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厲國軒
《醫(yī)藥養(yǎng)生保健報》2018年6月20日登載的《上海梨膏糖止咳潤肺》一文中提到了梨膏糖的配方:“梨膏糖的配方有川貝、茯苓、紫苑、制半夏、冬瓜子、苦杏仁、香椽片、款冬花等十多味中藥?!痹谶@列舉的八味中藥中,竟然有兩種都用錯了字。一個是“紫苑”應為“紫菀”,一個是“香椽片”應為“香櫞片”。
先來說“紫菀(wǎn)”。紫菀是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說紫菀“其根色紫而柔宛,故名”。它的根和根狀莖都可入藥,有潤肺、消痰、止咳的功效?!霸贰弊x作yuàn,一指養(yǎng)禽獸種林木的地方,也指學術(shù)、文化薈萃之地?!白陷摇敝v不通。
再來說“香櫞(yuán)片”。香櫞屬蕓香科柑橘屬,在中國已經(jīng)有兩千多年的栽培歷史,東漢楊孚《異物志》稱之為“枸櫞”,并說它的果實“皮有香,味不美”。果皮可以入藥,其干片有清香氣,有下氣除痰的功效。古代多將香櫞和佛手柑歸為一樣東西,事實上佛手是香櫞的變種,兩者雖然有一定的相似之處,但是佛手的香氣比香櫞濃,久置更香。而“椽”讀作chuán,是放在檁子上架著屋面板和瓦的木條,有一句俗語叫“出頭的椽子先爛”,與中藥毫無關(guān)聯(lián)。梨膏糖的配方里不可能有“香椽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