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澤欽 洪友欽 高斌
【摘要】 目的 探討激素水平變化和老年男性骨質疏松性髖部骨折的相關性研究。方法 選取
56例骨質疏松髖部骨折患者作為研究組, 另選取同期接受健康體檢的56例健康者作為對照組, 檢測兩組骨密度及激素水平。比較兩組總骨密度、股骨轉子骨密度、促卵泡素(FSH)、黃體生成素(LH)、雌二醇(E2)、睪酮(T)以及促泌乳素(PRL)水平, 分析患者骨密度和激素水平的相關性。結果 研究組總骨密度水平(109.4±3.1)mg/cm2及股骨轉子骨密度水平(98.4±3.1)mg/cm2均低于對照組的(147.6±34.1)mg/cm2、
(142.6±32.4)mg/cm2,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E2(38.1±3.1)pg/ml低于對照組的(48.9±
1.2)pg/ml,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FSH(33.9±3.1)mIU/ml、LH(103.1±2.4)mIU/ml、PRL(17.9±2.3)μg/L及T(22.7±2.5)nmol/L與對照組的(34.7±1.1)mIU/ml、(104.5±2.3)mIU/ml、(18.3±
2.1)μg/L、(23.4±2.6)nmol/L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患者血清E2水平與總體骨密度水平呈正相關性(r=0.236, P<0.05), 與股骨大轉子骨密度呈正相關性(r=0.336, P<0.05), 其他血清激素水平與患者骨密度無相關性(P>0.05)。結論 老年骨質疏松的發(fā)生與E2激素水平呈現(xiàn)正相關性, 骨質疏松性髖部骨折患者存在E2水平明顯降低情況, 認為可以通過調節(jié)老年男性E2水平的方式, 降低骨質疏松性髖部骨折的發(fā)生。
【關鍵詞】 激素水平;骨質疏松性髖骨骨折;骨密度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34.044
骨強度下降是骨折疏松癥的主要臨床表現(xiàn), 進而導致患者骨折風險增加[1]。目前臨床對于骨質疏松癥的發(fā)病并無良好的預防措施, 一般是以鈣劑補充為主, 但是據(jù)臨床數(shù)據(jù)統(tǒng)計顯示, 由骨質疏松癥導致的骨折患者仍呈現(xiàn)明顯升高趨
勢[2]。曾有研究指出, 激素水平與骨質疏松癥的發(fā)病存在密切聯(lián)系, 特別是在老年男性患者中二者聯(lián)系更為明顯[3]。本次研究選取本院收治的骨質疏松性髖骨骨折患者對其激素水平進行分析, 探究激素水平變化與患者骨密度之間的相關性。現(xiàn)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在2017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56例骨質疏松髖部骨折患者作為研究組, 另選取同期
56例接受健康體檢的健康者作為對照組。研究組患者均為男性, 年齡65~78歲, 平均年齡(74.5±3.1)歲;骨折原因:交通事故12例, 意外摔傷26例, 重物砸傷18例。對照組患者均為男性, 年齡65~79歲, 平均年齡(74.3±3.2)歲。兩組的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本次研究已獲得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研究組納入標準:①經(jīng)臨床診斷確診為骨質疏松性髖部骨折;②患者臨床資料完整;③患者無骨折史;④患者對于本次研究內(nèi)容知情并同意。排除標準:①伴有慢性胃腸道疾病;②伴有影響機體內(nèi)分泌的相關疾病, 如甲狀腺疾病、糖尿病以及生長激素缺乏等;③存在自身免疫性疾病;④患者存在腰椎患股骨大轉子骨折史;⑤患者近期曾服用影響激素分泌或骨代謝的藥物;⑥患者存在精神障礙或溝通障礙。
1. 2 方法 兩組研究對象均進行骨密度測量, 采用雙能X線骨密度儀(Lunar-Expert型, GE)對患者股骨轉子以及腰椎骨密度進行測量。對兩組相關激素水平進行檢測, 抽取研究對象空腹上肢靜脈血, 采用離心機對所取樣本進行離心處理, 轉速設置為3000 r/min, 離心時間為10 min, 采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對患者血清樣本進行檢測, 主要檢測項目包含LH、FSH、E2、T及PRL, 本次研究所使用試劑盒均由上海酶聯(lián)生物提供, 且嚴格按照試劑盒說明進行操作。
1. 3 觀察指標 觀察比較兩組骨密度(總骨密度、股骨轉子骨密度)及激素(LH、FSH、E2、TPRL)水平, 分析患者骨密度與激素水平的相關性。
1. 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骨密度比較 研究組總骨密度水平(109.4±
3.1)mg/cm2及股骨轉子骨密度水平(98.4±3.1)mg/cm2均低于對照組的(147.6±34.1)mg/cm2、(142.6±32.4)mg/cm2,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 2 兩組激素水平比較 研究組E2(38.1±3.1)pg/ml低于對照組的(48.9±1.2)pg/ml,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FSH(33.9±3.1)mIU/ml、LH(103.1±2.4)mIU/ml、PRL(17.9±2.3)μg/L及T(22.7±2.5)nmol/L水平與對照組的(34.7±1.1)mIU/ml、(104.5±2.3)mIU/ml、(18.3±2.1)μg/L、(23.4±2.6)nmol/L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 3 相關性分析 患者血清E2水平與總體骨密度水平呈正相
關性(r=0.236, P<0.05), 與股骨大轉子骨密度呈正相關性(r=0.336,?P<0.05), 其他血清激素水平與患者骨密度無相關性(P>0.05)。
3 討論
髖部骨折在老年男性骨質疏松癥患者中具有非常高的發(fā)生率, 因骨密度降低, 患者骨強度隨之降低, 當受到外力刺激時, 極易發(fā)生骨折情況, 降低老年男性患者的生活質量[4]。隨著醫(yī)學臨床的不斷發(fā)展, 越來越多的學者在研究中指出, 激素水平與老年男性骨質疏松情況存在密切聯(lián)系[5, 6]。
本次研究選取本院收治的骨質疏松性髖骨骨折患者, 分析其與健康對照組骨密度水平以及激素水平, 結果顯示, 骨質疏松性髖骨骨折患者總骨密度、股骨轉子骨密度水平以及E2水平均明顯低于健康對照組(P<0.05), 為了進一步了解患者骨密度降低與E2水平之間的相關性, 特對其進行相關性分析, 結果顯示, 患者血清E2水平與骨密度水平呈正相關性(r=0.236, P<0.05), 且與股骨大轉子之間的相關性更為密切(r=0.336, P<0.05)。這一結果說明, 患者激素水平與骨質疏松的發(fā)生存在密切聯(lián)系, 而骨質疏松癥會增加患者骨折的發(fā)生, 延緩骨折患者術后康復[7, 8]。因此對于骨質疏松性髖骨骨折患者應當對患者激素水平進行監(jiān)測, 可以通過激素替代治療等方式有效改善患者激素代謝水平, 從而降低骨密度流失, 促進骨折患者術后康復。
綜上所述, 老年骨質疏松的發(fā)生與E2激素水平呈現(xiàn)正相關性, 骨質疏松性髖部骨折患者存在E2水平明顯降低情況, 認為可以通過調節(jié)老年男性E2水平的方式, 降低骨質疏松性髖部骨折的發(fā)生。
參考文獻
[1] 梁玉柱, 郭洪剛. 老年骨質疏松性髖部骨折:昨天、今天及未來. 中國組織工程研究, 2017, 21(15):148-153.
[2] 柴瑛. 老年男性骨質疏松性髖部骨折患者血清網(wǎng)膜素-1與骨轉換的關系. 中國老年學雜志, 2018, 38(13):111-113.
[3] 范吉星, 李寧, 龔曉峰, 等. 血清25(OH)D和骨轉換標志物與老年髖部骨折的相關性分析. 中國骨質疏松雜志, 2017, 23(11):56-61.
[4] 戴靜, 尚芬蘭, 葛曉琴, 等. 二次髖部骨折相關因素研究進展. 中國骨質疏松雜志, 2017, 23(5):676-682.
[5] 劉暢暢, 尹宏, 段光宇, 等. 老年女性髖部骨折與DXA骨強度參數(shù)的相關性研究. 中國骨質疏松雜志, 2018, 24(1):83-86.
[6] 肖忠武, 蒙宇志, 何燕貞, 等. D-二聚體診斷老年髖部骨折術后血栓形成的價值. 深圳中西醫(yī)結合雜志, 2018, 28(24):84-85.
[7] 張正國. 唑來膦酸治療對骨質疏松相關腰椎骨折患者血管內(nèi)皮生長因子表達和骨密度的影響. 中華實驗外科雜志, 2017, 34(6):1061-1061.
[8] 黃佳涌. 睪酮預測老年男性骨質疏松性髖部骨折風險. 成都醫(yī)學院, 2018.
[收稿日期:2019-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