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永健
黔中地區(qū)至今仍有城隍信仰之遺存,如貴定縣城隍廟。在中國民間信仰中,城隍信仰應(yīng)當是漢文化系統(tǒng),尤其是道教文化中較為重要的符號。城隍神被視為管理城市的冥界神靈,因此,但凡有城鎮(zhèn),必建有城隍廟。歷史時期,黔地長期被視為邊夷,考察黔中城隍信仰的流布歷史與信仰狀況,實則是可以成為管窺黔中地區(qū)趨于漢文化系統(tǒng),認同大一統(tǒng)國家觀念的獨特視角。
關(guān)于城隍祭祀由來問題,光緒《黎平府志》援引《靖州志》資料,梳理了城隍祭祀之淵源?!俺勤蛑竞酢吨芤住?,城隍之祀未知所始。《長樂圖經(jīng)》有云:漢御史周苛為項羽所烹,高祖即位,思其忠烈,令天下郡縣各附城隍,立廟祀之。吳赤烏二年,蕪湖建城隍神祠。北齊慕容儼、梁武陵王祀城隍神,唐張說有《祭荊州城隍文》,杜牧之有《祭黃州城隍文》。張九齡云,‘城隍是保,氓庶是依?!瘎t城隍之祀,由來久矣。宋元以來,其祀遍海內(nèi),賜額頒爵歷代多有。明洪武元年,加各城隍以封爵,府曰公,州曰侯,縣曰伯。三年正月,封縣城隍為顯佑伯。是年,又詔革去封號,止稱某府某州某縣城隍之神。則顯佑伯之稱應(yīng)是未定制以前之事也。①(清)余渭修,陳瑜纂:《黎平府志·地理志·壇廟》卷2,光緒十八年黎平府志局刻本,第125頁。
明迨思南文士蕭重望在《重修思南府城隍廟記》中則更為詳細地厘清了城隍祭祀之由來與意義:“城隍之名不經(jīng)見,唐以來,郡縣稍稍祠之。而宋儒乃稱土地之神,城隍不與。雖張南軒氏亦以為贅。是耶?非耶?夫五雉為城池,無水曰隍,二氣旁□無之非是城以盛民厥功茂矣。以時報賽,其誰曰不然,《周禮小宗伯》:‘于是祭天之司民而重其事?!瘒踉t封城隍為鑒察司民,未幾,釐去一切封號,崇以本稱。境內(nèi)厲祭,神實尸之。吏人蒞官,俾與神誓。靳在陰陽表里以乂元元,不可謂非《周禮》之遺意也。讀我太祖制詞云,明有禮樂,幽有鬼神。城隍聰明正直,圣不可知,必有超于高城深池之表者。大哉圣謨!豈曰不經(jīng)而謬為重嚴也者!予以謂先王分職聯(lián)事,臂指相維。明既有之,幽亦宜然。社與城隍其何足寘辨。若夫神所憑依將在誠矣,誠也者,實心為善,以成其為人而福果之說不與焉。故夫歷代信史以至稗官埜乘,厥所稱述,陰騭霛貺,李鈺、黃兼濟輩尤大彰明較著而必以此镕鑄性靈宏闊風教,達人君子當不其然,曾德馨之幾何而覬肸蠁之捷應(yīng)如市道不啻則惑已。”①(清)夏修恕、周作楫修,蕭琯、何廷熙纂:《思南府續(xù)志·藝文志·記》卷十,道光二十一年刻本,貴州省圖書館據(jù)四川省圖書館藏刻本復(fù)制油印,1966年,第346頁。
明代以來,城隍信仰更益衍益歧出,世人只知謬戾可笑之城隍,而不復(fù)知有《周易》之城隍?!俺勤蛑娪凇吨芤住贰菑?fù)于隍’,唐張說《祭荊州城隍文》所謂‘城隍是保,庶民是依’是矣。合祭之于神祇壇,以崇德報功,宜也。此外,別有《城隍長樂圖經(jīng)》載:‘漢御史周苛為項羽所烹,高祖即位,思其忠烈,令天下郡縣各附城隍立廟祀之?!撩鳎嫜芤嫫绯?,京都有王爵之城隍,直省府、州、縣有公爵、侯爵、伯爵之城隍,于是世人只知有廟祀之城隍、主厲壇祭之城隍、一切謬戾可笑之城隍,不復(fù)知有《周易》之城隍矣。平壩向例,五月二十八日祭厲壇,由城隍廟租谷開支,自十九年起停祭。廟中已劃定開支此項之租谷,移作慈善事業(yè),經(jīng)營濟生所。②汪鐘岷修,陳廷棻、陳楷纂:《平壩縣志·祀禱志·各廟所在》第四冊,貴陽:貴陽文通書局,1932年鉛印本,第51頁。
貴州左布政使蕭儼《城隍廟記》則對清代祀典中有關(guān)城隍祭祀的問題進行探討,進而介紹了當時黔中地區(qū)城隍信仰的大致情形:“國朝之制,內(nèi)而京師,外而府州縣之治,遍遐邇,皆許建城隍之祠,自天子、親王以及守令之職,通上下皆得祀其神。蓋為天下國家生民計也?!兑住吩?‘城復(fù)于隍’。史曰:‘增濬隍舟’。則城隍之稱遠矣。城以居民,隍以固險。此功之大,不可無崇祀之典。故有天下國家者,立法定禮,必以城池是重,而奉以明神司之位秩,牲帛、品節(jié)咸具,每歲兩配山川之享,三主厲壇之祭,與先師孔子、社稷諸祀并。蓋諸神以教育民,城隍以居民,皆萬世永賴之功。祀之、廟之,可歸廢乎?京都西南行萬里,為貴州,界于辰、播、淯、蜀之際,四古三苗荒服不治之區(qū)。迨我皇明統(tǒng)運御極,遣大將軍臨征。貴之諸酋懾服,始城其地以居其眾,即城北隅創(chuàng)廟,用棲城隍之神。維時,都布政三司,以次而設(shè),總?cè)致?,專教養(yǎng),肅以憲度。治具既張,祀饗有謹,幽明并治,人神胥悅。邊塵靜而諸夷聽役,帖帖乎百年矣。此固列圣相承治化之隆,抑邊藩得人神靈蔭庇之故也?!雹蹌@世、谷正倫修,任可澄、楊恩元纂,貴州省文史研究館點校:(民國)《貴州通志·秩祀志三·群祀一·城隍》,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350頁。
隨著城隍信仰的流布,城隍神在民間信仰空間中逐漸成為地域守護神的化身。由于民眾敬畏為地方社會做出重大貢獻的行政官員,常常呼之為“父母官”,因而,在其死后,往往會奉地方精英之靈魂為本域城隍神?!埃h城隍廟)在城南隅原習安書院舊址。……同治九年(1870)秋,席春漁知普定縣事,值沈虞巨靈櫬歸里,親為祭奠。夜夢沈謝云:‘青山有幸埋忠骨,香稻何時置祭田?’席乃悟沈為本縣城隍,因作一聯(lián)云:‘俗吏本無能,夢寐中長資啟迪,愧報政一年,未與斯民敷澤惠;先生原不死,文字外別結(jié)因緣,愿精忠千古,常留此地福黔黎?!雹冱S元操、任可澄等纂輯:《續(xù)修安順府志·名勝古跡志》第十三卷,安順市志編纂委員會據(jù)民國三十年未刊稿本整理排印,1983年,第469頁。民眾習慣于以自己的生活世界設(shè)想神性的空間結(jié)構(gòu),因此,在民間信仰中亦喜歡勾勒城隍神的家庭生活,于是便有了“城隍夫人”的構(gòu)建?!扒r,廉訪某公女死,自言為城隍夫人。廉訪為之修城隍廟,另辟寢室,塑像其中,擇日遣嫁。凡衣服器用,陳設(shè)如生,且命婢女入廟侍奉迄?!雹冢ㄇ澹┲茏鏖?,蕭琯等纂,貴陽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辦公室校注:《貴陽府志·雜識下》余編卷之二十,咸豐二年朱德璲綬堂刻本,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2169頁。
有關(guān)城隍神異傳說,在黔中大地亦觸手可及?!俺勤驈R,明建,在白虎屯上,甚威靈。每日,僧供柳條二束,夜間鞭撲之聲。次日,條盡痿。夜常有馬出食田禾,人蹤跡之,至廟前不見?!雹郏ㄇ澹﹦⑨沸?,艾茂、謝庭薰纂:《獨山州志·雜記》卷十,貴州省圖書館據(jù)北京圖書館藏乾隆三十四年刻本復(fù)制油印,1965年,第271頁?!栋材现尽吩疲骸俺勤驈R在西門內(nèi),康熙十二年,營將以火藥儲廟中,日烈,藥自焚,柱椽皆燼,獨神像無損,人咸異之。尋即重建?!雹埽ㄇ澹堥A修,鄒漢勛、朱逢甲纂:《興義府志·祠祀志·壇廟》卷三十一,貴陽文通書局據(jù)咸豐四年刻本鉛印,第330頁??滴跷迨四?,溫安獨重建修文城隍廟,并撰寫《城隍廟記》:“……故明崇禎初,安氏既平,版筑告竣,一時坐鎮(zhèn)諸公,爰建城隍之廟于斯,地最靈也,神最妥也?!譀r城隍王者,為一縣生民之神主,山川社稷之所憑依?!袢照邚R貌巍峨,規(guī)模宏壯,輝煌堅固,大倍從前?!`慰自茲已往,鐘鼓長存,而香煙彌盛,歷百世而常新;亙千古而不朽,行見忠臣、孝子、義夫、節(jié)婦入廟而加榮,則君子光其光;刀山血海、馬面牛頭登堂而生畏,則小人悔其惡。羽儀學(xué)校而造福蒼生,水火無驚而役氛不作口,斯邑之士氣口口口風,端賴振作。默佑于神庥者,正方興而未艾也。是則此廟之成也,其有功于修邑之國計民生,豈止一人一世被其樂利,蒙其福澤哉。⑤(清)修文縣文獻委員會編修;修文縣地方志辦公室點校:《修文縣志·秩祀志》卷四,貴陽經(jīng)緯印刷廠,2009年印刷,第183頁。
治民、事神約定俗成地被視為地方官吏的重要職責,城隍祭祀的主要場所在城隍廟,官方出資修建城隍廟則必然成為最主要的渠道?!俺勤驈R舊在城南,明成化間改建東門內(nèi)遷善橋左。嘉靖元年,知府李文敏病其隘,乃于廟后增建三楹;嘉靖三年,添建左右廊坊。嘉靖三十九年,知府宛嘉祥夢神入治堂索拓其宅;厥明,推官陳南星亦以夢告;遂各捐俸,增置抱軒、東西廡、儀門,牌坊后建川堂并東西廡屏墻、門樓。嘉靖四十三年,知府李克善重修。萬歷二十六年,知府張文英重修。三十年毀于火,神像巍然無恙;知府陰镕重修正殿后樓,崇廣倍前,郡人蕭重望有《記》,見《藝文》。國朝康熙二十八年,參將施應(yīng)隆重修。二十九年,安化知縣姚夔重拓龕宇。乾隆二十二年,知府史大經(jīng)重修,乾隆四十八年,知府梁永年重修,嘉慶間,后殿毀于火。二
十三年,知府戴廷沐重修?!雹伲ㄇ澹┫男匏 ⒅茏鏖?,蕭琯、何廷熙纂:《思南府續(xù)志·壇廟》卷之二,道光二十一年刻本,貴州省圖書館據(jù)四川省圖書館藏刻本復(fù)制油印,1966年,第66-67頁。
當然,同樣存在住持僧人修建城隍廟的記載。就貴陽市轄區(qū)的情況看,“修文六廣城有城隍廟,在城內(nèi),崇禎末方仁龍建,后圮;康熙二十二年,灌靈所守御所千戶裴衰錫及僧野云重建;乾隆五十七年,有僧海照補修。息烽城有城隍廟,在城內(nèi),崇禎中建,乾隆三十二年僧清和重修。扎佐城有城隍廟,在城中,康熙七年建,嘉慶元年僧明攏補修。九莊城有城隍廟,在城東,崇禎四年建,嘉慶十四年僧光明重修?!雹冢ㄇ澹┲茏鏖?,蕭琯等纂,貴陽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辦公室校注:《貴陽府志·略二·祠祀略第三》卷41,咸豐二年朱德璲綬堂刻本,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841頁。而修文縣城隍廟,自修建以來,歷代之改擴建工程,均有僧人參與其中。“城隍廟在縣城北門內(nèi),明萬歷十三年,僧度祿募建;清康熙五十八年,僧元一補修;乾隆三十七年僧真常重修。廟有兵田十畝,納糧三石,歲收其租以為香火之資。清道光十三年,僧海悟募捐建彩樓三間。光緒三十二年,邑人張焜等集資重修,民國四年培修。春秋二祭,皆設(shè)位于神祇壇,不于廟也。”③修文縣文獻委員會編修,修文縣地方志辦公室點校:《修文縣志·秩祀志》卷4,貴陽經(jīng)緯印刷廠,2009年,第182-183頁。
麻江縣九所城隍廟,出現(xiàn)宗祖合修之城隍廟,且將宗祖祖先木主陪祀左右?!俺勤驈R有九,一在縣署側(cè),同治十三年,知州周慶芝建。……一在城中銀杏山,稱堡城隍,建年失考。光緒十九年,城西周氏合族修,城隍居正位,奎星配之,周氏祖先木主居左右。民國十一年,增屋三間于后,移祖先木主供奉焉。其在司地者,平定、宣威、樂平、樂戶、巖下、養(yǎng)鵝各一。龍?zhí)练撬荆嘤袕R祀,其來歷待考?!雹軇㈢娛a修,周恭壽纂:《麻江縣志·祠廟寺觀》卷8,成文出版社據(jù)民國二十七年鉛印本影印,1968年,第265-266頁。
城隍廟神靈奉祀情形大同小異,但亦不乏個性化設(shè)置。舊州城隍廟,位于舊州東街大屯獅子山南麓。此城隍廟正殿前高懸一木質(zhì)大算盤,算盤中檔上寫有“不由人算”四個大字。兩邊殿柱掛有楹聯(lián):“神道本無私,天之堂,地之獄,切莫糊糊涂涂誤了自己;陰律原不爽,善降祥,惡降殃,到底明明白白錯過誰人?!钡顑?nèi)高懸“威靈丕顯”橫匾,神臺正中端坐城隍神,左右站立侍童,臺下兩旁站滿判官。鉤魂使者、雞腳神、日游神、夜游神等泥塑神像,肅穆威嚴,陰森恐怖,讓人生畏,東西配殿(即偏殿)兩排各十二間,分別寫上閻羅王殿、楚江王殿、轉(zhuǎn)輪王殿等二十四殿殿名。全廟有大小泥塑神像上百尊,唯獨城隍神與兩個侍童為木雕,城隍四肢是活動的,便于穿龍袍。整個廟宇的建筑、布局、泥塑、木雕等,都是按照因果報應(yīng)與生死輪回的宿命論觀點來設(shè)計、安排的。城隍廟除前后大殿外還建有另一后殿三間,供僧人弟子居住。⑤熊杰:《安順市西秀區(qū)舊州鎮(zhèn)志》,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337-338頁。平壩縣城隍廟“在東門內(nèi),明天啟元年建,……光緒四年逐漸修復(fù)正殿五間,左右?guī)抗参彘g,兩廡頭門、戲樓等,民國紀元修復(fù)后殿及地藏祠正殿,兩廡塑像為城隍系統(tǒng),后殿塑像為佛之系統(tǒng)。⑥汪鐘岷修,陳廷棻、陳楷纂:《平壩縣志·祀禱志·各廟所在》第四冊,貴陽:文通書局,1932年鉛印本,第51頁。福泉城隍廟建于大西門,上殿供城隍菩薩,兩廂塑有十殿閻羅、無常二爺、雞腳神、莊周試妻、五子告母等泥像。對廳下面建有戲臺,設(shè)數(shù)十級石階供人看戲?!雹吒H惺分揪幾胛瘑T會編:《福泉市志》,北京:方志出版社,2014年,第915頁。
安順城隍京城顯應(yīng),乾隆年間被敕封匾額。舊志載城中各廟,于府城隍廟獨詳?!皞髡f本廟城隍,在京顯應(yīng),致邀敕封‘護國顯應(yīng)威靈侯’。……茲錄其敕誥于次:‘欽奉玉旨金書敕曰:‘凡守土之神,福國裕民,借資憑依,宜加救詔。照得安順府城隍,保護人民,功勛累積,特預(yù)恩命,準賜崇封,茲授爾為護國威靈侯之職?!瘑韬?!天實無私,惟正直之是與;民情有禱,俾善惡以難潛。凡在福世之祭,不借分茅之寵。受茲殊貺,恒輔升平,澤被黎庶,時臻戩谷,確副天恩之委,無虛慈惠之名!恭奉敕諭,鞏固河山,欽哉!乾隆五十七年(1792 )七月二十四日。①黃元操、任可澄等纂輯:《續(xù)修安順府志·名勝古跡志》第十三卷,安順市志編纂委員會據(jù)民國三十年未刊稿本整理排印,1983年,第466-467頁。
官方倡議,向士紳募捐,乃城隍祭祀田業(yè)購置的最主要途徑。安龍縣城隍廟之廟田設(shè)置問題,明代普安州官生盧英所撰《城隍廟碑》中即已明確提出其重要性:“粵稽古之建邦立社,為神人之憑依者。壇壝立而守祀有職,庶幾神靈之無褻瀆也。城隍之神近于社,洵一域之人民所觀瞻也。安隆城之有城隍,蓋有年矣,城之寺觀擇勝而建立者,亦非一矣。今寺觀皆有田,而城隍之神乃一域之主,廟獨無田,安保其棟宇之無圮,香火之常繼乎。于是,眾善士有憂焉,協(xié)力捐金,購田奉祀,以啟崇奉之端。后有博施利濟,巍峨其廟貌,崢嶸其殿宇,將見誠無不應(yīng),不亦一域之冥鎮(zhèn)也哉?!雹冢ㄇ澹堥A修,鄒漢勛、朱逢甲纂:《興義府志·祠祀志·壇廟》卷31,貴陽文通書局據(jù)咸豐四年刻本鉛印,第322頁。在地方官員與士紳看來,為城隍廟購置廟田,既可保證祭祀神靈儀式的穩(wěn)定有序開展,亦是對城隍信仰之虔誠宗教情感的自然流露,而于地方社會,則是確保城隍神靈護佑生靈之必然途徑。
個人主動捐獻是城隍廟田產(chǎn)重要來源之一。天柱縣城隍廟“兵燹后,光緒初年先后籌款重修后殿五楹,左右齋房各一間,正廳三楹,廳前左右十八殿,大門內(nèi)戲臺一座,圍墻如制。光緒二十八年肖東森捐東門外雷寨老豬場大田一丘,計谷三十石,載糧一石二斗、以作香燈并修理廟宇公費。”③(清)林佩綸等修,楊樹琪等纂:《續(xù)修天柱縣志·營建志·壇廟》卷2下,轉(zhuǎn)引自天柱縣地方志編纂委員會辦公室編《天柱縣舊志匯編》,1988年,第67頁。
城隍廟信仰之經(jīng)費管理亦是有不同方法。舊州城隍廟有廟產(chǎn)數(shù)十石,每年田租收入,用于維修廟宇,僧人生活,開支一年一度迎神賽會經(jīng)費,由主持僧人掌管。常年香火不斷,每年推選四條街道有聲望、辦事公道的人為會首和值年人,共同負責操辦迎神賽會事宜。④熊杰:《安順市西秀區(qū)舊州鎮(zhèn)志》,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338頁。
因為廟產(chǎn)管理不善,而出現(xiàn)糾紛的情形亦不在少數(shù)。例如麻江縣城隍廟產(chǎn)管理問題,熊繼飛《廟租碑記》:“城隍廟租谷向由值年首士經(jīng)牧,除神會及年內(nèi)香燈、住寺火食衣單外,概由首士瓜分。一般人士以為輪流經(jīng)理,同享利權(quán),雖明知其不可,人亦無過問也。其或借補葺名而私賣廟田者更無論矣。飛竊欲矯之,歷遇推作值年但照捐本己敬神款而已。其他不問,隱示和而不同之意,其弊愈不能除也。民國十年,家兄樹文及艾君紹儒、饒君克鉷、孫君培昌值年,以匪逼近郭,非武器無以壯團防之威,即無以作抵御之具??惶岢鲇嗫钭髻彉屓χM,刻“城隍廟款置”字于槍間,交團防局長飭兵保存使用。周君銘新、王君明熙、羅君福田、周君錫瑋、周君萬壽、顧君培清、艾君盛春、鄧君信昌、張君登瀛、范君冠群、顧君培元、凌君憲榮、吳君廷芳等謂此舉足以矯除前失,垂范將來,力留四君再為經(jīng)管。本年二月七日,艾君等倡議以十一年余款作培修奎閣之資,及壬戌年余款移作西山開挖費,改為三合形以應(yīng)胃宿中文星今在庚方之意。雖風水不足信,而一變前形即不□目,但其地系周君銘新胞侄善倫之產(chǎn),周君不第代侄承諾,并自愿督工。一時在座相慶曰:‘善周君意!’以為此后繼任者能照此年提余款以培修公益,豈不甚善!艾君等因進善后之策,謂廟田現(xiàn)在孫君,勘定畝數(shù),稍加租谷,茍不勒貞石微特啟田鄰侵占之漸。設(shè)不肖值年借故短縮,甚或變賣,亦無查考。在座均以為然。因?qū)R所在地及四至谷石勒碑為記,而屬飛敘于首。民國壬戌夏。①劉鐘蔭修,周恭壽纂:《麻江縣志·祠廟寺觀》卷8,成文出版社據(jù)民國二十七年鉛印本影印,1968年,第265-266頁。
城隍輔治(文治)手段。王廷瑞(明嘉靖大挑知縣,安南人)《修城隍廟碑》:“……理之在天地間,一誠而已。我太祖高皇帝龍飛淮甸,迅掃元兇,平定天下。于明,而人也,則設(shè)官分職以理之。有司則有守令之職,軍衛(wèi)則有使司之事。上而至于臺省公卿,莫不皆然。雖曰官有尊卑,而治民之責則同也。于幽,而神鬼也,則設(shè)為城隍主之。府、衛(wèi)有府、衛(wèi)城隍,州、縣有州、縣城隍,上而至于京都邦國,莫不皆爾。雖曰位有大小,而厲祭之主,無異也。在陽之官,既有公所以為宣化之地,則城隍為陰之正神,安可無殿宇乎?……大廈渾堅,不為山節(jié)藻棁之華也。赫赫然可為一方之巨瞻,浩浩然可為萬民之仰戴。自是,神得以安,厲得以主,人得以寧,鬼得以理,藩鎮(zhèn)之化得以淡洽,官府之政得以清,軍民之奸得以懾服,作善得以降祥,作不善得以降殃。風雨以時,寒暑以候,陽不失其為陽,陰不失其為陰。豈小補哉?!雹冢ㄇ澹堥A修,鄒漢勛、朱逢甲纂:《興義府志·祠祀志·壇廟》卷31,貴陽文通書局據(jù)咸豐四年刻本鉛印,第330頁。
馮士奇《城隍廟記》:按《祀典》:能御大災(zāi)則祀,能捍大患則祀。城隍職司保里,御民災(zāi),捍民患,衍國祚,于靈長非淺顯也。方今神州赤縣,棋布星列,未有有守令而無城隍者。守令理明,城隍理幽;理明者,賞罰猶有未遍,彼狡偽者猶得逃于法綱;理幽者,彰闡無微不燭,即狡偽亦無能逃其照鑒矣?!瓋蓮R與山門,業(yè)已告竣,隨列十冥府于兩廊,儼然相向.,以示神道設(shè)教之意。……乃偕僚屬諸君子虔祀,后進鄉(xiāng)耆兵民而告曰:“爾等亦知祀神之道乎,夫城隍者,非所謂聰明正直之神耶?聰則靡不聞,明則靡不見,正者無邪,直者無曲,有如乘道操修,好善樂業(yè),寧樸茂、無寧狷狡,寧甘貧、無寧欺騙,寧循理守義,無寧非誣捏詞,則神將庇之,福之,而無不逢吉矣。不然而奸盜公行,不然而恐嚇欺騙,又不然而巧口引誘,唆人爭訟,神且吐之,棄之,罰不爾賞,又何祈禳之足云”。伊訓(xùn)曰:‘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斯言豈欺我哉?爾等其悚意而聽焉。③胡仁主修,綏陽縣編纂委員會整理:《綏陽縣志·營建上·壇廟寺觀》卷2,綏陽縣人民印刷廠印刷,1986年印刷,第91-92頁。
城隍保境安民。城隍廟在府城南,“嘉慶中,總督勒保至郡平苗,撰廟聯(lián)云:‘里號安仁,愛出天心綏四境;城褒興義,威宣神力震三苗?!雹埽ㄇ澹堢胄?,貴州省安龍縣史志辦公室校注:《興義府志·祠祀志·壇廟》(上冊)卷31,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497頁。吳紀《重建畢節(jié)縣城隍廟碑記》(附記董邑侯生祠):國家設(shè)守土之官,即設(shè)守土之神,幽明雖殊,而皆足以為民救災(zāi)捍患,彰善癉惡。是以閭閻之事神,與事長上并謹?!杷籍吂?jié)自奢香獻道以還,始置為驛,繼改為衛(wèi),后建為縣。地當?shù)崾袂∫獩_,不知幾許寇盜來侵,幾輩苗蠻肆橫。烽煙危急,干戈擾攘,兼之天災(zāi)流行,饑饉洊至,曾無二三十年安息之時。……向無神明默佑于兵燹之余,將流亡殆盡,靡有孑遺,安能綿延一線,沐圣朝德化于無疆!則可知城隍之神之有功畢邑甚偉。①(清)董朱英修,路元升纂:《畢節(jié)縣志·藝文·記》卷8,貴州省圖書館據(jù)北京故宮博物院藏乾隆二十三年刻本復(fù)制油印,1965年,第296-297頁。
劉樵《重修城隍廟碑記》:古建國止立社稷,自大《易》有“城復(fù)于隍”之文,后世郡邑各設(shè)城隍廟,亦社稷遺意也。清平之有城隍廟久矣,雍正十三年夏,苗變城被殘毀,獨城隍廟如魯靈光,巋然獨存,蓋神實式憑之?!喑蟹λ挂?,于今五年,奉宣德意,民從蕩析離居中,稍有起色,念此廟實一邑之正祀,不急維持,且壞,爰有重修之役?!凰哪晗模境羌按箫L洞不戒于火。時新造之家毗連茆屋,風燥火猛,勢未能撲滅。余跪泥涂叩神,風返火熄。一三四年秋,虎多為患,余叩神選將射之,立殺二虎,虎患遂止,似皆神之靈呼吸立應(yīng)者。雖然,此古人所謂偶然事耳。若夫今歲,時和年豐,遺秉滯穗,室盈婦寧,民歌大有,而城隍廟之修適成,迨有合于成民而后致力于神之意與。(愿茲邑之父老子弟永志不忘云爾)②(清)《清平縣志·藝文志》卷6,第六冊,光緒辛巳年據(jù)清道光十八年刻本重刊。
佑助軍事征伐。(貴陽府城隍廟)周鳳《重修城隍廟記略》:“貴州東南苗酋曰‘乜富架’者,據(jù)險阻,潛偽號,眾至數(shù)萬,謀不軌。都勻軍民,騷動無寧歲。疏奉皇命,巴陵鄧公廷瓚以右副都御史提督軍務(wù)兼巡視,帥師往征之。弘治壬子,公次貴之會城,首謁城隍祠而誓之曰:‘予奉天子明命,來征偕亂,冀神翊佑?!矫髂辏滓耗?,全師振振而還。晉公右都御史,留巡撫貴州。公以神有默相我?guī)熤?,因往謝之?!柚律癫徽~,以徼一己之福;神之佑公不私,以惠一方之民。是皆宜以傳信于不朽者也?!雹蹌@世、谷正倫修,任可澄、楊恩元纂,貴州省文史研究館點校:《貴州通志·秩祀志三·群祀一·城隍》,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350-351頁。
城隍向來被視為冥靈世界的監(jiān)察官,此種功能在官方祭祀城隍祝文中亦可管窺。祝曰:“惟神燮理陰陽,彰殫善惡,明明白白;孽鏡高懸,是是非非,毫發(fā)不爽。職司鬼籍,掌十二殿之權(quán)衡;福佑生靈,作億萬人之主宰。與邑令共守此土。陰律綦嚴,誠國家輔治尊神。享祀不忒,爰抒下悃,用展明禋,神其有知,昭哉來格。尚饗?!雹苊仫@:《余慶縣志·秩祀(上祀中祀下祀附寺觀)》卷4,成文出版社,民國二十五年石印本影印,1974年版,第99頁。
仁懷二合樹城隍廟本土地祠,相傳明時有知縣以其疑案難明,因就祠默禱城隍之神,遂得理,即捐建祀焉?!吨匦蕹勤驈R碑記》:“古之論治者,曰事神治民而神之,最親者惟城隍?!兑住吩唬骸菑?fù)于隍,保障斯民也。’凡有郡邑莫不從祀而畏敬之。誠以民有不畏刑法斷,未有不畏鬼神圣人。以神道教人,即因其畏敬者而儆剔之。其感人為最神也。仁邑城隍廟創(chuàng)于前尹蒙公,公關(guān)中人也,初歷此,見民多玩法而篤信神教,原建是廟,旁列十司,明誓陰法以彰炯戒。落成而民風為之一變,其潛移默化之功,非謂之靈爽隱微可乎哉!……但愿邑民相觀而善化其悍俗,以沃于醇風。俾無負蒙公創(chuàng)建之苦心而鑿其事于石庶,治民之遺意,少有得其端倪云爾。知縣事西蜀吳光鑾記?!雹僦芄坌?,趙愷、楊恩元纂:《續(xù)遵義府志·壇廟寺觀附》卷4,民國二十五年刻本,第96-97頁。
天柱縣《重建城隍廟碑記》:“人藏其心,不可測也。測之者惟神,顧神非測也,目不煩睹,視于無形,耳不煩聽,聽于無聲。喜怒不呈于色,賞罰不出于口,而善則錫之百祥,不善則錫之百殃,詎測而布之。嗟嗟!神鑒自朗耳。城隍之神,凡寓中為都會都邑者,靡不廟祀。春秋匪懈。乃神司之柄,杳杳冥冥,混混沌沌,土木肖像,衣冠偉然。而爽爽峻峻,鑒在有赫。間有惡夫,逞無不至,官刑敲撲猶然,飭貌深情,詭詞誑說,內(nèi)欺于心,其色愈厲。及質(zhì)之鬼神,即暗室屋漏,形跡未彰。鬼神瞷之,寂寂無所用訊,乃夫色變氣阻,毛骨悚然。自伏其辜。至若大有冤抑痛苦,鼓頰騰聲,類曰:天地城隍,恒人之情,大都然也。天柱既建縣治,庚子元旦,邑侯朱公禮謁諸廟,突然有豕隨興,如怨如怒,如泣如訴。公怪而矢之曰:“若豕有冤欲鳴,則宜質(zhì)之城隍?!币讯?,豕果先趨伏神之階下,如質(zhì)成狀。公往,益怪之。越明日,密撲豢豕之家,一訊得冤狀。蓋在二十余年之前,人所弗知者,公一旦發(fā)其隱,非神之默啟而相之者耶。于是公之政稱異,神之靈益彰。……且神之靈既赫,人心凜凜肅肅,兢兢不怒而威于鐵鉞?!催^之者,悉斂容而趨,矧入而瞻拜者,欽仰而思敬,何如也?!雹冢ㄇ澹┩鯊?fù)宗:《天柱縣志·藝文》下卷,轉(zhuǎn)引自天柱縣地方志編纂委員會辦公室編《天柱縣舊志匯編》,1988年印刷,第78頁。
因城隍信仰而逐漸發(fā)展起來的城隍會,早已在黔中大地成為年度性民間勝會,“(五月)二十七日,廳屬以是日為城隍誕日,香火最盛。男女入廟祈禱者,往來如織,神像出游,簫鼓喧聞,觀者如堵?!雹郏ㄇ澹┏缈⌒?,王椿纂,王培森校補:《增修仁懷廳志·風俗》卷6,光緒二十八年刻本,第238頁?!拔逶露巳?,士民迎城隍神游街,……備極熱鬧?!f州尤盛、觀者常達萬人?!雹茳S元操、任可澄等纂輯:《續(xù)修安順府志·禮俗志》第16 卷,安順市志編纂委員會據(jù)民國三十年未刊稿本整理排印,1983年,第511頁。
舊州城隍廟會,既充滿濃郁民俗風情色彩,又是大型的物資交流會,吸引四方商賈云集于此。早在盛會前半月,就有安順及毗鄰縣的商號乃至四川、兩廣、兩湖、江西、浙江、河南等省的商人前往舊州租賃鋪面,物色場地,運來百貨;本地皮張、藥材茶葉、干鮮水果、手工藝品等農(nóng)副土特產(chǎn)品也蜂擁而至。舊州城內(nèi)的風味小吃座無虛席,粉館飯店門庭若市,跑堂的吆喝聲不斷,裁縫鋪里應(yīng)接不暇,鞭炮坊里通宵制作,旅店客棧人滿為患。文化娛樂也不遜色,縣城和外地的京、川戲班子,雜耍魔術(shù)團體,也紛紛趕來獻藝,分別在軒轅宮、萬壽宮等廟內(nèi)的戲樓演出。迎神賽會給小城帶來了繁榮和歡樂,幾條不寬的街道,每日云集數(shù)以萬人計,熙來攘往,摩肩接踵。攤連著攤,貨壓著貨,人擠著人,經(jīng)商的、賣藝的、開店的、唱戲的,七十二行各顯神通,市場繁榮,交易活躍,月余不衰。⑤周世杰:《舊州城隍廟會史話》,收錄于熊杰主編《安順市西秀區(qū)舊州鎮(zhèn)志》,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361-362頁。
在神權(quán)盛行的明清時期,地方官員上任禮儀中的一重要儀節(jié),就是蒞任官員必須覲見治所城市之城隍廟?!靶掳四甓ㄖ疲盒鹿俚饺危匝?、豕各一,祀于城隍廟?!雹伲ㄇ澹S樂芝、平翰等修,鄭珍撰:《遵義府志·壇廟寺觀附》卷8,成文出版社據(jù)道光二十年刊本影印,1968年,第175頁。“舊檔冊載,新官初入城,首領(lǐng)官率各房吏典并合屬官人等,引新官先詣城隍廟,陳牲醴致告,行一跪三叩禮,獻爵,讀祝。其有詞者讀,畢,仍行禮如初?!浪子鍪乱嗤俺勤驈R宣誓。先焚香帛,跪叩,叩時,口中述辭?!雹谕翮娽盒?,陳廷棻、陳楷纂:《平壩縣志·祀禱志·行香及祈禱》第四冊,貴陽:貴文通書局,1932年鉛印本,第30頁。“上任禮,州官上任,先拜東門城門,繼祭城隍廟,到州署拜儀門,遂至大堂行望闋禮拜印?!雹劢庥赚摰刃蓿娋百t等纂:《開陽縣志稿·典禮》,成文出版社,民國二十九年石印本影印,1970年,第256-257頁。
民國時期,貴州地方軍政人物周西城用人之初,亦喜歡讓擬任官員于城隍廟賭咒。周西成曾經(jīng)在遵義擬在士紳中找出四個年輕有能力的人委任縣長,為他效力。座談滿意后,正式通知四人某夜齊集遵義城隍廟宣誓委任。即當著城隍菩薩的偶像賭個血淋淋的咒,他才放心委用,以避免掌權(quán)后貪污受賄,坑害百姓。血誓要點是到任后如有劣跡,給予重懲,死而無怨。其賭咒多選擇在深夜里,在城隍廟正殿中點上多炷香燭,輕敲鐘,擊悶鼓,香煙繚繞,令人感到心驚肉跳,氣氛恐怖。在他的親自監(jiān)視下,三跪九叩首后發(fā)出咒詞,如“永絕書箱”“將來不得好死”“以后無子孫上墳”和“如我有貪污、受賄坑害老百姓的行為,愿受馬刀砍死,九子槍打死,尸骨回不了家鄉(xiāng)”等,賭咒后周才授予委任令。④馮克金:《埋藏在我記憶中的周西城瑣事》,收錄于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遵義市委員會文史資料委員會編《遵義文史資料》第28輯,1996年,第94-95頁。周西城寄希望于城隍廟跪拜宣誓,無疑會給擬任職人員以強大的精神壓力,并希望以次約束其行為。
明清時代,按照國家祀典規(guī)定,各地方官員必須認真主持歲時祭祀中的祭祀城隍儀式?!俺勤驈R,……舊無專祀,春秋仲月上戊日附祭于神祇壇,三元令節(jié)則合祭于厲壇?!雹荩ㄇ澹┯辔夹蓿愯ぷ耄骸独杵礁尽さ乩碇尽瘡R》卷2,光緒十八年黎平府志局刻本,第125頁?!俺勤驈R在西門城內(nèi)前街,計三進,深十五丈,寬八丈。按,前清《典禮》:每月朔望日,以及清明節(jié)、中元節(jié)、十月朔日,地方官率士民詣廟行香?!雹廾仫@:《余慶縣志·秩祀(上祀中祀下祀附寺觀)》卷4,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據(jù)民國二十五年石印本影印,1974年,第99頁?!俺勤驈R……廟有堂廡、正殿、左右廊;廊列各屬城隍,本廟土地。門甬壯麗。遵依洪武二十六年著令合祭。神號曰“府城隍之神”。歲以春、秋二仲,附祭于山川壇。風云雷雨山川居左,城隍居右,每厲祭則主之。宣德八年定制:新官到任,以羊、豕各一,祀于城隍廟。又凡旱潦祈報,必虔告之。”⑦(清)黃樂芝、平翰等修,鄭珍撰:《遵義府志·壇廟寺觀附》卷8,成文出版社據(jù)道光二十年刊本影印,1968年,第175頁。
官方祭祀城隍的具體儀節(jié)要求,在國家祀典中亦有明確的規(guī)定。“城隍廟……明洪武二十六年,令每歲春秋二仲附祭于山川壇。風云雷雨山川居左,城隍居右.每歷祭則主之。宣德八年,定例新官到任,以羊時各一,祀于城隍廟;凡旱潦祈報,必虔告之。祝文:惟神德懋聰明,功隆捍御.壯金湯于千載,崇墉表畿甸之規(guī);節(jié)風雨于四時,和會佐歲功之敘。禍淫福善,顯呈有赫之靈威;草物康民,默相無私之化育.神庥庇蔭,祀典宜昭。敬揀日時,肅陳牲幣。馨香惟德,鑒格在茲。尚饗?!雹啵ㄇ澹┯嗌先A著,中共貴州省銅仁地委檔案室、貴州省銅仁地區(qū)政治志編輯室點校:《銅仁府志·營建·慶(壇)廟寺觀附》卷3,貴陽:貴州民族出版社,1992年,第41頁。
民間祭祀城隍的盛大狀況,主要體現(xiàn)在城隍廟會之中。“惟五月廿六七八三日為城隍壽辰,裝斻鼓樂,舁神出游,士者、觀望者填塞街衢。自清嘉慶十四年起至今猶未停止,誠余邑之勝會也?!雹倜仫@:《余慶縣志·秩祀(上祀中祀下祀附寺觀)》卷四,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據(jù)民國二十五年石印本影印,1974年,第99頁。周景益《城隍廟記》:“古者,為民立社而已。后世郡縣天下,筑城浚隍,保衛(wèi)居民,設(shè)神以尸之而建之廟,載在祀典,春秋匪懈。所以調(diào)燮陰陽,捍御災(zāi)害,而佐長吏之不逮也。江湖之間,士女殷盈,習尚華綺,往往極土木之巧,侈金碧之現(xiàn)?;驙I一臺、構(gòu)一閣,破產(chǎn)而不悔。故事,清明、中元及十月朔,舁神北壇以主厲祭。則美冠袍,盛儀衛(wèi),前導(dǎo)后擁,自圜阓達郊圻,簫鼓閭衢,旗幟連陌。其豪家巨貴競以繒?珠貝相夸耀;又或為機械傀儡,百戲具張。此若狂之俗,未足為訓(xùn),固非聰明正直之所默許也。”②(清)黃宅中修,鄒漢勛纂,貴州省畢節(jié)地區(qū)地方志編纂委員會點校:《大定府志·治地志一·宮室簿第二上·壇廟》卷19,北京:中華書局,2000年,第412頁。(五月)二十八日為“城隍會”,士民焚香慶賀。前二日,鄉(xiāng)城居民敬獻千張者,歲數(shù)百人。③(清)黃培杰:《永寧州志·風土志·民風》卷10,道光十六年梓行,光緒二十年沈毓蘭重刻本。
舉辦城隍廟會之信仰訴求,各地方志亦多有記載。福泉城隍會,清代民國初,每年農(nóng)歷五月二十八日迎城隍游治所,沿途設(shè)路祭,祈風調(diào)雨順。④福泉市史志編纂委員會編:《福泉市志》,方志出版社,2014年,第915頁。龍里縣城隍會。凡有城隍廟的地區(qū),在農(nóng)歷五月二十八日抬城隍菩薩游城,祈人畜平安,風調(diào)雨順。并在廟內(nèi)戲樓上演戲。⑤貴州省龍里縣地方志編纂委員會:《龍里縣志》,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741頁?!埃ㄎ逶拢┒巳諡槌勤驎?,民間多醵金備豬羊祭獻,又有于廟中誦經(jīng)禮懺,頗為恭謹?!雹揸惤B令等修,李承棟纂:《黃平縣志·風俗》卷3,貴州省圖書館據(jù)民國十年未刊稿本復(fù)制油印,1965年,第121頁。“(五月)二十八日為城隍會。士民焚香慶賀,備旗傘恭奉城隍神像出府游四門,以除惡癘?!雹撸ㄇ澹┨K忠廷修,李肇同、董成烈纂:《荔波縣志·風土志·土俗》卷9,貴州省圖書館據(jù)光緒元年未刊稿本之鈔本復(fù)印,1965年,第414頁。“(五月)二十八日,具找迎城隍神,鑼鼓旗幟,周行街巷。居民焚香燭,鳴炮仗,以多且疾相夸詡,取吉利也。四鄉(xiāng)男婦結(jié)隊往觀,田功最忙時,借此休假一日,亦‘百日之蠟’之意歟。(此日,城鄉(xiāng)有種老婦躬詣城隍廟、焚化香帛,而帛最多,謂之‘燒千張’,書寄冥中庫內(nèi),死后得用。)⑧汪鐘岷修,陳廷棻、陳楷纂:《平壩縣志·民生志·歲時伏臘》第二冊,貴陽:文通書局,1932年鉛印本,第144頁??梢姡诔勤驎?,沿途設(shè)祭,祈求人畜平安、風調(diào)雨順,以及于廟中誦經(jīng)禮懺,燒錢張于寄庫為死后冥間生活預(yù)設(shè),均是民間百姓的信仰訴求。
城隍會儀式概貌?!拔逶露巳眨棵裼勤蛏裼谓?,神座出時,以金瓜鉞斧、全副執(zhí)事前導(dǎo),后以笙簫鼓樂伴隨,備極熱鬧。官吏士紳商賈執(zhí)香以從,各戶則于門前焚香燃燭敬祝?!雹狳S元操、任可澄等纂輯:《續(xù)修安順府志·禮俗志》第十六卷,安順市志編纂委員會據(jù)民國三十年未刊稿本整理排印,1983年,第511頁。城隍會巡游儀式及裝春細節(jié)。貞豐城隍會,每年農(nóng)歷五月二十六日至二十八日舉行。會前二日,由一人身著古代袍服,頭頂朝帽,手執(zhí)掃帚,騎馬遍游街道,表示為城隍出游掃清道路,俗稱“土地老爺打掃街道”,是為城隍會序幕。從這天起,廟中大做法事,進香信眾熙來攘往,絡(luò)繹不絕。二十六日至二十八日三天迎神,每日午飯后,以頭鑼執(zhí)事開道,縉紳富戶子弟,盛裝華服,騎馬繼之,名曰“騎擺馬‘,。后面彩棚跟隨,川、京鑼鼓,吹吹打打,樂聲喧聞。隨后是彩龍和“春臺”。所謂“春臺”,是雇貧家男童和富戶使女,喬裝打扮,用布帛綁扎于鐵柱之上,裝出折子戲中的姿態(tài),如“霸王別姬”“五臺會兄”等,用8—16人肩抬,讓人觀賞,謂之“裝春”。依次為紙扎的青獅,白象和“還愿”隊伍。或扮成乞丐,或扮成“雞腳神”、“無?!钡刃蜗螅呙遍L衫,木拷鐵鏈,狀貌猙獰可怕。最后是城隆神像,坐于八抬大轎之中,跟隨其后,緩緩而行。家家戶戶在門前擺好“香案”,跪拜迎接。迎會之期,四鄉(xiāng)百姓,攜兒帶女,云集縣城。巨商、小販,爭售衣物,用具、食品,萬人空巷,熱鬧非凡。①貞豐縣史志征集編纂委員會:《貞豐縣志》,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857頁。
舊州城隍會。每年農(nóng)歷五月廿八日,是城隍爺?shù)纳?,在這一天,舉行極為隆重的慶?;顒?。四方善男信女紛紛云集,進香祈福,同時抬著城隍神游街,伴之以各種民俗娛樂活動,時至正午,祭祀完畢,廟前鐵炮三響,開始游行,“黑白無?!?又名喜神,紙扎巨人,高丈余,戴沖天冠,由壯漢在“腹內(nèi)”肩著行走)大搖大擺,兩邊開道,又有兩人各挑一面二尺直徑的大銅鑼,邊走邊打邊喊,街上行人靠邊,謂之“凈街”。接著是儀仗隊(即半副鑾駕)由數(shù)十人分別舉著,“肅靜”、“迥避”、虎頭牌、金瓜、鉞斧、大刀、長矛、月牙鏟、翻天印等兵器及各色狗牙旗、龍鳳旗,隨著四五架“春亭”(每架八人抬,木架上是一出群眾喜聞樂見的“蘆花蕩”戲,由數(shù)名男青年裝扮,多為“水漫金山”“天女散花”“穆桂英掛帥”“唐僧取經(jīng)”等戲目)、三架“香亭”,抬著鼓、鑼、鈸等吹打樂器,樂師十數(shù)人,邊走邊奏,再是馬隊(俗稱“騎擺馬”,多為士紳及富戶的青少年)兩乘敞橋,抬著城隍神的侍童,成十上百穿得花花綠綠、腰掛飾物的拉牽兒童(多為平民子弟)二路縱隊,人人拉著數(shù)十丈的白布,白布一頭系在龍轎上,龍轎16人抬著,上設(shè)龍座,端坐著身著大紅龍袍、頭戴文冠、腳踏金師,頭頂“萬民傘”,慈眉善目的城隍神。最后是地方紳耆和社會人士隨行。鐵炮,盒子炮此起彼落,震撼古城,鑼鼓喧天,彩旗招展,人山人海,成群結(jié)隊,填街塞巷。游行隊伍長約里許,所到之處家家門前設(shè)香案、祭品,鳴放鞭炮,燒香叩頭,以示迎神。游行路線或由東街轉(zhuǎn)北街,出城進西街,轉(zhuǎn)南街出城一里多,到達場壩“賑濟臺”,扶城隍上座,舉行“賑孤”儀式,在四周施撒稀粥,以示賑濟“孤魂野鬼”,祈保國泰民安,風調(diào)雨順,五谷豐登,之后,城隍抬回廟內(nèi),盛會結(jié)束。②周世杰:《舊州城隍廟會史話》,收錄于熊杰主編《安順市西秀區(qū)舊州鎮(zhèn)志》,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360-36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