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心紅
(山東廣播電視臺,山東 濟南 250000)
會計的日常核算工作是開展各類經濟工作的前提條件,近年來我國市場經濟發(fā)展飛速。但會計工作中的監(jiān)督職能卻不能得到有效地發(fā)揮。很多的企業(yè)和行政部門出現財務報表不實、核算混亂的情況,這樣的現象頻出會給單位、企業(yè)造成一定的會計風險。我國許多的行政事業(yè)單位在經過國家各級審計部門的會計核算后都會掀起不同程度的“審計風波”。從這些事件中不能難看出當下行政事業(yè)單位中會計日常核算工作存在諸多的問題,以及不合規(guī)的操作。
國家賦予了行政單位一定的社會權利,這些單位具備一些政府職能,可以對社會公共事務及相關組織進行管理和維護。雖然大部分事業(yè)單位的財務核算工作都較為簡單,但是這項工作具有特殊性,所以研究其中存在的問題并找出解決辦法是非常有必要的。
根據各項報告顯示以及各類事業(yè)單位的日常會計實際工作情況,找到的主要問題可以分為以下幾類。
(一)不規(guī)范,不嚴謹的會計基礎工作。原始憑證,在會計的基礎統(tǒng)計和日常工作中原始憑證失真的現象非常普遍。這樣的現象會造成許多數據和信息的質量問題,導致財產流失和降低財政應有的收入。行政事業(yè)單位此項問題的具體表現如下:
不規(guī)范、不完整的填寫原始憑證。在各項選填或必填的項目中出現缺填和少填的情況,更有甚者就是直接不填,開票日期、開票人、收款人這些項目下,填寫內容不完整,不具體,不明確。比如日期只填寫到日期、收款人貨開票人只寫姓不寫名。金額填寫不規(guī)范,字跡模糊,大小寫不符合規(guī)定。還有一部分原始憑證,從表面來看符合規(guī)定,但細查之下,實際上隨意性很高,存在的人為因素也較多。
一些行政單位在核算的過程中不是很重視支出部分的核算與過程中的控制,沒有仔細的審核原始憑證。還有一種較為多見的情況:物資購買的原始憑證中沒有驗收人經辦人簽字,只有審核領導平批復,這樣的白條入賬是不符合規(guī)定的,較容易給對方企業(yè)或者單位提供偷稅漏稅的機會。將這樣不完整、不規(guī)范、不準確的原始憑證納入核算的資料當中,無疑是降低了審核的實際性和精準性。
(二)記賬與賬簿設置的問題,行政單位的記賬摘要過于簡單、粗淺;會計工作職能劃分不清晰,處理業(yè)務不及時不準確;行政部門事業(yè)單位在銀行開設專戶時,一系列的收支憑證,以及相關單據,并沒有歸入財務會計的總賬管理中,而是單數存儲,單列管理。這樣可能出現“賬外賬”的情況;在年中賬目對接,清算的過程中,部分單位不是將收支進行結轉“結余”而是將收支出進行相對轉,這樣的做法不符合相關的規(guī)定。這種“結余”并不能清楚、明晰地反映出單位的財務狀況;會計憑證內容上存在缺漏。
(三)賬簿設置,一些行政單位未使用財政部門統(tǒng)一印制分發(fā)的賬簿,還有些單位總賬都沒有設置。對一些進賬出賬的明細無法進行有效的核對,不能很好地控制和平衡各類賬目,一些固定資產未入賬,形成了賬外資產,現金與銀行存款的日記賬,混為一體;啟用賬簿時,經營人員,賬簿目錄,填寫不完整,不清楚;人員調動時忽視賬簿具體情況的交接,責權劃分不清楚;記賬登錄時方法規(guī)范,字跡不清晰,有刮、涂現象出現。
(一)完善和健全相關的制度和規(guī)程,嚴格執(zhí)行國家制定的《會計法》,并且大力宣傳和推廣相關的法律法規(guī)。加強各個部分法治規(guī)程的銜接,建立操作性強,實效性高,嚴謹的法治體系,讓會計工作人員有法可依,有章可守,修補審核中的漏洞。不僅如此,還要加大執(zhí)法力度,加強每一位工作人員的責任意識,增強社會法制觀念。核查時發(fā)現的問題及時處理,并且按照責任的劃分追究到個人。
(二)行政單位,應該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制定出適合自己的規(guī)章制度,建立內控嚴格,實際操作性強的財務管理辦法。對現金的管控,財產物資的審批權限與責任從領導到基層劃分清楚,以個人為單位的落實相關責任。首先強化會計審核工作人員的職業(yè)素養(yǎng)和道德教育。要求每一位工作人員恪盡職守、遵紀守法、實事求是的完成上級或單位分配的工作任務。其次建立各項合理的考評制度,考評結果,將直接影響從業(yè)人員的晉升和淘汰,以此更好的約束工作人員。
(三)內部控制與外部監(jiān)督相結合。以往會計監(jiān)督的辦法主要是查錯和防偽,但現今的內部控制,已將內部控制手段轉移到問題前端,對風險進行評估,再做好過程控制。此種方法可以將會計職位的職能充分地發(fā)揮出來,能起到更好的監(jiān)督監(jiān)管效果。確保相關信息的真實性、合法性、完整性。為單位把好第一道完全關卡。
行政單位需要定期或不定期地對財務收支情況進行抽查,對會計核算工作人員進行考評。對相關工作進行有效的審查。面對日益復雜的財務問題,我們的會計工作者還要與時俱進,不斷地在實際工作中總結經驗,探索方法,更新觀念,創(chuàng)建實效性更高,更科學更合理的核算辦法。認真審核每一個數據,完善每一個工作細節(jié),促進行政事業(yè)單位財務工作的發(fā)展,為國民經濟提供更有效的內部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