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建勛
摘 要:作為教師,不僅僅是傳授知識和技能,還需要對學生的心靈進行引導。特別是小學生,他們正處于成長的關(guān)鍵時期,更應(yīng)該受到良好的呵護。文中,結(jié)合筆者經(jīng)驗,就如何用愛去溫暖學生幼小的心靈進行了探討。
關(guān)鍵詞:愛;心理引導;行為糾正
大家常用“辛勤的園丁”,“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來稱謂教師,那是因為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不只是知識的傳授者,技能的培養(yǎng)者,還應(yīng)該是學生心靈的把握和輸導者。對學生細小行為的觀察,特殊行為和心靈的分析,對學生心理變化及走向的把握,對學生心理的引導,行為的糾正,也是教師所要做的很重要的工作之一。
當下課鈴聲響了之后,細心的老師會在教室門口停留兩三分鐘。這時的學生四散去玩,心里會有種安全感。而老師正可以利用這幾分鐘,來觀察下學生們的情況。這時也許就會發(fā)現(xiàn),有的學生不愛去和同學玩,他們或是坐在座位上,或是到外面看別的同學玩;而有些學生,特別貪玩,個人衛(wèi)生很差。當發(fā)現(xiàn)這樣的學生時,老師應(yīng)該多留一個心眼,平常多觀察觀察。也許會發(fā)現(xiàn)這些學生,在平常的活動中,都會有這樣的現(xiàn)象。他們要么是班上受欺負的,要么是班上最調(diào)皮貪玩的。他們還有個特點——愛來遲到,別的孩子上下學都有人接送,而他們每天都是一個人在上學放學的路上來去匆匆。
這些學生,也許在他們幼小的心靈里,已經(jīng)種下了受傷的種子,或是父母分居,或是母拋子而去……
面對這些學生,我們不能簡單地視他們?yōu)椤氨俊被颉巴嫫ぁ保荒芎鸵恍W生一樣,用另一雙眼睛看他們,形成骨排效應(yīng),讓他們的心更加“瓦涼瓦涼”的。如果出現(xiàn)這樣的現(xiàn)象,長此以往,他們就會產(chǎn)生厭學情緒,害怕走進校門,害怕面對這些本來應(yīng)該得到關(guān)照關(guān)心而卻受到了欺負的同學們。他們甚至可能走向“仇視”讀書,這種仇視慢慢地轉(zhuǎn)化成一種恨,并把所有的恨都歸根到老師身上。
面對這些學生,老師首先要做的就是改變學生們那一雙不一樣的眼睛,提倡同學之間互相關(guān)心,互相幫助,和諧相處,同學之情長存,同窗之宜長青;宣揚中華傳統(tǒng)美德,批評那些以大欺小,以強凌弱的世俗糟粕殘留;表揚那些在班上熱心助人,關(guān)愛同學的事跡和個人;開展以“關(guān)心他人,樂學互助”等有利于同學之間互相團結(jié)互相幫助為主題的中隊活動。
面對這些學生,還應(yīng)該從細微處著手。談心是必要的,而且要常常做――和這樣的學生時不時地聊聊生活,聊聊家庭,問問其家中成員情況,談?wù)勂渥黾覄?wù)情況;講講老師小時候的辛苦,小時候的心酸事,讓其感受到生活在今天,生活在當今的時代應(yīng)該感到快樂和幸福。送小禮物是很重要的,充分利用好每次機會――每到節(jié)日,比如兒童節(jié)、元旦節(jié)、春節(jié)放假前(悄悄地送,讓他們有種被重視感,感受到老師一直把他們掛在心上)。表揚批評也不能忘記,揚七抑三的比例吧--當這些學生做了值得表揚的事,老師要即時表揚,這會給他們的內(nèi)心“充電”,讓他們高興很多天;當他們做了很特別的好事,想在大家面前刷存在感時,老師應(yīng)該當面肯定表揚,即時加以鼓勵,使他們有種滿足感(這些表揚肯定也不要亂用,以免使他們忘乎所以,找不到自我);當他們舊習不改,故病重犯時,老師也應(yīng)及時批評指正。
假如某一天老師發(fā)現(xiàn)這位學生上早自習了還沒來學校,假如老師走出學校兩百米外去接下這位學生(我是指其他老師的早自習),了解來遲的原因(這些學生可是沒人接送的,他們很羨慕那些有人接送的孩子,也許還要做早飯),對這次遲到表示理解,并幫他找到解決的辦法,那么這件事會在學生心中留下永遠的印跡,讓這位學生每次的遲到都會埋怨自己,并且使這位學生以后辦任何事都很準時。
假如一位無人過問生日的學生,在生日到來之際,收到一份老師和同學們寄給的生日禮物,讀到一篇老師和同學們寫的生日寄語……
所有這些,不是為了感動而感動,泛濫的感動會讓人覺得虛假和厭煩。而是出自對學生深深的愛護,溫情的關(guān)懷,細心的體貼,讓學生感受到溫暖,感受到愛,從而改變學生的行為,讓學生順著老師指引的道路前行。所有這些包含著體貼關(guān)愛的教育手段,都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之一,會讓學生從郁悶的生活中,看到一遍陽光。這些傳播給學生的愛的種子,會在學生心中生根發(fā)芽,并開花結(jié)果。在他們未來的人生中,會把這些愛播撒向美好的人間。
愿我們每一位老師,都能用一顆充滿愛的心,去溫暖每一個需要關(guān)心愛護的心靈,讓他們沐浴在班集體那溫暖的陽光中,使他們感受到班集體帶給他們的溫暖,洗去他們心靈深處的酸苦和陰影,帶給他們充滿希望充滿朝陽的未來。
愿我們每一位老師,都能用“人類靈魂的工程師”這一標準,來檢驗自己教育方法的得失,來指引自己對學生的教育沿著科學而藝術(shù)的方向前行。
參考文獻
[1]趙紅梅.愛在小學生 做好班主任[J].中國農(nóng)村教育,2020(03):103-104.
[2]張民棣.用愛點亮孩子的心燈——小學生“悄悄拿別人東西”行為的個案輔導[J].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2019(13):5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