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國順
12月20日上午10時16分,神舟十號載人飛船返回艙運抵韶山,這座曾經(jīng)遨游太空15天的航天器,將在韶山毛澤東同志紀念館長期展出。此前3天,由嫦娥五號帶回的1731克中國人首次采集的月球土壤,有一半將放置在毛主席家鄉(xiāng),既是作為月壤異地災(zāi)備點,更是告慰毛主席當年的宏愿。
55年前,毛主席以無產(chǎn)階級革命家的豪情這樣寫道:“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岡山。千里來尋故地,舊貌變新顏。到處鶯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高路入云端。過了黃洋界,險處不須看。風雷動,旌旗奮,是人寰。三十八年過去,彈指一揮間??缮暇盘鞌堅?,可下五洋捉鱉,談笑凱歌還。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p>
“可上九天攬月,可下五洋捉鱉”,毛主席在《水調(diào)歌頭·重上井岡山》里描繪的宏圖,隨著嫦娥五號勝利歸來和“奮斗者”深潛器潛入馬里亞納海溝萬米深處,在2020年都已成為了精彩的現(xiàn)實。
世界上最早、最著名對月亮產(chǎn)生的想象,來自于中國,嫦娥、吳剛、玉兔、桂樹,構(gòu)成了人類對地外天體最初的憧憬。當二十世紀中葉人類有了去地外天體可能時,中國并不在前列。
1965年春夏之交,毛澤東回到闊別多年的井岡山。面對早已“換了人間”的井岡翠竹、黃洋哨口,“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豪情油然而生,毛澤東命筆題下:“可上九天攬月,可下五洋捉鱉,談笑凱歌還。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p>
55年后,2020年11月24日凌晨,中國長征五號運載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天發(fā)射場點火升空,在破曉中劃出一道金色弧線,將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送入地月轉(zhuǎn)移軌道。12月1日23時11分,嫦娥五號降落在月球正面風暴洋西北部預(yù)定著陸區(qū)域,這也是我國第三個在月球?qū)嵤┸浿懙奶綔y器。
12月2日4時53分,嫦娥五號開始在月球進行挖土采樣;22時,經(jīng)過約19小時的工作,嫦娥五號采集了月球土樣,并按預(yù)定方式封裝在上升器貯存裝置中。
3日23時10分,嫦娥五號上升器3000牛發(fā)動機點火工作6分鐘,成功將攜帶有月球土樣的上升器送入到預(yù)定的環(huán)月軌道。這是中國首次進行地外天體起飛,之前所有的火箭起飛都是在地球上進行的。
6日北京時間清晨5時42分,在距離地球38萬公里的環(huán)月軌道上,400公斤重的上升器與2.3噸重的返回器組合體進行交會對接。6時12分,裝有月球土壤的樣品容器順利轉(zhuǎn)移到返回器中。這是中國首次在月球軌道上實現(xiàn)軌道對接,也是一次不依靠人工控制的全自動交接。
12月17日1時59分,攜帶有月球土壤的嫦娥五號返回器,經(jīng)過大氣層邊緣“水漂”式彈跳減速,順利降落在內(nèi)蒙古四子王旗預(yù)定著陸場。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在月球上采集物品帶回地球的國家,真正實現(xiàn)了“可上九天攬月”的愿景。
中國首個從月球返回的航天器順利回家,關(guān)鍵節(jié)點在于高精度月地入射。月地入射精度決定了返回器再入點精度,影響返回器的安全著陸,控制精度要求很高。在高精度月地入射之后,飛行器以“水漂”式“半彈道跳躍式飛行”再入返回地球大氣層,通過在大氣層的“一出一入”,進一步消耗返回器能量,減小著陸速度,拉長航程,有利于選擇降落區(qū)。
嫦娥五號在地月間的成功飛行,是中國航天史上重要里程碑,也為中國歷時16年探月工程“繞、落、回”三部曲畫上了圓滿的句號。
2004年中國開啟探月工程時,美國布什政府也提出了耗資達2300億美元的“重返月球”計劃,規(guī)劃在2020年讓美國宇航員重返月球,并以月球為基地向火星進發(fā)。
16年過去了,中國實現(xiàn)了“可上九天攬月”,美國的一切依然還在計劃之中。
一項偉大的工程,需要一個偉大的國家才能完成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