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孟月,王子雯 ,楊 彤 ,顧東彥,陳 姣,劉學偉
(1.河南中醫(yī)藥大學,河南 鄭州 450046; 2.河南中醫(yī)藥大學 第一附屬醫(yī)院,河南 鄭州 450000)
白癜風是一種原發(fā)性的局限性或泛發(fā)性的皮膚黏膜色素脫失癥[1],中醫(yī)學稱之為“斑駁”“白屑風”“白駁風”?!吨T病源候論》曰:“白癜者,面及頸項身體皮肉色變白,與肉不同,亦不癢痛,謂之白癜?!卑遵帮L影響容貌美觀,給患者造成心理、社交壓力,嚴重影響患者日常生活[2]。“治未病”思想是中醫(yī)學理論體系的重要學術思想,將其引入白癜風的防治中,對提高患者對本病的認識及防治具有重要意義。筆者從“治未病”思想探討白癜風的防治,介紹如下。
“治未病”思想源于人們養(yǎng)生防病的實踐活動?!饵S帝內經》提出“治未病”的概念,其內養(yǎng)正氣、外避邪氣的觀點成為防治疾病的指導原則[3]。張仲景在情志、飲食、疾病防治方面進一步發(fā)展了“治未病”思想。《金匱要略》指出“凡飲食滋味,以養(yǎng)于生,食之有妨,反能為害”,并提出飲食宜忌;“適中經絡,未流傳臟腑,即醫(yī)治之”,強調疾病早期治療的重要性[4]?!秱摗分赋鰟趶?、食復之變,并提出了防治原則與方藥?!爸挝床 彼枷胪晟朴诿髑鍟r期?!夺t(yī)學源流論·經絡臟腑》曰:“故善醫(yī)者,知病勢之盛而必傳也?!睆娬{醫(yī)者必須掌握疾病的傳變。經過長期的臨床實踐,“治未病”思想不斷完善,逐漸形成未病先防、既病防變、瘥后防復三個方面。
白癜風的特點是病程長,治療困難,影響美觀。歷代醫(yī)家對白癜風病因病機的認識是不斷完善的,從單一的風邪發(fā)展到內外合因、陰陽失調?!吨T病源候論》曰:“風邪搏于肌膚,血氣不和所生也?!蓖跚迦卧凇夺t(yī)林改錯》中言:“白癜風,血瘀于皮里?!苯烊士笛裕骸案文I不足,皮毛腠理失養(yǎng)而發(fā)白斑。”
白癜風好發(fā)于有家族遺傳史、血虛氣弱之人。若能避免誘發(fā)因素,防止發(fā)病,預防復發(fā),可達“治未病”的效果。本病病程長,分為進展期與穩(wěn)定期。進展期白癜風白斑發(fā)展較快;穩(wěn)定期白斑頑固難消,久病易生濁,導致病情傳變,反復發(fā)作[5]。多因素致病性造成白癜風病程漫長、易反復等特點,使“治未病”思想在白癜風的治療中顯得尤為重要。
未病先防是指在發(fā)病前采取諸多干預措施,降低患病風險。內因是疾病發(fā)生的根本原因,臟腑機能狀態(tài)起著決定性的作用,正如“若五臟元真通暢,人即安和”,五臟失和是白癜風發(fā)病的內因。因此,調和五臟、增強體質是預防白癜風發(fā)生的重要方面。
3.1.1 避風邪,養(yǎng)肺氣
白癜風與風邪密切相關,易發(fā)人體上部,病位游移不定,發(fā)時無自覺癥狀?!短绞セ莘健份d:“夫肺有壅熱,又風氣外傷于肌肉,熱與風交并……令皮膚皺起生白斑點,故名白癜風也?!被馃嵋渍酗L邪,風氣藏于皮膚,兩者相搏,內不得通,外不得泄,氣血經絡壅滯,毛竅失養(yǎng),令皮膚生白斑。因此,注意避風邪以復肺宣發(fā)澤毛之功,及時運用風藥可減少患病風險。風藥可暢通表里,通調三焦,開達肌腠,祛邪解表,其游走之性善于引藥歸經,治療膚表疾病。臨床常用刺蒺藜、防風、荊芥等藥物。《本草衍義》記載刺蒺藜花茶主治白癜風,花類主升,應春季風木特性,刺蒺藜可散風以調肺氣?,F代研究[6]表明:刺蒺藜具有激活酪氨酸酶活性、促進黑素細胞增殖的作用。
3.1.2 慎飲食,護胃氣
《瘍醫(yī)大全》云:“白癜風,此證因脾積熱,不能生金……夫血賴脾攝而行?!狈魏掀っ馃醽沓送廖?,因脾積熱,母病及子,土壅不能生金,導致肺氣虛衰,邪盛而正氣漸虛,人體腠理不密,脾胃氣血化源不足,脈絡不充,或因素體虛弱,毛竅開合失司,風邪乘虛入侵,正如《太平圣惠方》曰:“氣血充盛,營衛(wèi)流通,潤養(yǎng)身形?!睔庑袆t血行,安逸少動,脾胃升清降濁失調,氣血失運,水谷精微無以營運周身,肌膚失于濡養(yǎng)而生白斑。因此,生活上應注意飲食有度、無偏嗜、和時令、多種類,勞逸結合,調身、調息以暢氣血,顧護脾胃以養(yǎng)正防病。
3.1.3 暢情志,疏肝氣
情志分屬五臟,而肝最易受到影響。臟腑皆藉肝膽之氣化以鼓舞之,始能調暢而不病。倘若肝郁氣結,則全身氣機失疏,久而氣郁化火,氣血不和而生白斑;或久思傷脾,中焦樞機不利,氣血化生乏源,日久暗耗肝腎精血,氣血不能疏布于膚表而生白斑。《醫(yī)學入門》曰:“赤白游風屬肝火……白者,謂之白癜,乃肝風搏于皮膚,血氣不和所生。”因此,情志上應保持身心愉悅,志閑少欲,進而肝脾調和,血流通達,郁火得散而澤膚防斑。
3.1.4 寧神志,清心火
《壽世保元》載:“紫癜風、白癜風乃因心火汗出……得之?!毙牟坑诒恚c皮膚密切相關,又心主生血、行血,故氣血失和是白斑發(fā)生的重要原因。此外,心為火臟,過亢則腎水不濟,心腎同為少陰所屬,又因現代人熬夜縱欲傷及心腎,嗜食辛辣助火傷陰,陰不斂陽,陽不入陰,導致心火亢盛,腎水虧虛,君火易動,加之夏日衣薄日曬,風火相煽而生白斑。相火之逆,焦苦入心以潛降,故夏日食竹葉、蓮心之藥可清宣少陰心之伏火,起居有??汕逍谋>?。
3.1.5 調氣血,滋腎氣
朱仁康言:“肝腎不足,皮毛腠理失養(yǎng)而發(fā)白斑?!盵7]氣血由腎精化生,腎精不足則機體氣血化生乏源,血不榮膚而生白斑。白癜風常伴家族史,與自身體質相關,體質以氣血不足型最為常見,故補益氣血以預防白斑發(fā)生尤為重要。中藥色象理論以黑勝白,故多食黑五類等滋補藥食,黑色藥入腎,以色治色,可消肺金本色之白,調血滋腎以補先天?,F代研究表明:何首烏、熟地黃等藥可改善微循環(huán),增強人體免疫功能,激活人體酪氨酸酶活性,促進皮膚黑色素生成。
既病防變是指在疾病的初始階段力求早診斷、早治療,防止疾病發(fā)展及傳變,避免不良后果。白癜風大多進展緩慢,全身癥狀不明顯,患者發(fā)病初期未予重視,遷延日久才不得已就醫(yī)。然而,白癜風病程越短,治療效果越好[8]?!端幹瓮x》曰:“治宜防微?!比糁委煵划斠自斐蓚髯儯拘安患皶r治療易流竄全身,或過用補益之藥導致濁邪內生,更加重病情。白癜風發(fā)病過程中風、虛、瘀互為因果,形成惡性循環(huán),纏綿難愈,不同分期證型亦各不相同,因此,掌握白癜風演變規(guī)律、及時截斷病勢尤為重要。
白癜風初發(fā)與風邪密切相關,白斑發(fā)展迅速,邊界欠清,伴有瘙癢感,分布于顏面、上肢等暴露部位,起病急,發(fā)展快,反映了風邪善行而數變、易襲陽位的特點?!短绞セ莘健吩?“熱與風交并,邪毒之氣,伏留于腠理……令皮膚皺生白斑點?!憋L邪常夾雜他邪而侵犯人體,風邪羈留造成營衛(wèi)郁滯,搏結于肌膚而致病。治療上運用辛散祛風之藥,風藥既能解表祛風、暢通內外,又助活血之功,如:《神農本草經》記載“刺蒺藜主惡血”,又載“威靈仙疏通經絡,則血凝痰阻,無不立豁”。臨床上可根據兼夾的諸邪之不同,輔以清熱、祛濕、化痰等治法。
白斑日久難消,造成損容性傷害,誘發(fā)患者心理障礙,出現心煩易怒、情緒壓抑等,進一步導致氣機運行失調,氣滯則濁邪內生,肌膚脈絡失去正常血脈滋養(yǎng),發(fā)為白斑。調查研究表明:一半的白癜風患者發(fā)病前就有精神創(chuàng)傷或思慮過度[9],病后情緒異常,從而陷入“因郁致病”和“因病致郁”的惡性循環(huán)。近年來,“神經-內分泌-免疫發(fā)病機制假說”受到人們的重視。研究[10]證實:神經系統(tǒng)分泌神經肽以調控皮膚免疫是白癜風的另一種發(fā)病機制。治療時不能因郁現熱象而過用苦寒,可從肝論治,調節(jié)氣機升降出入,以和為期。用藥當柔緩以濡之[11],可用柴胡、郁金疏肝氣,白芍、丹參活肝血;當肝氣橫逆,生風化火,出現泛發(fā)性進展期白癜風時,可選用龍骨、牡蠣等鎮(zhèn)肝風。
瘀血阻絡、血不榮膚是白癜風穩(wěn)定期的重要病因。白癜風病久不愈,經絡輸布滲灌氣血的功能障礙,導致血脈瘀阻。白斑多為不對稱性,部分白癜風患者有外傷史,病程較長,顏色乳白或瓷白,可伴有毛發(fā)變白、色澤偏暗,白斑局限或泛發(fā)、界清,舌質紫暗或有瘀點,脈細澀。正虛是發(fā)病的內在基礎,也是久病不愈的必然結果。白癜風不論何種病因,最終都表現為正氣虛,邪氣踞之,血脈瘀阻,肌膚失養(yǎng)而色白[12]。因此,在運用活血化瘀藥物的同時,應注意固護正氣、攻補兼施。
肝腎虧虛證是白癜風穩(wěn)定期最常見的類型。白斑局限或泛發(fā),因肝腎不足、精血虧虛、血不榮膚而發(fā)白斑,這類患者多有家族史且病史較長,久病入絡,久及肝腎,伴頭暈耳鳴、腰膝酸軟等癥狀。臨床運用補骨脂、女貞子、旱蓮草等陰陽同補。腎為先天之本,脾胃化生氣血為后天之本,因此在滋補肝腎的同時,也應配合補益氣血治療。
脾胃虛弱證是兒童白癜風的特殊類型,患兒白斑色淡,好發(fā)顏面、口唇部位,伴納食差、精神倦怠、便溏等癥。《脾胃論》曰:“內傷脾胃,百病由生?!贝诵统R娪谛篬13],因小兒脾胃運化功能尚未健旺,加之飲食不知節(jié)制,脾胃失養(yǎng),精血化源不足,皮毛失養(yǎng),導致白斑生成。治療上應注意補脾益肺、益氣固表。
白癜風初病在經主氣,多表現為風邪為主,兼夾他邪;久病在絡主血,多表現為肝腎虧虛,小兒常表現為脾胃虛弱。在治療上,急性進展期多以祛邪為主;慢性穩(wěn)定期以扶正為主,因病久入絡,故慢性期可加入活血之品。
白癜風早期治療預后較佳,愈后如何防止復發(fā)也是很關鍵的問題。筆者結合“治未病”思想,從日曬、外傷、不良嗜好、情志4個方面防止疾病復發(fā)。
《黃帝內經》曰:“金不及,夏有光顯郁蒸之令?!毕募竟饩€強烈,熱灼膚表,營衛(wèi)失于固護、濡養(yǎng),加重白斑。現代研究表明:白癜風患者當表皮持續(xù)暴露在紫外線輻射、化學物質等應激源環(huán)境中時,氧自由基蓄積,黑素細胞難以抵御過量的自由基,導致黑素細胞凋亡[14]。適當光照能減輕疾病復發(fā),因此,應避免暴曬,選擇合適的時間段外出。
外傷是白癜風復發(fā)的重要誘因[15]。外傷導致經脈受損,經絡氣血不能濡養(yǎng)皮膚,出現白斑。外傷可使神經發(fā)生改變,酪氨酸消耗過多,局部色素缺失,產生白癜風。因此,白癜風患者平時應注意保護皮膚、免受傷害[16]。
飲酒是白癜風發(fā)病的危險因素?!秹凼辣T分赋霭遵帮L病因為“心火汗出及醉飽并浴”。西醫(yī)學研究表明:飲酒過量會使血液回流受阻,組織缺血缺氧,黑素細胞受損;此外,飲酒還會降低血氧含量,降低免疫力,繼而誘發(fā)白癜風[17]。
《素問·舉痛論篇》載:“百病皆生于氣也?!敝赋銮榫w變化首先影響氣機而致病。白癜風是一種心身疾病[18],其發(fā)病、復發(fā)均與心理因素有關,常因抑郁、焦慮等情志異常,影響臟腑氣機,導致氣血失和而誘發(fā)?!端貑枴ど瞎盘煺嬲撈吩唬骸疤竦摕o,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彪S著信息化的普及,患者常主動搜尋疾病相關知識,但互聯網信息良莠不齊,患者在無意中獲取得到的額外信息難免會加劇恐慌[19]。因此,醫(yī)生應做到耐心溝通,細心講解注意事項,幫助患者解除精神緊張、提高對白癜風的認識水平、樹立科學的疾病觀念、改善不良生活習慣、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消除心理障礙、樹立信心,以預防和減少白癜風的發(fā)病與復發(fā)。
白癜風是一種發(fā)病率、難以治療的慢性皮膚病,給患者的身心造成嚴重傷害。在“治未病”思想指導下全面認識和掌握白癜風發(fā)病的病因、傳變及復發(fā)因素,可充分發(fā)揮中醫(yī)藥優(yōu)勢,降低發(fā)病率,防止病情復發(fā),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