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琪
“教育的真正任務和目的,不是評判,而是喚醒,更是善的傳遞、愛的共鳴?!?/span>
一、走進孩子的心里
教育是心靈的藝術。如果我們承認教育的對象是活生生的人,那么教育過程便決不是一種技巧的施展,而應該充滿人情味;教育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應該充滿著對人的理解、尊重和感染,應該體現出民主與平等的現代意識。楊老師主動體貼地問詢、慰撫、激勵,學生也那么無間地交換心聲、傾訴、感恩。有意栽花,無心插柳,短如微博“互動”,長若綿綿“情書”。
二、師愛也要充滿智慧
教師要以真誠的心去關愛學生,關注他們每一點的進步,喚醒他們"沉睡的心靈",填補他們心靈的鴻溝,消除他們情感的障礙,找回他們的自信和自尊。而關愛學生是需要智慧的,師愛的智慧在于如何去愛,如何把握愛。怎樣讓師愛更充滿智慧呢?我總有這樣一個信念——“每個孩子都是天才”。他們的“差”只是暫時的,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成功的教育。因此我總是向學生暗示:你們中的每一位都是天才!平日千方百計去激勵學生而不是批評打擊學生,尤其對待“差生”更是抓住其點滴進步,大加表揚和鼓勵。因此,他們總也“差生”不差,信心十足的努力去做。
人人都有愛的需要。冰心曾說:“有了愛便有了一切?!睈勰墚a生偉大的力量?!安钌痹诩彝鄙俑改钢異?,在校又缺乏師生之愛。其愛的需求遠遠不能滿足他們,于是便產生“孤獨”、“自暴自棄”甚至“孤僻”。針對這些教師要以心中愛的火苗去點燃他們積極向上、朝氣蓬勃的信念。這樣才能使他們迸發(fā)出無窮的信心與力量之火。切記每個孩子都是天才,讓我們處處為學生著想,用愛心,用不懈的努力共同托起明天更加燦爛的太陽!
三、讓師愛充滿智慧,從了解學生、尊重學生開始
一位教育家說過:“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學生。”了解學生,特別是了解他們的內心世界和自己的想法;尊重學生,不僅尊重他們的人格,更體現在當學生出現問題、犯下錯誤時,老師不急著發(fā)火發(fā)怒,也不是一味地說教說理。應該給學生說話的權利,給學生闡述想法、觀點的機會。當弄清事情,查明原由,獲悉學生的心理狀況后,老師再因人而異,因事而異地對學生進行教育,效果肯定會更好。
四、讓師愛充滿智慧,我們需要時間,需要堅持
任何一件事開頭很重要,而堅持很可貴。反思自己的教育工作,往往缺少最重要的東西——堅持。如果看到自己輔導的學生進步很大,積極性很高,我會有一種成就感,于是哪怕花再多的時間,再多的精力也心甘情愿。但當看著自己的學生在我苦苦輔導之下成績仍然不堪入目時,我不再堅持;當想到自己的學生思想惡劣,而且行為逾來逾難以接受時,我選擇放棄。但教育絕不是一時之舉,教育是一個漫長的長期的過程。需要老師的耐心與信念。在暑期的調查中,我了解到一些行為較差,成績不理想的孩子家長也變得悲觀、無奈。他們會這樣認為:我們自己的孩子腦子笨,學不好了,連老師也教不好了;我們的兒子老師都不愿意管了,實在是管不好;孩子讀書肯定是不行了,就希望她不出麻煩……家長的這些想法,使老師感到心酸:如果一個孩子,他的家長放棄了,老師放棄了,那么他自己呢?肯定也是自暴自棄,或封閉自己或放任自己,更不必談理想了!所以,多一點寬容,多一點堅持的信念,我們
教育真的是一門藝術,是我們所有教育工作者一生的追求。行走于教育的路上,我愿意用屈原的話激勵自己“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