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志芳
(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瑪曲縣動物衛(wèi)生監(jiān)督所,747300)
雙腔吸蟲病是牛羊寄生蟲病之一,獸醫(yī)人員要重點關注對雙腔吸蟲病,對雙腔吸蟲病的特征及癥狀做明確的了解,在此基礎上采取有效解決策略,以此推進動物疾病防控工作有序進行。
通過相關數(shù)據(jù)調查分析得知,就當前階段來看,雙腔吸蟲主要有兩種,一種是東方雙腔吸蟲,另一種是矛形雙腔吸蟲,以下簡要對這兩種不同類型的雙腔吸蟲的病原進行分析。
1.1 矛形雙腔吸蟲
矛形雙腔吸蟲也可以稱其為或稱矛形復腔吸蟲,它的蟲體呈現(xiàn)一種扁平透明狀,像一個剛剛提取出的新鮮標本,蟲體內部的器官能夠清晰地呈現(xiàn)在人們眼前,蟲體的表面皮膚較為光滑,前端較為尖細,后端較鈍,一般情況下,蟲體長度在5-15mm 之間,蟲體寬度在1.5-2.5mm,一般情況下,蟲體的腹吸盤要大于口吸盤,有兩個近似圓形的睪丸,從不同位置列于腹吸盤之后,由于雙腔吸蟲的蟲體較窄,最大寬度一般位于蟲體中部位置,矛形雙腔吸蟲與東方雙腔吸蟲區(qū)別較大地方在于其雄莖囊較長,其其后端能夠達到腹吸盤中部的水平處,蟲卵一般呈現(xiàn)橢圓形,卵殼較厚,兩側呈現(xiàn)不對稱,此外在胚胎內的蝴呈瓜籽形、具三角形神經團、體后半部有兩個圓形狀顆粒細勻的排泄囊泡。
1.2 東方雙腔吸蟲
東方雙腔吸蟲的新鮮蟲體一般呈現(xiàn)棕色,其固定的標本以灰白色出現(xiàn),能夠分辨出明顯的頭錐和肩,東方雙腔吸蟲的外形較小,與肝片吸蟲差不多大小,其蟲體的最大寬度位于蟲體中央的前端,體長在6-7mm,東方雙腔吸蟲的口吸盤小于腹吸盤,其睪丸緊靠在腹吸盤后緣,近似長圓形,左右列,外觀不規(guī)則,此外,東方雙腔吸蟲的雄莖囊較短,其后端一般不達到腹吸盤前緣,卵黃腺起始于攀丸中部的水平處[1]。
矛形雙腔吸蟲的分布范圍較廣,在甘肅省的各省各縣區(qū)均有分布,其感染的群體也較多,像綿羊、山羊、黃牛耗牛以及駱駝等,而家畜的感染情況大致呈現(xiàn)西多東少的趨向,河西地區(qū)的感染率較低,河東地區(qū)的感染率較高,通過上述分析我們能夠得知,雙腔吸蟲在甘肅省不僅分布廣泛,而且感染范圍與強度略高于其他地區(qū),此外,受到侵害的家畜種類較多,綜合看來,雙腔吸蟲的存在對甘肅省畜牧業(yè)發(fā)展帶來了不利影響。
感染雙腔吸蟲初期其癥狀不顯,感染嚴重后期,肉眼可見的癥狀主要有消瘦、水腫以及消化紊亂等明顯的癥狀,此外,雙腔吸蟲并的多發(fā)季節(jié)主要是冬季和春季,由于該季節(jié)的氣候不穩(wěn)定,加之缺乏飼料等不良條件,致使牛羊感染雙腔吸蟲使得機率大大增加,情況嚴重時,會導致牛羊出現(xiàn)大面積死亡。 另外,專業(yè)人員在對其進行剖檢時發(fā)現(xiàn),牛羊的膽管內有大量蟲體的存在,進而引發(fā)膽管壁增厚,結締組織增生,最終發(fā)展成為肝硬變以及輸膽管擴張等情況。
通過多次的治療實踐得出結論,治療雙腔吸蟲病癥的有效方法是采用中藥配方,一般是蘇木20g、貫眾 15g、厚樸 15g、檳榔 30g、木通 18g、澤瀉12g、豆蔻12g、龍膽草 30g,其基本的藥材配備齊全后,用水煎服取其中的汁,但要注意牛羊的用量不同,一般情況下,將煎好的藥液讓牛一次性服下,而羊只需要1/3 或1/6 的用量。 亦或是鴉膽子30g、大茶藥100g、生姜60g,采用同樣的方法,讓羊一次性服下。
由于牛羊雙腔吸蟲病發(fā)生的成因多樣,比較復雜,有針對性的診療難度也比較大,因此獸醫(yī)要結合臨床癥狀進行判斷,并在此基礎上進行科學性的診療控制,及時采用中藥配方治愈牛羊雙腔吸蟲病,避免向更糟的情況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