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龍火”“龍雷之火”“雷火”的辨析及考證?

      2020-01-15 05:45:19李琳珂蔡永敏
      關(guān)鍵詞:命門雷火醫(yī)家

      李琳珂,蔡永敏

      (1. 南京中醫(yī)藥大學,南京 210023; 2. 河南中醫(yī)藥大學張仲景傳承創(chuàng)新中心,鄭州 450046)

      1 “龍火”“龍雷之火”“雷火”之起源

      “龍火”“龍雷之火”“雷火”三個詞語中,“龍火”一詞出現(xiàn)的最早,在唐·王冰對《素問·至真要大論篇》中“微者逆之,甚者從之”一句的注釋中:“病之大甚者,猶龍火也,得濕而焰,遇水而燔,不知其性,以水濕折之,適足以光焰詣天,物窮方止矣。識其性者,反常之理,以火逐之,則燔灼自消,焰光撲滅”[1],可謂龍火的最早出處。但是“龍火”在此的含義應(yīng)指一種自然現(xiàn)象?!褒垺薄墩f文解字》釋為:“鱗蟲之長,能幽能明,能細能巨,能短能長,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潛淵。[2]”“猶”字《說文解字注》有“猶,若也”的釋義[3],在此應(yīng)訓為“若”,是如同、好像之意。在王冰時代,龍火更多的是感性樸素認識,他感到了人身中確有一種反常之火,必須用以火逐火的方法才能消滅。但王冰并沒有將其命名,只是將其比附為自然界中的龍火。

      元·朱丹溪在《格致余論》中首次提出“龍雷之火”一詞,把龍、雷聯(lián)系在一起:“其所以恒于動,皆相火之為也。見于天者,出于龍雷,則木之氣;出于海,則水之氣也。具于人者,寄于肝腎二部,肝屬木而腎屬水也。膽者,肝之腑;膀胱者,腎之腑;心胞絡(luò)者,腎之配;三焦以焦言,而下焦司肝腎之分,皆陰而下者也……此歷指龍雷之火也。[4]”可以看出,朱丹溪先用天上之龍雷比喻相火,后指出相火在人主要寄藏部位為肝腎,然而膽、膀胱、心胞絡(luò)、下焦因與肝腎關(guān)系密切,所以也可以有此火存在。在此處的“龍雷之火”已經(jīng)從自然界之火轉(zhuǎn)化為人體內(nèi)之火。

      明·汪石山《石山醫(yī)案》附錄《石山居士傳》中首次提出“雷火”一詞:“腎虛寒者,本病也;熱甚者,虛象也。譬如雷火,雨驟而火愈熾,日出,火斯滅矣。[5]”在此雷火也是指自然現(xiàn)象,而雷火這種自然現(xiàn)象的特點文中描述為“雨驟而火愈熾,日出火斯滅”,就是雨越大而雷火越熾盛之意,太陽出來雷火才熄滅,作者在此以雷火比喻腎虛寒而呈熱象的假象,實質(zhì)是套用前代醫(yī)家的龍火、龍雷之喻,而喚之曰:“雷火”。

      2 “龍火”“龍雷之火”“雷火”三者共性內(nèi)涵

      “龍火”“龍雷之火”“雷火”三詞在中醫(yī)學文獻中常?;旆Q、互稱。在文中有明確說明的非常多,如趙獻可《醫(yī)貫》曰:“相火者,龍火也,雷火也……殊不知此相火者,寄于肝腎之間。此乃水中之火,龍雷之火也。[6]”先以龍火、雷火來解釋相火,后又以龍雷之火來解釋前面。陳嘉謨《本草蒙筌》謂:“夫龍火者,乃空中龍雷之火,即虛火也,[7]”明言龍火等同于龍雷之火。陳士鐸《外經(jīng)微言》中稱:“雖然腎火乃雷火也,亦龍火也。龍雷之火,其性雖猛,然聚則力專,分則勢散,無乎不克,反無乎全克矣。[8]”在筆者看來,雷火可以稱為龍火亦可以同龍雷之火劃上等號?!侗静菪戮帯罚骸吧w肉桂溫命門之火,而又引龍雷之火而下伏也。暫用之以引雷火,則火下歸于腎臟。[9]”193前句用引龍雷之火,后句使用的是雷火,后句的“雷火”可以視為“龍雷之火”的簡稱。馬宗元《溫病辨癥》:“如天大雨,則龍雷火起,若雨散云收,陽光普照,則龍火自潛。[10]”前句用“龍雷火”起,后句用“龍火”自潛,在此也可以明顯看出“龍火”為前面“龍雷火”的簡稱。

      這說明在很多情況下,醫(yī)家們并沒有對“龍火”“龍雷之火”“雷火”三個概念進行嚴格區(qū)別,它們可以互稱。這三者本同是自然界之火,均有“得濕而焰,遇水而燔”“雨驟而火愈熾”“日出火斯滅”等典型特性,醫(yī)家們或借以形象的比喻,或直接指代人體內(nèi)過亢之相火、虛火、反常之火等。

      3 “龍火”特指內(nèi)涵

      3.1 龍火指膀胱火

      張元素在《醫(yī)學啟源》一書中,才將龍火從外在自然界之火轉(zhuǎn)化為人體內(nèi)在之火。文中論到“黃柏瀉膀胱火,又曰龍火,膀胱乃水之府,故曰龍火也”[11],不僅明確指出龍火是一種臟腑之火,即膀胱火,而且指明膀胱火之所以稱“龍火”的原因是因為膀胱為水之府。明·徐彥純的《本草發(fā)揮》曰:“其用有六:瀉膀胱龍火,一也,利小便熱結(jié),二也。[12]”董宿、方賢的方書《奇效良方》謂:“黃柏瀉膀胱火,又曰龍火,膀胱水府之火故也”[13],都是相繼沿用張元素的觀點。

      3.2 龍火為腎火

      明·秦景明撰、清秦之楨補輯的《癥因脈治》言:“夫肝火曰雷火,腎火曰龍火,肝腎之脈本沉。[14]”姚球《傷寒經(jīng)解》:“腎陽為龍火,龍性飛騰于春夏,潛伏于秋冬。[15]”石壽棠《醫(yī)原》:“腎火為龍火,龍火,水中之火,水虧火旺,化為燥火”[16]29,都是龍火為腎火的記載。

      3.3 龍火指命門之火

      顧靖遠《顧松園醫(yī)鏡》:“命門之火,謂之龍火,亦謂之真陽。[17]”唐笠山《吳醫(yī)匯講》:“命門之火,龍火也,亦謂之真陽。[18]”齊秉慧《齊氏醫(yī)案》:“命門居坎北,在兩腎中間,龍火居焉,故曰龍藏海底,動則火騰,所以為龍火也”[19],這幾處文獻均指出龍火為命門之火。

      3.4 龍火為病證名

      龍火為病證名,出自黃庭鏡《目經(jīng)大成》:“向夕流多曰陰漏、曰龍火;日中病劇曰陽漏、曰肥積。[20]”龍火為陰漏這種目疾的別名,因夜間癥狀加重、白天稍輕,故名陰漏,又名龍火。

      4 “龍雷之火”特指內(nèi)涵

      4.1 龍雷之火指肝腎之火

      朱丹溪發(fā)明“龍雷之火”一語時,明確指出其火主要寄藏于肝腎,后世醫(yī)家在此基礎(chǔ)上,直指龍雷之火為肝腎之火。如李中梓《病機沙篆》:“不知癇癥之發(fā),由腎肝龍雷上沖。[21]470”陳士鐸《本草新編》:“肝、腎之火,皆龍雷之火也,忽然上騰,忽然下降,其浮游無定之狀。[9]141”汪昂《本草備要》:“相火者,天火也,龍雷之火也……相火寄于肝腎,乃龍雷之火。[22]”王子接《絳雪園古方選注》:“治虛火不用寒涼者,以肝腎之火號曰龍雷。[23]”

      4.2 龍雷之火指肝膽之火

      萬全在其著作中提出了“龍雷之火”為肝膽之火的觀點。他在《廣嗣紀要》中稱:“肝膽之火,名龍雷之火,水不能制,寒不能勝,必用辛甘之藥,從其性而伏之。故用炒干姜之辛熱,合人參、甘草之甘溫,以瀉其火而身涼也。[24]”在《育嬰家秘》中也重申上述觀點:“肝膽之火,水不能滅,寒不能勝,又謂龍雷之火。[25]”孫一奎在其著作《醫(yī)旨緒余》中稱:“丹溪曰:此指龍雷之火而言也,在人以肝膽應(yīng)之。[26]”也是認為龍雷之火為肝膽之火。張錫純《醫(yī)學衷中參西錄》中曰:“況肝膽中寄有相火,肝膽雖涼,相火之寄者仍在,相火原為龍雷之火,不可純投以辛熱之劑以觸發(fā)之”[27],也是以肝膽之火為龍雷之火者。

      5 “雷火”特指內(nèi)涵

      5.1 雷火指肝火

      在王肯堂《證治準繩·雜病》中曰:“動于肝者,猶雷火之發(fā)于地,疾風暴發(fā),故水如波涌。[28]” 首次把肝與雷火相聯(lián)系。陳士鐸《辨證錄》:“然而此火出于肝木之中,又是雷火,而非真火。[29]455”將肝木之火視為雷火。李中梓《病機沙篆》:“而肝家雷火相從挾助也。[21]469”羅美《古今名醫(yī)方論》:“厥陰之躁在木,惟雷火上逆,若用姜附是益其震然耳![30]”石壽堂《醫(yī)原》:“肝為震之雷火、巽之風火,故肝動為燥火。[16]29”這些文獻分別用了肝、肝木、肝家、厥陰這些詞匯來發(fā)明雷火,其共同的意義是指雷火與肝火關(guān)系密切。

      5.2 雷火指欲火

      陳士鐸《辨證錄》中說:“欲火者,雷火也。雷火一動,而天地變、陰陽乖,水隨火而沸騰,火得水而炎上,有不燒干者乎……雷火喜劈木者,以火從木中出也。[29]319”在此雷火又特指欲火。

      5.3 雷火指肝腎之火

      《洞天奧旨》是陳士鐸的外科著作,在此書中又稱肝腎之火為雷火:“肝腎之火,乃雷火也,雷火最能爍水。試看濃陰大雨之時,一聞雷震,而云收雨止,正爍水之明驗。故雷火不動即已,動則引心包之火而沸騰,引陽明之火而震蕩,火多則水涸,水涸而大腸何能潤澤乎?惟是瘡瘍之陰火,乃邪火也,何腎肝之雷火助之乎?不知邪火出于肝腎,則雷火與邪火相合,竟不能分孰為邪火,孰為雷火矣。[31]”

      總之,“龍火”“龍雷之火”“雷火”三詞的含義有聯(lián)系有區(qū)別,共同的源頭是唐·王冰釋文中的“龍火”一詞,最初皆是醫(yī)家通過對大自然龍雷火的騰起擊發(fā),火勢猛烈,不能水滅的觀察,聯(lián)系到人體內(nèi)有與此現(xiàn)象一致的火存在,而直接用其代稱體內(nèi)反常之火。后來隨著醫(yī)家們的演繹發(fā)揮,三詞涵義所指又有了差別,需要學者們注意甄別。

      猜你喜歡
      命門雷火醫(yī)家
      周圍性面癱應(yīng)用針刺聯(lián)合雷火灸治療的效果評價
      雷火灸的臨床應(yīng)用及研究現(xiàn)狀
      頃刻生陽于命門之內(nèi)——說說脫證的中醫(yī)急救
      天佑中華·雷火迎春
      青年生活(2020年21期)2020-07-06 10:41:47
      沼澤地邊的雷火與薺叔
      上海文學(2020年2期)2020-03-13 08:14:11
      無人機的“命門”
      學生天地(2016年35期)2016-04-16 05:16:42
      抓住“命門”練太極
      《內(nèi)經(jīng)》《難經(jīng)》命門概念源流之文獻考辨
      “正統(tǒng)四象說” 與“醫(yī)家四象說” 相關(guān)問題辨析
      清代著名醫(yī)家莫枚士之《經(jīng)方例釋》臨證用藥思路探析
      乡城县| 永和县| 枣阳市| 蒙自县| 岢岚县| 洞头县| 蕲春县| 马龙县| 兴义市| 阿图什市| 新和县| 栾城县| 广河县| 达日县| 陇南市| 比如县| 岗巴县| 普定县| 美姑县| 英德市| 澄城县| 宾川县| 台北县| 陇南市| 乐清市| 镇赉县| 津南区| 中卫市| 临颍县| 万荣县| 皋兰县| 鹿邑县| 都昌县| 台东市| 阳谷县| 乾安县| 太白县| 霍山县| 盐津县| 抚顺市| 武鸣县|