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結(jié)
道州城西百馀步,有小溪。南流數(shù)十步,合營溪。水抵兩岸,悉皆怪石,欹嵌盤屈,不可名狀。清流觸石,洄懸激注。佳木異竹,垂陰相蔭。
此溪若在山野,則宜逸民退士之所游處;在人間,可為都邑之勝境、靜者之林亭。而置州已來,無人賞愛,徘徊溪上,為之悵然。乃疏鑿蕪穢,俾為亭宇,植松與桂,兼之香草,以裨形勝。為溪在州右,遂命之曰右溪??蹄懯?,彰示來者。
(選自《古文鑒賞辭典》,陳振鵬、章培恒主編,上海辭書出版社2014年版)
本文雖短,卻使用了多種表達方式:寫水、石、木、竹的形態(tài),使用的是描寫;寫由小溪引發(fā)的感慨,使用的是議論兼抒情;寫對小溪的整修與美化,使用的是記敘;寫小溪命名的由來,使用的是說明。各種表達方式的綜合運用,使文章曲折生姿。
文中寫景皆為四言短句,這種節(jié)奏明快的句式與動感十足的景物高度契合,增強了畫面的生動性。
1.《與朱元思書》中,“夾岸高山,皆生寒樹,負勢競上,互相軒邈,爭高直指,千百成峰”一句,使用了化靜為動的寫法。本文也有使用此種寫法的句子,請找出來。
2.作者“徘徊溪上,為之悵然”的原因和寄托的情感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