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之蓮
摘 要:所謂十年樹木,百年育人,愛國主義教育應貫穿于整個教育的始末,應成為思想教育領域當中的永恒主題。其中,通過“成長印記”活動來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情感,可以從讀愛國系列文章、看愛國系列影片、講愛國系列故事、開愛國系列班會以及做愛國系列小事等幾個方面來進行。
關鍵詞:成長印記;活動;學生;愛國情感
在小學階段開展愛國主義教育,著重于學生愛國情感的培養(yǎng),增強小學生的愛國意識,將愛國主義思想及情懷深深地銘刻于心底,既是小學教育的重要內容,同時對于每位小學生而言,濃厚的愛國情感也必將會成為其自身成長及學習的水分、陽光和肥料,有助于其茁壯成長。當然,培養(yǎng)學生愛國情感不能始終停留于理論講授層面,更不能停留于喊口號上,需要基于豐富多樣、行之有效的實踐活動來進行。而其中,就比如開展“成長印記”活動?;凇俺砷L印記”活動,能夠有效地指引學生的認知,讓學生在濃厚的愛國主義氛圍當中實現(xiàn)自身愛國情感的培養(yǎng)與提升。
一、讀愛國系列文章
教師要在日常教學過程當中,為學生推薦一些愛國系列的文章,不應有或古、或今、或中、或外的單方面限制,應該具備內容的代表性、選擇的寬泛性。同時基于小學低、中、高年級學生認知能力以及知識水平的不同而針對性地推薦適合他們閱讀,便于他們理解的愛國系列文章。具體來講,比如針對小學低年級學生,可以先從愛國的名言警句開始,比如《禮記》當中的“茍利國家,不求富貴”,宋教仁的“白眼觀天下,丹心報國家”,以及肖邦的“愛祖國高于一切”等等。另外,針對小學中年級學生,教師可以向他們推薦一些有關愛國的中短篇文章,比如《詹天佑》《愛國少年》等。最后,針對小學高年級學生,教師可以向他們推薦一些長篇文章甚至是書籍,以培養(yǎng)與增強他們的愛國情感,比如《紅巖》《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以及《可愛的中國》等書籍。
二、看愛國系列影片
一方面來講,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教師教學設施條件有了極大的提升,其中就比如互聯(lián)網(wǎng)多媒體信息系統(tǒng)被引入課堂教學當中,為教學提供了更多的便利與可能;另一方面來講,新時期教師教學不應單純強調教師的講授,而更應注重學生自身的主觀感知與探究。由此一來,為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情感,教師可以帶領學生來觀看愛國系列電影,使學生更為直觀、形象地感知與理解愛國情感。舉例來講,比較適宜小學生觀看的愛國系列電影包括如《小兵張嘎》《歌唱二小放牛郎》以及《閃閃的紅星》等等。
三、講愛國系列故事
通過向學生講述愛國系列故事,將主人公的生平、經(jīng)歷展示給學生,可以讓學生沿著故事的主線而逐步加強對愛國情感的理解,同時還能夠以主人公的精神為引領,進而實現(xiàn)自身愛國情感的增強。有關愛國的故事有很多,古有《蘇武牧羊》《岳飛抗金的事跡》等等,今有歷年感動中國人物評選中的如愛國工匠李萬君以及西部英雄愛國故事等等,另外還包括被譽為童話大王安徒生筆下的《小英雄海娃》等童話故事。這些愛國系列故事都能夠作為培養(yǎng)學生愛國情感的有價值素材,也能夠給予學生更有效的指引。與此同時,基于一邊讀故事一邊感受愛國主義情感的方式,更容易得到小學低年級學生的理解,使愛國主義情感真正做到內化于心。
四、開愛國系列班會
教師要充分利用好和發(fā)揮好主題班會的作用,加以巧妙而多樣化地設計,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不論是從形式上來講,還是從主題確定下的細節(jié)內容上來講,有關愛國系列班會的設計都應該是豐富多樣的。具體來講,2019年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70周年,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我和我的祖國》愛國主義主題班會,向學生介紹中國的自然地理與人文等,比如世界八大奇跡之一的萬里長城,雄偉壯觀的兵馬俑等,再比如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或者是“救國篇”下的無數(shù)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跡,“強國篇”下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奮斗事跡及所取得的驕人成績等等,這些題材都極具教育價值,都能夠進一步加強小學生對祖國的認識,激發(fā)愛國主義情懷,增強愛國情感。
五、做愛國系列小事
為切實增強小學生的愛國情感,就不僅需要將這種濃厚的愛國情感內化于心,而且還需要外化于行。小學生雖然年齡尚幼,目前還不能夠為祖國做出多么轟轟烈烈的大貢獻,但是愛國之心、愛國之行同樣應體現(xiàn)在日常學習及生活當中的各類小事之中。正所謂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對此,教師要積極探索切實可行的愛國主義教育活動方案,比如舉辦“愛國主義教育”主題手抄報或者是繪畫比賽,將愛國主義貼近學生生活實際,將學生愛國情感的培養(yǎng)落到實處。
總而言之,讀愛國系列文章、看愛國系列影片、講愛國系列故事、開愛國系列班會以及做愛國系列小事既是“成長印記”活動的主要組成部分,也是培養(yǎng)學生愛國情感的有效途徑。對此,在今后的教學工作當中,教師還應進一步加強探索,善于創(chuàng)新培養(yǎng)學生愛國情感的有效路徑,切實保證小學愛國主義教育成效的實現(xiàn)。
參考文獻:
[1]陳好春.小學生愛國情感的培養(yǎng)[J].甘肅教育,2014(10).
[2]賴盛娥.愛國意識應從小培養(yǎng)[J].江西教育,2012(3).
[3]熊代華.新時代背景下的小學愛國主義教育[J].課程教育研究,2017(6).
[4]張麗.當前小學愛國主義教育存在的問題與解決對策[J].現(xiàn)代農(nóng)業(yè)科技,2016(7).
注:本文系2018年度甘肅省“十三五”教育教學規(guī)劃一般自籌課題《小學生愛國情感培養(yǎng)的有效策略研究》階段性研究成果,課題立項號:GS[2018]GHB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