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四季豆作為人類餐桌上常見蔬菜之一,因其營養(yǎng)豐富,經濟效益高,菜農種植面積不斷擴大,在種植四季豆過程中如何進行合理施肥很關鍵。本文作者基于多年生產實踐經驗,通過實驗方式,探討了如何在四季豆種植中合理施用氮肥。
關鍵詞:四季豆;氮肥;控制
中圖分類號:S143.1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754/j.nyyjs.20191215013
四季豆是每個家庭飯桌上的常見菜,其憑借良好的口感、味道與豐富的營養(yǎng)被人們視為餐桌上珍寶。近年來,我國國民生活水平快速發(fā)展,四季豆也得到廣泛栽培,大多采用裸地栽培方式,管理較為粗放,施肥技術多依賴于傳統(tǒng)經驗,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化肥用量大,特別是氮肥,往往超過了正常需求量,造成肥料成本上升,蔬菜品質下降,引起土壤板結、鹽分積聚及酸化等理化性狀惡化。為此,本文總結種菜能手施肥經驗,結合該作物的營養(yǎng)吸收特性,優(yōu)化確定氮、磷、鉀最佳施用量,在磷、鉀施用量不變的基礎上,對不同施氮水平下的產量差異進行比較分析,掌握其需氮特點和需肥量,為四季豆生產合理施用氮肥提供科學依據(jù)。
1試驗方法
1.1供試材料
1.1.1供試材料
土壤原為潴育水稻土,后改制為旱地,且種植蔬菜多年,土壤質地為壤土,地勢平坦,灌水排水條件好,肥力中等?;纠砘誀顬椋河袡C質含量34.7g/kg,堿解氮191mg/kg,有效磷10.8mg/kg,速效鉀100mg/kg。試驗肥料為45%硫酸鉀復合肥(15-15-15)、過磷酸鈣(12%)、硫酸鉀(50%)、尿素(46%),有機肥為豬牛混合廄肥。
1.1.2試驗地點
新化縣榮華鄉(xiāng)田果村2組,作物品種是四季豆,品種名稱為四川紅花青莢,3月15日大田裸地移栽定植。
1.2試驗方法
1.2.1處理設計
所有處理均按當?shù)亓晳T,每667m2施用有機肥1000kg,P2O510.0kg,K2O 12.0kg。氮肥施用水平設計:無氮區(qū)(不施氮肥),70%的優(yōu)化氮區(qū)(N 10.5kg/667m2)、優(yōu)化氮區(qū)(N15.0kg/667m2),130%的優(yōu)化氮區(qū)(N 19.5kg/667m2)。
在試驗區(qū)域外圍,設置1m寬的保護行。小區(qū)面積30m2,小區(qū)作廂,用排水溝分隔,種植密度2222株/667m2,設3次重復,隨機排列。
1.2.2肥料施用
有機肥在整地前作基肥撒施,隨土翻耕?;什糠?,氮肥、磷肥、鉀肥的80%作底肥穴施,余下的氮肥進行1次性追施,在定植后6~7d施入。
1.2.3農事管理
除施肥按試驗設計分別操作外,其他灌水、除草、病蟲害防治等操作,各小區(qū)均一致。同時,同類農事活動由同一人完成。
1.2.4數(shù)據(jù)分析
由于四季豆為生長期內多次收獲作物,所以產量為各小區(qū)鮮豆角采摘累計產量;生產資料與農產品收支為實際發(fā)生額或平均單價,數(shù)據(jù)用Excel統(tǒng)計分析。
2結果與分析
2.1作物產量
在表1中,無氮區(qū)(不施氮肥)四季豆每667m2產量為1239.8kg,為試驗各設計小區(qū)中的最低產量,但依然達到試驗處理中最高產量小區(qū)(70%的優(yōu)化氮區(qū))的70.1%,表明該地塊和有機肥中的氮素依然為四季豆的生產提供了較好的產量支持。而與無氮區(qū)比較,3個施氮區(qū),單位氮肥增產量與增產率都較好,其中70%優(yōu)化施肥區(qū)為最高,后2個增施氮肥處理出現(xiàn)了減產;3個施用氮肥處理區(qū)每667m2平均產量為1664.7kg,比不施氮肥區(qū)每667m2增加產量427.2kg,增幅為34.5%,可見,在傳統(tǒng)有機肥、磷肥、鉀肥施用量水平下,施用氮肥,能使四季豆有較大幅度的增產。但施氮量超過10.5kg以上時,作物產量出現(xiàn)下降。
對處理產量進行方差分析,處理間產量差異達到了極顯著水平,就處理間進行SSR多重比較,4個處理相互之間差異亦全部為極顯著差異,其中以70%的優(yōu)化氮區(qū)的產量為最高,無氮區(qū)最低??梢姡?四季豆施氮量在10.5kg以下時,產量與施氮量呈正相關,且在本試驗氮肥變化梯度下效果顯著;當施氮量超過10.5kg時,產量與施氮量呈負相關,其減產在本試驗氮肥變化梯度下也是顯著的。
2.2氮施用量對作物產量的影響模型構建
為進一步準確了解四季豆最高產量下的施氮水平,就四季豆氮肥施用量與產量之間的關系,用一元二次曲線數(shù)學模型進行回歸分析時(如圖1),關系式方程見下式(1),相關系數(shù)為0.999,表明二者高度相關,該方程能代表該作物氮肥施用水平與產量的關系。由此曲線可得到,當每667m2施用氮肥11.45kg時,作物將獲得最大產量1770.0kg。
Y作物產量=-4.04X2 +92.53X氮肥施用量+1240(1)
2.3氮肥投入效益比較
按當前的肥料與作物產品市場價對各處理收益情況進行分析,4個處理純收益最低為2368元/667m2,遠遠大于當?shù)氐乃痉N植效益。就設計因子氮來說,其產投比均達到了12.87以上,所以每個施氮處理均能取得很好的經濟收益,70%優(yōu)化施肥區(qū)不但N產投比最高,而且純收益也為最高(表2)。
應用式(1),可得到在該地塊上的氮肥最佳經濟產量時施氮肥量為11.32kg/667m2,對應產量為1769.9kg/667m2。因此,施氮為11.32kg/667m2時,可取得最大經濟收益,當進一步加大氮肥施用量時,經濟收益反而降低。
3結論
四季豆大田裸地移栽,依靠有機肥(豬牛廄肥),在傳統(tǒng)磷鉀肥施用量水平和管理方式下,不施用氮肥,產量可達到最高產量的70.1%,因此當?shù)卦擃惖貕K地力氮素供應水平為中等,在該類地塊上,施用氮肥,能有效增加四季豆的產量并帶來較好的經濟效益。
在當?shù)厮募径勾筇锫愕匾圃陨a中,四季豆氮肥施用量與產量之間的關系,基本符合Y=-4.04X2 +92.53X+1240(Y為作物產量,X為氮肥施用量)關系方程,當每667m2施用氮肥11.45kg時,作物將獲得最大產量1770.0kg;習慣氮肥施用水平(與優(yōu)化區(qū)相當)明顯偏高,造成了氮肥的流失,增加了投入,會帶來農業(yè)生產上的污染,并明顯導致作物減產。
在試驗地塊地力水平下,四季豆大田裸地移栽,在667m2施用氮 10~19.5kg范圍內,667m2純收益均高于當?shù)氐乃痉N植效益,其產投比均達到了12.87以上。在該類地塊的實際生產中,最佳施氮量為11.32kg/667m2,能給農戶帶來最大經濟效益,當超過此用量時,會減少產量和收益。
參考文獻
[1] 仲召金,李長海.四季豆常見病害及綠色防控技術[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9,30(06):31.
[2]白治輝,曾祿玉.德江縣四季豆氮肥總量控制試驗報告[J].農民致富之友,2015(12):149.
[3]仝義濤.四季豆2種疫病發(fā)生特點及綠色防控技術[J].植物醫(yī)生,2019,32(03):63-65.
[4]陳敏,陳珍進.不同施肥量對棒豆(四季豆)產量的影響[J].農技服務,2014,31(08):112.
作者簡介:
柳文玲(1974-),女,專科,農藝師。研究方向:土壤肥料技術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