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美國圖書館在假新聞治理中的實踐及對我國的啟示

      2020-01-11 08:45:15張鵬王錚
      河北科技圖苑 2020年6期
      關鍵詞:圖書館服務假新聞

      張鵬 王錚

      摘要:互聯(lián)網(wǎng)技術的發(fā)展為公眾獲取信息帶來便利,但同時也滋生和傳播了大量假新聞。文章從假新聞的概念、產(chǎn)生與傳播入手,針對假新聞的治理,考察了美國圖書館界的實踐,最后通過梳理海外經(jīng)驗指出我國圖書館界應從確定功能、融入機制、培育人才、豐富手段等方面開展相關工作,為我國圖書館治理假新聞提供啟示和借鑒。

      關鍵詞:圖書館教育;假新聞;圖書館服務

      中圖分類號:G258?文獻標識碼:A

      DOI:10.13897/j.cnki.hbkjty.2020.0096

      1?研究背景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fā)展,人們比歷史上任何時候都更容易獲取信息,信息的產(chǎn)生數(shù)量也是以指數(shù)級增長。與此同時,大量假新聞也充斥其中,這些假新聞混淆視聽、誤導判斷,給社會生產(chǎn)生活造成諸多不良影響。根據(jù)美國皮尤中心的調(diào)查,在社交媒體轉(zhuǎn)發(fā)過假新聞的受訪者比例為24%;認為假新聞對社會基本秩序造成危害的受訪者比例占64%;表示自己經(jīng)常在網(wǎng)絡上見到假新聞的受訪者比例達82%[1]。根據(jù)斯坦福歷史教育集團的研究顯示,即使是受教育程度較高的大學生群體,也缺乏識別信息真實性所需的基本技能[2]。因此,評估信息的重要性比任何時候都要明顯。

      針對上述情況,美國圖書館界為了適應用戶新的信息獲取行為與需求,討論了圖書館在治理假新聞過程中的作用。他們認為圖書館員無論是從公民義務還是職業(yè)道德方面都有責任在培養(yǎng)用戶信息辨識能力方面采取行動。大量圍繞圖書館在治理假新聞工作中所扮演角色的研究不斷出現(xiàn),產(chǎn)出了各類指南、學術論文、專著、案例報道和研究報告。同時,美國圖書館界還舉辦各種以治理假新聞為主題的活動,積極尋求與用戶的直接交流,吸引更多用戶利用圖書館資源抵制假新聞的危害,并擴大圖書館的影響力。

      當前,我國圖書館界對于治理假新聞重視程度不足。筆者在中國知網(wǎng)以“圖書館”+“假新聞”為主題進行檢索,結(jié)果顯示有關的研究論文只有2篇。其中張宇欣重點從與媒體合作的角度分析了圖書館打擊假新聞的途徑[3];李曉蔚和張盛強則指出信息干擾已經(jīng)蔓延到學術界,并總結(jié)了圖書館辨識、保存和超越真相的新責任[4]。除了理論研究的不足之外,在實踐領域也鮮有圖書館開展相關領域的工作報道。本研究通過對美國圖書館界相關實踐典型案例的分析,在結(jié)合我國實際情況的基礎上,發(fā)掘其中蘊含的對我國圖書館界開展治理假新聞工作的啟示,這對于提高我國圖書館服務效能具有實用價值,特別是有效應對社會公共事件中的輿情生態(tài)具有現(xiàn)實意義。

      2?假新聞的概念與傳播

      2.1?假新聞的概念

      關于假新聞的概念有很多種界定,柯林斯詞典給出的定義為“假借新聞報道形式傳播的錯誤虛假、聳人聽聞的信息”[5],并將其選入2017年年度熱詞。眾多學者也從不同角度給出了更多的解釋。國外學者奧爾科特(Allcott,H.)和根茨科夫(Gentzkow,M.)從政治學的角度給出定義,認為假新聞是出于獲取政治或經(jīng)濟利益捏造并傳播的,易使民眾產(chǎn)生錯誤判斷,且不具備真實性的新聞[6]。我國學者齊沛堯的理解與其相似,他認為假新聞是通過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的媒體形式傳播,為了特定利益,誤導大眾的錯誤資訊[7]。李超然認為,假新聞的本質(zhì)就是虛假錯誤信息,其存在形式為新聞報道,借以各種媒介途徑傳播來達到影響受眾的目的[8]。薛琪認為假新聞將各種虛假成分混入所傳播的信息中,使人們無法了解到真實的事物面貌,是一種畸形的輿論傳播,是缺乏事實根據(jù)的言論[9]。

      國內(nèi)外學者對于假新聞概念的總結(jié)與提煉使我們對假新聞的本質(zhì)、傳播途徑等方面都有了更清晰的認識,也為開展假新聞治理工作提供了理論基礎。然而,在各種新媒體如雨后春筍般產(chǎn)生的今天,假新聞造假成本持續(xù)降低,生產(chǎn)與傳播方式也更加多樣化和便利化,突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更加深刻和廣泛地影響著人們的生活。在這一背景下,假新聞的內(nèi)涵與外延也在不斷放大,已經(jīng)不僅僅限于傳播假消息的新聞[10]。這就要求不斷更新與完善對于假新聞的認識,將治理假新聞的主動權(quán)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2.2?假新聞蔓延與傳播的原因分析

      正如前文所述,信息技術的發(fā)展使假新聞的傳播突破了時空限制。有研究顯示假新聞的傳播速度要遠超“真新聞”,能夠達到其6倍之多,且轉(zhuǎn)發(fā)量也要高出70%[11]。假新聞更“受歡迎”且產(chǎn)生更大規(guī)模的蔓延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1)從心理學角度來看,心理學中存在確認偏誤的理論,即人們在接收信息前會有一種期待,他們會為自己的這種期待尋找證據(jù),以自身喜好來解讀信息,也更容易接受符合自己預期的信息,同時隔離與預期不符的信息。此外,根據(jù)美國心理學家G.W.奧爾波特的流言傳播公式“流言流通量=問題重要性×證據(jù)的曖昧性”,也可以看出與人們關聯(lián)度更大、更受人們關注的信息的流通量會更高。而假新聞制造者正是利用了上述社會心理,在制造假新聞之初就將其設計的更符合人們喜好、更貼近人們生活。因此,當假新聞出現(xiàn)后就迅速使人們產(chǎn)生認同感,并樂此不疲的將其分享出去,無意中便成了假新聞的傳播者;(2)從技術的角度來看,當前互聯(lián)網(wǎng)的智能算法會根據(jù)用戶的瀏覽記錄來判斷其喜好,然后將認為符合用戶喜好的網(wǎng)頁與信息推送給用戶。這種為滿足用戶個性化需求而產(chǎn)生的技術對于推動互聯(lián)網(wǎng)的發(fā)展具有重要貢獻,但是造假已經(jīng)滲入新聞的產(chǎn)生、傳播與消費全流程,真假新聞交織在一起,智能算法將大量假新聞一并推送給用戶,使用戶長期重復處于假新聞的包裹之中,客觀上推生了“回聲室效應”的出現(xiàn)[12]。

      3?美國圖書館參與假新聞治理的實踐典型案例

      本研究通過網(wǎng)絡調(diào)查方法,對美國圖書館打擊假新聞的實踐策略進行了調(diào)研,并選取了具有代表性的案例作為說明。

      3.1?美國大學圖書館假新聞治理實踐

      哈佛大學圖書館為了幫助用戶辨識潛在的假新聞,在其網(wǎng)站發(fā)布了題為“虛假新聞、錯誤信息應對手冊”的研究指南。該指南共分為四個部分:第一部分是虛假新聞的相關背景信息,包括哈佛大學與其他大學的報告、精選新聞文章、記者網(wǎng)站;第二部分是識別虛假新聞的步驟,包括考慮來源、檢查網(wǎng)址、尋找可視化的線索、聽取多方意見、確保瀏覽器正常工作;第三部分是事實檢查站與瀏覽器插件列表,此部分通過專業(yè)鑒別網(wǎng)站、瀏覽器插件和提供分析技巧等方式幫助用戶核查新聞的真實性;第四部分是圖書館資源,包括新聞數(shù)據(jù)庫和政府官方信息,試圖通過提供這些可靠的資源幫助用戶找到準確的信息[13]。

      肯塔基大學圖書館為用戶提供了由精選新聞、視頻資源和研究報告組成的假新聞資料匯編以及應對假新聞的館藏書目,同時告誡用戶避免在社交軟件上分享假新聞的三點注意事項:第一是讀,即當用戶點開一篇標題極具誘惑性和誘導性的新聞時,應先將其通篇讀完進行判斷,而不是直接進行分享;第二是查,即利用搜索引擎對標題進行檢索,核查發(fā)布日期和作者;第三是訂,即用戶應從具備優(yōu)質(zhì)和可信賴的新聞源訂閱新聞,以免被虛假新聞所利用。此外,肯塔基大學圖書館還注重發(fā)揮學科館員的作用。這些館員都是訓練有素的信息專業(yè)人員,他們中的許多人都具有信息素養(yǎng)的高級學位,圖書館在其網(wǎng)站上公布了信息素養(yǎng)學科館員的學科背景介紹,用戶可通過電話和電子郵件與館員進行在線聯(lián)系,或是通過網(wǎng)站預約進行會面交流[14]。

      圣何塞州立大學圖書館的相關工作主要有三個方面:一是提供辨識假新聞的資源鏈接,這些鏈接包括用于核查事實的網(wǎng)頁、已知的假冒、仿冒和具有誤導性的新聞站點名錄;二是遺失新聞,包括如何查找丟失的新聞、如何保存數(shù)字信息,同時還列舉了一些遺失新聞的例子;三是教學資源,包括斯坦福歷史教育集團的公民在線推理課程、在線研究任務社區(qū)(CROA)的假新聞任務和密歇根大學圖書館的七周假新聞課程的教程作業(yè)等不同機構(gòu)有關假新聞的講義與課程計劃[15]。

      3.2?美國公共圖書館假新聞治理實踐

      蓋爾·博登(Gail Borden)公共圖書館是伊利諾伊州僅次于芝加哥和紹姆堡的第三大公共圖書館,主圖書館于2003年10月對外開放,多年來業(yè)績突出,獲得國際、國家、州各級獎項20余個[16]。蓋爾·博登公共圖書館除了在其網(wǎng)頁上羅列了用于打擊假新聞的事實檢查站點、圖書館指南、文章等資源外,還通過舉辦在線直播的方式進行假新聞的問題講解。圖書館邀請來自各領域的專家參與節(jié)目(包括報社新聞總監(jiān)、州圖書館協(xié)會執(zhí)行理事和專業(yè)館員),他們有著豐富的理論研究和實踐經(jīng)驗。用戶可以通過YouTube參與節(jié)目互動,學習有關假新聞的知識[17]。

      3.3?美國中學圖書館假新聞治理實踐

      西雅圖湖濱學校中學圖書館認為,在假新聞持續(xù)不斷的時代,幫助學生正確辨識充斥其生活的信息,變得越來越有必要。因此他們參與了一個名為“新聞素養(yǎng)計劃”的項目[18],該計劃的宗旨是依靠新聞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之間的合作,通過傳統(tǒng)課堂及虛擬教室來向?qū)W生傳授提高信息素養(yǎng)的相關技能,使其成為明智、積極的信息消費者和參與者。該館館長哈根(Hagen)女士教授了一門名為“數(shù)字生活”的課程,該課程融合了信息技術和信息素養(yǎng)兩個方面內(nèi)容,但自2016年美國總統(tǒng)大選以來,她已將重點更多地放在后者上。因為她發(fā)現(xiàn)自那個時間點之后,谷歌上關于“假新聞”的搜索量是史無前例的。她會在課堂上對學生進行信息類別的識別測驗,這些信息的類型包括廣告、公告、宣傳、新聞和評論文章,如果有人回答錯誤時,她會讓學生們展開討論,直到所有人都能做出正確的選擇。此外,該館大樓入口處還擺放了一個展示架,包含諸如檢查作者背景、觀點是否有證據(jù)支撐等辨別虛假新聞的技巧[19]。

      4?美國圖書館參與假新聞治理實踐對于我國圖書館的啟示

      4.1?確定圖書館在參與新聞輿論治理中的獨特功能

      全方位的治理假新聞需要多元主體的共同參與,一方面需要從新聞機構(gòu)、自媒體從業(yè)者等新聞生產(chǎn)端提高規(guī)范、加強自律,減少假新聞的產(chǎn)生;另一方面需要提高新聞接收端的信息素養(yǎng),使其提高辨別假新聞的能力,減少假新聞的傳播。而圖書館的優(yōu)勢在于:首先,館員受過專業(yè)技能培訓,能夠確定新聞的權(quán)威來源,為用戶提供準確的信息;其次,圖書館的館藏資源都經(jīng)過甄別篩選,通過長期的積累,在社會印象中也是權(quán)威可靠的代表。此外,參與治理假新聞的工作符合圖書館在信息時代的使命,也是新時代圖書館轉(zhuǎn)型的必然要求。因此,圖書館應充分發(fā)揮自身優(yōu)勢,重點在提升公民信息素養(yǎng)方面發(fā)揮作用,在日常服務中不但要為用戶提供準確可靠的信息資源,還要對用戶進行有關假新聞治理政策和方法的宣傳與教育,培養(yǎng)用戶如何辨別信息的真實性、如何獲取更可靠的信息,進而增強用戶信息素養(yǎng)能力和意識。努力推動圖書館成為社會公共事件和輿情事件發(fā)生時公眾第一時間想到的信息來源,發(fā)揮其在參與新聞輿論治理中的獨特作用。

      4.2?積極融入多元主體參與的假新聞治理合作機制

      美國圖書館界參與治理假新聞實踐是在全國層面且具有系統(tǒng)性的。圖書館之間、圖書館與教育部門、新聞媒體以及各類團體組織都建立了密切的聯(lián)系。美國圖書館協(xié)會也會為各館的此項工作提供交流平臺和業(yè)務指導。這種全方位、多層次的合作機制對于各圖書館治理假新聞工作的順利開展具有重要作用。而我國當前假新聞的治理主要是由網(wǎng)信辦、公安、通信等部門開展,缺乏全社會的共同參與。我國圖書館在開展假新聞治理工作時應注重合作機制的建立并積極融入其中。具體來說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強化與上述有關部門的聯(lián)系,及時了解治理假新聞的政策法規(guī)并尋求技術上的支持;二是積極向?qū)I(yè)新聞媒體學習,學習新聞專業(yè)人員在信息采集、信息質(zhì)量控制與保障方面的成熟經(jīng)驗;三是密切圖書館間的溝通,定期舉辦經(jīng)驗分享交流會等活動;四是尋求相關主管部門的支持,爭取政策和資金方面的幫助。

      4.3?培育更具信息素養(yǎng)的專業(yè)人才

      具有多學科專業(yè)背景、豐富的治理假新聞經(jīng)驗的館員是美國圖書館開展假新聞治理工作的中堅力量。用戶可通過多渠道方式與館員建立聯(lián)系,尋求鑒別和處理假新聞的方法。我國圖書館界傳統(tǒng)的教學中雖有信息檢索、信息資源獲取等方面的課程,但是在對假新聞的甄別和應對上卻鮮有提及。因此,一方面在對現(xiàn)有館員的培訓中加入相關內(nèi)容,提升館員業(yè)務技能,培養(yǎng)更加專業(yè)的信息素養(yǎng)館員;另一方面,注重后備人才的培養(yǎng),即在圖書館專業(yè)學生的教學中,融入更多符合當前實踐需要的信息素養(yǎng)元素內(nèi)容。

      4.4?運用多樣化手段開展工作

      服務方式多樣化是美國圖書館治理假新聞工作的重要特點,資料匯編、指南、書目推薦和“事實檢查”都是其為用戶提供有關治理假新聞的服務手段。但無論是哪種方式,都離不開圖書館豐富的館藏資源交互。我國圖書館在開展此項工作時,要充分發(fā)揮館藏資源優(yōu)勢,利用線上線下全方位手段,查找相關文獻與案例,加工整理并進行匯總,通過網(wǎng)站、公眾號、微信群、QQ群等多渠道向用戶告知、推送。此外,由于許多用戶在檢索信息時仍習慣于通過搜索引擎,但這種方式獲得的信息過于海量、無序,且真實性無法保證,因此,圖書館應培養(yǎng)用戶利用圖書館數(shù)據(jù)庫檢索信息的習慣。這既有利于用戶檢索到信息的真實性,也有利于提高圖書館資源利用率。

      5?結(jié)語

      隨著社會經(jīng)濟的發(fā)展,人們對于圖書館服務的需求不斷提升,治理假新聞已成為信息時代對于圖書館工作的新要求。為了避免源頭的過度干預會損害知識自由,美國圖書館界將治理的重心放在了信息素養(yǎng)教育上。盡管中美兩國在國情上有一定差異,但圖書館追求真知和將大眾都培養(yǎng)成為能夠終止流言的智者的目標是相同的。因此,美國圖書館界治理假新聞的實踐可以為我們提供借鑒和啟示。除了學習其具體的做法外,更重要的是領會蘊含于形式之外的內(nèi)涵,尤其是根植于其中的圖書館服務理念與精神。我國圖書館在開展治理假新聞工作時,不但要考慮具體的方法,還要探究、深挖治理假新聞活動背后的內(nèi)生動力。只有這樣才能使圖書館事業(yè)的發(fā)展長久不衰、永葆活力。

      參考文獻

      [1]王楊.智媒背景下的假新聞生產(chǎn)演化與治理思考[J].中國記者,2019(3):81-84.

      [2]Batchelor O.Getting out the Truth:The Role of Libraries in the Fight Against Fake News[J].Reference Services Review,2017,45(2):143-148.

      [3]張宇欣.后真相時代圖書館打擊假新聞的作用研究[J].傳播與版權(quán),2019(1):20-24.

      [4]李曉蔚,張盛強.后真相時代圖書館的困境、機遇與責任——基于IFLA“反圖書館”的思考[J].圖書館建設,2020(1):55-60.

      [5]百度百科.假新聞[EB/OL].(2018-07-22)[2020-01-20].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1%87%E6%96%B0%E9%97%BB.

      [6]Allcott,H.&Gentzkow,M.(2017).Social media and fake news in the2016 election.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31(2),211-236.

      [7]齊沛堯.淺析基于算法的個性化信息推送服務[J].科技傳播,2017(24):115-116.

      [8]李超然.后真相”時代網(wǎng)絡信息接受者如何辨別假新聞[J].科技傳播,2018(21):124-126.

      [9]薛琪.新媒體環(huán)境下虛假新聞溯源機制研究[D].北京:北京印刷學院,2019.

      [10]廉亞亞.新媒體時代假新聞的傳播監(jiān)管研究[D].長春:長春工業(yè)大學,2019.

      [11]意雯.社交媒體信息傳播調(diào)查:假新聞比真新聞快6倍[J].天風,2018(4):56.

      [12]胡泳.新詞探討:回聲室效應[J].新聞與傳播研究,2015(6):109-115.

      [13]Harvard Library.Fake News,Misinformation,and Propaganda[EB/OL].(2018-05-30)[2020-02-01].https://guides.library.harvard.edu/fake.

      [14]UK Libraries.Breaking News:Real,Disinformation,or Mash-up:Getting Started[EB/OL].(2016-9-12)[2020-02-01].http://libguides.uky.edu/breakingnews.

      [15]SJSU.How to identify and avoid fake news[EB/OL].(2017-12-12)[2020-02-01].https://libguides.sjsu.edu/fake-news/instructional.

      [16]Gail Borden Public Library District.About the Library[EB/OL].(2017-01-30)[2020-02-01].http://gailborden.info.

      [17]Gail Borden Public Library District.Librarians vs.Fake News[EB/OL].(2017-01-31)[2020-02-03].http://gailborden.info/fakenews.

      [18]News Literacy Project.News Literacy Project[EB/OL].(2019-04-30)[2020-02-01].https://newslit.org.

      [19]Local News.Librarians take up arms against fake news[EB/OL].(2017-02-06)[2020-02-01].https://www.seattletimes.com/seattle-news.

      作者簡介:張鵬(1986-),男,碩士,中共西安市委黨校圖書館館員。研究方向:閱讀推廣。

      王錚(1986-),男,西北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南京大學博士后。研究方向:知識管理。

      (收稿日期:2020-09-02?責任編輯:馬玉娟)

      猜你喜歡
      圖書館服務假新聞
      眾聲喧嘩,怎樣識別假新聞?
      傳媒評論(2019年7期)2019-10-10 03:38:24
      假新聞泛濫,如何趨近真相?
      傳媒評論(2017年2期)2017-06-01 12:10:16
      假新聞炮制不出真實的社會冷暖
      基于數(shù)據(jù)挖掘的高校圖書館個性化服務研究
      “國際視野中的大學圖書館發(fā)展研究高端論壇”綜述
      淺談工匠精神在高校圖書館服務中的傳承
      求知導刊(2016年32期)2016-12-20 19:39:15
      論圖書館服務的守舊與創(chuàng)新
      青年時代(2016年29期)2016-12-09 23:40:16
      淺談閱讀推廣活動的探索與實踐
      “互聯(lián)網(wǎng)+”與圖書館—探析民辦高校圖書館的資源建設與服務
      “反轉(zhuǎn)新聞”與假新聞、失實新聞之辨析
      新聞傳播(2016年22期)2016-07-12 10:09:54
      和政县| 诸城市| 广饶县| 吉安县| 洛阳市| 仁寿县| 攀枝花市| 芦溪县| 西贡区| 沾化县| 彰化县| 霍邱县| 丰台区| 宝兴县| 宁城县| 开封县| 青阳县| 拉萨市| 板桥市| 辉南县| 汤阴县| 宝兴县| 全南县| 衢州市| 宣汉县| 高阳县| 赞皇县| 大安市| 长宁区| 卢氏县| 扎囊县| 昆明市| 山阳县| 杂多县| 留坝县| 梁河县| 新兴县| 洛阳市| 图木舒克市| 兴海县| 偃师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