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同學看到自己作文得分,總止于三類卷下,四類卷上,何以如此?在2019年《江蘇省高考說明》,把“寫作”分為“基礎等級和發(fā)展等級”。不少學生僅滿足于“符合題意;思想健康,感情真摯”等“基礎等級”的層次要求,沒能上升到“深刻、豐富、有文采、有創(chuàng)新”的“發(fā)展等級”高度。那如何寫出“有文采”的作文呢?《江蘇省高考說明》對作文“有文采”做出這樣的說明:用詞貼切,句式靈活,語言富有表現(xiàn)力。下文就高考說明提及的三個方面,實現(xiàn)學生作文由“基礎等級”到“發(fā)展等級”的突破,提出幾點建議。
一、咬文嚼字,寫出神采
唐朝詩人盧延讓在《苦吟》一詩中寫道“吟安一個字,捻斷數(shù)莖須”;賈島為“僧推月下門”一句中是否用“推”活用“敲”而誤撞韓愈,從而留下了“推敲”的典故;朱光潛在《咬文嚼字》一文中,深切告訴我們要善待下筆的每一個字。而現(xiàn)在同學們作文“無采”,與其在作文中字詞的“濫用”、“亂用”有著密切的關聯(lián)。2015江蘇高考優(yōu)秀作文里有一篇題為《左手糞叉,右手筆桿》的作文。在文中,奶奶夸爺爺撿來的大糞,用一句“這肥好,臭!”不僅點出肥料給力,也寫出奶奶對爺爺?shù)馁澷p和肯定;而寫到爺爺為鄰人寫對聯(lián)的時候,鄰人用 “這字兒好,真黑!”贊揚爺爺字寫的好。一個“臭”,一個“黑”,用語既符合人物的身份,又把贊美之情從心底表達出來。難怪評卷老師在點評的時候表揚該考生“有些筆墨十分精彩”。
可見,字詞準確傳神的使用,完全可以打造作文的亮點,只要同學們在生活中,細細觀察生活之語,精雕細琢作文之言,就能寫出神采。
二、借助色彩,寫出風采
作文中不能只是單一的畫面,它同樣需要涂抹上色彩,要注意色彩語言的使用。在此方面,前人已做出示范:詩人白居易在《憶江南》中寫出“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的詩句,在短短的十四個字中,直接寫出色彩的詞就出現(xiàn)三個。試想,如果沒有這些色彩的詞,詩句是不是失去了生機?共和國的創(chuàng)始人毛澤東在《菩薩蠻·大柏地》中寫到“赤橙黃綠青藍紫,誰持彩練當空舞”,直接使用色彩,寫出了豪情,唱出自信。
如果一篇文章,色彩的大量使用,那么呈現(xiàn)我們目前的就不僅僅是一個個呆板的文字,而是一幅美麗的圖畫。借助色彩,定讓你的文章增光添彩。
三、巧用修辭,寫出文采
每次作文后,同學們有沒有興趣把自己文中的修辭圈一下?沒有修辭的文章,怎么體現(xiàn)出文采呢?比喻的形象,擬人的生動,排比的氣勢,反問的力量,引用的詩意,夸張的豐富等。優(yōu)秀作文《成功需要厚積薄發(fā)》:為寫作《資本論》,馬克思在大英博物院的圖書館里留下了深深的腳印;為編訂《本草綱目》,李時珍跋山涉水,遍嘗百草,歷時幾十年;為撰寫《紅樓夢》,曹雪琴披閱十載,增刪五次,可謂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如此論述,其說服力是多么的強大?我們亦可化用《勸學》:積土成山,才可能興起風雨;積水成淵,才可能誕生蛟龍;積善成德,才能夠具備圣心。諸如此類,我們應該認識到修辭的強大效果。
因此,巧用修辭,定讓你的文章精彩不斷。
四、句式靈活,寫出精彩
靈活,就是富于變化,不呆板。長短錯落,駢散結合,亦莊亦諧,靈活搭配,交替使用,可使語言在句式的變換中增強表現(xiàn)力。李白的名篇《夢游天姥吟留別》,其在語言上雜用四、五、六、七言句,句法錯落有致,轉韻至十二次之多。句式的使用是其名揚天下的重要原因之一。在2015年江蘇優(yōu)秀高考作文《王大爺?shù)脑绮偷辍罚渲杏羞@樣一句話:“王大爺!老樣子來一份兒!”如果調下順序“老樣子來一份兒!王大爺!”前者,強調“老樣子來一份兒”,后者強調“王大爺”。如果使用前者句式就能傳達出這個食客是個“??汀保屯醮鬆斠痪浞浅J煜ち?,而后者,則無法體現(xiàn)出這些情感。
由此可見,語序變動,表達情感各異。同學們在作文中應該注意句式的變化和使用,如此才能準確傳達出情感和思想。
自然,讓作文“有文采”的方法還有很多,但無論什么方法,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方法。
張明亮,江蘇省海頭高級中學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