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勁松
阿黛爾·阿瑪多(Adelle Amador)從小就生活在加州圣何塞(San Jose)東區(qū),她的丈夫莫里斯(Maurice)是附近一個大型體育場的餐廳主管,阿黛爾也在這家餐廳做收銀員,他們有3個孩子。雖然是本地人,并且一直勤勤懇懇地工作,但夫妻倆的收入完全不足以在這個城市租一套房,購房更是癡心妄想。
就如電影《當幸福來敲門》中的威爾·史密斯,這對夫妻帶著孩子不停地變換住所。這周有點錢,就住在汽車旅館,下周可能就換到庇護所,庇護所過期后,就搬到朋友家車庫。朋友的同情也不是無限的,再下一周他們就可能開著車,去到房車營地。營地中經常有人半夜擰把手。一家人睡覺前都會祈禱,希望能平安地看到第二天早晨的陽光。
阿黛爾一家是加州當地很多居民的縮影。憑借硅谷的科技產業(yè),加州經濟快速發(fā)展,更是助推了當地房價,大多數居民都買不起房。數據顯示,加州僅54%的人口擁有自己的住宅,此外,該州的財政報告顯示,加州有超過1/5的人要將50%的收入用于還房貸或者交房租,生活壓力可見一斑。
在高房價面前,許多人不得不選擇逃離,搬遷到其他地區(qū)。據人口普查局2018年的最新數據,每年有約69萬加州人搬去外州。另據一項最新的民調顯示,超過一半的加利福尼亞州居民正在計劃離開該州,高房價成為不少人想離開加州的主要理由。
很多家庭就跟阿黛爾一家一樣,過著“流浪”的生活。從去年開始,圣何塞市政府向無家可歸的家庭開放夜間停車場。
住在幸福的停車場
2018年12月,阿黛爾一家開始在高速公路旁居民區(qū)的社區(qū)中心停車場過夜。從這里出發(fā)30分鐘就能到達幾個超級公司總部:庫比蒂諾的蘋果、山景城的谷歌、門洛帕克的臉書。
這個社區(qū)中心有一小塊水泥廣場,阿黛爾的孩子們可以在這里洗澡做功課。每晚有個保安會巡視幾個小時。這些微不足道的小事,讓這個家庭感覺到安全和幸福。每晚七點,他們一家將車開進停車場,然后將車里的家庭用品打包到車頂,放下座位,開始睡覺。五點鐘他們就必須起床,將東西重新打包,在早上七點之前離開停車場,讓停車場正常營業(yè)。
在接受《滾石》雜志采訪時,阿黛爾希望能一直在這里住下去,不過附近的居民一直在抗議,認為他們這樣的家庭對社區(qū)的安全產生威脅。他們隨時做好再度搬遷的準備。
事實上,類似阿黛爾一家的住房危機已經蔓延到全美,成為美國社會的痼疾。根據《紐約時報》2018年的數據,美國有24.7%的家庭房租花費占收入的一半以上,有740萬個家庭要被迫搬入朋友家借住,有55萬人無家可歸。美國有數十個大城市都在面對住房危機,其中以加州為甚,而最嚴重的是灣區(qū)和南加州。
從2015年到2018年,灣區(qū)的無家可歸者增加30%,目前接近10萬人。根據《大西洋月刊》的統(tǒng)計,2018年舊金山出售的房屋中,有一半的購買者為硅谷新富,另有10%為金融業(yè)人員,其他行業(yè)的勞動者無力購房或者租房,很多人被迫住在“豆莢(Pods)”房中,所謂的豆莢,就是一張雙層床,配備電視和夜燈。這張床的租金是多少?每月高達1200美元。
局面是如此失控,以至于《華盛頓郵報》的專欄文章聲稱這是對人權的嚴重侵犯,“灣區(qū)的房產是全美最貴的,價格一眼看上去簡直像多打了一個零,中位數價格為160萬美元,一居室公寓的租金每月3700美元。這是不受管制的資本主義,不受限制的資本主義,完全沒有護欄?!?/p>
在舊金山,一個四口之家的平均年收入為11.7萬美元,這在美國其他地方足以過上富足的生活,但在這座城市卻屬于貧困人口,因為舊金山兩居室的平均售價為130萬美元。每天晚上,在舊金山著名的金門公園中,有4400人睡在這里。
這里四處都是骯臟的街道,堆滿垃圾和發(fā)臭的食物。由于老鼠橫行,洛杉磯的一位警察還感染了傷寒。這是什么年代?是21世紀?
在舊金山北部富裕的馬林郡(Marin County),無家可歸者最近兩年增加了一倍,他們收集200多條廢棄的駁船停泊在岸邊作為臨時居所。即便如此,依然有富裕住戶投訴,因為這些駁船影響了他們豪華游輪的出行,增加了碰撞的危險。
在北加州的洛杉磯,居民們需要每小時賺50美元才能負擔得起每月2471美元的平均租金。僅僅是2018年一年,無家可歸者就增加了16%,達到6萬人。根據《美國新聞與世界周刊》的報道,2018年這些人的死亡率也創(chuàng)了新紀錄,共有978人,比上年增加76%?!堵迳即墪r報》就發(fā)一篇《洛杉磯:骯臟的街道,失去控制的城市》描述這個城市的慘狀:“這里四處都是骯臟的街道,堆滿垃圾和發(fā)臭的食物。由于老鼠橫行,洛杉磯的一位警察還感染了傷寒。這是什么年代?是21世紀?在全美,乃至全世界最強勁的經濟體加州,居然還有人感染中世紀的疾病。這簡直不是美國,而是第三世界?!?blockquote>
30% 從2015年到2018年,灣區(qū)的無家可歸者增加30%,目前接近10萬人
這種愈加惡劣的情況讓高科技公司也感到頭疼。2019年11月1日,蘋果公司宣布出資25億美元,用來投資公益住宅項目,類似于中國的“經濟適用房”,從而緩解灣區(qū),乃至整個加州的住房危機。隨后,臉書宣布出資10億美元,谷歌同樣承諾10億美元跟進。
加州房地產究竟發(fā)生了什么事,讓這些富可敵國的科技公司坐立不安?這45億美元又能在多大程度上解決問題呢?
從本質上講,加利福尼亞的住房問題是一種稀缺性危機。
以灣區(qū)為例,加州的房價上漲是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的。60年代,灣區(qū)制定了嚴格的建筑法例,除了極少數地方外,絕大部分新建建筑的高度都不得超過12米。這個法案的出發(fā)點是為了維護灣區(qū)的標志性景觀,稱為《日落法案(sunset zoning)》。具體的規(guī)定是任何高層建筑在日出后一個小時到日落前一個小時,將任何城市公園或者公共廣場置于陰影之下,都是非法的。這項法規(guī)的出發(fā)點也許非常之好,但實際效果是大大降低新建房屋的承載率,一定程度上造成住房短缺,房價起飛。
從上世紀60年代到90年代,灣區(qū)的房價都在平穩(wěn)上漲。根據房地產網站estately.com的數據,以灣區(qū)遠端的圣何塞為例,在60年代,房價的中位數是60萬美元左右,到80年代末,上升到80萬美元,但是到了90年代末,中位數就一躍變成120萬美元,現(xiàn)在這個數字變成160萬美元。
90年代,硅谷逐漸形成規(guī)模,創(chuàng)造上百萬個高薪就業(yè)崗位,對附近的住房產生極大需求,與此同時,住房供應卻遠遠跟不上。從2012年到2016年,舊金山都會區(qū)增加了37.3萬個新工作崗位,而住房單位的增量卻僅有5.8萬個。巨大的供應缺口,造成房價暴漲,并溢出硅谷,輻射到全加州,連偏遠的薩科拉門托房價中位數也從2000年的13萬美元漲到2018年的37萬美元(estately.com數據)。
在美國,租房的人和自有房屋的人數比例相當,本來買不起房還可以租,但租金也跟著暴漲。舊金山本來有著嚴格的租金控制法規(guī),但1985年,加州議會通過了《埃利斯法案》(Ellis Act),該法案允許房東驅逐租戶,將自己的房子租給出價更高者,就此打破了租金上漲的藩籬。到2015年,舊金山的租金就遠遠超過紐約,成為全美最高的城市,中位數達到3160美元,最貴的金融區(qū)租金中位數更是高達4180美元。
卡羅琳·詹姆斯(Caroline James)是斯坦福大學的新聞碩士,從1996年開始扎根灣區(qū),她在社交網站Quora上講述了在灣區(qū)的租房買房體驗。1996年時她在斯坦福讀研,在那時,公寓已經非常難找,她當時在山景城(日后谷歌總部所在的城市)租了一居室,租金1000美元。
美國加州洛杉磯,當地或考慮制定計劃,有25 %以上的人行道和街道禁止流浪漢睡覺。(視覺中國 圖)
2000年,她和男友開始購房,他們買不起帕洛阿爾托(Palo Alto,斯坦福所在地)和門洛帕克(Menlo Park,日后臉書所在地)的房子,最后敲定一套圣卡洛斯(San Carlos,在舊金山和圣何塞之間的一座城市,以電子制造業(yè)為主)的老房子。這套房子破舊不堪,水管、車道、下水道全部要重修,即使這樣,售價依然高達60萬美元。2012年,他們把房子以110萬美元賣給中國移民,自己搬去了科羅拉多,享受人生。
除了兩大法案,國外買家,尤其是中國買家,也被認為是加州房價的推手之一。
天使島(Angel Island)坐落在金門大橋外,目前是舊金山著名的旅游景點。20世紀初,根據當時的《排華法案》,所有到達美國的中國人都被關押在該島的移民局審核,在美國有親屬的可以進入,其他的則被送回中國。
至今,該島移民局舊址的木墻上依舊遺留著用石塊刻出來的絕望中文詩句?,F(xiàn)在,這里是舊金山房價最高的區(qū)域之一,這里已經被中國買家占領,千萬美元豪宅的主人大部分來自中國。
“美國買家往往五千美元,一萬美元這樣的殺價,但來自中國的購房者往往直接提價十萬美元,而且是現(xiàn)金,這讓賣家完全無法拒絕?!狈康禺a數據公司ATTOM達倫·布洛姆奎斯特(Daren Blomquist)在接受《洛杉磯時報》采訪時說,“美國購房者根本無法抗衡,無法與這樣的買家競爭。”
在美國,購房首付比例非常低,很多甚至只有10%。由于貸款比例很高,銀行放款審核就非常嚴格,信用分、年流水、當前要還的車貸、學生貸款都會被考慮進去,最后由于拒絕放貸而導致交易中斷的情況很多,賣家只能得到幾千美元的賠償。這時候,手拿現(xiàn)金,全額付款的中國買家就有著強大的競爭力。
根據NBC的數據,從2015年到2018年,中國大陸連續(xù)四年成為美國房產最大的國際買家,去年一年就花了317億美元,其中40%在加州?!拔覟樗麄兊拇笫止P震驚,”一位臺灣房地產經紀人在接受《大西洋月刊》的采訪時說,她主要代理帕洛阿爾托的房產,這里是斯坦福大學所在地,硅谷的核心,房價中位數高達260萬美元,“對我來說,300萬美元是一輩子都掙不到的巨款,但對他們來說,就像零花錢。”
來自中國的資金雖然不是決定性的,但也進一步推動灣區(qū),乃至整個加州房價的上漲,加劇住房危機。
去年11月,加州新州長,民主黨人加文·紐瑟姆(Gavin Newsom)上任,他的主要競選承諾就是解決住房危機。他承諾到2025年止建造350萬套房屋。上任之后,紐瑟姆設置了一個專門解決住房問題的委員會,任命舊金山的州參議員斯科特·維納(Scott Wiener)為這個委員會的負責人。
今年1月,立法會開始工作后,住房委員會提出一系列法案,重點在于簡化對新建筑的審批,保護租房者,以及最有爭議的改革分區(qū)法。這是一項雄心勃勃的法案,維納希望通過這個法案打破住房用地的限制,將原來獨棟住宅的用地開放,建造高層公寓。
這項法案遭到原有富裕住戶的強烈反對。新的高層住宅將遮擋他們的陽光,增加來往的汽車,讓他們的房子貶值。在洛杉磯最富裕的比弗利區(qū),市議會就痛罵維納是克里姆林宮的共產黨,號召所有人投票反對這項法案。到目前為止,這項法案的支持率和反對率相當,并沒有通過的跡象。
蘋果、谷歌和臉書的介入代表了另一個努力方向,加州長期的住房短缺,不僅給普通大眾,甚至給他們自己的員工,也帶來嚴重影響。蘋果表示,除了這25億美元外,還將另外創(chuàng)建一項住房基金,為需要買房的人士提供貸款,貸款的利率將遠低于銀行。
但以加州目前的高房價,這三家科技公司的45億美元不會帶來太大變化。根據特納中心(Terner Center)的數據,在加州,建造一棟由州政府補貼的中等面積的經濟適用房,成本約為45萬美元,45億美元可以建造一萬套這樣的房屋,但加州的缺口是350萬套,三家公司的努力可以說是杯水車薪。
高房價、每年固定的山火讓越來越多的人從加州出逃。愈加頻繁的加州山火也與加州日益上漲的高房價有一定關系。高房價將窮人“驅趕”出市區(qū),他們不得已搬進郊區(qū)或者山林,增添了山火爆發(fā)的可能性。山火,往往也起源于這些窮人居住的地方。
高房價帶來的危害不只是破壞生態(tài)環(huán)境,還加劇了硅谷的服務人員流出,給未來的社區(qū)服務正常提供帶來了挑戰(zhàn)。就連加州的支柱產業(yè)——高科技公司也有外遷的趨勢,蘋果和谷歌都有外建第二總部的計劃。
庫克在25億住房支持計劃的聲明中提到,“我們希望確保這是一個充滿活力的地方,但對許多人來說,如今這是不可能的,該地區(qū)遭受著一場事關生存的負擔危機。”
加州的繁榮推高了房價,而高房價也許將終結加州的繁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