成示范引領、輻射共享的學校高峰。通過提檔升級,建設課程基地高峰,是在分析現有課程基地的基礎上,緊緊圍繞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借助課程基地的示范性建設與高中課程方案的創(chuàng)造性實施有機結合,聚焦學生核心素養(yǎng)中的正確價值觀、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的形成,充分發(fā)揮課程基地的優(yōu)勢,在轉變育人方式、辦學模式、學習方式和創(chuàng)新教學制度、學業(yè)評價上形成典型示范,努力培養(yǎng)有社會責任感、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時代新人。

      參考文獻:

      [1]唐江澎,佟檸,夏雷震,錢桂榮.高品質高中課程體系的建構與創(chuàng)新[J].江蘇教育, 2018(58):35-37.

      [2]唐江澎.變革者聯合起來,攜手走向現代高中——“中國高中六校聯盟”的由來及其教育追求[J].人民教育,2014(13):8-11.

      [3]司圖南.勞動教育的定位及意義[J].教育科學研究, 2018(9):1.

      [4][5]馬斌.創(chuàng)造一種模式:課程基地變革江蘇高中[M].南京:江蘇鳳凰科技出版社, 2017:28.

      責任編輯:趙赟

      An Approach to Curriculum Base Peak Construction: Upgradation

      HU Xiaojun

      (Xishan Senior Middle School, Wuxi 214174, China)

      Abstract: Construction of curriculum base peak schools may be expansion of new curriculum bases as well as the upgrading of the previous curriculum bases, and the latter should respond to new national educational policy, connect the new programs of senior middle schools, and conduct research on and judge the new policy of national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s. Also, it should optimize and change the previous curriculum bases from ideology, curriculum, equipment, and talents.

      Key words: peak construction; curriculum base; implementing approach

      *本文系江蘇省2018年度中小學課程建設項目之高峰建設項目“由原至峰:百年學府的一場現代突起”(蘇教辦基〔2018〕5號)的研究成果。

      收稿日期:2019-08-29

      作者簡介:胡曉軍,江蘇省錫山高級中學(江蘇無錫,214174)教學處副主任,江蘇省“333”高層次人才培養(yǎng)工程培養(yǎng)對象,無錫市信息技術學科帶頭人。

      贵德县| 萍乡市| 宁城县| 启东市| 太仆寺旗| 黄大仙区| 巴塘县| 聂拉木县| 永嘉县| 亳州市| 泗洪县| 治多县| 靖边县| 清苑县| 乌审旗| 大庆市| 巴南区| 卢龙县| 双峰县| 兴安盟| 林周县| 南澳县| 南靖县| 奉新县| 林周县| 通许县| 兰西县| 聊城市| 肇庆市| 清苑县| 布拖县| 章丘市| 墨江| 长宁区| 丁青县| 尼勒克县| 凤台县| 恩平市| 福贡县| 迁西县| 朝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