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Nisin產(chǎn)生菌株的篩選及產(chǎn)物初步探究與鑒定

      2019-12-19 06:12:36李俊輝王燕周寶琳李丕武趙鑫君王婷
      中國調味品 2019年12期
      關鍵詞:發(fā)酵液球菌乳酸

      李俊輝,王燕,周寶琳,李丕武,趙鑫君,王婷*

      (1.齊魯工業(yè)大學(山東省科學院),山東省微生物工程重點實驗室,濟南 250353;2.山東省中醫(yī)藥大學,濟南 250353)

      細菌素(bacteriocin) 是細菌在代謝過程中由核糖體合成并分泌到環(huán)境中的一類具有抑(殺)菌活性的代謝產(chǎn)物, 通常是低分子量的多肽或者蛋白類物質[1,2]。自1925年Gratia發(fā)現(xiàn)第一個細菌素以來,已發(fā)現(xiàn)上百種細菌可以產(chǎn)生細菌素[3,4]。而乳酸鏈球菌素(Nisin)是由某些乳酸乳球菌產(chǎn)生的具有34個氨基酸殘基的多肽類物質[5,6],能對某些革蘭氏陽性菌,尤其對金黃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aureus)等食源性致病菌起到強烈的抑制作用[7]。作為天然的抑菌劑,可以減少或避免化學防腐劑所帶來的安全隱患, 提高食品品質,是一類極具開發(fā)潛力的天然食品防腐添加劑[8]。

      Nisin是由乳酸乳球菌產(chǎn)生的,但并非所有的乳酸乳球菌只產(chǎn)生Nisin,還有熱敏感的雙球菌素(diplococcin)、乳球菌素(lactococcin)等多種細菌素[9,10]。如今雖然許多文章對Nisin產(chǎn)生菌的篩選進行了研究,但大多停留在生理生化試驗的基礎上進行初步的斷定,在鑒定產(chǎn)生Nisin菌株的方法上尚不夠嚴謹。因此,能夠快速、準確地篩選到產(chǎn)Nisin的乳酸菌株,為天然抑菌物質與乳酸菌在發(fā)酵食品相結合的應用方面開辟更廣闊的前景,為生物食品抑菌劑提供理論基礎[11]。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與試劑

      1.1.1 樣品及指示菌

      市售新鮮小白菜葉;Nisin標準品:Sigma公司;H103大孔吸附樹脂:陜西樂博生化科技有限公司;金黃色葡萄球菌:由本實驗室提供。

      1.1.2 培養(yǎng)基

      改良GM17培養(yǎng)基(發(fā)酵培養(yǎng)基):酪蛋白胨5 g,大豆蛋白胨2.5 g,牛肉粉5 g,酵母浸粉5 g,蔗糖5 g,抗壞血酸0.5 g,β-甘油磷酸鈉,硫酸鎂0.25 g, 蒸餾水1000 mL,自然pH,若配制固體培養(yǎng)基則加入1.5%瓊脂。

      篩選培養(yǎng)基:在改良的GM17培養(yǎng)基中添加0.004%溴甲酚紫和1500 IU/mg的Nisin標準品。

      指示菌培養(yǎng)基:1% K2HPO4牛肉膏蛋白胨培養(yǎng)基: 牛肉膏3 g,蛋白胨10 g,NaCl 5 g,K2HPO410 g,瓊脂15 g,蒸餾水1000 mL,自然pH。

      1.1.3 試劑

      三乙胺(分析純)、磷酸:天津市富宇精細化工有限公司;乙腈(色譜純):上海星可高純溶劑有限公司;pH 3.0的水為用鹽酸溶液將超純水調至 pH (3.0±0.1)而得。

      1.2 儀器與設備

      ZHJH-C1214C垂直流超凈工作臺 上海智城分析儀器制造有限公司; BPH-9042恒溫培養(yǎng)箱 上海一恒科學儀器有限公司;HVE-50全自動高壓滅菌鍋 華粵集團有限公司;Rotavapor R-210 型旋轉蒸發(fā)儀 瑞士 Buchi 公司;LC-VP島津液相儀 日本島津公司;Inertsil ODS-3 C18色譜柱(250 mm×4.6 mm,5 μm ) 日本GL Sciences公司;實驗用水為 Milli-Q 純水儀制備的超純水。

      1.3 方法

      1.3.1 乳酸鏈球菌素母液的配制

      稱取0.01 g Nisin標準品(原始效價為1000 IU/mg),溶于20 mL 0.02 mol/L鹽酸溶液中,此時效價為5000 IU/mL, 使用前需經(jīng)孔徑為0.22 μL的微孔濾膜過濾除菌。

      1.3.2 樣品處理

      取市售新鮮小白菜葉,無菌水去除表面泥垢后,切片,大小在1 cm2為宜。

      1.3.3 分離方法

      將處理好的白菜葉片置于5 mL液體篩選培養(yǎng)基中,30 ℃靜置培養(yǎng)24 h。將該富集培養(yǎng)液制備成10-4、10-5、10-6稀釋度的菌懸液,分別吸取0.1 mL涂布于固體篩選培養(yǎng)基上,30 ℃培養(yǎng)48 h,挑取明顯使培養(yǎng)基變黃的單菌落,轉接到液體培養(yǎng)基中培養(yǎng)24 h,測定發(fā)酵液的酸度,將產(chǎn)酸的菌做革蘭氏染色鏡檢,最終得到革蘭氏陽性、球形、具有Nisin耐受性的乳酸菌菌株,以進行下一步的抑菌活性測定。

      1.3.4 抑菌活性的測定1.3.4.1 指示菌懸液的制備

      將金黃色葡萄球菌于1% K2HPO4牛肉膏蛋白胨液體培養(yǎng)基中振蕩培養(yǎng),取生長量為107CFU/mL的金黃色葡萄球菌培養(yǎng)液作為指示菌懸液。

      1.3.4.2 菌株發(fā)酵液的預處理

      使用5 mol/L的HCl將30 ℃培養(yǎng)24 h的乳球菌發(fā)酵液調至pH 3,于90 ℃水浴30 min,6000 r/min離心8 min,去除沉淀,收集上清液備用。

      1.3.4.3 牛津杯法測定抑菌活性

      取0.2 mL指示菌懸液涂平板,待干燥后用無菌鑷子放置牛津杯(內徑6.0 mm,高8.0 mm)中。取經(jīng)預處理后的發(fā)酵上清液50 μL加入牛津杯內,并做陰性和陽性對照,37 ℃培養(yǎng)48 h,觀測抑菌圈大小。

      1.3.5 菌株鑒定

      將具有抑菌特性的菌株提取基因組,由生工生物工程(上海)股份有限公司進行16S rDNA鑒定,數(shù)據(jù)提交美國國家生物技術信息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Biotechnology Information, NCBI),通過基本本地隊列搜索工具(Basic Local Alignment Search Tool, BLAST)進行同源性比較,用Mega 7.0軟件構建系統(tǒng)發(fā)育樹。

      1.3.6 抑菌物質特性的初步探究與鑒定1.3.6.1 發(fā)酵時間對抑菌性的影響

      將篩選的菌株接種到發(fā)酵培養(yǎng)基中,30 ℃發(fā)酵培養(yǎng)48 h,培養(yǎng)過程中分別在12~48 h期間,每4 h取發(fā)酵液,以牛津杯法做抑菌圈試驗(重復3次,取平均值)。

      1.3.6.2 熱處理和pH對抑菌物質活性的影響

      使用鹽酸溶液將30 ℃培養(yǎng)24 h的乳球菌發(fā)酵液分別調至pH 2~pH 9,于90 ℃水浴30 min熱處理,以未熱處理的發(fā)酵液做對照,以牛津杯法做抑菌圈試驗,測定抑菌物質的活性(重復3次,取平均值)。

      1.3.7 高效液相色譜法(HPLC)分析1.3.7.1 發(fā)酵液濃縮純化

      將30 ℃下培養(yǎng)24 h的發(fā)酵液調至pH 3.0,于90 ℃熱處理30 min并于冰上迅速放涼,離心10 min去除沉淀。然后通過搖瓶吸附的方法[12],加入1%的H103大孔吸附樹脂,于37 ℃下?lián)u動吸附8 h后裝入層析柱。使用pH 3的75%乙醇溶液進行洗脫,洗脫液用 Nisin 活性 Buffer(pH 3的鹽酸水溶液)稀釋2倍,于旋轉蒸發(fā)儀上在低溫(30 ℃)懸蒸30 min,待乙醇除凈后,將溫度調至50 ℃將多余的水分懸蒸出去,最終得到稀釋前溶液體積的1/3,該溶液即為Nisin純化液。

      1.3.7.2 流動相配制

      緩沖液A:48 mmol/L三乙胺水溶液,用磷酸調至pH 3.0。

      緩沖液B:緩沖液A與乙腈的混合液(緩沖液A體積含量為22.5%)。

      1.3.7.3 標準品和樣品前處理

      精確稱取0.01 g Nisin標準品,用0.02 mol/L鹽酸溶液溶解,使效價為10000 IU/mL,用孔徑0.22 μm的水相微孔濾膜過濾。純化液樣品,同樣用孔徑0.22 μm的水相微孔濾膜過濾。

      1.3.7.4 色譜條件

      流動相A,B兩相:0~15 min,緩沖液B由30%上升到50%;15~20 min,緩沖液B維持50%。

      色譜柱:反向C18柱;柱溫:35 ℃;流速:1 mL/min;檢測波長:235 nm;進樣量:20 μL。

      2 結果與分析

      2.1 Nisin產(chǎn)生菌的平板初篩

      在初篩過程中,通過設定4個篩選條件從樣品中定向篩選Nisin產(chǎn)生菌,以盡可能減少雜菌對試驗的影響。首先,基于Tsai H J等[13]的研究,編碼乳酸鏈球菌素前體的基因(nip+)和其抗性基因(nis+)以及蔗糖發(fā)酵基因(suc+)緊密連鎖。因此,以蔗糖作為唯一碳源,用于Nisin產(chǎn)生菌的篩選。其次,將培養(yǎng)基中添加一定效價的Nisin,可以減少部分革蘭氏陽性菌的生長,減少雜菌污染,而對于要篩選的產(chǎn)Nisin的乳酸乳球菌來講,由于其本身可以產(chǎn)生Nisin,因此,可以在具有一定效價的培養(yǎng)基上正常生長。再者,由于Nisin是由乳酸乳球菌產(chǎn)生的,因此,配以溴甲酚紫作指示劑,可以快速找到產(chǎn)酸的單菌落,將其挑出,劃線培養(yǎng),見圖1。最后,通過革蘭氏染色,鏡檢(見圖1中B),篩選革蘭氏陽性、細胞形態(tài)為球形的菌株。綜上,選擇同時具備上述4個條件特征的菌株進行下一步的抑菌試驗。

      圖1 菌落形態(tài)A和細胞形態(tài)BFig.1 Colony morphology A and cell morphology B

      2.2 菌株抑菌活性檢測

      將初步篩選到的菌株進行抑菌圈試驗,驗證其發(fā)酵產(chǎn)物是否具有抑菌特性,見圖2。4個樣品均通過相同的處理, 1號為發(fā)酵培養(yǎng)基做陰性對照,4號是發(fā)酵培養(yǎng)基中加入了Nisin標準品的陽性對照??梢钥吹讲缓蠳isin的1號沒有產(chǎn)生抑菌圈,而加入Nisin的3號產(chǎn)生了最大的抑菌圈,2號和4號為篩選到的具有較好抑菌效果的兩株菌,其中4號的抑菌圈更大,表現(xiàn)出更好的抑菌效果,將其命名為L-217。

      圖2 兩株菌株的抑菌效果圖Fig.2 Antibacterial effect of two strains

      2.3 菌種鑒定

      將篩選到的具有較好抑菌效果的L-217菌株提基因組,PCR純化后,送到生工生物工程(上海)股份有限公司進行測序分析,將得到的測序結果在NCBI中進行同源性比較,同源性較高的為乳酸乳球菌屬(Lactococcuslactis),同源性大于99%。將其與搜索到的同源性大于97%的菌株,用Mega 7.0軟件構建系統(tǒng)發(fā)育樹,見圖3。發(fā)現(xiàn)L-217菌與乳酸乳球菌屬(Lactococcuslactis)最近,與山羊奶乳球菌屬(Lactococcushircilactis)、富士山乳球菌(Lactococcusfujiensis)和象白蟻乳球菌(Lactococcusnasutitermitis)親緣關系則較遠,結合菌株形態(tài)和生理生化特征等綜合分析, 鑒定該菌為乳酸乳球菌(Lactococcuslactis)。

      圖3 菌株L-217的16S rDNA 的系統(tǒng)發(fā)育樹Fig.3 Phylogenetic tree of 16S rDNA of strain L-217

      2.4 產(chǎn)物的初步探究與鑒定

      2.4.1 發(fā)酵時間對抑菌效果的影響

      圖4 發(fā)酵時間對抑菌效果的影響Fig.4 Effect of fermentation time on antibacterial effect

      由圖4可知,該菌在培養(yǎng)至12 h時開始產(chǎn)生抑菌物質,隨時間增加,抑菌活性快速提高,在生長至24 h時,表現(xiàn)出最大的抑菌活性。隨后,其抑菌活性呈現(xiàn)緩慢下降趨勢,這可能是培養(yǎng)基中的營養(yǎng)物質不足,該菌開始利用自身產(chǎn)生的抑菌物質。因此,將發(fā)酵培養(yǎng)24 h作為該菌抑菌活性測定的最佳發(fā)酵時間。

      2.4.2 熱處理和酸處理對抑菌物質活性的影響

      Nisin具有親水和疏水兩重性,即在N-末端存在大量的疏水殘基,在C-末端存在著親水基團,其表現(xiàn)出陽離子多肽的特性,等電點在堿性范圍;其溶解度和穩(wěn)定性等與溶液的pH值密切相關[14]。Nisin的溶解度隨pH值的下降而提高,而在堿性條件下幾乎不溶解。熱穩(wěn)定性與其在不同pH值下的溶解度有關。溶液在pH 2.5或更低值的鹽酸溶液中煮沸,其活性不發(fā)生變化,即使在115 ℃加熱一定時間還很穩(wěn)定。121 ℃加熱30 min,尚未完全失去活性。當pH值超過4時,溫度升高會使它在水溶液中迅速失活。根據(jù)這一特點,對篩選到的菌株產(chǎn)生的抑菌物質進行研究,可對抑菌物質是否為Nisin 進行初步的鑒定。

      圖5 pH和熱處理對發(fā)酵液中抑菌物質的影響Fig.5 Effects of pH and heat treatment on bacteriostatic substances in fermentation broth

      由圖5可知,未熱處理過的樣品,隨著pH的升高,抑菌物質的活性呈下降趨勢,在中性環(huán)境甚至是堿性環(huán)境下,不再具有抑菌活性,這與Nisin的溶解性特點相符合,隨著pH的升高,溶解度降低,其活性也不穩(wěn)定。此外,在pH 6時的抑菌圈直徑并沒有太大幅度的降低,從這一點可以排除是某些有機酸干擾下造成的假陽性,側面驗證了起到抑菌效果的物質就是細菌素。而在熱處理條件下,可以發(fā)現(xiàn)在pH 2、pH 3的條件下,90 ℃熱處理30 min,抑菌物質的活性和未熱處理過的樣品活性基本一致,說明該物質在pH 2~3的條件下,具有極高的耐熱性。這一點可以說明不是由乳酸乳球菌產(chǎn)生的不具有耐熱性的大分子雙球菌素,進一步證實該抑菌物質極有可能就是具有熱穩(wěn)定性的Nisin。同時熱處理的發(fā)酵液也可以排除過氧化氫對抑菌效果造成的假陽性干擾。

      2.4.3 發(fā)酵液中抑菌物質的初純化

      通過大孔樹脂動態(tài)吸附純化后,得到純化液中抑菌物質的濃度增大,表現(xiàn)出更好的抑菌活性,見圖6。

      圖6 發(fā)酵液純化過程中各樣品抑菌效果圖Fig.6 Antimicrobial effect of each sample in the purificationprocess of fermentation broth

      A,B,C,D對應的樣品分別是發(fā)酵液、吸附殘液、洗脫液、旋蒸濃縮液,將4個樣品做抑菌圈試驗,可以看到發(fā)酵液本身存在抑菌物質,表現(xiàn)出抑菌特性;經(jīng)大孔樹脂吸附后的殘液中不再具有抑菌活性,說明大孔樹脂將抑菌物質全部吸附;而用pH 3.0的75%酒精洗脫后,加入Nisin活性Buffer稀釋得到的洗脫液,產(chǎn)生了抑菌圈,說明抑菌物質被洗脫下來;最后通過旋蒸濃縮,去除溶液中酒精的同時,提高了樣品中抑菌物質的濃度。由圖6可知,旋蒸濃縮后的樣品,抑菌圈又顯著增大,為HPLC檢測做好了準備。

      2.4.4 HPLC對產(chǎn)物的分析鑒定

      目前國內外關于 Nisin 的檢測方法主要包括瓊脂擴散法、生物熒光法、電泳法、比濁法和免疫吸附法等[15-19],而HPLC法用于測定Nisin含量不僅簡便快速、精密度高而且重現(xiàn)性和穩(wěn)定性好,因此,本文釆用的檢測方法是Chan等[20]利用48 mmol/L三乙基胺磷酸鹽在232 nm下對Nisin的檢測方法。

      圖7 濃縮純化液與Nisin標準品對比圖譜Fig.7 Contrast map of concentrated purified solution and Nisin standard sample

      由圖7可知,Nisin標準品在11.4 min左右出現(xiàn)了吸收峰,出峰時間與所提供方法的出峰時間基本一致。因此,確定了Nisin的出峰時間;通過樣品與Nisin標準品的對比可以看出,在純化的樣品中雖然仍存在著許多雜質,但是它與標準品出現(xiàn)了同樣的吸收峰,證明該樣品中確實存在Nisin,印證了篩選到的就是產(chǎn)Nisin的乳酸乳球菌。

      3 結論

      本文根據(jù)乳酸乳球菌的特點先快速、準確篩選到具有抑菌特性的菌株,根據(jù)形態(tài)特征和生理生化特性,并通過16S rDNA序列分析技術,將其確定為乳酸乳球菌(Lactococcuslactis),命名為L-217。再進一步通過熱處理和酸處理試驗對抑菌物質性質進行初步的探究,最后通過HPLC法與Nisin標準品進行比對發(fā)現(xiàn):該菌株產(chǎn)生的抑菌物質與Nisin標準品在同樣的時間具有吸收峰。綜合這兩方面的結果,可以認定該菌株為具有產(chǎn)Nisin特性的乳酸乳球菌。本文從乳酸菌的篩選、Nisin的吸附、濃縮、純化,HPLC檢測進行分析,建立了一套快速、準確篩選Nisin產(chǎn)生菌株的方法,為從自然界中Nisin產(chǎn)生菌株的篩選和鑒定提供了有效依據(jù),為天然食品添加劑Nisin的生產(chǎn)以及以此菌株為基礎的功能食品、醫(yī)用食品等領域提供了重要的菌株資源。

      猜你喜歡
      發(fā)酵液球菌乳酸
      一株禽源糞腸球菌的分離與鑒定
      老年心力衰竭患者BNP及乳酸水平與心功能的相關性
      二甲雙胍與乳酸酸中毒及其在冠狀動脈造影期間的應用
      結節(jié)病合并隱球菌病的研究進展
      連翹內生真菌的分離鑒定及其發(fā)酵液抑菌活性和HPLC測定
      桑黃纖孔菌發(fā)酵液化學成分的研究
      中成藥(2018年1期)2018-02-02 07:20:03
      IL-33在隱球菌腦膜炎患者外周血單個核中的表達及臨床意義
      一株副球菌對鄰苯二甲酸酯的降解特性研究
      腹腔鏡手術相關的高乳酸血癥或乳酸性酸中毒
      產(chǎn)乳酸鏈球菌素的乳酸乳球菌的等離子體誘變選育
      阿图什市| 江达县| 柳州市| 高雄县| 余干县| 汕头市| 西吉县| 衢州市| 库尔勒市| 安阳县| 故城县| 安义县| 翁源县| 巴林右旗| 嘉定区| 峡江县| 中方县| 桂林市| 广德县| 岳西县| 新泰市| 枝江市| 广宁县| 茶陵县| 信阳市| 凌海市| 汽车| 镇赉县| 石楼县| 花莲县| 简阳市| 新干县| 陕西省| 南岸区| 浏阳市| 海盐县| 勃利县| 江山市| 清河县| 汽车| 镇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