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皖西文學“課程思政”教學改革路徑探索

      2020-01-02 10:07:24劉學忠
      皖西學院學報 2020年5期
      關鍵詞:皖西課程思政文學

      江 瓊,劉學忠

      (皖西學院 文化與傳媒學院,安徽 六安 237012)

      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向來是我國高校教育教學和管理工作的頭等大事,習近平總書記在2016年12月召開的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特別指出:“思想政治理論課要堅持在改進中加強,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親和力和針對性,滿足學生成長發(fā)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門課都要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任田,使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xié)同效應?!盵1]2017年2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fā)《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提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體系貫通學科體系、教學體系、教材體系、管理體系,形成全員全過程全方位的育人大格局?!霸诟咝5恼n程總量中,專業(yè)課程的數(shù)量要比思政課程和綜合素養(yǎng)課程所占比例要大,因此專業(yè)課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尤顯重要。”[2]新形勢下,打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與專業(yè)教育長期相互隔離的局面,推動“課程思政”與思政課程同向同行、協(xié)同育人勢在必行。厘清專業(yè)課程的思政內(nèi)涵,探尋專業(yè)課程思政的實現(xiàn)路徑,把專業(yè)課程的隱性教育和思政課程的顯性教育結合起來,是當前高?!罢n程思政”建設的主要任務。本文以皖西地域文學課程為對象,從教育教學角度探討如何有效地將思政融入課程教學,以及怎樣做到思政貫通于課程教學全過程。

      1 皖西文學“課程思政”的特色優(yōu)勢

      皖西學院在推進地方應用型高水平大學建設中,堅持特色辦學,加強對大學生地域文化教育,在人才培養(yǎng)課程體系中增設皖西地域文化相關校本課程。二級學院是貫徹實施“課程思政”教學改革的主要驅(qū)動力,專業(yè)和課程是推動“課程思政”教學改革的關鍵載體。皖西學院文化與傳媒學院積極行動,圍繞專業(yè)和課程謀劃“課程思政”教學改革,根據(jù)漢語言文學專業(yè)培養(yǎng)方案,將專業(yè)課程劃分成“語言學與應用語言學類”“中國文學類”“皖西文學類”三大課程群方向,初步構思了專業(yè)-課程群-各門課程的知識傳授、能力培養(yǎng)和價值引領三維目標。其中,“皖西文學類”課程屬于校本課程,地域特色鮮明,蘊涵有天然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2019年,皖西文學教學團隊獲得校級立項建設。在2020年皖西學院大別山革命文化研究中心的建設方案中,將該團隊擬建設為省級教學團隊。

      皖西文學主要包括皖西大地本土作家和走出去的作家的文學,還包括皖西民間文學。皖西百年來涌現(xiàn)的優(yōu)秀作家作品,燦若星河,影響深遠,有的已經(jīng)成為彪炳中國文學史冊的杰出代表。皖西文學課程具體有《皖西革命文學史》《皖西籍現(xiàn)當代作家研究》《皖西民間文學》《皖西籍軍旅作家徐貴祥研究》等專業(yè)課程和通識教育課程,以及朱蘊山紅色詩詞、蔣光慈革命文學、六安紅色民間文學等紅色文化教育專題。無論是浩如煙海的皖西現(xiàn)當代作家作品,還是精彩紛呈的皖西民間故事、民間歌謠、民間曲藝,都是地方優(yōu)秀文化,它們天然擁有對大學生進行是非曲直、家國情懷等道德培育和價值觀培育作用。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皖西大別山革命老區(qū)擁有卓越的紅色資源。皖西地區(qū)最寶貴的文化遺產(chǎn),一是革命記憶,二是文學記憶。二十世紀初,皖西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民不聊生。六安市金安區(qū)嵩寮巖鄉(xiāng)有志青年朱蘊山積極投身反清反封建的革命運動,親歷辛亥革命腥風血雨的斗爭,成為我國著名的政治活動家。在漫長而艱辛的革命征程中,朱蘊山以詩詞為史,寓史于詩詞,描繪了一幅幅光輝燦爛的革命偉人群像,其作品意義十分重大。中國共產(chǎn)黨的創(chuàng)建給風雨如晦的中國帶來曙光,皖西進步知識分子紛紛走出大別山,尋求救國救民的道路。如葉集的“未名四杰”跟著魯迅先生在五四文壇沖鋒陷陣,金寨的蔣光慈最早去蘇聯(lián)“取經(jīng)”,以文學助力革命,成為中國革命文學的先驅(qū)。蔣光慈還回到故鄉(xiāng)大別山傳播革命思想:“1924年,蔣光慈回鄉(xiāng),發(fā)展他小學的蒙師——志成學校讀書會組織者詹谷堂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3](P24),從而點燃了大別山的革命火種。很快,詹谷堂發(fā)展周維炯、漆德瑋等同志入黨,成立了金寨縣湯家匯鎮(zhèn)筆架山農(nóng)校黨小組,這是皖西地區(qū)第一個黨組織。在革命的烽火中,許繼慎、詹谷堂、周狷之等共產(chǎn)黨人不僅留下了光輝的戰(zhàn)斗足跡,還留下了經(jīng)典革命詩詞。皖西革命文學所展示的崢嶸歲月與革命歷史,革命者英勇善戰(zhàn)與頑強不屈精神,正是當代大學生最急需的精神養(yǎng)分與前行動力,與“課程思政”在思想塑造、價值引領上同頻共振。

      另外,皖西文學地域文化特征鮮明。皖西地區(qū)的河流山川、社會情態(tài)、民情民風民俗在蔣光慈、“未名四杰”、徐貴祥等眾多作家作品里,有著酣暢淋漓的展現(xiàn)。全面提高地方應用型高水平大學教育質(zhì)量,必須大力推進地域文化傳承創(chuàng)新。高校教育是文化傳承創(chuàng)新的重要載體,“文化是教育行為和教育過程的本體,而教育則是文化傳承創(chuàng)新的機制?!盵4]教育與文化本就相輔相成,新時代賦予了高校教育新的更高要求,要求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合力育人。因而,大力挖掘皖西地域文學資源,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積極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既是地域文化傳承創(chuàng)新的有效途徑,也是貫徹實施高?!罢n程思政”教學改革的有力舉措。

      皖西文學有著“課程思政”的特色優(yōu)勢,但在思政元素的深度挖掘、教學方式方法、教學實踐等方面還有比較大的改善空間,需要積極探索。

      2 皖西文學“課程思政”教育教學改革路徑

      在2019年安徽省中文專業(yè)“課程思政”教學改革研討會上,與會專家學者一致認為,“課程思政”育人教學效果評價標準主要在表現(xiàn)五個方面:“好學生、好教師、好教法、好教材、好案例”,筆者有幸參加此次研討會。思政在皖西文學課程教育教學的具體實現(xiàn)路徑,主要從以上幾個方面進行探索。

      2.1 皖西文學“課程思政”目標設置

      如何設置“課程思政”目標,是皖西文學課程進行教育教學改革首要思考的問題。筆者以為,“課程思政”的目標應該立足于新時代全員全過程全方位的育人大格局,結合課程具體內(nèi)容和特點來設置?!罢n程思政”育人教學效果最重要評價標準是要培育出“好學生”,德乃為人之本,“好學生”首先應該具有家國情懷、優(yōu)秀品格、健全人格、高尚境界。皖西文學課程以立德樹人作為根本目標,確保德育貫穿課程教育教學全過程,在課程知識講授、學生專業(yè)能力培養(yǎng)的同時,要特別重視對學生進行主流價值引領。其具體目標有三:第一,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課程中去,深度挖掘皖西革命文學的育人內(nèi)涵,在學生心中厚植家國情懷、堅定信念、勇于擔當?shù)染褡非?;第二,結合革命作家、進步作家奮斗史,教育引導學生把個人的人生目標與國家命運、時代需要結合起來,提高服務國家服務人民的社會責任感,把個人夢寓于偉大的中國夢之中;第三,結合皖西文學經(jīng)典作品閱讀教學,有機融入傳承優(yōu)秀地域文化教育,增強大學生的文化自信。有了具體的“課程思政”目標,接下來的課程教育教學改革實現(xiàn)路徑探索自然就有的放矢。

      “課程思政”對專業(yè)課程教師提出了新的要求,“好教師”不僅傳播專業(yè)知識、傳授專業(yè)技能,還要注重塑造靈魂、塑造品行。“師者為師亦為范,學高為師,德高為范”,皖西文學課程教師要充分認識到新時代教師的使命與擔當,堅持正確政治方向,積極主動地通過自修、培訓、研討會等方式不斷提升政治理論修養(yǎng)、人文知識儲備和育德能力,達到“教書育人”的完美統(tǒng)一。

      2.2 深度挖掘搜集思政元素,建立素材模塊

      為了充分發(fā)揮“課程思政”育人教學效果,有必要“挖掘和充實各類課程的思政教育資源”[5]。皖西文學屬于校本課程,有些課程還是新近開設的,需要課程教師下功夫、多渠道地搜集、挖掘、整理思政元素。以《皖西革命文學史》《皖西籍現(xiàn)當代作家研究》《皖西民間文學研究》等課程的實踐教學為抓手,開展皖西文學、特別是皖西紅色文學思政教育資源的田野挖掘調(diào)研。深入皖西作家故居、各縣區(qū)檔案部門,搜集和整理豐富而可靠的歷史文獻資料、口述史資料,獲得更多的第一手思政素材。與當代皖西籍知名作家如北京的徐貴祥、東莞的柳冬嫵等,與皖西本土活躍作家、與六安市委宣傳部、六安市文聯(lián)、皖西作家協(xié)會建立經(jīng)常性聯(lián)系,以增補最新的文獻資料和思政素材。此外,還需大量遴選購買與皖西文學相關紙質(zhì)、電子和音視頻資料,訂閱相關地域文學雜志,進一步開發(fā)和拓展已有的思政元素。

      為了便于將思政元素融入皖西文學課程教學之中,有必要把搜集、挖掘到的思政素材整理歸納為幾個模塊:革命傳統(tǒng)教育模塊、社會責任意識教育模塊、優(yōu)秀品格教育模塊。將皖西紅色文學思政素材歸入革命傳統(tǒng)教育模塊,這個模塊的思政元素應該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內(nèi)容,有利于加強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也有利于增強大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可。另外兩個模塊的素材從皖西作家成長奮斗歷程、皖西經(jīng)典文學作品、皖西民間故事歌謠等作家作品中深度挖掘并進行分類。課程教師可以根據(jù)實際需要,有針對性地選擇不同模塊的思政素材,將其糅進具體教學之中。

      2.3 教學教法更新改變

      2.3.1 潛移默化地融入思政元素

      對于“課程思政”內(nèi)涵的理解要特別注意“課程思政”≠“課程”+“思政”,而是兩者的水乳交融,就像錢鐘書先生在《四言》一詩所云“如春在花、如鹽化水”。也就是說,同是思想政治教育教學,專業(yè)課程與思政課程的路徑迥然不同,前者屬于隱性教育,后者屬于顯性教育。如果課程教師沒有把握好這一點,在知識點講授時生硬地灌輸宣講思政元素,容易引起學生的認知差異和逆反心理,思政效果很難實現(xiàn)。這就要求課程教師在課前根據(jù)課程具體內(nèi)容,設計選用相關素材模塊,將思政元素如春風化雨般潛移默化地滲透到專業(yè)知識教學中,潤物無聲、德育無痕。比如在講到五四作家群體“未名四杰”的文學創(chuàng)作時,可以結合他們成長歷程的具體事例,引導學生學習他們的進取、執(zhí)著精神和社會責任擔當意識。在講到皖西經(jīng)典革命詩詞的時候,可以結合無產(chǎn)階級軍事家許繼慎的名詩《江上口占》的講解,揉入學生時代許繼慎憂國憂民、奮起報國的遠大志向元素,引起學生共鳴,從而砥礪家國情懷、激發(fā)報國之志。

      2.3.2 引導學生深度參與“課程思政”

      隨著高科技的迅猛發(fā)展,電腦、互聯(lián)網(wǎng)、智能手機等高效便捷地服務于我們的學習、工作和生活,為多樣化的教學模式帶來了更大的空間。皖西文學課程教育教學,在堅持內(nèi)容為主,形式為輔前提下,通過多媒體輔助教學、座談、競賽、調(diào)研等多種形式引導學生深度參與“課程思政”,提升思政實效。例如講到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皖西革命文學概述時,可以采用視頻教學法,先播放一段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皖西人民進行英勇的革命斗爭歷史紀錄片,再現(xiàn)皖西革命歷史情境,讓學生直觀感受革命先烈堅韌不拔的斗爭勇氣和犧牲奉獻精神,從史實性的角度引導他們深層理解社會制度的歷史性變革和現(xiàn)行制度的優(yōu)越性。進入某個知識點如霍邱作家群學習之前,教師設計一個與思政密切聯(lián)系的演講或討論題目,通過QQ、微信等網(wǎng)絡新興媒介發(fā)給學生,讓他們借助豐富的網(wǎng)絡資源自主探究搜集相關材料,在課堂上展開相關討論、演講。既能促進學生對地域作家群體的全面學習了解,也能深化他們對地域文化的認知認同,堅定“四個自信”,同時也活躍了課堂氣氛,提高教學效果。

      2.3.3 建構有效的閱讀路徑

      互聯(lián)網(wǎng)、智能手機等高科技產(chǎn)品的出現(xiàn),帶來多樣化的教學模式的同時,也占據(jù)了大學生很多業(yè)余時間,玩游戲、追劇,刷微信微博,手機不離手,他們很難靜下心來閱讀經(jīng)典。文學課程離不開作品閱讀教學,如何促進學生高效閱讀皖西紅色文學經(jīng)典,也是“課程思政”教學改革的一個方面。其一,梳理出皖西文學經(jīng)典目錄,開課前發(fā)給學生,人手一份,規(guī)定完成閱讀時限,不定期抽查。其二,課程作業(yè)布置與紅色經(jīng)典閱讀緊密相關,讓學生帶著任務去閱讀,既提高了閱讀效率,也接受了紅色文化的熏陶。其三,課程考核方法嘗試分為形成性考核和終結性考試兩部分,課程成績按照兩者所占比重評定。形成性考核的成績依據(jù)閱讀情況抽查、平時作業(yè)、專題討論等記載,可以適當提高形成性考核成績的比重,以便有效促進學生閱讀經(jīng)典作品。蔣光慈的《少年漂泊者》影響了一代人走上革命道路、《咆哮了的土地》被視為我國紅色文學經(jīng)典的開山之作,以皖西地區(qū)的革命斗爭為題材的《破曉記》,徐貴祥的《歷史的填空》《八月桂花遍地開》,朱蘊山的革命詩詞等等,這些紅色文學經(jīng)典的深入閱讀勢必會激起學生對人生高遠目標和崇高價值觀念的追求。

      2.4 加強校本教材建設

      “好教材”是“課程思政”育人教學效果評價的一個標準,對于校本課程來說,加強校本教材建設更是一個不可或缺的標準。皖西文學教學團隊自組建以來,圍繞皖西文學課程,已經(jīng)編寫出版了《皖西現(xiàn)當代作家研究》《皖西民間文學概要》兩本校本教材。兩本教材都獲得了很好的社會評價,《皖西現(xiàn)當代作家研究》獲得安徽省2018年度文藝評論著作類優(yōu)秀文藝作品獎,《皖西民間文學概要》2020年獲得六安市第三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優(yōu)質(zhì)教材的使用是增強課程思政教學效果的保證,兩本教材還遠遠不夠皖西文學課程開設的需要。教學團隊正在組織教師編寫《六安革命文學史》、計劃編寫《大別山著名無產(chǎn)階級革命文學作家蔣光慈研究》《大別山著名紅色經(jīng)典〈破曉記〉研究》《大別山著名革命活動家朱蘊山詩詞研究》《大別山著名作家群體“未名四杰”研究》《大別山著名軍旅作家徐貴祥研究》等校本教材。這些富有大別山革命文化特色的校本教材,天然蘊涵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內(nèi)容和要求,對于有效提升“課程思政”教育效果、推進革命文化傳承將會起到事半功倍作用。

      3 做到思政在皖西文學課程教學的全程貫通

      “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是高校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規(guī)律、教書育人規(guī)律、學生成長規(guī)律的要求?!盵6]“課程思政”不能僅僅局限于課堂教學中,還要把思政拓展到課外,實現(xiàn)全過程全方位的育人目標。皖西文學課程還需要創(chuàng)新教育教學途徑和方法,在時空上做到思政的全程貫通。

      3.1 做好學生自主學習德育引導

      在教育教學活動中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已成為教育界共識?!罢n程思政”也應重視學生主體性參與,不能硬性滿堂灌。皖西文學課程立足于知識傳授、能力培養(yǎng)和價值引領三維目標的和諧發(fā)展,做好學生在自主學習過程中培養(yǎng)德行和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知。如前文提到的教師在課前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創(chuàng)設一個與思政密切聯(lián)系的討論或演講題目,利用“互聯(lián)網(wǎng)+”,把思政延伸到網(wǎng)絡空間。學生在自主探究搜集相關材料時,與老師自由交流,教師適時給予學生引導與教育,在時間上實現(xiàn)課堂教學向課前延伸。課后,教師可以利用相關皖西紅色影視藝術作品,組織或推薦給學生觀看,如電視劇《歷史的填空》、創(chuàng)新廬劇《劉鄧在皖西》《杜鵑啼血》、電視節(jié)目《詩中國·蔣光慈詩歌朗誦》《豐碑·十萬英烈鑄兩源》等,既鞏固了課堂教學知識,又引導學生在觀賞中自我感悟、自我成長,把課堂教學與紅色影視作品巧妙結合,有效發(fā)揮德育功能。

      3.2 創(chuàng)設多渠道實踐教育平臺

      大學學習除了課堂聽課,利用圖書館、網(wǎng)絡等資源進行自主學習以外,還要重視課外延伸,勤于實踐?!吧鐣嵺`是增強高校德育實效性的重要途徑,課程思政的改革和建設離不開實踐育人?!盵7]做好皖西文學“課程思政”的全程貫通,需要創(chuàng)設多渠道實踐教育平臺,教師在學生實踐中予以價值引領。

      首先,主動“走出去”,拓展教育渠道,利用節(jié)假日帶領學生走進大別山腹地作家故里、參觀革命作家紀念館、探尋展現(xiàn)在作品里的田野山頭,開展富有特色、生動活潑的體驗式教育活動。把課堂搬到歷史發(fā)生的現(xiàn)場,如組織學生到金寨白塔畈蔣光慈故居、到葉集臺靜農(nóng)紀念館實地參觀學習,讓學生充分體驗大別山紅色文化的歷史厚度、精神的熱度和文化的溫度,從而樹立崇高的、堅定的理想信念。

      其次,鼓勵指導學生積極參與校園文化活動實踐。校園文化最重要的功能是教育功能,各高校都很重視校園文化建設。在人的社會化過程中,大學階段是個體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形成的關鍵時期。因而,鼓勵指導學生積極參與校園文化活動,會直接影響到他們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zhì)和行為習慣的形成。指導學生參加諸如“主題創(chuàng)作征文競賽”“全校參與世界讀書日”“勵志校園人”“主題辯論賽”等浸透著思政元素的實踐活動,讓學生在這些活動中接受精神的洗禮,從而學會承擔、學會堅強、學會奮斗、學會合作。馬克思曾經(jīng)說過:“教育絕非單純的文化傳遞,教育之為教育,正是在于它是一種人格心靈的喚醒?!贝髮W生在校園文化活動的實踐過程中會慢慢地完善人格,培養(yǎng)品質(zhì)。地域文化是校園特色文化的主要構成,課程教師可以指導學生集體策劃“誦皖西經(jīng)典革命詩詞”“皖西紅色人物故事宣講”等校園文化活動,既能推動特色校園文化建設,又能讓學生在實踐中深度領悟“堅守信念、胸懷全局、團結一心、勇當前鋒”大別山精神。

      再次,皖西文學課程可以結合大學生社會實踐調(diào)查活動,指導個別有興趣的學生開展關于家鄉(xiāng)地域文學的實踐調(diào)研活動,社會實踐調(diào)查報告可以作為終結性考試的成績依據(jù)。這也是一個行之有效的實踐教育平臺。

      4 結語

      在大別山這片紅色熱土上,皖西人民不僅為皖西的解放和中國革命事業(yè)做出了巨大貢獻,還創(chuàng)造了內(nèi)容豐富而又燦爛奪目的皖西革命文學。皖西革命文學構成皖西文學的中堅,也構建了堅實的大別山革命文化基礎。在當前高校“課程思政”建設緊鑼密鼓的新形勢下,皖西文學課程應充分發(fā)揮自身優(yōu)勢和特色,積極思考如何實現(xiàn)思政元素的深度挖掘、教育教學方式方法的改善更新以及思政的全程貫通。

      “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任田”,相信皖西文學“課程思政”通過團隊老師們的努力探索、改革創(chuàng)新和實踐摸索,也能成為安徽省內(nèi)高校專業(yè)課程思政的一個“好案例”。

      猜你喜歡
      皖西課程思政文學
      我們需要文學
      西江月(2021年2期)2021-11-24 01:16:06
      “太虛幻境”的文學溯源
      紅樓夢學刊(2019年4期)2019-04-13 00:15:56
      發(fā)揮專業(yè)特色 實施“課程思政”
      湖南工藝美術職業(yè)學院湘繡專業(yè)實施課程思政的可行性研究
      回馬槍
      幸福家庭(2017年2期)2017-04-18 09:23:52
      回馬槍
      回馬槍
      短篇小說(2015年3期)2015-03-12 09:29:23
      我與文學三十年
      小說林(2014年5期)2014-02-28 19:51:51
      文學
      晋中市| 轮台县| 女性| 达孜县| 建水县| 分宜县| 馆陶县| 曲阳县| 海城市| 龙口市| 崇州市| 安庆市| 进贤县| 雅江县| 喀什市| 英吉沙县| 宿松县| 乐平市| 平塘县| 柳江县| 莫力| 青浦区| 东乡县| 辽源市| 临安市| 塔河县| 时尚| 二连浩特市| 泽普县| 呼玛县| 灵武市| 宿松县| 无锡市| 宁夏| 河南省| 龙胜| 平谷区| 扶沟县| 昌邑市| 岳阳市| 芜湖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