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少林
(河南省濮陽市婦幼保健院兒童監(jiān)護室 濮陽455006)
小兒呼吸道感染是臨床常見的一種呼吸系統(tǒng)疾病,由于小兒呼吸系統(tǒng)及臟器發(fā)育不全,很容易被致病菌感染,且其自身的抵抗以及免疫力較差,易造成病情遷延難愈,呈反復發(fā)作,發(fā)病率與復發(fā)率均居高不下,且有逐年上漲趨勢[1]。該病主要臨床癥狀為發(fā)熱、咳嗽、氣急、咳痰等,并且伴隨著病情的不斷發(fā)展,會加重患兒呼吸循環(huán)系統(tǒng)的損害程度,累及其他臟器器官,嚴重影響患兒正常的生活質量[2]。匹多莫德與丙卡特羅均是臨床治療呼吸道感染的常用藥物,但是針對病情較為嚴重的反復性呼吸道感染,再加上藥物耐藥性的不斷增加,單一用藥治療效果不甚理想。因此,選取合適的治療方案來控制病情,對改善患者預后有著十分重要的臨床意義?;诖?,本研究探討了匹多莫德聯合丙卡特羅治療小兒反復性呼吸道感染的療效觀察。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2月~2018年6月收治的70例小兒反復性呼吸道感染患者,根據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35例。觀察組男17例,女 18 例;年齡 4~9 歲,平均(6.85±1.05)歲;病程 1~14 d,平均(7.50±2.43)d。對照組男 19 例,女16例;年齡 3~10歲,平均(6.75±1.05)歲;病程1~16 d,平均(7.55±2.50)d。兩組患兒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入組標準 納入標準:符合《臨床疾病診斷與療效判斷標準》中相關診斷標準;患兒家屬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指標:匹多莫德、丙卡特羅嚴重藥物過敏者;伴有其他呼吸系統(tǒng)疾病及臟器病變者;合并免疫系統(tǒng)異常者;患有精神疾病者;合并腫瘤者。
1.3 治療方法 兩組均采用常規(guī)治療,包括止咳化痰、平喘解痙、抗感染、吸氧支持、維持水電解質平衡等。在此基礎上,對照組給予匹多莫德顆粒(國藥準字 H20030225)治療,1袋 /次,2次 /d,連續(xù)治療 2個月。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增加鹽酸丙卡特羅粉霧劑(國藥準字 H20150056) 治療,10 μg/次,1 次/d,連續(xù)治療2個月。
1.4 觀察指標 (1)臨床療效:治愈,呼吸道感染自覺癥狀消失,體溫恢復正常,血常規(guī)恢復正常;好轉,呼吸道感染癥狀明顯好轉,全身不適基本消失,高熱者體溫下降1.5℃以上,低熱者體溫恢復正常,血常規(guī)檢測有所好轉;無效,呼吸感感染的相關癥狀體征未消失甚至惡化,血常規(guī)檢查仍然顯示處于感染狀態(tài)??傆行?(治愈例數+好轉例數)/總例數×100%。(2)免疫功能指標:分別于治療前后取兩組患者清晨空腹肘靜脈血4~5 ml,離心分離出上層血清,采用BD公司FACSCalibur流式細胞儀進行T淋巴細胞亞群 CD3+、CD4+、CD4+/CD8+指標檢測。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統(tǒng)計學軟件,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例(%)]
2.2 兩組免疫功能指標比較 治療前,兩組CD3+、CD4+、CD4+/CD8+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 CD3+、CD4+、CD4+/CD8+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免疫功能指標比較(±s)
表2 兩組免疫功能指標比較(±s)
注:與同組治療前比較,*P<0.05。
組別n時間CD3+(%)CD4+(%)CD4+/CD8+觀察組對照組35 35治療前t P觀察組對照組35 35治療后t P 49.78±3.36 49.87±3.42 0.000 0.912 71.68±3.35*56.12±3.03*7.125 0.000 32.53±5.42 32.85±5.32 0.249 0.804 44.92±3.68*40.13±3.03*5.957 0.000 1.18±0.17 1.19±0.16 0.253 0.801 1.63±0.25*1.32±0.24*5.292 0.000
呼吸道感染分為上呼吸道感染與下呼吸道感染,上呼吸道感染指的是從鼻腔到喉部范圍內所有急性炎癥的統(tǒng)稱,下呼吸道感染是最常見的感染性疾患,治療時必須明確引起感染的病原體以選擇有效的抗生素[3]。反復性呼吸道感染在兒科疾病中占據20%左右的發(fā)病率,其致病機制比較復雜,尚無明確定論,且在患兒免疫能力降低時,呼吸道被病原菌感染的概率更高,故調節(jié)免疫系統(tǒng)在治療中尤為重要[4]。
當前,反復性呼吸道感染是引起全球范圍內5歲以下患兒死亡的首要原因,其病癥表現較為明顯,但是造成呼吸道感染的病因眾多,誘發(fā)因素主要包括細菌感染、病毒感染、理化因素、過敏體質等,其中病毒是最主要的致病原因。當前,醫(yī)療技術在不斷的發(fā)展與完善,針對呼吸道感染研制的抗生素等日益增多,造成耐藥菌株也明顯增多,藥物的耐藥性在不斷地強化,藥物治療效果大大減弱[5]。匹多莫德是臨床治療呼吸道感染的常用藥物,其作為一種高效的免疫調節(jié)劑,對機體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有著較為廣泛的適用性,給藥后能起到很好的預防急性感染,加速康復進程,降低疾病對機體損害程度的作用,是一種較為強效的急性感染期輔助用藥[6]。分析其原因主要為匹多莫德本身雖然無抗感染、抗病菌作用,但是其可通過調節(jié)機體的免疫功能而發(fā)揮顯著的抗菌及抗病毒作用,對非特異以及特異性免疫反應均能起到很好的促進作用[7]。該藥能喚醒機體內巨噬細胞、中性粒細胞的吞噬功能,刺激其自身的趨化性,刺激并活化自然殺滅細胞,加速有絲分裂原引起的淋巴細胞增殖,升高免疫功能中CD4+/CD8+值直至恢復正常水平;同時該藥可通過刺激白介素-α與γ-干擾素刺激細胞免疫反應,有效強化淋巴免疫細胞的免疫能力,啟動免疫防御系統(tǒng),繼而提升自體免疫功能[8]。丙卡特羅是一種β2受體激動劑,能夠高效選擇并激活支氣管平滑肌的β2腎上腺素受體,對抗體抗原的結合過程產生抑制作用,對致痙攣物質的釋放進行控制,同時還可刺激酶促反應,對支氣管收縮物質的生成以及分泌產生阻礙作用,從而減弱平滑肌收縮反應,達到松弛效果,舒張呼吸道內支氣管平滑肌,較少的給藥劑量便能起到很好的擴張支氣管的作用[9]。并且丙卡特羅能加速清除黏膜分泌物,對呼吸道感染等炎癥反應有很好的治療作用,能顯著減少支氣管上皮細胞分泌IL-8、IL-13和IL-25等炎癥因子,減輕呼吸道炎癥反應[10]。此外,該藥還具有一定的抗過敏作用和刺激呼吸道纖毛運動,有著強效的局部抗炎效果,給藥后能顯著強化內皮細胞、平滑肌細胞以及溶酶體膜的穩(wěn)定性,可以對免疫反應產生抑制作用,且能減弱抗體的合成速率,繼而達到減弱組胺等過敏活性介質的分泌量、降低其活性的目的。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治療后CD3+、CD4+、CD4+/CD8+高于對照組(P<0.05)。說明將匹多莫德聯合丙卡特羅治療小兒反復性呼吸道感染,能提升患兒的治療效果以及免疫功能。綜上所述,在小兒反復性呼吸道感染中實施匹多莫德聯合丙卡特羅治療方案效果較高,尤其是在在改善患兒治療效果以及免疫功能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