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國輝,劉洪武
(中鐵山橋集團有限公司,河北 秦皇島 066200)
鐵路轍叉是鐵路線上的一種軌線平面交叉設備,其作用是使火車車輪由一股線路轉換到另一股路線。
轍叉不僅受到來自車輪的周期性沖擊載荷,還會受到橫向縱向滑動產生的靜載荷,轍叉的工作條件及其惡劣,是在鐵路結構中損傷最嚴重的部位,所以對轍叉材料的要求也更為嚴格。隨著交通運輸行業(yè)的不斷發(fā)展,鐵路逐漸向高速、重載方向發(fā)展,對轍叉的使用性能尤其是強度和硬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鋼軌鋼可以分成以下幾類:珠光體、奧氏體、貝氏體型鋼軌。目前,全世界鐵路轍叉90%以上是高錳鋼鑄造轍叉。傳統(tǒng)的高錳鋼具有容易加工、加工硬化明顯、方便上線等優(yōu)點,目前在國內各個鐵路路線上廣泛使用。但高錳鋼轍叉主要是采用鑄造成型,鑄件內部不可避免會存在縮松和縮孔、晶粒粗大等,影響其組織致密性及使用安全性。同時,高錳鋼的熱導率低,焊接過程中容易出現(xiàn)裂紋,維護成本高。很難滿足當前高速重載的使用要求,所以必須研究開發(fā)新型轍叉材料。傳統(tǒng)的珠光體鋼,無論是其進行熱處理還合金化處理,性能都很難再提升,已經達到極限[1]。
隨著材料強度的不斷提高,材料的強韌匹配問題越來越受到人們重視。馬氏體組織具有較高的強度,貝氏體/馬氏體復相組織同時具有高強高韌的性能,從而得到越來越多的應用。20世紀80年代開始,人們逐漸開始研究貝氏體鋼軌,由于貝氏體鋼軌性能優(yōu)異,已在國內轍叉上開始應用。質量穩(wěn)定的貝氏體鋼轍叉的使用壽命是高錳鋼的2~4倍。貝氏體鋼被認為是替代傳統(tǒng)高錳鋼的最佳材料[2]。
Mo-B系或Mo系貝氏體鋼,該類型貝氏體鋼是由K.J.Irvine和P.B.Pickering研究的,主要是利用Mo可以使CCT曲線高溫區(qū)向右移動,而基本不影響貝氏體轉變,B元素可以使鐵素體轉變溫度降低,而對貝氏體轉變影響較小,但Mo元素價格較高,不利于工程應用。
清華大學方鴻生教授,在20世紀70年代研發(fā)出了Mn-B系貝氏體鋼,Mn可以提高鋼的淬透性,大幅度降低貝氏體轉變溫度,使過冷奧氏體的穩(wěn)定性增強,延長孕育期,可使空冷得到貝氏體組織。Mn元素來代替Mo元素,可大大降低鋼的成本,促進了貝氏體鋼軌的發(fā)展[3]。
東北大學陳昕團隊和鞍鋼合作開發(fā)了無碳化物貝氏體鋼軌鋼,通過研究表明,加入適量的Si元素,可以抑制組織中碳化物的析出,由于組織中殘余奧氏體代替了的碳化物,所以使貝氏體鋼仍能保持高韌性,該鋼軌并已成功鋪設,運行結果表明該鋼軌有更好的抗疲勞性能和耐磨性[4]。
試驗所用珠光體鋼軌為包鋼生產,貝氏體鋼軌采用鞍鋼生產,高錳鋼為中鐵山橋生產的,鋼軌成分分別滿足TB/T2344-2012《43kg m~75kg m鋼軌訂貨技術條件》、Q/JH013-2013《貝氏體鋼軌技術條件》、TB/T447-2004《高錳剛轍叉技術條件標準》,試驗鋼成分如表1所示。由表可知,貝氏體鋼碳當量最低,焊接性能較好。
表1 試驗鋼化學成分(wt%)
力學性能測試方法:將鋼軌加工成圓棒拉伸試樣,在WE-300A液壓萬能試驗機上進行拉伸試驗;取三個尺寸為10mm×10mm×55mm的沖擊試樣,試樣缺口類型為KU2,在JBN-300B沖擊試驗機上進行沖擊試驗;在試樣上取多個點進行了硬度測試,取其平均值作為該試驗鋼的硬度值。
微觀組織表征方法:取10mm×10mm的方形試樣金相試樣,經過不同粒度的砂紙打磨,再進行拋光后,采用濃度為4%的硝酸酒精溶液腐蝕,在OLYMPUS GX51型光學顯微鏡下觀察試樣的顯微組織。采用VEGA3 TESCAN型掃描電子顯微鏡對貝氏體微結構進行觀察,掃描時的加速電壓為20KV。采用線切割從貝氏體鋼上取0.35mm厚薄片試樣,后進行機械減薄,減薄至80μm后進行雙噴減薄,采用JEM-2100F型透射電鏡對樣品進行觀察。
分別對三種試驗鋼進行了力學性能測試,貝氏體鋼與高錳鋼、珠光體鋼性能對比見表2,貝氏體鋼的抗拉強度是高錳鋼和珠光體鋼的1.5倍左右,硬度是1.5~2倍,沖擊韌性也較高。
表2 試驗鋼的力學性能比較
圖1分別為三種鋼的金相組織,U71Mn為珠光體組織,ZGMn13為奧氏體組織,AB1為貝氏體和馬氏體復相組織??梢钥闯鰥W氏體組織晶粒較大,三種鋼的晶粒度評級分別為7級、2級、8級。
圖 1 試驗鋼組織 a)U71Mn(500X) b)ZGMn13(100X) c)AB1(500X)
圖2 AB1鋼SEM觀察
對AB1貝氏體鋼在掃描電鏡下進行觀察,如圖2所示,組織為貝氏體+馬氏體復相組織。
圖3是試驗鋼在中溫回火時的透射照片,組織中會產生滲碳體,殘余奧氏體也不能穩(wěn)定存在,對沖擊不利,所以要保證鋼軌的強韌性,貝氏體鋼應在低溫回火。
圖3 AB1樣品中溫回火滲碳體的透射觀察a)明場像 b)暗場像 c)選區(qū)衍射花樣
通過對貝氏體鋼軌的研究,得出以下結論:隨著鐵路逐漸向高速、重載方向發(fā)展,對轍叉的要求越來越高,迫切需要提高材料的綜合性能,來滿足使用需求。珠光體鋼軌的沖擊韌性較低,珠光體鋼和高錳鋼碳當量高,而貝氏體鋼軌良好的強韌性匹配,由于碳當量低而易焊接。所以,開發(fā)出并應用高硬度、高強韌性、長使用壽命的具有優(yōu)異綜合力學性能的轍叉貝氏體鋼成為當務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