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模秀
[摘要] 目的 探究品管圈活動應用于耳鼻喉科護理實習帶教工作中的效果。方法 選取該院耳鼻喉科2018年1—12月期間接收的護生70名,其中35名接受常規(guī)護理帶教,為對照組;另外35名采用品管圈活動帶教,為觀察組。比較分析兩組護生的理論知識成績、實踐操作成績以及帶教滿意度。結果 帶教后,觀察組護生的理論知識評分、實踐操作評分以及帶教滿意率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在耳鼻喉科護理實習工作中采用品管圈活動進行帶教,有利于加強護生的理論知識水平和實踐操作技能,提高其對帶教工作的滿意度,值得臨床推廣使用。
[關鍵詞] 品管圈;耳鼻喉科;護理;實習帶教;理論知識;實踐操作
[中圖分類號] R-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5654(2019)10(b)-0011-03
Study on the Effect of Quality Control Circle Activity in the Teaching of Otolaryngology Nursing Practice
GU Mo-xiu
Department of Otolaryngology, Fushun County People's Hospital, Zigong, Sichuan Province, 643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quality control circle activities in the teaching of otolaryngology nursing practice. Methods A total of 70 nursing students were enrolled in the Department of Otorhinolaryngology from January to December 2018. Among them, 35 nursing students received routine nursing as the control group. The other 35 nursing students were taught by the quality control circle as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e theoretical knowledge scores, practical operation scores and teaching satisfaction of the two groups of nursing students were compared and analyzed. Results After teaching, the theoretical knowledge score, practical operation score and teaching satisfaction rate of the nursing stud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 The use of quality control circle activities in the otolaryngology nursing practice work is conducive to strengthening the theoretical knowledge level and practical operation skills of nursing students, and improving their satisfaction with teaching work, which is 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
[Key words] Quality control circle; Otolaryngology; Nursing; Practice teaching; Theoretical knowledge; Practical operation
耳鼻喉科主要是診斷耳、鼻、喉等器官的一個科室,其護理工作具有較強的操作性,需要護理人員充分掌握其理論知識,然后將其應用于實際工作中。護理實習是護生將理論知識和實踐相結合的重要階段,其帶教質量對護生踏入工作崗位后的工作能力和態(tài)度具有重要影響。常規(guī)護理帶教方式雖然具有一定的作用,但對知識點的教學和實踐缺乏相應的實用性,需要對其進一步完善[1]。為此,該文以該院耳鼻喉科2018年1—12月期間接收的70名護生為研究對象,分析品管圈活動對臨床帶教質量的影響,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將該院耳鼻喉科接收的護生75名作為研究對象,采用數(shù)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35名,均為女性護生。對照組年齡為20~25歲,平均年齡為(22.49±0.82)歲;其中大專15名,本科20名。觀察組年齡為20~24歲,平均年齡為(22.41±0.88)歲;其中大專16名,本科19名。兩組護生年齡、學歷等一般資料數(shù)據(jù)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耳鼻喉護理帶教方式,其中理論知識帶教借用多媒體、知識圖冊等工具開展,向護生介紹耳鼻喉護理內容和所需掌握的操作技能;在實踐技能的帶教中,教師選擇常見病例進行講解,并向護生示范操作要點,讓護生反復練習以促進其對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的理解掌握。
觀察組:采用品管圈活動開展護理帶教,首先,建立品管圈小組,由1名科室護士長、2名主管護師和6名護生組成,其中護士長為圈長,主管護師為輔導員,圈長確定帶教內容,并制定帶教方案,輔導員負責帶教護生。其次,確定品管圈活動主題,圈長根據(jù)耳鼻喉科護理涉及的知識點、操作技能以及對護理的需求等方面內容,選定主題為“提高耳鼻喉科護生的護理知識技能掌握度”,然后將其注意分為不同小主題在不同階段實施:①培養(yǎng)護生的基本護理操作能力:護生入科后,首先對護生的理論知識掌握和實踐操作技能進行評估,然后針對不同護生的掌握能力給予相應的教育。②提高護生能力的專業(yè)性:向護生講述耳鼻喉科常見疾病,并在治療期間讓其觀看,使其明確不同類型疾病的治療方案及其所需的護理配合,以提高護生的專業(yè)性。③加強護生的應急能力:查詢有關耳鼻喉疾病資料和既往病例,總結歸納出一些突發(fā)癥狀,讓護生進行研究,并通過模擬實驗等方式,鍛煉其應急能力,使其能夠及早適應耳鼻喉護理工作環(huán)境[2]。
1.3 ?觀察指標
統(tǒng)計兩組的理論知識成績、實踐操作成績以及帶教滿意度有關數(shù)據(jù),并加以比較分析。
理論知識評估:采用該院自制的耳鼻喉科護理有關理論知識考核試卷進行評估,滿分為100分,分數(shù)越高表示護生對理論知識的掌握程度越好[3]。
實踐操作評估:該評分由護生的日常工作表現(xiàn)(40分)和具體臨床操作情況(60分)兩部分組成,滿分為100分,分數(shù)與護生的操作技能水平成正比。
帶教滿意度:采用該校自制的關于耳鼻喉科護理教學滿意度問卷開展調查,該問卷由護生自行填寫,主要對帶教模式、帶教質量、帶教內容、帶教方法以及帶教效果等方面進行評估,滿分為100分,90分及其以上為非常滿意,60~89分為基本滿意,低于60分為不滿意,總滿意率=(非常滿意+基本滿意)人數(shù)/35×100.00%。
1.4 ?統(tǒng)計方法
該研究70名耳鼻喉科護生的實驗數(shù)據(jù)輸入SPSS 21.0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理論知識成績和實踐操作成績均以(x±s)的形式表示,采用t檢驗;帶教滿意率以[n(%)]的形式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護生的理論知識和實踐操作成績
兩組帶教前理論知識和實踐操作成績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帶教后,觀察組理論知識和實踐操作成績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護生對帶教工作的滿意度
觀察組帶教滿意率大于對照組,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品管圈活動是一種質量控制方式,其由工作場所中性質相近的人們組成一個小圈團體,然后通過全體合作的方式對工作情況進行分析,集思廣益,通過一系列活動提高工作效率,以達到提高產品質量的目的[4]。目前,品管圈活動已經應用于很多領域的質量管理中,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5]。據(jù)相關研究顯示,以品管圈的形式開展臨床護理帶教有利于提高其帶教質量,調動護生在護理工作中的積極性,對護生的長遠發(fā)展具有積極作用[6]。耳鼻喉科是臨床上的基礎性科室之一,其患者流量較多,護理工作繁雜,需要護理人員具有扎實的知識技能和較強專業(yè)性,因此,在耳鼻喉科護生帶教中,僅僅使用常規(guī)帶教方式無法滿足科室護理對護生能力的要求[7]。針對此情況,品管圈活動在耳鼻喉科護理中帶教中具有一定的適用性[8-9]。
在該研究中,對觀察組護生采用品管圈活動的形式進行帶教,首先建立品管圈小組,根據(jù)耳鼻喉科護理特點制定護理帶教主題,然后針對護生入科時情況,將帶教主題分為不同的小主題,分別于不同階段實施,在早期主要對護生進行基礎護理技能教育,使其能夠打好基礎;然后中期通過耳鼻喉科病例等措施,提高護理的專業(yè)性,使其認識到耳鼻喉科護理所需掌握的內容,最后針對耳鼻喉科護理中可能碰到的突發(fā)情況,培養(yǎng)護生的應急能力,循序漸進地提高護生的專業(yè)知識技能掌握度。因此,研究結果顯示,經不同方式的帶教后,觀察組護生的理論知識成績和實踐操作考核成績均優(yōu)于對照組(P<0.05)。由于品管圈帶教通過使護生參與到護理工作中,并針對其實際情況在不同階段制定相應的帶教目標,有效促進護生對知識點循序漸進的掌握,并使其在護理工作中能夠得心應手,從而提高其對帶教的滿意度,所以,該研究中觀察組護生滿意率高于對照組(P<0.05),說明品管圈活動在耳鼻喉科護理實習帶教中應用效果良好。
綜上所述,品管圈活動應用于耳鼻喉科護理實習帶教工作中效果顯著,其能夠促進護生對相關知識技能的理解掌握,提高其專業(yè)能力,并改善護生對護理帶教的滿意度,在臨床上具有很大的實踐價值。
[參考文獻]
[1] ?陳燕,武元麗.品管圈對神經外科實習護士護理帶教品質的影響研究[J].醫(yī)藥前沿,2017,7(9):224-225.
[2] ?梁云霞.將品管圈活動應用于耳鼻喉科護理實習帶教工作中的效果探究[J].當代醫(yī)藥論叢,2017,15(5):155-157.
[3] ?郭文,廖容,吳修建.品管圈活動在耳鼻咽喉科護理實習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醫(yī)藥導報,2015,12(13):59-62.
[4] ?姜艷春.臨床路徑帶教在耳鼻喉科臨床護理實習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衛(wèi)生產業(yè),2016,13(10):131-133.
[5] ?莫游央.臨床護理教學中教學雙向評價的應用研究[J].中國高等醫(yī)學教育,2015(4):57-58.
[6] ?陳琳.品管圈活動在耳鼻喉科護理帶教中的實效性探究[J].中國高等醫(yī)學教育,2015(3):72-73.
[7] ?姜洋.新型護理教學管理模式的實施效果[J].中國衛(wèi)生產業(yè),2015,12(4):34-35.
[8] ?吳妙莉,古金燕,黃明麗,等.品管圈活動應用于普外科護理臨床教學效果研究[J].中外醫(yī)學研究,2015,13(1):74-76.
[9] ?錢思蘭,李素珍.在護理本科實習生教學中開展品管圈活動的效果[J].全科護理,2014,12(35):3347-3349,3360.
(收稿日期:2019-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