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紅玉 方媛
一、案例背景
古有“防微杜漸、防患于未然”,今有“健康第一”指導思想。體育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預設好教學方法和練習方法,讓學生學練結合提高身體素質,掌握運動技能,形成健康的體魄。同時,課堂教學中還要樹立“安全第一”的意識。
如何讓“健康第一”和“安全第一”有機融合,達到較好的課堂教學效果,是我們一線體育教師一直在探討和摸索的問題。如何減少體育教師的憂慮,讓學生能夠在活動中進行自我教育并樹立安全意識是本案例筆者所要探討的主要問題。
二、案例描述
作為一名新入職的青年教師,準備公開課是非常耗費精力的,本次視導課的內容為水平一(二年級)單腳起跳、雙腳落地,我為本節(jié)課備選了十多種方法,但涉及的輔助器材每次試用時都被指導教師指導時推翻,理由多數為方法不太安全。
我開始翻閱各種書著資料,觀看國內外優(yōu)質課視頻,想要找到解決的辦法。為此,我有了第一輪思考:為什么同等難度,類似組織方法,年齡還小的學生在國外的體育課堂中卻能夠開展?我經過探討與帶領學生實踐,證明可行性還是不高。接著,我進行了第二輪思考:是安排的練習方法和使用的輔助器材不安全,還是學生的安全管理意識低,致使可行性不高?后來我改變學生水平學段,用三年級學生嘗試,證實可行性是較高的。說明學生水平學段和練習內容的難度不匹配,水平一的學生安全管理意識低,無法安全規(guī)避練習中存在的隱患。我又進行了第三輪思考:如何提高學生的安全意識,提高課堂實施能力?在臨近一次試教的過程中這個問題有了解答。
為了避免學生跳過小欄架后發(fā)生沖撞,我要求練習者均從右邊返回隊伍,雖多次強調“注意安全”“這樣太危險了”,但學生依舊樂此不疲地從左邊返回。當我正在焦慮中,突然一名學生因為被多次提醒,調皮地說:“又沒有陷阱?!蔽液軕c幸自己當時沒有用怒火將這種抗議按壓下去,而是將他的話變成了陳述句:“那邊有陷阱?!币驗樵谥v解學練內容時,是用了“小蝌蚪找媽媽”引入的,所以我頓悟了一下說:“同學們的左邊是很深的水池,右邊都是荷葉,你們想想怎樣才能安全返回?”很快,左邊沒人了。
根據這種現象,我將課的思路做了調整:一味強調學生注意安全、危險時,學生是無法考量危險程度的,從而無法引起安全的意識。當把危險的問題情境化,讓學生身臨其境,自我思考,尋找解決危險的方法,豈不是“授人以漁”,達到了教育真正的目的嗎?身處危險環(huán)境中才會真正地去考慮安全!
為此,我進行了大膽的嘗試,將視導課的游戲環(huán)節(jié)改變?yōu)橄谰仍螒?,模擬消防救援情景:兩名消防員進行配合,一人前去滅火,扮演在救援中受傷,后者去救援同伴;采用消防演習動作——捂住口鼻,彎腰前進。學生在游戲中進行得井井有條,有模有樣,既注重動作,又積極救援。即使中間設立障礙物,學生也能自主安全通過,因為這本身就是安全游戲,學生自然有了安全意識。
三、案例反思
1.注重“冒險”勝于一味強調“安全”。安全教育游戲的選擇不是規(guī)避危險而是模仿現實生活中的危險情況,且根據學情注重冒險性,讓學生在了解體會危險后解決問題,進行自我思考或在教師指導下完成主動規(guī)避危險的游戲,建立課內外安全活動的規(guī)則和意識。越是在活動中隱藏的危險,作為體育教師就越應該將它放到“桌面”上,結合身體活動設計成游戲,反復強調、練習,讓學生在游戲中形成自我保護和保護他人的意識。
2.設計科學優(yōu)于一味降低難度。游戲的設計要符合突發(fā)事件或者危險事件的實際情況,讓學生切實認識到事情的危險程度,學生才能更加重視安全問題,想辦法去解決危險問題,從而在危險事件中進行自救和他救。要注意三點:第一,模擬程度高:將平常反復強調的安全問題和不敢實施的練習內容簡化成小游戲。第二,多角色扮演:學生角色互換,分別模擬制造危險者與解決問題者、受傷者與救援者、自救者與救他者、保護者與幫助者,讓學生雙向體會問題的游戲環(huán)節(jié)。第三,主題切合強:切合本節(jié)課主教材教學中容易發(fā)生的危險問題,讓學生在此環(huán)節(jié)進行健康安全課的學習,促使學生應用到實踐中。
3.提高“學生意識”先于一味降低“教師要求”。教師將體育課中的安全問題替換后,是否降低了教師自我預期的教學效果呢?一個從未體驗過冒險的學生在遇到真正危險的時候又如何能快速躲避呢?所以,作為教師先不要急著降低要求。在日常教學中,可利用游戲環(huán)節(jié)科學創(chuàng)設規(guī)則,提高學生的安全意識,進而提高學生的完成能力是我們首要做的,而這種游戲的開展恰巧就是在進行一場場安全演習。
居危思安,設置具有挑戰(zhàn)性的目標時,學生的冒險精神便會凸顯。由目標引領學生練習動作時,教育的目的才會落在實處,學生的運動興趣才會有效激發(f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