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浙江省杭州市良渚職業(yè)高級中學
烹飪專業(yè)是我校特色重點專業(yè),下面又分中餐、面點和西餐等專業(yè)。學校開設(shè)的文化課有語文、數(shù)學、英語和政治體育音樂等。筆者經(jīng)過多年的教學實踐發(fā)現(xiàn),中職英語課堂教學在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方面還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傳統(tǒng)的中學英語教學模式是“以考促學”。教師以學生考試的成績結(jié)果評定學生的學習效率。人類的學習能力天生就有,更多的是后期的培養(yǎng)和提高。學習的效果往往決定于是否有效的教學策略。
中職英語課堂教學渠道單一。傳統(tǒng)教室內(nèi)授課,單項地填鴨式教學。師生獲得知識的渠道往往只是教材、英語雜志和電子錄音等。
很多時候,英語課堂教學往往有一個模擬職場的英語運用訓練。我們也發(fā)現(xiàn),由于缺少真實的職業(yè)場景,英語的模擬職場訓練有諸多弊端:
1.提前準備對話語句。對話句式書面化,形式單一,沒有職場化。
2.缺少職場體驗導致身份語言的缺失。語言是身份的象征。學生在模擬職場英語訓練的時候,由于缺失職場身份的體驗,而顯得造作別扭。
《職高英語教學大綱》規(guī)定中職英語的教學任務(wù):努力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學習策略、拓寬學生的學習渠道、提高學生學習效率的意識和能力,為學生的終身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chǔ)??梢姟皩W習能力”是培養(yǎng)學生四大核心素養(yǎng)的基礎(chǔ)和保障。學習能力的缺失,必定影響其他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既是任務(wù),又是目標。
建構(gòu)主義理論認為學習是學習者主動建構(gòu)知識的過程;這一觀點表明,在選擇性課改的背景下,學生將主導課堂的教學內(nèi)容,教學的策略和效率。中職英語走進廚房的實訓教學模式,不僅改變了傳統(tǒng)的教室主場模式,也將由學生決定英語課堂的烹飪教學內(nèi)容和實訓的教學方法。
從英語基礎(chǔ)模塊1到模塊3,中職英語教材內(nèi)容與中職烹飪學科密切聯(lián)系,而又相互促進,共同發(fā)展。筆者把二者聯(lián)系密切的知識點歸納總結(jié),如圖表1:
圖表1
注:本表格參考黃維斌、趙志理“中職音樂專業(yè)‘三段三式’數(shù)學課堂教學模式探索”,音樂專業(yè)知識與可采取的“三式”策略做的分類歸納表格。
中職英語在實訓教學模式(走進廚房)中培養(yǎng),暗示著多個方面的轉(zhuǎn)變。首先是教學觀念的轉(zhuǎn)變,課堂教學主體位置的互換,教學方式的靈活多樣,學生的學習策略得到革新,學習渠道得到拓寬。
一直以來中職英語課堂的教學主體是教師,學生則是被動地接受學習;教師是課堂的主導者,主導教學內(nèi)容、教學目標和教學策略等。
學習主體的外在變化:學生成為英語課堂教學的主體。學生會做什么美食,能不能用英語傳授給外教烹制方法和過程,怎么教?怎么跟外教交流?都完全是由學生分工或者合作來完成。
學習主體的內(nèi)在變化:學生學習英語的信心、興趣和動機,同時得到改觀。筆者以英語基礎(chǔ)模塊2,unit 1“I can do it”為例:
課堂導入,學生觀看視頻:
Y:Hi,Jack.What are you doing ?
J:Hi,Yana.I’m cooking some Chinese dish called Gongbao Chicken.
Y:Oh,it looks so nice.
J:Do you want to try ?
Y:Yeah,I’d like to,but I’m afraid I don’t know how to ….
J:Oh,that is not a problem,they can teach you cook it.
烹飪Jack大師回頭問:Can you teach Yana to cook Chinese dish?
這樣的課堂導入很容易地轉(zhuǎn)變課堂教學主體,讓學生主導課堂,自己組織語言,“親口”傳授外教燒制良渚菜肴。而接下來,學生就要為能跟外教一起學習中餐烹飪,準備一些英語語言操練。
中職英語走進廚房實訓教學模式,直接引起教材的重新選擇。經(jīng)過多年的教學實踐,筆者總結(jié)出適合中職烹飪專業(yè)的“英語基礎(chǔ)課程+烹飪英語+專業(yè)拓展課程”系列教材。
1.結(jié)合一節(jié)市級公開課(2019年5月),當時在良渚文化申遺并且成功的背景下,筆者給公開課取名“a bite of Liangzhu 舌尖上的良渚”,源自教材 《烹飪英語》Unit 3 cooking method(高等教育出版社)。
烹飪專業(yè)的學生動手能力較強,對于烹飪動詞cooking verbs非常感興趣,在完成烹飪實訓操作的時候,對英語單詞的掌握也是張口即來,令人佩服。
Translate the following cooking verbs into Chinese:
(1)poach ________ (2)stew ________
(3)boil________ (4)braise ________
(5)grill ________ (6)steam________
參考答案:poach 水煮 stew 燉,燜 boil煮沸 braise 紅燒grill 燒烤 steam 蒸 。
通常情況下,立馬讓學生親口傳授外教,操練“How to cook it?”那么學生馬上跌入“無言無語的陷阱”,簡單熱鬧幾句話語后,大部分學生無法活動下去,茫然不知所措。沒有一定數(shù)量的相關(guān)語言輸入,沒有熟練的模擬操練,怎么跟外教交流,教她做什么菜,怎么教?
2.戶外“美食節(jié)場地”也是很好的實訓教學模式,是很好的英語口語教學實訓?;A(chǔ)訓練:
What can he do?
He can fry chicken legs.
How about the chicken legs?
It’s delicious / nice.
引入《烹飪英語》教學內(nèi)容:
詞匯學習:
fry 用油煎;用油炸烤炒;油炸vt.油炸;油煎;
e.g:fried chicken leg 炸雞腿
fried eggs 油煎雞蛋
n.烤架;戶外燒烤
v.燒烤 ( 直接在火上烤)
barbecued mutton 烤羊肉
口語對話dialogue:
Fried Chicken Wings
Chef:Good morning,boys and girls.
Cooks:Good morning,sir.
Chef:Are you ready ?Today,I will teach you how to fry chicken wings.
Cook:Why do we use the deep frying basket,sir?
Chef:Because it can increase your cooking efficiency and the quality of food !And it can stop from sticking to the boiler.
Cook:Oh,I see.
學生從被動受教的學生角色轉(zhuǎn)變成“高高在上”的教師,自然會很自信地擔當教師的角色,教學的內(nèi)容也由他們決定。從簡單常用的對話,深入到拓展模塊,升級到專業(yè)“烹飪英語”模塊。相對應(yīng)的英語教學內(nèi)容也得到拓展和提高。
應(yīng)試教學模式一直主導中職英語課堂教學?!耙钥即賹W”的教學策略已經(jīng)不適合當下的中職英語教學和時代的需要。走進廚房,中職英語課堂的實訓教模式可以改變這一局面。
1.嫁接式教學策略
中職生的英語基礎(chǔ)知識圖,可以比作是一棵樹。在他們進入中職學校前,這棵樹或許沒有長得枝繁葉茂,甚至是讓家長和老師心灰意冷。筆者經(jīng)過多年教學實踐和探索,找到一條新枝“烹飪英語”,嫁接到“英語基礎(chǔ)知識”之樹上,融入烹飪的新鮮血液和學生的自信,既助力學生英語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又能滿足學生終身學習和職業(yè)生涯的需要。比如,筆者的公開課“A Bite of Liangzhu”:
試看外教(Yana)跟我們學生的課堂對話:
W:How can you cook the beef ?
X:I can … it.( roastgrill)
美食節(jié)場地的拓展訓練:
A:What did you cook on the food festival ?
B:We…
A:How did you cook it ?
B:We…
中職烹飪學生對烹飪技能roastgrill的自信,水到渠成地轉(zhuǎn)嫁到英語的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學生對how 和what 的用法,也得到很好地運用。在英語口語考試題中,類似對“What is your … ?”和“How to /How can you …?”等特殊疑問句的回答,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2.分層式多元素教學策略
美國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加德納的“多元智力”框架中,人的智力結(jié)構(gòu)由多種要素構(gòu)成:語言智能、空間智能、身體運動智能、音樂智能、人際智能等。而這些智力在每個人身上以不同方式、不同程度的組合使得每個人的智力各具特點,這就是智力的差異性。根據(jù)他這一理論,不是每個學生的所有智力都會得到很好的開發(fā)和提高。有的學生觀察智力突出,在雕刻制作方面優(yōu)秀,有的語言智力突出,在學習外語方面比較出眾。烹飪專業(yè)的學生在烹飪制作方面比較擅長,而在語言智能方面落后。分層式多元素教學策略基于此理論。比如,筆者在“a bite of Liangzhu”《烹飪英語》修訂版(科學出版社)Unit 3 cooking method,有深刻的課堂教學實踐:
分組合作學習。筆者把全班學生分成4個小組,每組約8位學生。
第1組學生,能簡單識別英文菜名the dishes in English,并能正確讀出,介紹給外教,使用的語句是“This is …”,句子非常簡單,適合英語基礎(chǔ)比較薄弱的學生,主要是鼓勵他們開口說英語。
第2組學生,能制作英文菜單menu,并能分享給同學和老師。滿足書寫字跡漂亮、有美術(shù)特長的學生和善于用英語表達的學生。
第3組些學生做waiter/waitress負責迎賓招待。
第4組學生,平時不大開口說英語,只負責烹飪。其他英語口語表達能力較強的學生,介紹他們的作品給其他同學和教師。只做烹飪的學生也能體會到成功的喜悅。在這期間,能說一個形容詞來形容自己的作品就很好了。
這樣的課堂分工協(xié)作的實訓教學模式,充分發(fā)揮學生的各自優(yōu)秀智力,各有各的任務(wù),各有各的收獲。在課堂教學評價反面,很自然地多元素評價:有精美的作品和菜單展示,有酒店禮儀的迎賓接待,有用英語的作品介紹,還有美味的佳肴等眾人品嘗。
3.家庭聚會式教學策略
中職英語走進實訓“廚房”之地,這個特定的場所孕育著濃厚的家庭氛圍。學生一躍轉(zhuǎn)變成小老師,和教師一起上課,探討烹飪的問題。語言的交流可以拓展至肢體語言的交流,比如:對于cooking verbs的理解和內(nèi)化,我們可以做個游戲:show you action,and you guess the right verbs.這樣的學習方式很適合家庭聚會式教學策略的運用,更讓家庭氛圍融洽。
至于課堂最后的成效,也可以是互動、積極地評價。這不僅是師生平等的課堂,更是和諧、民主和自由的課堂?!霸诩易隹汀焙汀罢写赓e”的體驗氛圍是輕松愉快的,也更容易建立學生的專業(yè)自信。
中職英語“實訓教學”模式經(jīng)過三年的課堂教學實踐,已經(jīng)取得了初步的階段性成效。
烹飪專業(yè)的學生提高了學習英語的興趣,在實訓中增強了學習英語的信心,在烹飪英語知識的層面上絕大多數(shù)的學生掌握了cooking verbs烹飪動詞,并且“嫁接”到英語其他知識的學習,其效果明顯提高了許多。
在對待英語學習的態(tài)度上、情感上,烹飪專業(yè)的學生逐漸養(yǎng)成了敬仰專業(yè)、尊重外賓、相互學習的正確態(tài)度。與外籍教師一起學習生活,成了學生的常態(tà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