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佰蘭
山東省平原縣第三中學 山東 德州 253100
高效課堂顧名思義是指課堂教學目標較好實現、課堂教學質量較高的一種基本教學狀態(tài),初中信息技術教師要精準化和全面化的理解高效課堂的基本內涵,不斷地在高效課堂實踐中總結教學經驗、梳理教學各個環(huán)節(jié),進而較好的把握高效課堂構建的基本規(guī)律和有效路徑,大幅度的提升信息技術課堂的教學質量,為學生信息綜合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奠定堅實的基礎。
在現在的社會大背景之下,由于信息技術應用的廣泛性,我們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均離不開信息技術,尤其是在這次新冠病毒疫情期間,大多數的復工企業(yè)都采用的是網上辦公的形式,學校也堅持停課不停學,所有學生,從小學到大學,均采用的是網上上課的形式,這些均可以看出信息技術對于我們工作和學習的重要性。也就是說,信息技術是我們生存和發(fā)展的必備手段,是我們跟上時代潮流的重要手段之一,如果我們不能熟練掌握這門技術,就有可能會被社會淘汰。同時,信息技術這一科目對于學生的能力培養(yǎng)是十分重要的,它對于培養(yǎng)初中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實踐能力方面均有極其重要的意義。同時需要指出的是,在我國初中教學大綱中有明確的規(guī)定:中學生需要有一定程度的信息技術能力,能使用計算機進行基本的操作。所以說,信息技術課程的開設是必不可少的,它也是學生們在素質教育階段需要上好的一門課。因此,如何在一周僅有一次的信息技術課上,提高教學效率就顯得尤為重要,在初中建立起高效的信息技術課堂,為我國的教育事業(yè)發(fā)展做貢獻[1]。
萬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在教學中備課也是一樣的道理,只有初中信息技術教師在具體的授課前進行了扎實化、全面化和精準化的備課工作,才能在后續(xù)的教學實踐過程中有效應對課堂的突發(fā)情況,較好的對課堂進行管理,繼而實現高效教學實施,這就要求初中信息技術教師積極的樹立備課意識,不斷強化備課實施,進一步的提升備課的質量和效能,進而為后續(xù)的信息技術課堂教學助力。
在學習《文件管理方法多》模塊內容時,教師要開展扎實化的備課,一方面,要明確教學目標,而在教學目標的設計過程中需要教師積極的對學情、教材進行把握,對于學情,應當通過豐富的方式和途徑,如問卷調查、課堂觀察、教學評價和摸底考試等,對班級每個學生的基本學習狀態(tài)、信息技術綜合學習能力以及計算機操作能力進行了解,對于教材,要認真對教材的具體內容組成、各個模塊之間的關聯進行把握,還要全面的明確教學的重難點,在此基礎上設計教學目標,如①認識文件和文件夾;②掌握常用文件的格式,了解文件和文件夾的命名規(guī)則;③掌握文件管理的操作,有條理地管理計算機中的文件。另一方面,要優(yōu)化教學設計。在教學設計中要能夠積極明確各個教學模塊的學習任務,并做好各個教學模塊之間的銜接,進而為后續(xù)的高效教學打好基礎。
計算機學科的實踐性很強,強調學生操作能力的培養(yǎng)。教師要樹立學生的實踐意識,目的在于讓學生了解信息技術的作用、信息技術能帶來怎樣的變化或實踐能否作用于信息行業(yè)等問題,將實踐的作用價值灌輸到學生的思維意識中。其次,學校要組織相關的信息技術活動。如,計算機操作競賽或者信息娛樂化教學等類似的實踐活動都可以當作提高學生實踐能力的平臺[2]。
有時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水平適當調整講課內容,精講重點、難點、疑點,把時間最大限度的留給學生去操作實習。對于一些重要的、較為煩瑣復雜的操作,盡可能地利用多媒體教學網絡,一邊演示一邊講解。這種直觀、獨特的教學方式往往能引起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他們自己嘗試的興趣,這樣既縮短了教學時間,又提高了教學效率。幾年的實踐證明,學生在自己操作時提出的問題遠比被動接受教學時要多得多,而且對這些問題的理解、掌握更為牢固。有效地促進了學生作為學習主體主動操作的思考。
在初中階段學生對信息技術的應用和理解已經達到新的層次領域,但是還有一些學習細節(jié)需要教師和學生注意。具體來說,信息技術的探究式教學不僅需要教師的努力,其實更需要學生的主動配合。而學生為了更好地配合教師的教學工作可以設置評價環(huán)節(jié),也就是說學生不僅能夠自我反省,而且還能對教師的教學工作做出評價總結,使其提高教師的教學質量,實現信息技術課堂教育意義。
開展教師培訓,參與多種教育教學培訓是教師專業(yè)知識技能獲得成長的重要途徑。教師除了每學期積極參加教育部門定期組織的信息技術教師培訓研討外,還安排定期在信息技術教師教研組內部進行互相培訓。另外,教師積極尋求網絡資源、網絡課堂以及相關書籍進行自主學習,同時向外收集專業(yè)培訓信息,在相應條件和時間允許的情況下積極參與,如多媒體創(chuàng)作培訓、機器人學習等。多參加一些相關的專業(yè)的技能培訓,便于在開展教學時不局限于課本所提供的內容[3]。
總之,扎實化的備課、豐富化的教法、有效化的評價和靈活性的復習,是提升教學效率和助力課程教學目標較好實現的基本路徑,初中信息技術教師要積極地將這些有效的教學策略應用于高效課堂的構建實踐中,進而不斷的優(yōu)化初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的方方面面,真正的讓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效率更高、質量更好,為學生信息素養(yǎng)的有效培養(yǎng)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