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東莞市茶山鎮(zhèn)第三小學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目標強調學生綜合運用各學科知識,認識、分析和解決現實問題,提升綜合素質,著力發(fā)展核心素養(yǎng)。那么,在具體的教育教學實踐中,如何對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的養(yǎng)成進行評價?怎樣的評價體系才能更有效地促進課程的發(fā)展?
“六課型”是從準備階段、實施階段和總結階段中劃分出選題課、開題課、活動策劃課、方法指導課、階段研討課和成果展評課等六個不同的課型,每個課型有其特定的活動任務,依據活動任務確定課型的核心能力是首要任務。我經過反復推敲,提煉出“六課型”的核心能力。(如表1所示)
表1 “六課型”的核心能力
核心能力目標為主導下的課型評價將會推動課型的扎實開展,把核心能力目標的培養(yǎng)作為教學的一個重點,能更進一步促使教學不斷改革。為讓教師頭腦中形成清晰的目標構架,在提煉了課型核心能力的基礎上,提出各年段學生能力水平表現,進一步用可操作的行為或可量化的數據表述評價指標,形成評價表。(如表2所示)。
表2 《南社古村孝德文化探微——我的策劃,我作主》
學生對比指標上的一些明細的數量或要求進行評價的過程也是激發(fā)內驅力的過程,且在這個評價中驅動目標能力的提升。
“為了探察兒童的心靈,發(fā)現藏匿在他心靈深處某個角落里的神奇的鈴鐺,然后小心地去觸動這個鈴鐺,從而使兒童內心所具有的一切最美好的東西都能顯示出來?!痹u價的干預起到很大的作用,倡導多元評價方式,去觸動這個鈴鐺,使課程在有效實施中促進了學生的關鍵能力和核心素養(yǎng)的養(yǎng)成。如在活動中,除了自評、互評、教師評、家長評以外,請參與活動的第三方(古村管理干部、老人、游客等)對學生的表現給予評價。在課堂教學中,以核心能力目標指引轉變教學方式的同時嘗試變革評價方式,如針對外出活動的“任務單驅動式評價方式”,針對主題類項目活動的“活動地圖導引式評價方式”,針對學期學業(yè)整體評價的“整合性綜合類學業(yè)評價方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