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雨薇
教育部發(fā)出“停課不停學”的號召后,線上教學不僅考驗著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適應能力、心理調適能力,也錘煉著老師的持續(xù)學習力、敏銳判斷力、積極行動力。在這特殊的教學模式下,如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是亟待解決的問題。
片頭曲——整合資源,誘發(fā)學習興趣。線上教學的直接開講模式,缺少了教師對學生課前的知識摸底,教師對所有的同學一視同仁,未能及時關注到基礎薄弱的同學。那么,為了讓所有學生在課前都能做好充分的準備,預習就顯得至關重要。
開展有趣的微課,讓孩子們看得津津有味,短時間內對課文內容一目了然;生字、課文的朗讀,有針對地通過學生的發(fā)音,進行是否達標的評判,并對讀錯的內容進行糾正。讓學生在預習中,體會到樂趣。
做好課前預習,能夠提高學生網課的學習質量,讓他們學得更加扎實!
主題曲——營造情境,提升聽課興趣。面對孩子們也想要迫切回到學校繼續(xù)學習的心愿,教師在網絡授課時,努力營造出線下課堂的氛圍,也可以讓學生興致盎然。
在教學時,教師在課堂上適時拋出一些疑點、難點,讓同學們在討論區(qū)進行交流,并選一名同學最后匯總解答,還原課堂的小組討論環(huán)節(jié)。當然,對于課堂積極發(fā)言的同學,教師也要及時給予評價,線上獎勵小紅花,或者利用討論區(qū),讓同學們對他進行鼓掌、點贊等,充分激勵學生。在詞語、課文的朗讀方面,教師也可以采用隨機點名、幾人合作的方式,由學生們進行對話,在這種有張有弛的學習氛圍中,讓學生充分體驗到競爭與合作的快樂。
營造樂學的聽課氛圍,能夠提高孩子們聽講與思考的積極性,讓他們學得更加輕松!
插曲——互動參與,調動創(chuàng)作興趣。對于學生每一次的習作練習,教師都要認真對待,在學生寫作前,教師可以將每篇習作的具體要求,發(fā)布在班級群里,做好寫作前的精準指導,避免誤區(qū)。待學生上交后,教師對每位同學的習作認真點評,并在班級群里表揚優(yōu)秀的作文,供大家共同學習借鑒,給學生展示的舞臺。
在四年級的語文學習中,還出現了一個新的單元即現代詩。通過學習詩歌,學生們進一步了解了現代詩的特點,并能通過反復誦讀、抓關鍵語句、品析景物描寫等來感知詩人的情感。但這還遠遠不夠,這個時候,我們可以發(fā)揮集體的智慧,整個年級組一起商量,制定具體的“創(chuàng)編兒童詩”的方案。
教師們通過線上教研的方式,制定“創(chuàng)編兒童詩”的方案。首先讓學生收集、摘錄自己喜歡的兒童詩,在班級群與同學分享。接著在課上進行有關兒童詩的幾種寫法的講解,讓學生有所了解,并及時訓練,展示一些簡單的內容,讓學生進行補充、仿寫等。然后鼓勵孩子們爭當“小詩人”,運用豐富的想象,大膽的聯想,將自己的內心感受與作品描繪的生活圖畫融為一體,充分感受詩歌的魅力。最后將優(yōu)秀的作品在每個班級進行展示,讓學生在欣賞過程中也能受到感染與啟發(fā)。
教師打通班級的界限,給學生充分展示文采的機會,在創(chuàng)作中,學生的學習熱情日益高漲,學習效果也會有所增強。
片尾曲——家校合作,激發(fā)參與興趣。 隔空教學,讓我們的手機變成了課堂,作業(yè)的布置與批改,也全部都用手機來操作。網課期間,背誦、書寫、閱讀占據了語文作業(yè)的江山。而優(yōu)秀作業(yè)的誕生更是需要家長和老師及時的督促與反饋。
教師要及時對上課聽講認真、筆記詳細、書寫規(guī)范、作業(yè)完成優(yōu)異的同學進行班級學豆、獎牌的獎勵,同時,對每周的語文作業(yè)情況進行總結,通過微信群與家長進行交流,讓學生成長有章可循。
線上教學,帶給了老師和同學們不一樣的體驗,但隔著屏幕,教師很難及時觀察到學生的表情和狀態(tài),為了不讓學生面對屏幕打哈欠,教師更要采用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善于激發(fā)興趣,打造富有智慧的學習環(huán)境,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全面發(fā)展。
責任編輯/周小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