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倩
(重慶市武隆中學 重慶 408500)
高中生將成為大學生,并最終成為實現(xiàn)偉大中國夢的踐行者。學校對高中生的德育教育理應更加重視。新時期的教育要求是“育人為本,德育優(yōu)先”,要求學校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能力,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但受傳統(tǒng)應試教育的影響,高中教育往往“重智育、輕德育”,這不利于高中生的全面發(fā)展。因此,現(xiàn)階段的高中教育不能再簡單地把精力全部放在文化課教育上,而要注重德智同育。教育的目的在于育人。高中教育者對德育的認識是有高度的,但實際工作中卻出現(xiàn)了一些值得關注的問題[1]。
高中生正處于青春期,思想與情感容易產生波動,高中班主任要想更好地開展德育教育,做好德育工作,就需要重視與學生的互動交流,及時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這也是開展德育教育的前提。班主任平時要多關注班里學生的狀態(tài),不僅要關注學生的學習,也要關注學生的德育情況,當發(fā)現(xiàn)學生思想或行為有異時,要及時跟學生溝通,找出學生思想波動的原因,以采取有針對性的對策。班主任在跟學生交流時,要將學生作為平等的主體,不要擺出一副高高在上的架勢,對學生進行道德說教。高中生已具備一定的認知能力,道德說教只會讓他們產生反感,影響德育教育的效果。班主任要耐心聆聽學生的傾訴,高中生大多比較敏感,遇到一些挫折容易產生心理壓力,傾訴可以緩解他們的情緒,幫助減輕學習與生活的壓力,班主任教師也可以適時給予學生合理的建議,盡自己的能力去幫助學生解決學習與生活上遇到的困難,讓學生感受到教師的關心與溫暖,做學生的良師益友。譬如,班里有個學生原先學習中等,突然有段時間成績下降很嚴重,這引起了班主任的注意,經過多次溝通,班主任發(fā)現(xiàn)他是因為父母離異心態(tài)不能擺正,影響了學習,為此,班主任經常跟他交流,幫助他疏導情緒,鼓勵他樂觀面對生活,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這名學生逐漸走出心理陰影,恢復了正常的學習與生活[2][3]。
高中班主任要及時轉變陳舊的教育理念,制定科學、系統(tǒng)的教育計劃和明確的教育目標,并選擇順應時代發(fā)展的教育內容,使德育教育在學生心里落地生根。首先,高中班主任要制定長期規(guī)劃,如可制定一學年內對學生進行“愛國教育、法制教育、誠信教育”的計劃;其次,高中班主任選擇的德育教育內容要貼近學生生活和切合時代發(fā)展,可用當前社會影響較大的一些案件作素材對學生進行法治教育,使學生能夠理性地思考和選擇合理的方式維護自己的利益[4]。
“才高為師,身正為范”,高中班主任要對自己嚴格要求,避免學生對自己產生不信任和不佩服感。首先,班主任要注意自己平時的言行,要用自身的正能量感染學生;其次,班主任要做到言行一致,如對學生的承諾就要兌現(xiàn),否則無法讓學生認同“誠信教育”;最后,班主任要時常對自己的行為進行反思和改進,避免不好的言行影響到學生[5]。
班主任雖然是學生德育工作的主要實施者,但畢竟其個人能力有限,也沒有充足的時間和精力對學生進行各方面的監(jiān)管。因此,班主任在實際德育教育工作中可采取一些有效的合作方式。首先,班主任可加強與各科教師之間的交流合作,讓所有教師共同努力開展對學生的德育教育;其次,班主任可在學生中培養(yǎng)有帶頭作用的學生干部,樹立學生中的模范,讓他們帶動其他學生,使德育工作在班上更加順利地開展[6]。
實踐活動是理論認識的基礎,高中班主任在開展德育工作時,不僅要注重德育理論的傳授,也要注重德育實踐的重要作用,開展豐富多彩的德育實踐活動,以豐富學生的認知體驗,讓學生在親身體驗與實踐中提高道德素養(yǎng)與德育水平,真正將德育思想內化為自己的行為動機。班主任在開展德育實踐活動時,要根據(jù)高中生的認知特征與班級的具體情況確定德育實踐活動的主題與內容,提前做好策劃與設計的工作,以保證德育實踐活動順利開展。實踐活動的形式可以豐富多彩,有定期的實踐活動,如每周的主題班會,班主任可以選擇一些適合高中生的議題,展示一些德育案例,讓學生去討論與思考,在此過程中逐步提高學生的道德認知。還可以組織一些不定期的德育實踐活動,如利用節(jié)假日組織班里學生開展“垃圾分類投放宣傳活動”,學生可以提前制作好垃圾分類投放的宣傳單,宣傳標語,在廣場等市民聚居區(qū)開展宣傳活動,給市民發(fā)放宣傳單,幫助市民了解垃圾分類投放的原理與做法,現(xiàn)場演示正確的垃圾分類方法,對來往市民的一些不文明、不正確的垃圾投放方式進行勸阻,這樣的實踐活動可以深化學生的公德意識,也能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德育素養(yǎng),效果比單純的道德說教要好很多[7][8]。
綜上所述,對高中生的德育工作,班主任任重道遠。班主任要用系統(tǒng)科學的教育方法,做好規(guī)劃,定好目標,以身作則;要利用好現(xiàn)有的教學資源,充分發(fā)揮各方面力量,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全面提升道德素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