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試論李商隱詩中“碧”字的藝術效果及成因

      2020-01-08 02:17于波
      名作欣賞·學術版 2020年9期
      關鍵詞:李商隱表現(xiàn)力

      摘 要:詩歌往往利用顏色詞語修飾意象,這是文學創(chuàng)作的傳統(tǒng)方法。作為晚唐的重要詩人,李商隱對創(chuàng)作如何突破傳統(tǒng)進行了大量有益的探索,最明顯的就是詩歌中大量使用顏色詞,其中尤以“碧”突出。他詩中的“碧”有的突出了意象的特點,烘托出或是香艷或是冷清的氛圍;有的反映了詩人的心理活動?!氨獭钡念l繁出現(xiàn),一方面來源于李商隱少年時在浙江的生活感受以及對道教的研習經(jīng)歷,另一方面也是以李商隱為代表的晚唐詩人思考創(chuàng)新時的焦慮。李商隱詩歌中“碧”字的運用形成了自己詞語表達的獨特表現(xiàn)力。

      關鍵詞:李商隱 碧 詞語表達 表現(xiàn)力

      顏色描寫是文學創(chuàng)作中常見的藝術手法之一,《文心雕龍·情采》言:“故立文之道,其理有三:一曰形文,五色是也;二曰聲文,五音是也;三曰情文,五性是也。”a這是借由顏色來突出描寫對象外形上的特征,傳遞自己的內(nèi)心感受,以此達到修飾美化的目的。一些顏色屬于暖色調(diào),顏色明亮、鮮艷,賦予意象柔和、向上的審美效果,反映出作者內(nèi)心中溫暖、積極的一面;相對地,一些顏色屬于冷色調(diào),顏色暗淡、素凈甚至肅殺,賦予意象陰冷的審美效果,流露出作者心中悲觀、消極的部分。

      文學史上,顏色“碧”在詩歌中首次出現(xiàn)可以追溯至漢代五言民歌《孔雀東南飛》:“箱簾六七十,綠碧青絲繩,物物各自異,種種在其中?!眀“碧”在時間上遠遠晚于“白”“紅”“黃”等顏色詞以及其同義詞“綠”,后面這幾種顏色均在先秦時期便已出現(xiàn)在詩歌中。《孔雀東南飛》后,魏晉時期的詩人初步在詩歌中使用“碧”字,如“披羅衣之璀粲兮,珥瑤碧之華琚”(曹植:《洛神賦》)、“衣被皆重地,難與沉水碧”(左思:《嬌女詩》)、“碧玉小家女,不敢攀貴德”(孫綽:《碧玉歌》)?!氨獭敝饕霈F(xiàn)在當時的詩歌主力五言詩中,偶爾出現(xiàn)于騷體詩中,作為對意象的簡單修飾。至南北朝,伴隨著文學的自覺,詩歌聲色漸起,“碧”出現(xiàn)的頻率逐漸變高,如“銅陵映碧潤,石磴瀉紅泉”(謝靈運:《入華子崗是麻源第三谷五言》)、“遨游碧沙渚,游衍丹山峰”(謝靈運:《行田登海口盤嶼山》)、“定知劉碧玉,偷嫁汝南王”(庾信:《結(jié)客少年場行》)、“碧樓含夜月,紫殿爭朝光”(鮑照:《中興歌》)、“桐葉生綠水,霧天流碧滋”(江淹:《悼室人詩》)等。此時期的詩人逐漸放眼四周,將筆墨揮灑在周圍的物象上,具體的山水田園風光、亭臺樓宇出現(xiàn)在詩歌中,在這樣的大環(huán)境下,“碧”字作為對風景的修飾詞步入詩歌中,數(shù)量較之前代大幅增加。李唐之后,唐代疆域空前廣闊,詩人的生活空間也隨之擴大,詩歌題材廣泛增加,“碧”字出現(xiàn)在了不同體裁的詩歌中,修飾的事物也越來越多。如賀知章的“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詠柳》);杜甫的“香稻啄余鸚鵡粒,碧梧棲老鳳凰枝”(《秋興八首》),“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蜀相》),“江碧鳥逾白,山青花欲燃”(《絕句二首》);李白的“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望天門山》),“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野竹分青靄,飛泉掛碧峰”(《訪戴天山道士不遇》);白居易的“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長恨歌》);李賀的“秦王騎虎游八極,劍光照空天自碧”(《秦王飲酒》),“夜殘高碧橫長河,河上無梁空白波”(《有所思》),等等。這個時期的“碧”已經(jīng)不再局限于體裁,而是靈活地出現(xiàn)在任意地方,同時“碧”和意象結(jié)合得更為熨帖、自然,沒有了滯澀之感,在提升詩歌的藝術表現(xiàn)力、強化詩人的情感表達等方面也起到了更為重要的作用。總體來說,自漢魏至唐,“碧”作為顏色詞出現(xiàn)在詩歌中修飾意象,加強意象的藝術表現(xiàn)效果,隨著詩歌的發(fā)展,也逐漸用來表達詩人的心境。

      一、李商隱詩歌中“碧”字數(shù)量與結(jié)構(gòu)分析

      李商隱是晚唐著名的詩人,一生命運多舛,仕途坎坷,輾轉(zhuǎn)于幕僚之間,最后郁郁而終。詩歌方面,李商隱立足前人,繼續(xù)圖新謀變。對于李商隱的探索,余恕誠先生總結(jié)為“當心靈受到外物觸動時,在心境中會出現(xiàn)一串串心象序列,發(fā)而為詩,則可能以心象融合眼前或來源于記憶與想象等方面而得的物象,構(gòu)成一種印象色彩很濃的藝術形象”c,劉學鍇也指出“因為它們(義山詩)既哀感頑艷而又籠罩著一層朦朧神秘的面紗變得更加吸引人”d。李商隱擅長點綴詩歌,多用顏色詞,尤好“碧”字,如“炎方憶初地,頻夢碧琉璃”(《五月六日夜憶往歲秋與徹師同宿》),“由來碧落銀河畔,可要金風玉露時”(《辛未七夕》),“棠棣黃花發(fā),忘憂碧葉齊”(《寄羅劭興》),“玉簟失柔膚,但見蒙羅碧”(《房中曲》),等等。從數(shù)量上來看,李商隱詩凡608首e,“碧”字出現(xiàn)57次,分布在51首詩歌中,占總量的8.3%,超過了“綠”(3.7%)和“翠”(5.4%)等近義詞。運用同樣的統(tǒng)計方法可以看到,同代詩人中,僅有孟郊和杜牧更偏愛“碧”,而非“翠”或“綠”。橫向來看,如果對顏色詞在李商隱詩歌中出現(xiàn)的字頻進行統(tǒng)計,并和同代各個時期、各個流派的詩人進行比較,就會發(fā)現(xiàn)李商隱對于“碧”的使用頻率高出了同代詩人的平均值三個百分點,在所有顏色詞中排名第一,比排名第二的“紫”(+1%)多出了兩個百分點,李商隱對“碧”的偏好可見一斑。

      57個“碧”字分布在李商隱的56句詩中,僅有“可羨瑤池碧桃樹,碧桃紅頰一千年”(《石榴》)一句出現(xiàn)兩個“碧”字,其余均為一句一處。在所有的“碧”字中,用作形容詞的共47個,約占總量的80%,其余10處活用為動詞。在這些字中,25處修飾物件,13處修飾山水,其中“碧?!?處、“碧潭”1處、“碧江”3處、“碧山”6處、“碧云”1處;14處修飾植物,其中“苔蘚”2處、“碧桃樹”4處、“碧竹”1處、“碧葉”1處、“碧草”2處、“碧樹”4處。同時,56句詩分布在51首詩中,其中無題詩3首、詠物詩7首、酬和詩14首、詠史詩1首,其余的為隨感而發(fā)的作品。本文擬從“碧”字的表達效果和李商隱偏愛“碧”字的原因兩個角度出發(fā)進行分析。

      二、李商隱“碧”字的表達效果

      《說文解字》解釋“碧”為“石之青美者。從玉、石,白聲”,清人段玉裁注為“從玉石者、似玉之石也。碧色青白。金克木之色也。故從白。云白聲者,以形聲苞會意”f??梢钥吹?,碧的本義為品相美好的青色玉石,作為顏色的義項是后出的引申義,這個字所表達的顏色類似于玉石,是一種淡綠中帶青的顏色。與“翠”“綠”等詞相比,“碧”顏色稍淺,由于和玉有聯(lián)系,包含了“剔透”的含義,同時這個字與道教有著一定的聯(lián)系。李商隱詩歌中對“碧”字的使用有以下幾個特色。

      首先是突出了意象外形上的特點,讓意象在表現(xiàn)詩歌主題上更為鮮明有力。如《燕臺四首·春》中的“衣帶無情有寬窄,春煙自碧秋霜白”句,此句言日夜思念佳人最終無果,只得任由時光流逝,自己也逐漸消瘦。具體來看,前句寫衣帶不解風情,不加掩飾地展現(xiàn)出了逐漸瘦削的體型,后句以春煙秋霜兩處意象寫時光飛逝?!按簾煴獭薄扒锼住北臼钦5淖匀晃锵螅谑б獾脑娙搜壑?,春煙的“碧”和秋霜的“白”正是心中虛幻失落的真實寫照,詩人仿佛感到自己受傷的內(nèi)心受到了窺探?!氨獭焙汀鞍住眱煞N顏色直指詩人內(nèi)心的空虛和憂愁,為讀者指明了詩人內(nèi)心的苦悶,心情就像染上了白、碧這樣的冷色調(diào)一樣。為什么這里要用“碧”,而不用其他冷色調(diào)的詞呢?春光正好,萬物勃發(fā),此時的霧似乎也帶上了植物的綠色。但“綠”字太過平實質(zhì)直,亦不準確,有仲春厚重之感。而“翠”又是一種極富生命力的顏色,多出現(xiàn)在積極的語境中。唯有“碧”顏色稍淡,色調(diào)偏冷,既能對“春煙”作恰到好處的點染,又能準確描摹作者灰暗的心理。又如《崇讓宅東亭醉后沔然有作》中“萬古山空碧,無人鬢免黃”句,以景起興,烘托蒼茫悲壯的氛圍,此處的“碧山”是大自然的象征,以自然之永恒比人之渺小,感嘆自然的力量,進而點出榮枯輪回的規(guī)律難以逃避?!氨獭毙揎椛?,突出永不褪色的蒼茫、永恒之感,與后句象征生命力衰退的“黃”形成鮮明對比,同時“碧”又有剔透之意,有一種遠望高山的朦朧感,為“新陳代謝難以逃脫”的自然規(guī)律增添了神秘的感覺,故而“山空碧”比“山空綠”和“山空翠”更有韻味。

      其次,“碧”字通過與意象的結(jié)合,突出了詩人的心理活動。詩人將帶有“碧”的意象融入畫面中,借由“碧”表達自己的情感,為全詩奠定了感情基調(diào),如《碧瓦》首句“碧瓦銜珠樹,紅輪結(jié)綺寮”。此詩敘說詩人戀上一位佳人,屬詩中艷體;此句描寫女子住所華麗,表明女子身份不凡,“碧”“珠”“紅”“綺”一連四字營造出尊貴典雅、炫麗繽紛的氛圍,暗示女子出身高貴,語言風格上為全詩定下香艷的基調(diào)。不同于“暗”“蒼”這樣的暗色調(diào),作者大膽使用“碧”“紅”,一下就把作品的氛圍點染成富有生命力的模樣,內(nèi)心的熱烈在詩歌首句就傳遞到了讀者心中。再如《重過圣女祠》首聯(lián)“白石巖扉碧蘚滋,上清淪謫得歸遲”,構(gòu)圖時先出“白”“碧”二色,大片的白(石)中點綴著幾點綠(蘚),雖在數(shù)量上“白”遠超“碧”,但在視覺效果上,這一小點綠卻是整幅畫面的亮點。再加上動詞“滋”,足以看出平和甚至是虛無的心態(tài)中依然閃爍著頑強而寶貴的生命力。這里寫青苔的顏色用“翠”顯然太過于活躍,不符合作者心中悲愴的主旋律;“綠”又太過深邃、凝重,在生命力上稍欠火候,只有“碧”才能將作者的心理傳達得恰到好處。此句既點出圣女祠門前冷落、無人問津,又通過上述顏色詞的使用,暗暗傳遞出作者的心跡:雖然現(xiàn)實沉重,卻依然心存希望的火苗。類似的例子還有很多,如“帷飄白玉堂,簟卷碧牙床”(《細雨》)、“五更疏欲斷,一樹碧無情”(《蟬》)等,都是借“碧”烘托氛圍,這些“碧”直指作者內(nèi)心情感。

      此外,李商隱常使用“碧”字構(gòu)造出獨特的景致,它們或是美麗祥和,或是典麗精工,或是生機蓬勃,與詩人的內(nèi)在感情形成對比反襯的表達效果,在這樣的對比手法中,“碧”和它構(gòu)成的意象往往是最為關鍵的詩眼所在。如《日射》中“回廊四合掩寂寞,碧鸚鵡對紅薔薇”,此句寫居所內(nèi)部空無一人,寂寞的女子放眼望去,鎖定了鸚鵡和薔薇這組充滿活力的意象,詩人著以“碧”和“紅”兩處亮色,構(gòu)成一幅生命力跳動的春景圖。此句既可以理解成就連鸚鵡也有薔薇作陪,女子卻獨處深閨;又可以解釋為女子寂寞難耐,四周只有鸚鵡和薔薇兩種活物,獨獨無人相伴。無論是哪種,“碧”和“紅”都帶來了強烈的視覺沖擊,體現(xiàn)了生命力的張揚,這種直白的生命力使得詩歌的情感脈絡大開大合,大大加深了與女子寂寞的對比效果,強化了詩歌的閨怨主題。再如《和鄭愚贈汝陽王孫家箏妓二十韻》中“玉砌銜紅蘭,妝窗結(jié)碧綺”句,作者連用“玉砌”“紅蘭”“妝窗”“碧綺”四個意象勾勒出一幅精美的工筆畫,紅色的蘭花長在臺階旁,目光上移,窗戶上系著幾縷碧綠的絲帶。家院的主人十分思念這位箏妓,詩中奪人眼球的“紅蘭”和“碧綺”可以看作她的象征。原來伊人并未遠去,她的隨身絲物還系在熟悉的地方,本人也化身成紅蘭,永遠佇立在庭院內(nèi)。但這只能是想象,冰冷的現(xiàn)實已在上句點出:“遠別長于死?!弊髡咴跓o奈、悲傷的全詩中插入這樣典雅的畫面不但不顯得突兀,反倒妙用虛筆,將不舍之情通過想象出的團圓表現(xiàn)出來,而“紅”和“碧”這組顏色詞正是深化這種藝術效果的點睛之筆。想象中的顏色越鮮艷,思念之情就越是濃烈,詩歌所表現(xiàn)的矛盾沖突也就越有張力。再如《無題二首》“竹碧轉(zhuǎn)悵望,池清尤寂寥”句,“竹碧”“池清”本都是清幽、素靜的意象,但在這里詩人卻反彈琵琶,賦予其相反的含義。初秋時節(jié)溽暑未消,作者徜徉于翠綠色的竹林中,感受到的并非修竹清池解暑的暢快,而是內(nèi)心沉積已久的惆悵、寂寥。炎暑灼人,在清幽的環(huán)境中,詩人這份惆悵都未曾消歇,可見其之深切!正是“碧”字突出了環(huán)境清幽的特點,將環(huán)境之清幽與心情之煩悶進行對比,藝術化地擴大,最大限度地增強了詩歌的表現(xiàn)張力。

      此外,李商隱還會用“碧”修飾物件,熔鑄出一幅精致典麗的圖畫,但感情的痕跡較淡。此類現(xiàn)象常出現(xiàn)在無題詩中,近承中唐元稹的香艷作品,遠接南朝宮體,整體詩風較為秾麗香艷。如“鳳尾香羅薄幾重,碧文圓頂夜深縫”(《無題二首》),此聯(lián)由女子身邊的物件入手,通過四處意象狀寫閨房之豪華。這四處意象無一不是香軟的閨中物件,加以“鳳”“香”“碧”“圓”等詞的修飾,更增其嬌艷。其中,“碧文”指臥室中床邊的帷帳。詩人以“碧”修飾,寫出了帷帳雖然顏色偏深偏暗,卻散發(fā)出一層淡的光澤,暗示其面料高級,是一種低調(diào)的奢華,側(cè)面寫出了女子身家不凡。同時,這些飾品的華麗也說明了女子投入了大量心血,透露出女子用心深切。

      三、李商隱好用“碧”字的原因

      李商隱對“碧”字的偏好和他年少時在浙江的經(jīng)歷不無關系。元和九年(814),李商隱之父前往浙江任職,年僅三歲的李商隱一同前往。七年后的長慶元年(821),李父辭世,十歲的李商隱隨母親返回中原。在江南的七年歲月恰好是李商隱由兒童成長為少年的七年,江南玲瓏秀麗的風景鐫刻在他的心中,為成年之后的李商隱送去了藝術靈感。李商隱詩中出現(xiàn)了不少與“碧”有關的意象,如“碧山”“碧水”“碧樹”,這些意象帶有江南特有的秀氣玲瓏,為整首詩染上了江南的風韻。如《聞歌》首聯(lián):“斂笑凝眸意欲歌,高云不動碧嵯峨?!备枵哒砬榫w準備高歌,此處的山本不必有某種特色,但李商隱卻狀寫其為“碧嵯峨”,似有江南風味。再如“沛國東風吹大澤,蒲青柳碧春一色”這兩句出自七言古體長詩《偶成轉(zhuǎn)韻七十二句贈四同舍》,由于是贈送友人勉勵對方,整首詩情感激昂,筆墨酣暢?!芭鎳本錇槿娛拙?,描繪了一幅生動的春日圖景:三五好友相聚水邊,東風拂面,一轉(zhuǎn)眼看到岸邊的蒲草和柳樹都已在春風中換上新綠色的春裝。此句以“碧”飾柳,點出柳之鮮嫩可愛,好一幅江南春光??梢钥闯?,李商隱用“碧”字勾勒的景色常有江南風光的影子,這和他年少時的經(jīng)歷是分不開的。從時間上來看,李商隱現(xiàn)存的608首詩作中,最早的作品寫于十五歲g,晚于離開浙江時的十歲。同時,在51首包含“碧”字的詩中,僅有《燕臺四首·春》《柳枝五首》和《無題二首》(幽人不倦賞)三首系詩人早期作品,創(chuàng)作時間與其在江南的時間較為接近。可以看到,就算是在離開浙江很久之后,江南的山水依然對李商隱的詩作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進一步說,李商隱仕途偃蹇,詩作中多有描摹江南山水之筆,可以看出其對少年江南時光的眷戀和對當下的失望和不滿。

      其次,道教文化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李商隱對“碧”字的使用。李商隱在《上河東公啟》中寫道:“兼之早歲,志在玄門?!庇衷谠姼柚凶允觯骸白杂邢刹抛圆恢觊L夢采華芝。”(《東還》)這兩則材料說明李商隱在成年之前就已經(jīng)接觸了道家思想。李唐一代,統(tǒng)治者推與之同姓的李耳為宗,道教在思想版圖中占據(jù)了很大的一部分,尤其是在上層知識分子中,崇道甚至成為一時之風尚。據(jù)今人劉學鍇考證,李商隱十四五歲時在玉陽山學仙,時間在三年左右。在此期間,李商隱不僅吸收道教思想,還對一名女冠產(chǎn)生了愛慕之情。李商隱學仙玉陽既有通過熟悉道教接近上流人士、步入仕途的野心,也有通過習道來獲得經(jīng)濟利益,免除一部分賦稅的考量,可謂一舉兩得。h客觀上這段經(jīng)歷激發(fā)了他的創(chuàng)作靈感,為他提供了創(chuàng)作素材,同時對他后來的藝術風格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由于“碧”字在道教文化中占有一定的地位,故“碧”也出現(xiàn)在了李商隱的詩作中,在51首帶有“碧”字的詩作中,有10首涉及道教文化,分別是《嫦娥》《重過圣女祠》《細雨》《圣女祠》《石榴》《河內(nèi)詩二首》《曼倩辭》《令狐舍人說昨夜西掖玩月因戲贈》《贈白道者》和《碧城三首(其一)》,比重接近20%。李商隱也會在詩歌中借用道教典故,如在“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嫦娥》)中感嘆嫦娥因一念之差,陰差陽錯地讓自己飽嘗孤獨的滋味。此處“碧海”與“青天”共同構(gòu)成了一幅海天一色的遼闊場面,海、天皆是暗色調(diào),唯有詩中未著筆墨的月亮散發(fā)著清冷的光,天地間的寂寥莫過于此,這樣的構(gòu)圖風格頗有道教風味。在這句詩中,海天一色的場景越是廣闊,越是凸顯出了嫦娥的孤寂感,詩人想表達的人生無常的無力感也就愈加濃重。再如一些詩中出現(xiàn)了道教的意象“可羨瑤池碧桃樹,碧桃紅頰一千年”(《石榴》),借用道教中的碧桃意象表達對長生的渴望。李商隱一生經(jīng)歷六位帝王,其中五位皆死于丹藥,帝王服用丹藥的目的自然是追求長生,所以詩人此處羨慕瑤池碧桃可理解成諷刺帝王盲目求仙問道、妄圖長生的荒唐之舉。除此之外,出現(xiàn)“碧桃”意象的還有“十八年來墮世間,瑤池歸夢碧桃閑”(《曼倩辭》)和“十二樓前再拜辭,靈風正滿碧桃枝”(《贈白道者》)兩句。前句用“碧桃閑”說明歲月安好,時光如梭;后句將“靈風”“碧桃”兩個道教意象捏合于一句,形成一句道風濃重的詩句??梢钥闯?,李商隱并不是簡單地將道教意象搬運到詩歌中,而是活用意象甚至是改用意象,這些道教的意象不僅烘托出或是凄冷,或是美好的氛圍,而且經(jīng)過作者的妙筆改造,開出了別樣的繁花,這一點和他用典的手法極為類似。

      四、結(jié)語

      李商隱好用并善用“碧”這類顏色詞,不是偶然的個體現(xiàn)象,而是有著獨特的歷史背景。盛唐詩歌雄偉磅礴,如高山般橫亙于歷史中,對于后來者來說是一種難以回避的壓力,面對這座高峰,后人很難在此之上更進一步,若想要有所突破成就一番功業(yè),避其鋒芒,另辟蹊徑換一種主題,改一個寫法便是一條妙計。于是,針對自己的創(chuàng)作焦慮,后人開出一服良藥,他們將視角向內(nèi)收縮,打磨詩藝,因難見巧,避開盛唐詩人見長的“氣”,以“尚怪奇,重主觀”i作為新的招牌,以抗衡前人之精華,義山詩正是在這樣的大背景之下生成的。但李商隱并沒有完全因襲前人之變,而是獨出高妙,給這場詩歌風格的變革打上了自己的烙印。羅宗強將李商隱的探索概括為“追求朦朧情思與朦朧意境的美”“在追求朦朧情思與朦朧意境的同時,追求一種細美幽約的美”和“感情的表達方式是多層次、細美幽約、迂回曲折,而感情基調(diào)則是凄艷而不輕佻”j三類,“碧”這類顏色詞的廣泛使用也是這幾類現(xiàn)象的典型代表?!氨獭弊鳛轭伾~,修飾固有的物件形成全新獨立的意象,以達到“因異見巧”的陌生化效果,這是詩人劍走偏鋒追求新變的必然結(jié)果;陌生的意象構(gòu)成陌生的畫面,“碧”修飾的意象常為微小玲瓏的物件,生發(fā)出一種新的審美傾向,這種傾向與盛唐所推崇的自然雄壯相左,正是“細美幽約的美”;“碧”作為冷色調(diào),流露出李商隱對人生、世界的無奈和惆悵,但他沒有將這種感情傾瀉而出,而是通過筆墨給它披上了藝術的外衣,通過樂景襯哀情式的對比,打造出一種“精致的惆悵”,這正是羅宗強先生所謂多層次表達的凄艷的感情基調(diào)。

      a 〔南朝梁〕劉勰著,范文瀾注:《文心雕龍注》,人民文學出版社1958年版,第538頁

      b 〔南朝陳〕徐陵著,〔清〕吳兆宜、〔清〕程琰注:《玉臺新詠箋注》,中華書局2018年版,第38頁。

      c 余恕誠:《唐詩風貌》,安徽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第136頁。

      dh 劉學鍇:《李商隱傳論》,黃山書社2013年版,第559頁,第40頁。

      e 本文中出現(xiàn)數(shù)據(jù)和詩歌均參考劉學鍇、余恕誠著《李商隱詩歌集解》,中華書局2004年版。

      f 〔漢〕許慎:《說文解字》,中華書局2013年版,第7頁。

      g 劉學鍇、余恕誠:《李商隱詩歌集解》,中華書局2004年版,第8頁。

      ij 羅宗強:《隋唐五代文學思想史》,中華書局2019年版,第316頁,第386頁。

      參考文獻:

      [1] 劉學鍇,余恕誠.李商隱詩歌集解[M].北京:中華書局,2004.

      [2] 羅宗強.隋唐五代文學思想史[M].北京:中華書局,2019.

      [3] 劉學鍇.李商隱傳論[M].合肥:黃山書社,2013.

      作 者: 于波,揚州大學文學院在讀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古代文學。

      編 輯: 趙斌?E-mail:mzxszb@126.com

      猜你喜歡
      李商隱表現(xiàn)力
      如何增強聲樂作品的藝術表現(xiàn)力
      如何通過線描畫提高幼兒觀察力和表現(xiàn)力
      嘲桃
      石榴
      論報紙新聞攝影專題的表現(xiàn)力
      李商隱也玩朋友圈
      談電視劇音樂的藝術表現(xiàn)力
      論李商隱《夜雨寄北》的“朦朧美”
      論民族聲樂的聲音表現(xiàn)力
      試論新聞攝影藝術表現(xiàn)力的提升策略
      黄石市| 夹江县| 汕尾市| 明溪县| 双辽市| 衡水市| 普定县| 滦平县| 镇沅| 荃湾区| 凉城县| 贵阳市| 静海县| 台南县| 巨鹿县| 巨野县| 宁远县| 扶风县| 岳普湖县| 屯门区| 黄陵县| 石泉县| 文成县| 东港市| 高淳县| 宜丰县| 监利县| 崇信县| 门源| 乃东县| 丰都县| 始兴县| 东乡县| 滨州市| 海伦市| 东丽区| 荔波县| 胶南市| 巢湖市| 河北区| 安达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