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莉
【摘要】近幾年來,批注成為閱讀教學中出現(xiàn)頻率較高的一個課堂用語,已經(jīng)有不少教師開始將批注引入到日常的閱讀教學之中,把批注作為評價學生閱讀水平的重要依據(jù)。
【關鍵詞】批注意義;批注位置;批注詞句
一、批注筆記的意義
中國有句古話,不動筆墨不讀書,講的就是,一旦開始讀書,除了用眼,用心,還要用筆記下閱讀過程中一閃而過的感受、想法。讀書不做筆記,猶如雨點落進大海,無蹤無際。
什么是批注呢?批注,是指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將自己的所思、所感、所惑以符號或文字的方式,在文中及文章空白處進行標記和書寫,用來幫助理解和深入思考的一種讀書方式。用簡潔而詩意的語言說,就是:在閱讀過程中,圈圈點點,心有所感,筆墨追錄,三言兩語,生動傳神。
二、批注從圈點勾畫開始
低年級:學習批注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北師大教材注重對學生批注筆記能力的滲透與指導,從低年級圈出生字新詞、標出自然段序號、查字典注釋不理解的詞語、疑問處打問號等。
中年級:四年級加入了文字批注,以符號加簡單的詞語或簡要的句子批注,四年級下冊前五個單元從寫沒寫批注筆記進行評價,期中以后繼而評價學會寫了沒有。
高年級:再往后,就是評點人物、剖析寫法、賞析語言、解答疑惑等,并根據(jù)批注筆記的內(nèi)容評價學生的閱讀水平,還可以從課內(nèi)延伸至課外。通過不間斷的練習,逐步引導學生把閱讀當作一種享受,讓“不動筆墨不讀書”成為伴隨學生閱讀的一種習慣。
三、批注在合適的位置
批注到底批在哪里才叫合適?到底批注什么內(nèi)容才恰當。
批注什么位置?眉批(首批)、旁批、夾批、側(cè)批。一般來說,常用的有四個,眉批、首批,即批在書頭上,或者是上方;也可以是旁批、側(cè)批,即批在字詞句的旁邊,書頁的左右側(cè);夾批,批在文中的字里行間;還可以是尾批,即批在一段或者一篇文章的末尾位置。選擇什么樣的位置,是以字詞句為參照物,越近越好,緊湊美觀為好,正因為批注是詞句周邊,見縫插針似的書寫,一定要注意語言的準確與簡練,盡量做到言簡意賅。
四、三年級圈點勾畫的方法
課例一《李時珍》
(一)重點句概括
課后思考題1:《本草綱目》這本書是怎樣編寫出來的?這個問題是針對全篇文章提出的??梢杂镁渥哟?lián)起來方法概括。
李時珍一面行醫(yī),一面研究藥物。他發(fā)現(xiàn)舊的藥物書有不少缺點,許多有用的藥物沒有記載;有些藥物只記了個名稱,沒有說明性狀和生長情況;還有一些藥物記錯了藥性和藥效。他想,病人吃錯了藥,那多危險啊!于是他決心重新編寫一部比較完善的藥物書。
李時珍為了寫這部書,不但在治病的時候注意積累經(jīng)驗,而且還親自到各地去采藥。他不怕山高路遠,不怕嚴寒酷暑,走遍了產(chǎn)藥的名山,他有時幾天不下山,餓了吃些干糧,天黑了,就在山上過夜。許多藥材他都親口品嘗,判斷藥性和藥效。他走了上萬里路,訪問了千百個醫(yī)生、老農(nóng)、漁民和獵人,向他們學到了許多書本上沒有的知識。
幾年以后,他回到湖北蘄春老家,開始寫書。他整整用了二十七年的時間,終于編寫成了一部著名的藥物書———《本草綱目》。這部書有一百多萬字,記載了一千八九百種藥物,是中藥書中的一部偉大著作。
小結(jié):默讀3~5自然段,勾出一句話概括這一段話的內(nèi)容,有誰做什么,很完整。這三句話是每個段落中提取出來的,現(xiàn)在,我們把這三句話放在一起,連起來,讀一讀,《本草綱目》就是這樣編寫出來的。
(二)關鍵詞概括
李時珍決心重新編寫比較完善的藥物書。
為了寫這部書,他不但在治病的時候注意積累經(jīng)驗,而且還親自到各地去采藥。
他整整用了二十七年的時間,終于編寫成了一部著名的藥物書———《本草綱目》。
師:這樣概括比較完整了,但還不夠簡潔,還能不能更加簡潔?刪去次要的內(nèi)容,提煉關鍵詞句試試。
第一句話決心編書。
第二句話積累經(jīng)驗。
第三句話編成藥書。
生在大屏幕上圈出字詞,其他孩子在書上圈,再把圈出的字詞連起來
生匯報:李時珍決心編書,然后積累經(jīng)驗,親自采藥,花了27年時間,終于編成藥書。
小結(jié):這樣既簡練又準確,把沒有在一起的字、詞語拼在一起,就是提煉,提煉出來的詞語或短語,連起來說說,就能概括說出《本草綱目》是怎樣編寫出來的。
(三)提煉關鍵詞概括
李時珍一面行醫(yī),一面研究藥物。他發(fā)現(xiàn)舊的藥物書有不少缺點,許多有用的藥物沒有記載;有些藥物只記了個名稱,沒有說明性狀和生長情況;還有一些藥物記錯了藥性和藥效。他想,病人吃錯了藥,那多危險啊!于是他決心重新編寫一部比較完善的藥物書。
師:舊的藥物書有幾個缺點?
生:第一個缺點是“許多有用的都沒有記載”,說明這部藥物書記不全面。
生:第二個缺點是“有些藥物只記了個名稱,沒有說明性狀和生長情況”記的不詳細。
師:第三個缺點“記錯了藥性和藥效”是不準確。
師:不全、不詳、不準,這三個詞是我們在讀懂句子的基礎上,根據(jù)意思提煉出了的。既然,舊的藥物書不全、不詳、不準,病人吃錯了藥,那多危險?。∫虼?,他要編寫一部完善的藥物書。
課后思考題2:第四自然段寫了哪幾件事?找出主要的幾個詞語。
1.李時珍為了寫這部書,不但在治病的時候注意積累經(jīng)驗,而且還親自到各地去采藥。
2.他不怕山高路遠,不怕嚴寒酷暑,走遍了產(chǎn)藥的名山,他有時幾天不下山,餓了吃些干糧,天黑了,就在山上過夜。
3.許多藥材他都親口品嘗,判斷藥性和藥效。
4.他走了上萬里路,訪問了千百個醫(yī)生、老農(nóng)、漁民和獵人,向他們學到了許多書本上沒有的知識。
閱讀金鑰匙:
李時珍為編書做了哪些準備,同桌合作,提煉關鍵字詞并圈出來。
第一句和第二句都是講李時珍采藥;第三句講李時珍嘗藥;第四句講李時珍問藥
第四自然段講了三件事:采藥、嘗藥、問藥。
語文閱讀教學中,引導學生進行批注式閱讀,邊讀邊想,邊讀邊批注,既養(yǎng)成讀書的良好習慣,又提高了語言表達能力,逐步養(yǎng)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掌握探求知識的方法。
語言的習得在日積月累的圈圈點點里,能力的提升在持之以恒的勾勾畫畫里,思想的獲得在獨具個性的感悟體會里,習慣的養(yǎng)成在循序漸進的引導培養(yǎng)里,成長的痕跡在真情實感的批注筆記里。讓一篇篇批注筆記———引領和描畫出學生生命成長最美麗的軌跡。
【參考文獻】
[1]化南南.小學高年段敘事類文本批注式閱讀教學策略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