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5);治療后觀察組FMA、ADL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熊亞莉 何雯
[摘要]目的 研究康復護理對腦卒中患者運動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動能力的影響。 方法 選取我院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收治的50例腦卒中患者為觀察對象,根據(jù)不同的護理方法將患者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25例。對照組患者實施常規(guī)治療與護理,觀察組患者實施常規(guī)護理結合康復護理,比較兩組患者的運動功能(FMA)及日常生活活動能力(ADL)。 結果 治療前觀察組FMA、ADL評分與對照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FMA、ADL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結論 在腦卒中患者治療中,對患者給予康復護理能夠改善患者的運動功能和活動功能,值得臨床推廣使用。
[關鍵詞] 康復護理;腦卒中;運動功能;生活活動能力
[中圖分類號] R473.74 ? ? ? ? ?[文獻標識碼] B ? ? ? ?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9)30-0162-03
Effect of rehabilitation nursing on motor function and ability of daily living activities in the patients with stroke
XIONG Yali ? HE Wen
Department of Rehabilitation,th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Jingdezhen City in Jiangxi Province,Jingdezhen ? 3330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rehabilitation nursing care on motor function and ability of daily living activities in the patients with stroke. Methods 50 cases of stroke patients who were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October 2017 to October 2018 were selected as observation subjects.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according to different nursing methods,with 25 cases in each group.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routine treatment and nursing care,and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given routine nursing care combined with rehabilitation nursing care. The motor function(FMA) and ability of daily living activities(ADL)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f the FMA and ADL score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before treatment(P>0.05); after treatment, the FMA and ADL score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 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stroke,the rehabilitation nursing care for the patients can improve their motor function and activity function,which is 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Key words] Rehabilitation nursing care; Cerebral stroke; Motor function; Ability of daily living activity
隨著我國社會經(jīng)濟的持續(xù)發(fā)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導致人口老齡化趨勢顯著,腦卒中的發(fā)病幾率也在不斷提高。腦卒中是危害人類健康的多發(fā)疾病,在腦卒中救治水平不斷提高的過程中,患者的生存率也得到了提高,但是致殘率不斷升高?;颊咦渲泻笥捎谂P床導致患肢肌肉無力,阻礙淋巴循環(huán),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給患者家庭及社會帶來沉重的負擔[1]。相關研究表示,在治療過程中配以相應的護理,能夠有效提高改善患者的運動功能,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動能力。本文選取我院收治的50例腦卒中患者為觀察對象,對患者采用不同的護理方式,并進行對比,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10月~2018年10月在我院收治的50例腦卒中患者,根據(jù)不同的護理方法將其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25例。對照組男15例,女10例,年齡51~80歲,平均(53.2±5.7)歲;病程4~10個月,平均(7.0±2.0)個月;腦卒中類型:腦出血20例,腦梗死5例;患者偏側:患肢在左側14例,患肢在右側11例。觀察組男13例,女12例,年齡52~81歲,平均(54.1±5.5)歲;病程5~11個月,平均(7.1±2.0)個月;腦卒中類型:腦出血18例,腦梗死7例;患者偏側:患肢在左側15例,患肢在右側10例。納入標準:所有患者均通過頭顱CT及MRI檢查證實為腦卒中,均滿足腦血管疾病診斷標準[2];排除標準:患有嚴重認知障礙、器質性疾病和不接受隨訪患者[3]。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腦卒中類型、病程及患側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使用神經(jīng)內(nèi)科常規(guī)藥物、康復治療和護理,利用護士實現(xiàn)患者康復護理,重點為神經(jīng)促進技術和肢體運動治療,每次治療30 min,每天2次。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護理基礎上進行康復護理,主要包括以下內(nèi)容。
1.2.1心理護理 ?在患者康復中,心理護理尤為重要,良好心理護理能夠提高患者康復信心,使其積極配合治療。心理護理是患者康復的基礎,良好的心理護理能夠使患者樹立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積極的配合治療。護理人員在護理過程中要多和患者進行溝通,且評估患者的心理。向患者介紹治療成功的案例,消除患者的恐懼心理及不良情緒。鼓勵家屬多陪伴患者,鼓勵患者,使其具有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并且對患者的心理進行疏導。
1.2.2 皮膚護理 ?急性期患者要盡量臥床休息,保持患者的皮膚清潔、床的清潔和干燥,定期對患者的皮膚進行按摩,避免肌肉萎縮。對患者的姿勢進行良好的擺放,使患側在枕頭中,保證患者的肢體前伸,或者肢體盡量伸直,使患者的患側下肢也放到枕頭中,避免出現(xiàn)足內(nèi)翻的現(xiàn)象。
1.2.3飲食護理 ?在治療過程中,指導患者合理飲食,低鹽、低脂,如果患者合并有吞咽障礙,要根據(jù)患者的病情進行禁食或者鼻飼喂服[4]。
1.2.4認知功能訓練 ?多與患者家屬交流溝通,指導家屬多與患者交談,鼓勵患者多讀報,刺激患者的軀體感覺,使其覺醒能力及辨認環(huán)境能力得到提高。護士在護理時要訓練患者的注意力、記憶力及理解能力,如讓患者辨認物品、看圖辨字等,逐步提高患者的認知能力。
1.2.5日常生活活動能力訓練 ?護理人員要協(xié)助并且指導患者進行關節(jié)運動及肌肉收縮運動;定時對患者進行翻身運動、床頭移動、重心移動等運動;使患者在早期進行坐位平衡、站立及起坐等訓練;使患者平臥到床上,兩手相握,伸直肘部,將健側手拉患側肢體,避免患者出現(xiàn)肩關節(jié)僵硬。
1.3評價指標
對兩組患者FMA和ADL評分進行觀察,運動功能使用FMA評分法,總分為100分,分數(shù)越高,肢體運動功能越好。FMA運動功能評定主要包括上肢坐臥與仰臥位、下肢仰臥位、坐位等評定。日常生活活動能力ADL評分使用改良Barthel指標評分,總分為100分,分數(shù)越高,說明活動能力越好[5]。改良Barthel指標包括修飾、洗澡、進食、用廁、穿衣、大小便控制、上下樓梯、平地行走和床椅轉移。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采用SPSS20.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分析,計數(shù)資料用%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用(x±s)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治療前后FMA評分比較
觀察組治療前的FMA各項評分與對照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治療后的FMA各項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兩組患者治療后ADL評分比較
觀察組治療后的ADL各項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討論
我國社會經(jīng)濟在持續(xù)發(fā)展,也使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導致人口老齡化不斷升高,腦卒中的發(fā)病率也在不斷上升。腦卒中屬于較為常見的疾病,其具有較高的發(fā)病率,一般都是老年患者[6]。腦卒中主要是因為大腦中動脈血管堵塞,血流不暢導致大腦急性缺血和缺氧導致的,腦卒中會導致患者出現(xiàn)認知、軀體、情緒及行為障礙。目前,腦卒中治療成功率在不斷提高,死亡率在不斷降低,但是致殘率還是較高,對患者的生活質量造成了嚴重的影響[7]。
腦可塑性和功能重組為腦卒中患者恢復肢體功能重點,康復訓練能夠恢復患者腦功能,對患者進行早期的康復干預能夠提高患者康復進程[8]。有學者[9]研究表示,照顧腦卒中患者的人員具有較高的壓力,而且心理健康水平低。對患者和照料者進行針對性健康宣教,能夠對患者進行良好照顧,還能夠提高患者自我鍛煉及監(jiān)督的能力,使社會支持得到加強。其次,早期康復護理能夠有效恢復腦卒中患者肢體運動功能,改善缺血半暗帶腦細胞功能,使正常情況下沒有作用神經(jīng)細胞的代償功能充分發(fā)揮出來,以此重建腦機能。早期康復訓練能夠影響患者的康復結果,只要患者生命體征穩(wěn)定,就能夠實施康復治療[11]??祻妥o理干預是指通過康復醫(yī)學神經(jīng)系統(tǒng)充足的原理,對偏癱患者進行早期科學、全面的專科護理。和康復運動訓練相互結合,康復護理干預能夠對腦神經(jīng)萎縮進行預防,以此改善患者各功能,使傷殘程度得到降低,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12]。但是腦卒中康復屬于長期過程,其康復主要目標就是有效改善肢體運動功能,使ADL功能得到提高,包括肢體靈活性及協(xié)調性,所以腦卒中患者主要特點就是肢體運動功能障礙對良好完成ADL造成了限制[13]。因為腦卒中后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結構及功能方面具有代償及功能重組自然恢復能力,在病程不斷延長的過程中,ADL能力也在肢體功能改善過程中不斷改善[14]。主要表現(xiàn)就是兩組患者的FMA評分在護理過程中有所提高,觀察組的提高程度比對照組明顯。腦卒中導致功能障礙患者還會出現(xiàn)肩部并發(fā)癥,主要包括肩手綜合征、肩關節(jié)半脫位。但是康復護理能夠有效促進患者的肢體運動功能恢復,對ADL能力進行改善,與其他學者研究結果一致??祻妥o理應用于康復中心、醫(yī)院病房和社區(qū)中,不僅重視康復早期介入和恢復期康復,還注重后期康復,保證患者能夠得到系統(tǒng)、正規(guī)康復護理。說明康復護理不僅有一般護理,還有多種專門的康復護理,有效干預患者殘余的技能,不僅對康復計劃整體性和連貫性進行保證,還能夠使康復人員在進行康復時相互溝通,使醫(yī)生及治療師及時的了解及掌握患者病情改變[15]。另外,在進行護理ADL訓練效果也得到提高。
綜上所述,在腦卒中患者治療中,進行康復護理能夠改善患者運動功能,并且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動能力,值得臨床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 肖玉華,盧紅建,耿桂林,等. 三級康復護理對腦卒中患者運動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動能力的影響[J]. 中國康復,2015,30(4):282-283.
[2] 韓曉艷,張麗霞. 早期康復護理對腦卒中患者運動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動能力的影響[J]. 醫(yī)學信息,2015,21(9):242-243.
[3] 劉嬋,劉曉安. 康復護理路徑對腦卒中后患者吞咽功能障礙及神經(jīng)功能恢復的影響[J]. 國際護理學雜志,2019, 38(1):110-113.
[4] 陳曉玲. 康復護理干預對腦卒中患者運動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動能力的影響[C]. 中國康復護理學術高峰論壇暨推進優(yōu)質護理服務研討會論文集. 2012.
[5] 芮雪,吳淑芳,潘衛(wèi)萍. 早期康復護理對腦卒中患者運動功能、ADL及肩手綜合征發(fā)生率的影響[J]. 現(xiàn)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2, 21(29):3283-3284.
[6] 蘇瑞芳. 早期康復護理對腦卒中偏癱病人運動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動能力的影響[J]. 全科護理,2011,9(13):1147-1148.
[7] 王芳,徐卿,蔣駿,等. 早期綜合康復護理對腦卒中患者日常生活活動能力和運動功能的影響分析[J]. 河北醫(yī)藥,2018,40(15):87-88.
[8] 馬儒萍. 康復護理對腦卒中患者運動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動能力的效果分析[J]. 中國繼續(xù)醫(yī)學教育,2018,12(10):85-86.
[9] 張燕,孫瑤華,糜懿惠,等. 康復護理干預對腦卒中患者運動功能的影響[J]. 中國康復,2014,29(3):207-208.
[10] 張雅君. 基于功能狀態(tài)的康復護理方案對腦卒中偏癱患者日常生活活動能力和生活質量的影響[J]. 中國初級衛(wèi)生保健,2017,31(3):87-89.
[11] 曹莉,田維琴. 68例腦卒中患者運動功能及日常活動能力的康復護理[J]. 中國實用醫(yī)藥,2014,21(16):186-188.
[12] 鐘毓賢,喬晉琳,丁宇,等. 康復精細化管理對腦卒中偏癱患者上肢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動能力的影響[J]. 中國康復,2017,32(2):126-128.
[13] 馬杰. 康復護理對腦卒中偏癱患者運動功能恢復的影響[C]. 中國康復醫(yī)學會療養(yǎng)康復專業(yè)委員會第二十四屆學術會議. 2014.
[14] 趙巧云,任平,周太平,等. 康復護理結合重復經(jīng)顱磁刺激對腦卒中病人運功功能、平衡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動能力的影響[J]. 護理研究,2016,30(29):3686-3688.
[15] 張素梅. 家庭康復對腦卒中患者肢體運動功能和ADL的影響[J]. 黑龍江醫(yī)藥,2014,12(2):445-448.
(收稿日期:2019-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