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潘寶銀,福建省永春縣蓬壺中心小學
數學學習是抽象和枯燥乏味的,為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自主性,營造一個輕松愉悅的教學氛圍,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合理運用多媒體進行有效的教學,不僅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從被動的知識接收者轉變?yōu)橹鲃拥奶剿髡吆蛡€性化的獨立學習者,還能使一些抽象、難懂的內容變得易于理解和掌握。 在實際教學工作中我們如何根據需要恰到好處地運用多媒體技術優(yōu)化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呢?在這里想談一談個人的一點體會:
研究表明,當小學生處于有意創(chuàng)設或富有立體感的情景中時,學生會情緒高漲,富有想象空間和超常的思維能力,進而表現出以往所沒有的求知欲和探究欲。因此教師可以通過創(chuàng)設有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探究欲望的教學情景,來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萌發(fā)他們學習數學的情感。例如在《數數》一課中,設計這樣一個動畫畫面:周末,雞媽媽和鴨媽媽帶它們的孩子出去覓食,在長滿色彩鮮艷的花朵的郊外草地上,出現了活潑可愛的雞媽媽和它的孩子們,接著,另一個群體也出現了,鴨媽媽和它的孩子們蹦蹦跳跳的出現在學生的視角里面,它們一起在郊外開心的玩了起來。這是,充滿著趣味性的情景一下子就引起了學生的興趣,緊接著,老師通過多媒體課件控制轉入雞媽媽和鴨媽媽的對話,鴨媽媽對雞媽媽說:“我的小鴨比你的小雞多?!倍u媽媽卻對鴨媽媽說:“不對,我的小雞比你的小鴨多?!备蠋熖岢鰡栴}:”怎樣才能知道究竟是雞媽媽的孩子多還是鴨媽媽的孩子多呢”學生回答后動畫顯示結果,非常直觀的顯示出”數數”,加強了學生對”數數”這個概念的理解,還讓學生在興趣中學會了使用對比的方法進行兩個數量多少的比較。
數學是抽象性、邏輯性很強的一門學科,而小學生的思維正處于由具體形象思維為主向抽象邏輯思維為主的過渡階段,因此教學中的重點應放在圍繞教學重點,展示知識的形成過程。要在通過直觀、生動的多媒體課件在數學知識的抽象性和學生思維的形象性之間架起一座橋梁,幫助學生掌握其內在規(guī)律,完成知識構建。如教學圓面積計算公式,學生對于推導過程,特別是等分的份數越多,拼成的圖形越接近長方形的道理難以理解。用多媒體演示:把一個圓2等分,用紅藍表示兩個半圓,再把兩個半圓分成8個相等的小扇形,讓小扇形一個個從圓中“飛出來”(還剩下一個虛線圓)排成兩列,拼成一個近似長方形閃爍顯示,再依次進行16、32等份的方法割補,讓學生通過對比,直觀地看出等分的份數越多,越接近長方形。在此基礎上再通過移動演示,使學生建立圓半徑,圓周長的一半和所拼成長方形的長、寬之間的聯系,從而推導出圓面積計算公式。這樣化靜為動的顯示,步步引導,環(huán)環(huán)推進,在學生的頭腦中留下了“化圓為方”的深刻表象,有助于實現由感知——表象——抽象心理轉化,起到了“潤物細無聲”的效果。
在一年級的教學中,我發(fā)現,由于學生年齡小,對一些抽象的問題不易理解,而對一些具體形象的事物卻記得特別牢固,例如,我發(fā)現他們在計算5-3時,不是對抽象數字的分析綜合,而可能是用五個手指減去三個手指、五個蘋果吃了三個等具體的事物形象形成的表象相加出來的。所以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對于一些學生不容易理解的抽象問題,我利用多媒體課件,使教學由抽象到直觀、文圖并茂、聲像畢具,形象生動,啟發(fā)學生的思維聯想。例如,在講10以內數的認識和加減法中的填未知加數時。我考慮到教材內容是學生在小學階段最早接觸到的用括號代替不知道的加數的代數知識,是高年級求未知數x和解方程的初步鋪墊,以適應高年級的代數知識的學習。
烏申斯基說:“兒童是用形式、聲音、色彩和感覺來思維的?!弊鳛楝F代教育技術精華的多媒體課件正好集聲、色、光于一身,圖形的運動、閃爍、組合、色彩變化等動畫效果,都能生動直觀的展示客觀事物本身的本質屬性,使學生能夠在學習過程中,理清知識的來龍去脈,了解知識的內在聯系,以有效地實現學生對當前所學知識的意義構建。在教學時、分、秒時,我上課前用一個Flash設計一個小鬧鐘的動畫,讓小鬧鐘在屏幕上滴嗒滴嗒的走著,吸引學生的注意,調動他們學習的興趣。讓學生可以從鐘面上可以直觀感受到1分鐘=60秒,再通過時針與分針的配合快速轉動可以讓學生知道,1時=60分。為了讓學生掌握一天時間內時針正好走了兩圈這一知識點。我又制作了學生的幾組生活動畫,悅耳的音樂,使學生賞心悅目,真切地體會到一天有24小時,時針在鐘面上走了兩圈,并根據畫面說出什么時間正在做什么?這樣學生可以從直觀的感受1秒、1分的長短,加上自己的生活經可以在頭腦中抽象出“時”的概念。
總之,多媒體教學是以傳統教學手段為基礎,將現代教育技術有機地滲透到學科教學之中,在實踐中,我們可以看出,由于多媒體技術集聲、光、形、色于一身,它呈現的知識信息量大、動態(tài)感強,具有實時性,能將某些知識化靜為動,化難為易,達到最佳效果,贏得了教學時間,留給了學生思維空間,提高了形式整體素質,是其它教學手段無法達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