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建紅
(江西財經大學附屬中學,江西 南昌 330013)
我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是勞動人民幾千年的智慧結晶。2017 年10 月18 日,習近平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中指出:“深入挖掘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蘊含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guī)范,結合時代要求繼承創(chuàng)新,讓中華文化展現出永久魅力和時代風采。”對于小學教育而言,開展國學經典誦讀活動,不僅能讓學生更好地了解中華文化歷史淵源、發(fā)展脈絡、精神內涵,還能增強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涵養(yǎng)品德。本文結合自身的實踐就經典誦讀與小學生品德教育的關系、經典誦讀活動實施路徑以及經典誦讀活動的成效談一些粗淺的看法。
少年強則國強。少年是國家的希望,社會未來的棟梁,對其文化素養(yǎng)進行培養(yǎng)意義重大。2015 年6 月1 日,習近平在會見中國少年先鋒隊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全體代表時說:“要從小學習做人。世界上最難的事情,就是怎樣做人、怎樣做一個好人。要做一個好人,就要有品德、有知識、有責任,要堅持品德為先”“要學會做人的準則,就要學習和傳承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學習和弘揚社會主義新風尚,熱愛生活,懂得感恩,與人為善,明禮誠信,爭當學習和實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小模范”“童蒙養(yǎng)正”。在國學經典誦讀中涵養(yǎng)品德,樹立正確的為人處世的思想,培養(yǎng)品學兼優(yōu)的孩子,在當今社會最有意義。長期以來,我國德育工作主要模式是教師說教,學生被說教,若不是發(fā)自內心地主動去做,容易受外界環(huán)境變動而產生變化。
國學經典是中華民族精神的精華,正是有了中華經典,國家民族優(yōu)秀文化才能夠一直傳播并不斷發(fā)展。老師應自己努力學習經典并引導孩子們自由閱讀,體會經典文化,自己領悟到如何做人。而每天在學生中進行國學經典誦讀活動,耳濡目染,不斷熏陶。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引導學生自己感悟,自己體會,成為自覺自愿自律之人,成為謙謙君子,才是我們的目標方向。
國學經典是思想品德教育最直接的資源,通過反復誦讀,提高自己道德品質。例如儒家經典《論語》中的名言“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保缎⒔洝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等,讓學生反復朗讀背誦,理解感悟其中蘊含的義理,從而認識到應該如何為人做事。經典中蘊含有“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的大義,“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傲骨,“四海之內皆兄弟也”“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寬廣胸懷,“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做人原則,“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堅韌不拔,“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自信等人生哲理。這些高尚的為人之道,不斷激勵同學們,讓他們從小就養(yǎng)成良好思想品德修養(yǎng),勤奮讀書,立志為國爭光。
心理學研究成果表明,小學階段是一個人記憶力最好的時期。經過六年不斷的國學經典誦讀,可以快速獲得經典中的智慧修養(yǎng),傳承經典,在長期積累的過程中,讓學生身處其中感受古人的品質精神,不斷被熏陶和感染,在思想上達到共鳴,無形之中受到教育,讓其深深烙印在他們的腦海中,得到文化和道德的積淀,積淀知識、積淀文明,身心得到凈化升華,讀書明理,學會做人。
經典誦讀是一個短時無法奏效,需要長期堅持的過程,并需要進行系統性的安排。在過去帶領學生學習經典的六年間,作為班主任和語文老師,為落實誦讀經典涵養(yǎng)品德,我和我的小伙伴們主要采用了以下幾種路徑:
一是國學經典誦讀進課堂。我在六年的教學中,堅持晨讀時帶學生誦讀經典,取得良好的效果。低年級,從朗朗上口的《三字經》《弟子規(guī)》開始,到后來讀誦《孝經》《論語》,采用多種形式,比如說帶讀、齊讀、輪讀、小組讀、男女讀、學生帶老師讀等各種形式,并且在每周評選“讀經達人”,讀得好的,堅持得好的,進行獎勵,起到一個模范帶領作用,形成一個比學趕幫的良好讀書氛圍。
二是每學期舉辦講德育故事比賽。通過講故事比賽,更多地了解歷史上有德行的人物,慢慢地有了興趣以后,中年級我們開始讀《大學》《中庸》,并嘗試用有節(jié)奏的素讀法讀書,為了激發(fā)興趣,給學生看《孔子》動畫片,讀《論語》的時候,我們就好像穿越千年,與書里的人物對話,他們好像在諄諄教導我們要如何做人做事。
三是開設寒暑假的讀經班。為了提升讀書的熱情,我還開設了寒暑假的公益讀經班,堅持讀經打卡,評選“讀經小達人”,極大地激發(fā)了同學們的誦讀熱情。
四是舉行經典閱讀班會。到了五年級,我們用整整一年的時間,每天重復不斷推進,讀完一本3 萬多字的《孟子》,我們都特別有成就感,精神百倍,浩然正氣油然而生。六年級,我們用一個學期唱誦了一本《小學古詩讀本》共90多首,在全校師生前展示我們的班級特色文化,唱誦古詩文表演。我們讀誦《古文觀止》歷代名家名篇,莊子的《逍遙游》,諸葛亮的《前出師表》,范仲淹的《岳陽樓記》等,感受仁人志士心憂天下、愛國愛民的情懷。學生輪流發(fā)表自己的學習心得,很多學生表達自己通過讀誦經典涵養(yǎng)品德,能為他人著想,不容易發(fā)脾氣,增強自信心,更加熱愛中華文化了,并立志要把中華文化傳播到全世界。
五是倡導家?;?。我們組織學生在校、在家觀看中央電視臺的《朗讀者》《經典詠流傳》《詩詞大會》等,孩子們全家總動員,積極參與活動,增強興趣。在六一兒童節(jié)中,我們全班上場,表演了“誦經典,傳美德”的大型讀誦經典的節(jié)目。很多孩子在家?guī)痈改?、弟妹一起讀書,成為“書香家庭”。
六是課外活動同經典誦讀相結合。我們的班級活動豐富多彩,春天去賞櫻花,在鳥語花香中讀經接龍;每年的4 月22 日世界讀書日,我們去了南昌的省、市圖書館看書;去滕王閣參加“尋找名樓文化小達人”活動,孩子們現場背誦《滕王閣序》通關,就可以獲得獎券,帶兩大一小免費參觀滕王閣,當孩子們帶著自己的父母和老師一起去參觀游覽時別提有多興奮了,讀經典的勁頭更足了。
“腹有詩書氣自華,最是書香能致遠”,多年的堅持不懈讀誦經典,使孩子們得以親近古圣先賢的教誨,讓優(yōu)秀的民族精神在血液中流淌,讓民族的文化智慧,支撐人格的脊梁,傳承圣賢的教誨思想,將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孩子們逐漸成長起來,整個班級充滿了勤學向上、團結、奮進、互幫互助的良好班風,很多老師都夸我們班的孩子有禮貌,有感恩心。
許多家長反映:孩子在幾年下來讀誦經典,受益匪淺,在家孝順父母,懂得謙讓,在寫作時也能夠經常用上經典語句,言談舉止、寫作能力、表達能力得到很大的提升,背書特別快,提升了記憶能力。有一位家長來信說,非常感謝老師,在孩子們很小的時候帶他們讀誦經典,雖然他們現在也許不完全懂,但在他們將來的人生中,當他們遇到困難,抉擇時,讀過的經典會幫助指導他們順利渡過難關的。
我們班的熊子萱同學,通過努力,獲得了2017 年南昌市“十佳美德少年”的榮譽稱號,她在全?!皣煜碌闹v話”中談到我們班的經典誦讀,改變了我們的人生,教會了我們如何做人,如何做君子,如何孝敬父母,尊敬師長,懂得了處事待人的道理。有一位同學有自閉癥,但是我們一直給他最大的接納與幫助,通過讀誦經典,他慢慢地變得正常化,上課也會舉手回答問題,進步喜人!在2019 年的教師節(jié)中,我們全班的孩子,在周末用了三四個小時自己策劃了一次感恩老師的非常有儀式感的感恩活動。當孩子們在周一教師節(jié)那天,在教室門口,排好兩隊禮儀“先生”“小姐”,向老師鞠躬行禮問好,“感恩老師的辛勤教導,祝您教師節(jié)快樂!”走進教室,里面響起了《每當走過老師窗前》的歌聲,手捧鮮花的孩子們,整整齊齊地站立在講臺邊,用一雙雙清澈純潔的眼睛,凝望著老師,向老師鞠躬行禮致謝。教室里充滿濃濃的師生情!
源遠流長的中華文明,博大精深的中華經典啟迪智慧,國學浸潤人生,中華經典,是中國歷史文明最絢麗的篇章。通過堅持讀誦經典,在孩子們幼小的心靈播撒真善美的種子,我們讀過的書,就會像種子一樣,會發(fā)芽、滋長,強勁我們的精神血脈,傳遞仁義禮智信的正能量。在小學教育中開展國學經典誦讀,以文化人,不僅可以讓學生了解燦爛的中華文化,更重要的是涵養(yǎng)學生的道德品質,增強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