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梓龍
西南科技大學城市學院(621000)
合理科學的邊坡支護技術方案是確保土木工程順利實施的關鍵。在具體施工過程中,加大對邊坡支護技術的應用可以進一步降低對周圍環(huán)境的影響,確保工程項目實現(xiàn)長期有效的運行。在施工中要從工程的各項因素、性質及危險源等方面進行綜合分析,以制訂出高效可行的支護方案。確保邊坡的穩(wěn)定性,改善現(xiàn)場的施工環(huán)境,提升施工效率。
土釘支護技術通常運用在地下水位不高、基坑邊坡深度不超過12 m的施工中。邊坡支護流程:基坑降水→開挖→基坑修坡→混凝土初噴→鉆孔→成孔→注漿→綁扎鋼筋網→噴灑混凝土。此技術穩(wěn)定性較強,成本投入低,應用廣泛,還具有很強的抗震性能。
錨桿技術主要包含擋土墻和土層錨桿系統(tǒng)。在具體實施時需要以墻背土的壓力及錨桿內力修改和調整支護體系的相關參數。錨桿支護技術在滑坡區(qū)域及切坡上的應用最為廣泛,但不適用于高度超出6 m的基坑,否則會因為缺乏置支護力而出現(xiàn)塌陷[1]。
在土木工程施工之前,為了保證工程的順利實施,必須設計出一套合理的支護方案。在深基坑施工中通常采用土釘支護方法,將土釘直接釘入土壤之中,使兩者實現(xiàn)相對穩(wěn)定,但此方法對于土質要求非常嚴格,土釘必須有很強的抗壓能力。設計的時必須考慮清楚,并明確鉆孔最終成孔的深度和要求相符。施工人員要嚴格按照規(guī)定的深度打孔,并對每一個孔位進行編號,由檢驗人員檢驗合格之后再終止打孔[2]。土釘打入之后必須實施抗壓檢測,確保注漿量及力度符合規(guī)定。水灰比必須要依照要求進行控制,外加劑劑量及物質都要以規(guī)定為準,在確保安全的基礎上投入使用。注漿應按規(guī)定制作試塊,注漿的方式可以直接運用重力注漿法,并在初凝之前進行補漿操作。
在該類工程中的基坑土方開挖雖然可行性非常高,但是會破壞原先土壤的情況,破壞生態(tài)平衡,風險性較大。這種風險還會在土方開挖當中漸漸增大,所以在邊坡支護中,土方開挖必須對土質進行嚴格的檢測,以確保施工安全。在基坑土方開挖當中,必須堅持平衡原則,運用分區(qū)、分層和分段的方式嚴格控制挖土量,決不能出現(xiàn)超標的情況。自由開挖的范圍必須限制在可控范圍中,并實施分層分段的方式,具體長度不能超過基坑邊緣。為了確保施工進度,還可以直接使用分段跳挖的方式施工。
基坑開挖中要及時檢測土質和周圍環(huán)境,尤其是環(huán)境比較特殊的地段,從而降低安全隱患。檢測方式可以根據施工地點及環(huán)境的變化調整。為了確保安全還可以在施工場地的周圍設置一些檢測點,定時進行觀測,并記錄各項數據,確保施工過程中的安全系數。一旦出現(xiàn)數據波動過大的情況就要馬上停止施工,并采取補救措施,以免出現(xiàn)坍塌事故。
在土木工程施工中運用邊坡支護技術可以提升基坑的穩(wěn)定性,特別是在基座土層性質比較特殊的條件下,這類技術的運用可以提升整體質量。施工前必須進行現(xiàn)場勘察,結合實際實際情況選擇有效的支護方式,以便充分發(fā)揮邊坡支護技術的優(yōu)勢,保證工程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