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旺旺
隨著中國在2009年開啟人民幣國際化進程,其他國家、超國家組織央行陸續(xù)與中國建立起一系列貨幣合作協(xié)議。從中國的角度講,與其他貨幣當局締結人民幣相關貨幣協(xié)議,是為了從政府角度打好人民幣國際化的基礎;從外國政府的角度,與中國建立人民幣相關合作可分享人民幣國際化的紅利。在此過程中,歐洲不同央行出現(xiàn)了與中國密集建立貨幣合作的現(xiàn)象。其中,德國央行、法國央行接連與中國簽署人民幣清算備忘錄和獲得中國授予的800 億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額度(RQFII)。
然而,在與中國建立貨幣合作的具體過程中,德中貨幣合作突出了地方政府主導、聯(lián)邦政府背書、德國央行支持與最終市場化導向的特點,法中貨幣合作則表現(xiàn)為政府主導、法國央行打先鋒和國家利益優(yōu)先性的特點。針對這兩種合作的差異,本文擬從政治體制、政治傳統(tǒng)、經濟利益、央行演變這四個方面進行探討。
2009年7月1日,中國人民銀行、財政部、商務部、海關總署、稅務總局、銀監(jiān)會共同制定了《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管理辦法》。這被視為中國在多年改革國際貨幣體系無果的情況下,采取單邊途徑即推進人民幣國際化來降低對美元依賴的標志。①高海紅、余永定:《人民幣國際化的含義與條件》,載《國際經濟評論》2010年第1 期,第47 頁。隨后,中國與其他國家、超國家央行建立一系列貨幣合作協(xié)議,包括本幣互換協(xié)議、雙邊結算安排、授予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額度、簽署人民幣清算備忘錄等。截至2018年12月,中國共與三十七個國家央行簽署了貨幣互換協(xié)議,②它們分別是韓國、香港、馬來西亞、白俄羅斯、印尼、阿根廷、冰島、新加坡、新西蘭、烏茲別克斯坦、蒙古、哈薩克斯坦、泰國、巴基斯坦、阿聯(lián)酋、土耳其、澳大利亞、烏克蘭、巴西、英國、匈牙利、阿爾巴尼亞、歐洲央行、瑞士、斯里蘭卡、俄羅斯、卡塔爾、加拿大、蘇里南、亞美尼亞、南非、智利、塔吉克斯坦、摩洛哥、塞爾維亞、埃及。并與其中部分國家完成續(xù)簽,同時授予十八個國家共計17400 億人民幣的境外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額度。俄羅斯、贊比亞、南非、印尼、法國、德國、盧森堡、馬來西亞、韓國、新加坡等國主要城市已經建立人民幣業(yè)務清算行。③數據來源于中國人民銀行官網,詳情可參見中國人民銀行:《2018 中國人民幣國際化報告》。
在人民幣國際化背景下與中國建立貨幣合作的好處,簡而言之,是可以分享人民幣國際化帶來的紅利。它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人民幣補充國際貨幣的多樣性,在主要國際貨幣如美元、歐元、英鎊之外,各國可以選擇人民幣發(fā)揮計價、結算、交易和外匯儲備功能,降低對美元的依賴和規(guī)避金融風險;二、在國際貿易中使用人民幣結算、計價和交易,可以降低與中國合作伙伴之間的交易成本,還能接觸到更多使用人民幣結算的中國商務伙伴。這些都是歐元區(qū)與中國建立貨幣合作的潛在收益。歐洲央行執(zhí)行董事會董事伊夫·莫施(Yves Mersch)表示:“歐元區(qū)企業(yè)在與中國企業(yè)做交易時愿意以人民幣結算,既在于可降低交易成本,又可以接觸到更多潛在的中國供應商”。④Yves Mersch, “China: Progressing towards financial Market Liberalization and Currency Internationalization”, February 26th, 2014,https://www.ecb.europa.eu/press/key/date/2014/html/sp140226.en.html[2018-11-4].
歐洲央行、德國央行、法國央行、盧森堡央行、匈牙利央行、英國央行以及瑞士央行在2013年到2015年均完成了與中國的貨幣合作(如表1所示),主要包括簽署人民幣與歐元、英鎊、瑞士法郎、匈牙利福林的本幣互換協(xié)議,在法蘭克福、巴黎、倫敦、盧森堡建立人民幣清算機制和授予德國、法國、瑞士、英國、盧森堡等國投資者相應的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額度。①根據2019年最新政策,RQFII 完成了階段性歷史使命,目前已經取消,中國政府在金融領域繼續(xù)實行穩(wěn)步開放的策略。
來源:作者自制
對比德國、法國與中國建立貨幣合作的過程,可以發(fā)現(xiàn)德法幾乎是在同一年與中國達成了內容、數額均一致的貨幣合作安排。更具體地說,在2014年3月29日、6月28日,中德、中法分別先后簽署《人民幣清算備忘錄》,2014年3月26日、7月7日,中方分別授予法、德800 億元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額度。表面來看,德法于2014年3月底和6月底在與中國建立貨幣合作的“競賽”中各占優(yōu)勢、平分秋色。
德中、法中貨幣合作內容在背景、時間和內容上有相似性,但是,從合作主導者、央行作用、談判框架和后續(xù)互動這四個方面兩國都表現(xiàn)出了明顯的差異。從2013-2015年的互動過程來看,促成德中貨幣合作達成的主導者是黑森州地方政府,而法國案例上的主導者是法國中央政府;同屬歐元體系,德國央行只是象征性地支持德中貨幣合作的建立,法國央行卻是“出人出力”、積極地為法中貨幣合作開路;德中貨幣合作是在黑森州經濟部與中國人民銀行的會晤中定下基調,而法中貨幣合作卻是在中法政府高層設置的雙邊高層財金對話框架下達成的;黑森州政府在兩項貨幣合作協(xié)議達成后繼續(xù)就貨幣、金融事宜加強與中國政府的往來,聯(lián)邦政府卻在象征兩國金融合作的最高談話框架、即第二輪中德高層財金對話何時舉行的議題上一拖再拖,法國則已經在2018年12月與中國成功舉行了第六輪中法高層財金對話。
表2 德中、法中貨幣合作的過程比較
1、黑森州政府的主導角色
美因河畔法蘭克福是德國黑森州第一大城市、德國最重要的交通樞紐、也是歐洲央行和德國央行所在處。作為推進法蘭克福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的代言人,法蘭克福金融促進委員會(Frankfurt am Main Finance FMF)主席盧茨·雷提格(Lutz R?ttig)和主要銀行代表一致認為在法蘭克福建立人民幣清算行是有好處的。①法蘭克福金融促進委員會成立于2008年。為了應對金融危機,時任黑森州州長羅蘭?科赫(Roland Koch)和前法蘭克福市長佩特拉?羅斯(Petra Roth)為法蘭克福和該地區(qū)金融業(yè)向全球發(fā)聲而建立的一個組織,會員都是黑森州金融、經濟、投資部門官員和黑森州與法蘭克福地區(qū)有影響力的銀行和金融機構。其主要目的是推進法蘭克福金融中心建設,人民幣業(yè)務是其重要任務。收益主要包括:其一、將降低跨境交易成本,減少企業(yè)和銀行的外匯風險;其二、利用清算行可以使企業(yè)經營更為便捷、促進德國中小企業(yè)廣泛使用人民幣,并深化德國中小企業(yè)與中國之間的經貿往來。為盡快促成中國人民銀行設立法蘭克福人民幣清算銀行和將清算行升級為清算所,2013年黑森州經濟部與法蘭克福工商業(yè)聯(lián)合成立人民幣離岸中心倡議小組(RMB Initiative Group),德國金融界和工商界主要組織等均加入了此倡議小組。為發(fā)展人民幣業(yè)務,黑森州經濟部長聯(lián)合德國經濟界重要人士2012-2014年多次到訪中國溝通。①Frankfurt am Main Finance,“Friendly Visits Between China and Hesse” , March 29th, 2016,https://frankfurt-main-finance.com/en/friendly-visit-between-close-partners/[2018-11-25]; Hessisches Ministerium für Wirtschaft, Verkehr und Landesentwicklung, “Rentsch führt Gespr?che in Peking”,November 11th, 2013, https://wirtschaft.hessen.de/pressearchiv/pressemitteilung/rentsch-fuehrt-gespraeche-peking[2018-11-25].
黑森州州長福爾克爾·布菲耶(Volker Bouffier)和法蘭克福市市長彼得·費爾德曼(Peter Feldmann)認為,人民幣清算備忘錄的簽訂是法蘭克福金融市場具備足夠吸引力的證明。中小企業(yè)是德國制造業(yè)立國的基石。黑森州經濟部長阿爾·瓦齊爾(Tarek Al-Wazir)指出,特別對中小企業(yè)而言,發(fā)展人民幣業(yè)務會使得與中國的貿易結算更方便。人民幣倡議能促進金融中心建設,也能促進宏觀經濟的發(fā)展。②Hessisches Ministerium für Wirtschaft, Energie, Verkehr und Landesentwicklung,“Ministerpr?sident Volker Bouffier und Wirtschaftsminister Tarek Al-Wazir: Gro?e Chance für unseren Finanzplatz”, March 28th,2014,https://wirtschaft.hessen.de/pressearchiv/pressemitteilung/ministerpraesident-volker-bouffier-und-wirtschaftsmini ster-tarek-al-wazir-grosse-chance-fuer-unseren[2018-11-25].隨著后續(xù)中德貨幣合作的達成,法蘭克福成為有意在中國進行投資合作的德國企業(yè)首選地,也成為中國投資者和公司進入歐元區(qū)的門戶。③Frankfurt am Main Finance, “Friendly Visits Between China and Hesse” , March 29th, 2016,https://frankfurt-main-finance.com/en/friendly-visit-between-close-partners/[2018-11-25].同年12月,法蘭克福市市長費爾德曼率團訪問中國經濟重鎮(zhèn)廣州和上海。瓦齊爾還在2015年初拜訪中國駐法蘭克福總領事梁建全,雙方主要討論了法蘭克福人民幣離岸中心建設事宜。④中國駐法蘭克??傤I事館官網:https://www.fmprc.gov.cn/ce/cgfrankfurt/chn/zxxx/t1231679.htm[2018-11-25].
由此可見,黑森州是積極推進中德貨幣合作和法蘭克福人民幣離岸中心建設的主要推動者。形成對比的是,聯(lián)邦政府和德國央行在建立中德貨幣合作過程中更多是扮演支持者的角色。在雙方最高領導層2014年的互訪中,中國人民銀行和德國央行達成人民幣清算和結算安排備忘錄,德國拿到800 億RQFII,同時決定正式啟動中德高級別財金對話機制。⑤中國外交部:《中德合作行動綱要》,2014年10月10日,https://www.fmprc.gov.cn/web/ziliao_674904/1179_674909/t1290297.shtml[2018-11-24].第一次中德高級別財金對話由聯(lián)邦財政部長、德國央行行長與中國國務院副總理共同主持,對話發(fā)表《聯(lián)合聲明》強調雙方支持法蘭克福人民幣離岸市場的發(fā)展。2015年11月中歐國際交易所在法蘭克福注冊成立。不過,第二輪中德高級別財金對話直到2019年1月份才舉行。
2、德國中央銀行的有限貢獻
德國央行雖然既是人民幣倡議小組的一員、又是建立貨幣合作的德國簽字方,但是德國央行并沒有在促成貨幣合作中發(fā)揮主導作用。
德國央行雖與中國人民銀行自2011年起定期舉辦中德金融穩(wěn)定論壇,但是前兩次的論壇主題都不涉及法蘭克福金融中心建設和人民幣合作。第三次論壇主題雖圍繞“人民幣國際化”,但卻是由次級的黑森州銀行協(xié)會和杜塞爾多夫中國中心舉辦。雖然德國央行在2017年已經開始投資人民幣儲備,但這只是德國央行長期多樣化投資戰(zhàn)略的一部分,屬于央行的技術性操作。①Quote from Emma Dunkley and Alice Woodhouse , Claire Jones , Financial Times, “Bundesbank to include renminbi in its currency reserves”,https://www.ft.com/content/71257a3c-f9ca-11e7-9b32-d7d59aace167[2018-11-25].除了德國央行部分董事成員如已經卸任的約阿希姆·納格爾(Joachim Nagel)和現(xiàn)任董事安德烈亞斯·東布雷(Andreas Dombret)在相關議題上表現(xiàn)活躍,德國央行更加關注歐元區(qū)事務,比如如建立財政聯(lián)盟、捍衛(wèi)穩(wěn)定的文化等。
因此,需要區(qū)分德國與中國貨幣合作中兩個不同層次的動機:黑森州政府對法蘭克福金融中心的高度重視,聯(lián)邦政府和德國央行對中德經貿關系的高度關切。加強中德經貿聯(lián)系,是聯(lián)邦政府為中德貨幣合作背書的主要原因。②Ramon Pacheco Pardo, Jan Knoerich&Yuanfang Li, “The Role of London and Frankfurt in Supporting the Internationalisation of the Chinese Renminbi”,New Political Economy,2018,p.11.這也是德國央行內部的共識。中德貨幣合作突顯了黑森州政府主導、聯(lián)邦政府背書和德國央行支持的特點。然而地方政府的主導作用畢竟是有限的,法蘭克福人民幣離岸中心的發(fā)展最終是市場化導向的結果。
1、法國中央銀行的急先鋒作用
2013年10月,歐洲央行和中國人民銀行簽署了3500 億人民幣/450 億歐元的人民幣-歐元本幣互換協(xié)議。③巴黎歐洲金融市場協(xié)會(Paris Europlace)是一個受法國政府背書的金融游說機構。該機構的核心目標是通過與各個國家和有潛力的國際金融中心合作,使巴黎成為全球有影響力的金融中心。它的管理會成員基本都是由法國知名企業(yè)CEO 及法國政府高官和央行行長以私人名義加入。其在歐洲的具體目標是在歐洲的新資本市場聯(lián)盟中發(fā)揮主要作用,動員巴黎的金融市場,并通過服務法國企業(yè)支持就業(yè)。它目前兩個優(yōu)先事項是“為增長而融資”和“人民幣業(yè)務”。致力于推動法國人民幣業(yè)務的巴黎歐洲金融市場協(xié)會(Paris Europlace)發(fā)布新聞稱,“為使中歐本幣互換協(xié)議順利達成,法國央行不僅做了大量的籌備性工作,還在與中國央行的對話中發(fā)揮作用,確保了本幣互換安排的圓滿完成?!雹躊aris Europlace, “Paris EUROPLACE welcomes the bilateral currency swap agreement between China and the Eurozone, the largest outside of Asia”, October 10th, 2013,http://www.paris-europlace.net/rmb/RMB_CP-10_octobre_2013-en.pdf[2018-11-24].法國央行主要官員也曾表示,他們在歐洲央行內部曾對此議題施加了壓力。①2018年6月28日,巴黎,作者對法國央行高級官員的訪談。時任法國央行行長克里斯蒂安·努瓦耶(Christian Noyer)道出了法國急于催促歐洲央行與中國人民銀行建立本幣互換協(xié)議的原因:“巴黎正在加速與倫敦成為歐洲人民幣領先金融中心的競爭。英格蘭銀行在2013年3月份已經和中國達成本幣互換協(xié)議,作為倫敦金融城的競爭者,法國央行一直在研究如何在歐元區(qū)提升人民幣流動性,考慮與中國人民銀行建立本幣互換協(xié)議。這一舉措將鼓勵人民幣在歐元區(qū)作為貿易結算貨幣和投資貨幣的使用?!雹贑hina Daily,“Paris vies to be yuan hub”,April 13th,2013,http://usa.chinadaily.com.cn/business/2013-04/13/content_16398174.htm[2018-11-24].
簡言之,法國央行在中歐本幣互換協(xié)議上積極作為,是因為這是保障巴黎金融中心盡快開展更多人民幣業(yè)務和提高巴黎國際金融中心競爭力的前提。法國央行雖屬于歐元體系中絕對獨立和奉行“物價穩(wěn)定”宗旨的央行,但是不同于德國央行“無所作為”,法國央行在貨幣合作中發(fā)揮了“先鋒”作用。
在法國央行“急先鋒”的帶動下,為使法國RQFII 和巴黎人民幣清算行備忘錄簽署迅速取得進展,法國總統(tǒng)、總理、外交部長和經濟財政部長就已加速與中國高層進行有效互動。法國外交部長和法國總統(tǒng)先后在2013年訪華,發(fā)布《中法聯(lián)合新聞公報》?!豆珗蟆冯m未見提及巴黎金融中心、人民幣清算行或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安排等相關議題,但此次訪問一項重要成果是建立中法高級別經濟財金對話機制。
2、連續(xù)的中法政府間財金對話
2013年底,第一次中法高級別經濟財金對話舉行。法國經濟財政部部長莫斯科維奇與中國副總理舉行會談,進一步支持人民幣國際化,為加強中法貿易和為金融服務合作鋪平道路。兩國高級官員還共同出席了第三屆中法國際金融論壇。③Paris Europlace,“Paris–Hong Kong Opportunities and Cooperation for the RMB Internationalisation”,November 21st,2013,http://www.paris-europlace.net/files/HK-Paris_Rmb_Forum_Press_release_211113.pdf[2018-11-24].陪同莫斯科維奇來華參加2013年首次高級別對話的還有法國金融市場管理局、法國國庫署等相關部門,④法國駐華大使館: “法國經濟和財政部部長皮埃爾?莫斯科維奇訪華”,2013年11月26日,https://cn.ambafrance.org/article25376[2018-11-24].足見法國政府對中法高級財金對話平臺的重視。
首次高級別經濟財金對話的核心成果體現(xiàn)在《首次聯(lián)合聲明》第19 條,即雙方支持巴黎離岸人民幣市場發(fā)展,評估巴黎開展具體清算和結算安排。隨后,2014年3月中方分配給法國800 億RQFII。法國由此成為第一個獲得RQFII 額度的歐元區(qū)國家。同年9月,中國人民銀行發(fā)布公告授權中國銀行巴黎分行為巴黎人民幣業(yè)務清算銀行。2015年法國在全球人民幣離岸中心排名中位列第五位,高于德國和盧森堡,與中國/中國香港交易中采用人民幣支付的總額占到44%。⑤Paris Europlace,“Paris,A Major RMB International Hub”,https://www.paris-europlace.com/en/our-priorities/rmb-business[2018-11-24].
2017年巴黎歐洲金融市場協(xié)會首席執(zhí)行官阿諾·德·布雷松(Arnaud de Bresson)訪華,為第五次中法高級別對話鋪路。布雷松與中國主要金融機構官員進行了會面,表達了進一步加強金融合作的愿望,特別是在資本市場和綠色金融方面的合作。①鄭青亭:“法國總統(tǒng)馬克龍出臺新政,助巴黎爭奪歐洲金融中心‘新第一’” ,21 世紀經濟報道,http://epaper.21jingji.com/html/2017-07/21/content_66829.htm[2017-7-21].《第五次中法高級別經濟財金對話聯(lián)合聲明》第5、15、63、67 條將中法合作涵蓋到綠色金融和可持續(xù)融資領域。②中國財政部:《第五次中法高級別經濟財金對話聯(lián)合聲明》,2017年12月1日,http://wjb.mof.gov.cn/pindaoliebiao/gongzuodongtai/201712/t20171201_2763970.html[2018-11-24].第六次中法高級別財金對話在2018年12月舉行,雙方在人民幣計價債券發(fā)行和法國境外機構投資者額度利用議題上深化了合作。③中國財政部:《第六次中法高級別財金對話聯(lián)合聲明》,2018年12月7日,http://www.mof.gov.cn/zhengwuxinxi/caizhengxinwen/201812/t20181207_3086471.htm[2019-1-18].除了中法高級別經濟財金對話,中法還定期舉辦中法國際金融論壇,代表兩國智庫交流平臺的中法研討會。法國還通過定期舉辦上海-巴黎金融論壇鞏固和上海金融中心、上海自貿區(qū)的聯(lián)系。
總結而言,法國央行在促成歐元-人民幣本幣互換協(xié)議達成和中法貨幣合作上發(fā)揮了先鋒作用,連續(xù)六次中法高級別財金對話的高效開展和每次中法貨幣合作的重大進展在此對話框架下的達成,這充分說明了法國政府對中法貨幣合作的高度關注。中法貨幣合作符合法國的優(yōu)先級國家利益,法國以此推動解決自身的社會經濟問題和對大國地位的追求。并且,法國政府有能力這樣做。
德國、法國在與中國貨幣合作中的差異,可從政治體制、政治傳統(tǒng)、經濟利益、央行演變這四個角度進行探討。
表3 德、法與中國貨幣合作的差異分析
來源:作者自制
首先,聯(lián)邦政府沒有主導此次貨幣合作是由德國的聯(lián)邦結構決定的。促進法蘭克福金融中心及法蘭克福人民幣離岸市場發(fā)展,是黑森州政府的優(yōu)先事項,而這要成為聯(lián)邦政府的優(yōu)先事項,就必須至少獲得其他十五個聯(lián)邦州政府的支持。然而,從其他聯(lián)邦州的角度來說,每個聯(lián)邦州的優(yōu)先事務是大力推動本地商業(yè)銀行的發(fā)展和實現(xiàn)本地金融業(yè)務的發(fā)展。此外,在金融中心建設上,法蘭克福和柏林還是潛在的競爭者。從聯(lián)邦政府的角度來說,雖然黑森州財政部長托馬斯·舍費爾(Dr.Thomas Sch?fer)和黑森州歐洲部長露西婭·普特李希(Lucia Puttrich)曾向聯(lián)邦財政部長奧拉夫·肖爾茨(Olaf Scholz)爭取聯(lián)邦政府對法蘭克福金融中心建設的支持。①黑森州歐洲部長露西亞·普特李希(Lucia Puttrich)直接向聯(lián)邦財政部長奧拉夫·朔爾茲(Olaf Scholz)游說:“金融中心的地位不僅對黑森州是一個重要的經濟推動因素,還對整個德國的國民經濟有重要意義。聯(lián)邦政府肯定認同發(fā)展法蘭克福金融中心的倡議和金融中心對德國經濟的意義,因此黑森州也特別希望得到聯(lián)邦政府的支持?!盚essisches Ministerium für Wirtschaft, Energie, Verkehr und Landesentwicklung,“Landesregierung tritt für gemeinsame Initiativen zum Finanzplatz Frankfurt ein und verbessert Bedingungen für Gründer kontinuierlich”,August 30th,2018,https://finanzen.hessen.de/presse/pressemitteilung/landesregierung-tritt-fuer-gemeinsame-initiativen-zumfinanzplatz-frankfurt-ein-und-verbessert[2018-11-25].但是,聯(lián)邦財政部、聯(lián)邦經濟部的優(yōu)先事項和其與中國互動的主題均沒有出現(xiàn)“法蘭克福金融中心建設”、“人民幣國際化”或“法蘭克福清算行”等議題。聯(lián)邦財政部更關注的議題是“德法關系”、“歐洲財政聯(lián)盟”、“美歐關系”和德國作為G20 輪值主席國發(fā)出的促進非洲發(fā)展的倡議等。②德國聯(lián)邦財政部官網:https://www.bundesfinanzministerium.de/Web/DE/Home/home.html而聯(lián)邦經濟部只聚焦于雙邊的經貿關系發(fā)展。
其次,德國因兩次世界大戰(zhàn)的原因,在歐洲一直有“不情愿的領導者”之稱。德國不像法國那樣擁有一種天生的“大國”使命感,特別是在歐洲,德國傾向回避“主導者之爭”。即使在貨幣事務上,德國給外界的印象依然是不太愿意主動展示自己的力量。③德國央行執(zhí)行董事會前董事約阿希姆·納格爾(Joachim Nagel)曾表示,因為法蘭克福較之巴黎較晚向中國積極爭取對法蘭克福金融中心和法蘭克福人民幣離岸市場建設的支持。所以,當他初次訪問中國時,中國人曾直言對法蘭克福落后巴黎很久才向中國表達國際金融中心抱負感到驚訝。所以,他認為,過去德國人或許還是太禮貌或不情愿展示自己的力量。參見Frankfurt am Main Finance,“Germany and the RMB Roundtable :Waving the Flag for the Eurozone, in Global Capital”, July 2014,https://frankfurt-main-finance.com/wp-content/uploads/2016/02/Germany_RMB.pdf,p.6[2018-11-25]??梢?,法蘭克福金融中心還不值得聯(lián)邦政府為此拋頭露面、傾巢出動。此外,德國的“秩序自由主義”(Ordo-Liberalismus)經濟理念強調在重視社會責任的同時重視市場、鼓勵自由競爭。①[德]何夢筆:《秩序自由主義:德國秩序政策論集》,北京:中國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2,5 頁。所以,不管是對待曾經的德國馬克與現(xiàn)在的歐元的國際化、還是法蘭克福金融中心的國際發(fā)展,對聯(lián)邦政府來說市場導向而非政府推動應成為其主要發(fā)展邏輯,“歐洲應對歐元的國際化持一種市場導向的態(tài)度”。②2018年5月-6月,法蘭克福,作者與歐洲央行、德國央行官員的訪談。亦可參見歐洲央行定期出版論文《作為國際貨幣的歐元》(The International Role of Euro)。
第三,德國是一個依賴中小企業(yè)的典型出口強國。中小企業(yè)不僅是德國經濟增長的支柱,還是解決德國國內就業(yè)和社會穩(wěn)定發(fā)展的基石。③[德]赫爾曼·西蒙,張帆等譯:《隱形冠軍》,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15。其未來發(fā)展是聯(lián)邦政府不可忽略的優(yōu)先事務。法蘭克福人民幣清算中心的建立能使德國中小企業(yè)降低與中國進行業(yè)務結算的成本,同時使他們能接觸更多傾向用人民幣結算的中國企業(yè),為中小企業(yè)創(chuàng)造更多的貿易機會。這是聯(lián)邦政府在《中德政府行動綱要》和《首輪中德高層財金對話聲明》中為中德貨幣合作進行政府背書的根本利益所在。
最后,德國央行在歐洲貨幣聯(lián)盟建立后經歷了地位和職能轉變。首先,在加入歐元系統(tǒng)之前,德國央行因曾經在七十年代幫助德國避免大通脹的最壞結果、在1975年布雷頓森林體系崩潰后設置自律性貨幣政策以及實現(xiàn)德國六七十年代的“經濟奇跡”,德國央行是挽回德國失去的民族自信和德國經濟成功象征的央行,也是那個“統(tǒng)治歐洲”的央行。然而,在加入歐元系統(tǒng)后,因為喪失了貨幣政策工具,曾經作為“第四政府支柱”(Fourth Branch of Government)的德國央行在德國國內、歐洲及國際央行系統(tǒng)中的地位急劇下降;④Kenneth Dyson, “German Bundesbank: Europeanization and the Paradoxes of Power”, in Kenneth Dyson and Martin Marcussen, eds., Central Banks in the Age of Euro Area: Europeanization, Power and Convergence,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9,pp.131-140.其次,對于德國央行來說,它的主要任務依然是捍衛(wèi)“物價穩(wěn)定”。只是在后歐元時期,它從“德國穩(wěn)定文化捍衛(wèi)者”變?yōu)椤皻W元區(qū)穩(wěn)定文化捍衛(wèi)者”;⑤鄭春榮:《德國經濟治理中的穩(wěn)定文化——評<德國馬克與經濟增長>》,載《歐洲研究》2013年第1 期,127-140 頁。第三,德國央行董事會成員的任命說明德國央行在注重歐洲、國際承諾的同時,還表現(xiàn)出了一種“地方主義”特點(Provincialism)。⑥德國央行董事會是德國央行主要決策和執(zhí)行機構。董事會成員包括央行行長、副行長和其他四名董事會成員。行長、副行長和一名成員由聯(lián)邦政府(Bundesregierung)任命,聯(lián)邦參議院(Bundesrat)負責提名另外三名成員,但是聯(lián)邦參議院也可以向聯(lián)邦政府推薦副行長的人選。董事會決策奉行簡單多數制。
這種“地方風格”反映了州級央行對公共儲蓄銀行的保護和對金融市場自由化的警惕,以及對在法蘭克福建設一個單一強大的德國金融中心的敵意。原因在于,不同的董事會成員來自不同的州,他們會更加注重保護本州的利益和提高本州的經濟地位與權力。這種“地方主義”特點最終導致德國央行內部最高權力機構的緊張和分歧,以及德國央行歐洲、國際職責與地方化目標相沖突的結果。所以,原本有利于提高德國央行影響力的法蘭克福金融中心建設議題,因為德國央行董事會的地方主義特點而受到力度不足的支持。
總結而言,德國央行地位下降、“捍衛(wèi)歐元區(qū)穩(wěn)定文化”的定位和央行內部“地方主義”特點,說明了德國央行對于中德貨幣合作和法蘭克福人民幣離岸中心建設的無力支持和相對冷漠。
首先,較之德國的聯(lián)邦結構,法國是一個更加中央集權的國家。當國家領導者意識到一項決策的重大意義時,領導人可以動用眾多政治資源、實現(xiàn)目標。這就是為什么法國央行會在歐洲央行與中國人民央行本幣互換上發(fā)力,法國外交部與法國財政部在中法貨幣合作中“出人出力”的結構性原因。
其次,法國政府具有“雙面人”(Janus-liké)特點。一方面,它要統(tǒng)一行動,以體現(xiàn)其意志和決心為榮,時刻展示其英雄般領導者的角色。這一特點也延伸到法國對領導國際貨幣事務的抱負上,如在八十年代法國發(fā)起建立歐洲貨幣聯(lián)盟的主要目的:一是為降低對美元主導的國際貨幣體系的依賴,二是為了平衡當時德國馬克在歐洲的貨幣權力。另一方面,法國政府非常關心國內的社會動蕩,促進經濟增長被視為解決社會問題的靈丹妙藥。①Kenneth Dyson and Kevin Featherstone, The Road to Maastricht: Negotiating Economic and Monetary Union,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9,p.70.在法國政府看來,中法貨幣合作既可以凸顯法國的大國地位,又有助于解決法國社會的動蕩難題。
第三,即使在加入歐洲貨幣聯(lián)盟和為此進行一系列國內改革后,較之鄰國德國,法國國內的財政狀況、經濟增長和國內失業(yè)問題依然沒有得到很好的改善。②Martin Marcussen,Ideas and Elites: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Economic and Monetary Union,Aalborg:Aalborg University Press,2000,pp.229-253.隨著法國將貨幣主權讓渡給歐洲中央銀行和成為《穩(wěn)定與增長公約》的一員,法國只能放棄過去一直青睞的凱恩斯式擴張性財政、貨幣政策以刺激經濟增長和降低失業(yè)率。法國政府開始寄望巴黎國際金融中心建設。因為一個成功的國際金融中心,不僅能夠解決實體經濟融資困難的問題,還能更進一步促進經濟增長和解決高居不下的失業(yè)問題,也就是化解法國政治一直以來的“心病”——社會動蕩難題。③Paris Europlace,“Finance for Growth”,https://www.paris-europlace.com/en/our-priorities/finance-growth[2019-1-20].
最后,法國央行發(fā)揮“先鋒”作用的原因在于,在加入歐元系統(tǒng)后法國央行的決策保留了一種“政治化”決策傾向。1993年開始的歐洲化和1999年法國央行將貨幣主權讓渡給歐洲央行,對法國央行行長的權力和作用有很大提升,但是對法國央行的組織和責任沒有明顯的影響。①David Howarth, “Bank of France: The Challenge of Escaping the Politicization,” in Dyson and Marcussen,2009,p.111.具體而言,在加入歐元區(qū)之前,1936年和1945年的共和國法案將法國央行收為國有,法國央行被視為法國財政部的隸屬機構,只是“照顧貨幣和經濟的工具”。在八十年代,被譽為構建歐洲貨幣聯(lián)盟“工程師”的時任法國總統(tǒng)密特朗將建立貨幣聯(lián)盟設為其執(zhí)政首要目標,加上當時法國左右兩派都將統(tǒng)一歐洲看作法國走向自律和現(xiàn)代化的必要途徑。因而,歐洲貨幣聯(lián)盟得以建立、法國央行加入基于德國央行模板建立的歐洲中央銀行系統(tǒng),法國央行這才獲得了一直希冀得到的自主性地位和獨立決策的權力。但是,法國央行依然不能完全擺脫法國政府的影響,這一點體現(xiàn)在法國央行內部高級官員的任職上,比如法國總統(tǒng)在提名法國央行主要官員上享有絕對權力。
總結而言,法國央行的地位、權力轉變和“政治化”的特點,解釋了為什么以奉行“物價穩(wěn)定”為首要目標的法國央行,會成為促成中法貨幣合作的“先鋒”。
在英國脫歐背景下,德國、法國與中國的貨幣合作議題要讓位于歐元區(qū)金融中心之爭。雖然德國、法國對本國金融中心發(fā)展的定位是不同的,前者將法蘭克福金融中心看作服務國內實體經濟的工具,后者寄予巴黎金融中心解決國內問題重大厚望。但是,法蘭克福、巴黎和其他歐元區(qū)主要金融中心如盧森堡、都柏林正竭力瓜分倫敦因為脫歐而失去的金融勢力。法蘭克福此時成為歐元區(qū)最有競爭力的金融中心,而巴黎是歐元區(qū)最大金融勞動力聚集地。②Scott Lavery,Sean McDaniel,Davide Schmid,“New Geographies of European Financial Competition?Frankfurt,Paris and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Brexit”,Geoforum,Volume 94,2018,pp.72-81.法蘭克福的優(yōu)勢勝在它是歐洲央行、德國央行的所在地和德國強大的經濟實力支撐。實際上,倫敦很多銀行家首選法蘭克福作為業(yè)務和人員的轉移對象。③Frankfurt am Main Finance, “Financial Centre Focus: “Brexit – Let’s go Frankfurt,” November 30th,2016,https://frankfurt-main-finance.com/en/financial-centre-focus-brexit-lets-go-frankfurt/[2018-11-25].然而,較之巴黎,法蘭克福還需要在地區(qū)、聯(lián)邦和歐洲層面做出更多努力、獲得更多支持。法國政府則在這場爭奪中更加務實,派出強大的游說團隊奔赴倫敦游說,同時積極調整稅制以吸引更多的銀行遷往巴黎。④Reuters, “France to Ease Finance, Tax Rules to Attract Brexit Bankers”, July 11th, 2018 ,https://www.reuters.com/article/uk-france-financing-markets/france-to-ease-finance-tax-rules-to-attract-brexit-ba nkers-idUSKBN1K12SZ[2019-7-8].這場金融中心之爭,勢必會伴隨整個英國脫歐浪潮成為歐元區(qū)的金融熱點。
2018年12月,歐盟委員會通過《加強歐元國際貨幣作用》報告,歐盟領導人開始呼吁提高歐元的國際貨幣地位。這份報告表示“歐元的國際貨幣地位需要與歐盟的經濟影響力相對應”,而且“加強歐元國際貨幣角色是深化歐洲經濟貨幣聯(lián)盟的關鍵步驟”。①European Commission, Deepening Europe’s Economic and Monetary Union,https://ec.europa.eu/commission/news/deepening-europes-economic-and-monetary-union-2017-dec-06_en[2019-8-1]當前還無法準確判斷歐盟領導人呼吁提高歐元國際地位的根本原因。但是,作為國際第二大貨幣的歐元若謀求更多增長空間,必然會對國際化進程初期的人民幣和中歐貨幣關系產生重要影響。未來需要密切關注歐元國際化的進一步措施,認真應對這一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