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心臟功能不佳的患者
心臟功能不佳、冠狀動脈供血不足、有過心肌梗死的人群,都不宜用太熱的水或長時間泡腳。此類患者泡腳水溫以40~45℃、時間以10分鐘左右為宜。因為泡腳時間過長、水溫過高等會導致人體血管擴張,全身血液會由重要臟器流向體表,從而導致患者心臟缺血、缺氧,容易發(fā)生急性心衰、急性心肌缺血、心肌梗死,嚴重的會導致患者猝死。
2.糖尿病足患者
糖尿病足患者的皮膚比較脆弱,腳部末梢神經(jīng)對溫度不敏感,正常人感覺很燙的水溫,他們卻感覺不到,所以很容易被燙傷。一旦被燙傷,若不及時就醫(yī),可能會導致足部感染、潰爛,嚴重的甚至會造成截肢。
3.靜脈曲張患者
靜脈曲張的主要病因是靜脈瓣膜功能不全,靜脈回流存在障礙,腳部溫度的升高只會增加局部血流量,不能改變靜脈回流的速度,反而會加重靜脈回流負擔,導致曲張的靜脈進一步擴張,加重下肢充血,使病情加重。因此,此類患者不能用熱水泡腳、泡腿,也不宜用熱水袋暖腳或蒸桑拿。
4.足癬等皮膚病患者
熱水泡腳可能導致足癬等腳部皮膚病患者發(fā)生繼發(fā)性細菌感染。對于腳部皮膚表面已經(jīng)破潰的傷口,熱水泡腳更是對病部雪上加霜。另外,足部患有濕疹、皰疹等疾病的患者也不要用熱水泡腳,因為一旦皮膚被弄破,很容易造成感染。
5.老人、孕婦和兒童
若老年人泡腳時間過長,則容易出現(xiàn)出汗、心慌等癥狀。因此,老年人以每日臨睡前泡腳20分鐘為宜。而對孕婦來說,為防止對胎兒產(chǎn)生影響,其泡腳時間不宜超過15分鐘。人體足弓在兒童時期逐漸形成,此時如果兒童經(jīng)常用熱水泡腳,可能會導致其足底韌帶變得松弛,不利于足弓的形成和維持,長此以往,會增加形成扁平足的風險。此外,嬰幼兒對溫度的感覺和大人不一樣,大人覺得水溫稍熱,對嬰幼兒來說已經(jīng)很燙了,但他們又不太會表達,所以泡腳很容易燙傷其柔嫩的皮膚。
(資料來源:人民健康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