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九色鹿經(jīng)圖》中的溺水人形象

      2019-12-24 01:17:09殷燕
      青年時代 2019年31期
      關(guān)鍵詞:宗教

      摘 要:《九色鹿經(jīng)圖》中溺水人的形象被設(shè)計成捕蛇人,為什么與“蛇”密切相處的人,大都是反面喻象。這從印度佛教、基督教、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等都呈現(xiàn)出一定的關(guān)聯(lián)性。被選定為溺水人形象有一定的宗教文化淵源。

      關(guān)鍵詞:《九色鹿經(jīng)圖》;溺水人;宗教

      敦煌壁畫《九色鹿經(jīng)圖》繪于莫高窟257號洞窟西壁中部,時屬北魏。它是敦煌壁畫的經(jīng)典之作,是美術(shù)繪畫史的參模,是洞窟藝術(shù)的巔峰。

      這幅受人歡迎的連環(huán)畫式的本生故事畫,后由上海美術(shù)電影制片廠,改拍為眾所周知的《九色鹿》動畫片,于1981年完成。該片完全沿用敦煌壁畫風(fēng)格,線條流暢,人物清朗飄逸、畫面色彩絢麗。

      一、壁畫內(nèi)容

      古印度恒河邊,有只身著九種毛色的神鹿,光彩奪目、氣勢如虹。有天,一捕蛇人失足溺水,九色鹿聞訊救起,當(dāng)捕蛇人要報答它時,九色鹿不要回報只求他保守見過自己的這個秘密。捕蛇人滿口答應(yīng),謝恩而去。另一邊的宮殿里,王后夢到九色鹿,被那流光溢彩的外表所打動,她心懷私欲想將鹿皮做褥子,鹿角做打拂柄。國王愛妻心切,昭告天下尋找九色鹿。重賞之下,捕蛇人背信棄義透露了秘密,并替國王和他的軍隊帶路去獵殺九色鹿。九色鹿雖得到森林里小動物的通風(fēng)報信,但終究沒來得及逃開。當(dāng)它再次見到捕蛇人時,內(nèi)心悲憤潸然淚下。它口吐人語向國王說明了一切,國王悔悟下令不許任何人傷害、捕捉九色鹿。而那個捕蛇人因為自食其言,頓時渾身長瘡,滿口腥臭[1]。

      二、溺水人形象的設(shè)計

      為什么溺水人的形象被設(shè)計成了捕蛇人,而不是其他臭名昭著的強盜、小偷、騙子、殺人犯等心理本身陰暗、貼著標簽、懷著不同陰暗價值觀的個體。

      蛇本身作為冷血動物,無足卻能疾步如飛,起蟄良時在,鳴風(fēng)異稟存。大能吞巨象,長可繞昆侖[2]。人們害怕它,躲避它。跟它打交道的捕蛇人,也“人即動物”的被貼上“狡詐”“邪惡”“心懷不軌”“忘恩負義”等反面標簽。

      古代,有罪之人的棺材上大多刻有蛇的圖形。埃及神話中的阿培普蛇是黑暗之神;巴西神話中大蛇控制黑夜;希臘神話中大蛇假傳宙斯命令,蠱惑人類并帶來疾病瘟疫,自己卻長生不死[3]。這些與蛇有關(guān)的人物形象,凸現(xiàn)了民族信仰的文化導(dǎo)向。

      在埃斯庫羅斯的悲劇三部曲《俄瑞斯特斯》中,克呂泰墨斯特拉這一具有道德批判色彩的角色,被作者比喻為一條纏住大鷹的蛇;《阿伽門農(nóng)》中,對丈夫不忠并伙同情人謀殺親夫的克呂特美斯特拉,被詛咒為“兩頭蛇”;在莎士比亞劇作中老哈姆雷特稱克勞狄斯是“毒害你父親的蛇”,李爾王稱自己冷血女兒是“無情,比毒蛇的牙齒還要多么使人痛入骨髓!”,安東尼稱埃及女王克莉奧帕特拉為“充滿吸引力,卻不牢靠,是尼羅河畔的花蛇”,多處以蛇喻人;俄國寓言大師克雷洛夫在《蛇》中對蛇的秉性進行揭露諷刺:“不管毒蛇如何偽裝,它始終是可憎可惡的?!备璧碌摹陡∈康隆分忻曳撬固鼐褪巧咭话愕哪Ч硇蜗螅航苹淇幔耦仧o恥,是一個“糞土與邪惡合成的畸形怪物?!盵4]西語古典中“美杜莎的頭”也被比喻成恐怖或丑惡的事物(美杜莎本是貌美的希臘少女,因與海神波塞冬私會,失去貞潔,被雅典娜得知,惱羞成怒,將其頭發(fā)變成了一堆扭曲密集的小蛇,任何看到她的樣貌男人都會石化)。這些描寫蛇和與“蛇”密切相處的人的反面喻象,都呈現(xiàn)出一定的關(guān)聯(lián)性。

      三、被選定為溺水人形象的宗教文化淵源

      (一)佛教

      從傳入敦煌莫高窟的佛教來說,佛教由印度通過絲綢之路傳入我國,其對敦煌壁畫、經(jīng)書的影響至深。印度教對社會行業(yè)劃分最大的特點是種姓制度。

      種姓制度把人分為四個等級,即婆羅門、剎帝利、吠舍和首陀羅。婆羅門(僧侶)為第一種姓,地位最高,從事祭祀和文化教育。剎帝利(武士)為第二種姓,僅次于婆羅門,負責(zé)行政管理和作戰(zhàn)。吠舍(平民)為第三種姓,從事農(nóng)牧業(yè)和商業(yè)。首陀羅(奴仆)為第四種姓,地位最低,從事體力手工勞動等。同時,各種姓還派生出眾多副種姓(或稱亞種姓、次種姓),進而衍生出更多分支[5]。

      除過身為奴仆的首陀羅,捕蛇人屬于種族中的吠舍,地位低賤,被高等級歧視,“低種姓=低道德”成為普遍觀念,這種等級制度世襲,可逾越。而九色鹿是鹿王本生,是婆羅門,是地位最高的種姓。

      這種種族制度還帶來所有權(quán)、債法、婚姻、家庭和繼承、刑罰等方面的一系列不平等。例如,低級種姓冒犯高級種姓的刑罰處置,特別殘酷而野蠻,首陀羅若在婆羅門面前放屁,會被切去肛門;如果他抓婆羅門的頭發(fā)、胡須或脖頸,就會被斬斷雙手。這樣就不難理解《九色鹿經(jīng)圖》中“低種姓=低道德”的捕蛇人由于恩將仇報、不守誠信,出賣高種姓的九色鹿,最后被懲罰的渾身長瘡,滿口腥臭的情況了。同樣在印度傳說中也能看到,與“蛇”和“捕蛇人”有關(guān)的形象。例如,亞穆納河中叫迎梨耶的蛇妖危害于民,最后被英雄黑天所除[6]。

      再次,佛教中“因果報應(yīng)”的元素也在其中——蛇與報應(yīng)?!安渡呷恕币蛩接鲗⒊饒螅鲑u九色鹿,種下“業(yè)”的惡果,所以他要忍受“口舌生瘡,疾病纏身”的報應(yīng)。例如,盂蘭盆節(jié)的源頭便是來源與梁武帝超度他犯了“嫉妒心毒”的妻子的“業(yè)”,他的妻子身為皇后“生前最妒,凡帝所幸宮人,百般毒害,死于其手者,不計其數(shù)”“死后變成蟒身,受此業(yè)報。因身軀過大,旋轉(zhuǎn)不便,每苦腹饑,無計求飽”[7]。梁武王念夫婦之情,為了超度“化為蟒蛇,深受其苦”的妻子而寫了《梁皇寶懺》。此卷在佛教流行甚廣、盛行不衰,是佛教徒超度孤魂野鬼的讀本。

      (二)《圣經(jīng)》

      從《圣經(jīng)》中“蛇”的隱喻來說,“蛇”被指認為魔鬼撒旦的化身?!秳?chuàng)世紀》中亞當(dāng)和夏娃聽信“蛇”的讒言,吃下了善惡樹的果子,有了羞恥心,人類開啟了七情六欲,最終被耶和華趕出伊甸園,并對蛇和夏娃都進行了懲罰。蛇這個魔鬼使者,口蜜腹劍將人類拖向黑暗墮落的罪戾行為,將永遠受到詛咒和懲罰。

      從《圣經(jīng)》創(chuàng)世紀三章十四節(jié)開始,耶和華神這樣詛咒蛇:“你既作了這事,就必受咒詛,比一切的牲畜野獸更甚。你必用肚子行走,終身吃土。我又要叫你和女人彼此為仇。你的后裔和女人的后裔也彼此為仇。女人的后裔要傷你的頭,你要傷他的腳跟。”耶和華神又對女人說:“我必多多加增你懷胎的苦楚,你生產(chǎn)兒女必多受苦楚。你必戀慕你丈夫,你丈夫必管轄你?!鄙邚拇司妥兂傻男M惑人心,誘人步入邪惡的化身。捕蛇人長期與蛇打交道,受到蛇的蠱惑,或者是捕蛇人“同流合污”,同化成蛇一樣的蛇蝎心腸、恩將仇報、反咬一口的惡人。

      (三)中國傳統(tǒng)文化

      從中國古今文學(xué)、傳說、成語諺語、夢的解析等中國傳統(tǒng)文化來說,古代和現(xiàn)代名家對蛇也多有邪惡恐怖描述。

      從先秦古籍《山海經(jīng)》書中出現(xiàn)的珥蛇、操蛇、踐蛇[8]?!渡胶=?jīng)·海內(nèi)南經(jīng)》巴蛇的“食象”;戰(zhàn)國《孫叔敖與蛇》砸死兩頭蛇;《蛇和雷神》雷神劈蛇窩;北魏酈道元《水經(jīng)注·若水》中鉤蛇“以尾鉤岸上人牛食之”;西晉張華神話志怪小說集《博物志》中的蝮蛇“哲嚙草木以泄其氣,草木即死亦殺人”;朱熹的《小學(xué)·嘉言》中:“親賢如就芝蘭,避惡如畏蛇蝎”;明代《繡谷春容》篇下《賣妻果報錄》中的婦人“化形為蛇”進行復(fù)仇,“一日,(此婦)忽長吁而逝,黑氣彌漫,口有巨蛇躍出,居人甚駭”;再到民間《農(nóng)夫與蛇》的農(nóng)夫救蛇,反被蛇咬的寓言,反映的都是蛇毒、丑、惡的卑鄙“小人”的特征。

      人是動物這一隱喻,在文字學(xué)中也有體現(xiàn)。例如關(guān)于蛇的現(xiàn)代成語和諺語:地頭蛇、蛇頭鼠眼、蛇蝎心腸、佛口蛇心(比喻口蜜腹劍,兩面三刀)、牛鬼蛇神、三蛇七鼠(比喻為害一方)、龍蛇混雜(場面混亂)、人心不足蛇吞象等,皆反映出蛇的陰險奸狡和猙獰面目,以及人們對蛇的恐懼。

      同樣,蛇與迷信和巫術(shù)攪和在一起,也被賦予了不吉禍兆。例如迷信認為,夢中被蛇咬,朋友之間會有矛盾,會被朋友惡意陷害;夢見跨過蛇行走,會疾病纏身,會受到小人的挑撥離間;夢到蛇鉆進家里或懷里,婚姻會出現(xiàn)波折等。在中國臺灣,夢見蛇意味著破財;夢到被蛇纏腰,將會遇到很多麻煩事,會給他帶來煩惱和憂慮。

      四、溺水人形象的現(xiàn)實意義

      早時大量壁畫和雕塑,大都傳達一種階級統(tǒng)治思想,換言說,封建階級統(tǒng)治者利用這些與民眾密切接觸的媒介,創(chuàng)造出符合上層建筑思想的藝術(shù)形象,是為了更好教條大眾,統(tǒng)一思想,以達成維穩(wěn)的目的。藝術(shù)中但凡與蛇息息相關(guān)的人物,大都被各國統(tǒng)治者定義為邪惡、多變、冷血的化身,而廣泛傳播內(nèi)容的壁畫雕刻、書卷文稿、口頭故事等,就更不用多說了,所以《九色鹿經(jīng)圖》中溺水人形象被設(shè)計為捕蛇人,也就不難理解了。

      參考文獻:

      [1]倪怡中.佛經(jīng)故事傳說與敦煌壁畫[M].北京:學(xué)苑出版社,1997.

      [2]倪正芳.中西蛇文化審美[J].求索,2001(2):89-91.

      [3]朱玲.圖騰、神話主角與原型置換:“鷹/蛇”文化符號的人類學(xué)闡釋[J].福建師范大學(xué)學(xué)報(哲學(xué)社會科學(xué)版),2001(3):90-95.

      [4]來炯.蛇在日耳曼文化中的形象:蛇年說蛇[J].德語人文研究,2001(1):11-15.

      [5]尚會鵬.種姓與印度教社會[M].北京:北京大學(xué)出版社.

      [6][美]塞諾克雷默.世界古代神話[M].魏慶征,譯.北京:華夏出版社,1989.

      [7]馮夢龍.喻世明言[M].北京: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1956.

      [8]李炳海.部族文化與先秦文學(xué)[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

      作者簡介:殷燕(1987—),女,漢族,甘肅敦煌人,本科,研究方向:社會科學(xué)人文歷史。

      猜你喜歡
      宗教
      我們解釋一個奇跡的時候,不必害怕奇跡失蹤
      且虔誠,且寬容
      人間(2016年24期)2016-11-23 14:31:23
      高貴的單純 靜穆的偉大
      《魯濱遜漂流記》之人文主義體現(xiàn)
      馬克羅斯科宗教主題繪畫的情感表達
      儒家文化與書院基址的選擇
      淺談羌族舞蹈“莎朗”的風(fēng)格特征
      人間(2016年26期)2016-11-03 18:35:47
      人間佛教的社會功能
      人間(2016年26期)2016-11-03 16:26:20
      從文化的視角看金融
      商情(2016年11期)2016-04-15 20:16:29
      釋放“宗教”力量,美國將遭報復(fù)
      洪洞县| 广州市| 长子县| 太保市| 乐安县| 遵义县| 大石桥市| 永城市| 逊克县| 沾益县| 视频| 桂阳县| 阜平县| 建瓯市| 巫山县| 邹平县| 庆阳市| 浏阳市| 黄大仙区| 西吉县| 拜城县| 黑水县| 元谋县| 库车县| 新密市| 晋宁县| 马山县| 宜宾县| 珠海市| 大名县| 陈巴尔虎旗| 泾川县| 咸丰县| 安新县| 南充市| 石泉县| 临澧县| 辰溪县| 边坝县| 正镶白旗| 九台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